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護士見習心得感悟範文三篇

生命因為有了醫生的微笑變得更加精彩,醫生是一位永遠穿著白色衣衫的天使。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士見習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護士見習心得感悟範文三篇
護士見習心得體會1

時間在悄悄的流逝,歲月在偷偷的奔跑。不經意間幾個月的實習匆匆過去,在這期間,我學到很多東西,實習與在校上課不同,相比較而言,它更是一種磨練。是對自己感受醫院環境,瞭解醫院事務的一種鞏固理論知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習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己所學專業文化知識的膚淺和在臨床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基本的操作感到無從下手,這讓我感到非常的困惑。在學校自我感覺專業知識掌握良好,實踐應該也差不到哪裡,但真正下到臨床,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是遠遠不及工作所嚴格要求的,臨床的工作遠比想象中的要細緻、複雜得多,這時才領悟到“知之不若行之”重要性。

通過這次實習,我覺得自身在熟練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對護理這門專業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不僅如此,我自身在其他方面也收穫頗豐,很感謝這次實習的平臺,它不僅深層次的鍛鍊了自我,更為今後我們踏上護理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將實習期間所聞所感作出如下方面的歸納:

一、要勤於學習。作為一名護理工作人員,精湛的技術是靈魂,我們要不斷追求新的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要有刻苦學習的精神,持之以恆的態度。勤於並善於學習各項知識,向實踐學習,向書本學習,向醫院的專家、學者學習,向學校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

二、要嚴於律己,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實習期間自身要引起高度重視,始終持認真嚴謹的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感,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這就是我覺得在學校和進入單位的一個很大不同點,在工作崗位上,對待自己出現的錯誤,必須及時得到糾正。因為接觸的物件不同,所以做事情一定不能分心,我們要對每一位患者的負責,對醫院負責,更要為我們母校負責。於人負責就是於己負責。與此同時,良好護患溝通的作用也更加凸顯,護理不僅僅是日常的護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工作過程中予以患者的人文關懷,這點在護理工作中體現的尤為重要,良好的溝通技巧也是便於工作順利開展的潤滑劑。

三、要磨鍊自己的耐性。在醫院工作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同情心,要懂得奉獻,比如很平常的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的健康宣教,一定要讓患者及家屬真正瞭解到宣教的目的和內容,這其中就免不了家屬的詢問,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護理人員一定要耐心解釋,直到患者家屬理解為止。我們要用心地維護患者健康,呵護患者的生命,以患者為中心,用心地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四、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知是行的窗戶,行是知的老師,光有知識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所以我們要珍惜每次實踐的機會,用實踐出真知,在掌握好專業文化的前提下,將理論運用到臨床實踐當中去,掌握更加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

以上是我在實習期間所做的大概歸納總結, 在此之外我更加想感謝一個人,一位時常陪伴我們左右、時刻關心同學內心所需所想、一位不是慈母勝似慈母的恩師,她就是我們的班主任——李改平老師。在外實習的這段期間裡,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除了學校日常繁忙的工作之外,時常關心我們每個在外實習同學的情況,電話、微信用盡各種聯絡方式來了解關心我們的實習動態,鼓勵幫助我們克服每一步的困難。而且繁忙之中還抽出時間來醫院看望我們所有同學,每次見面,那種激動感與幸福感爆棚的感覺簡直難以溢於言表,一時間總有著說不完的話。但我們更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每兩週讓我們以小組的形式總結自己所學到東西和實習中所遇到的困難,並將這些及時的反饋給老師,這及時的總結也讓我們受益匪淺,也真正體會到總結的重要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成為我們進步的助推器。

醫為仁人之術,必備仁人之心這句話時時刻刻提醒著我,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要懷一顆仁愛之心,用所學知識去救治呵護更多人的健康。這次實習之旅讓我學到很多,同時也發現很多不足,我將會利用在校不多的時間來糾正和彌補不足,以便日後更好的投入到這份工作當中去。耳畔又響起……“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護士見習心得體會2

工作已近一年時間,我從一名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成為了一名白衣天使 ,肩上的責任也無形的加重啦,因為護士的工作並不是打打針和接接瓶這樣簡單,那是一個要用心來做的工作。 "護士工作,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夠從心出發把我們的工作護士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們全心投入,真誠相待。

記得在我的孩提時代有著這樣的記憶:因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進了醫院,本來就對醫院有恐懼感,剛一進醫院大門,就一直哭嚷著要回家,醫生還說需要打針,於是在爸爸媽媽軟硬兼施的誘逼下,來到了打針的地方,就見有位阿姨穿者白大褂,戴著白口罩,頭上還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舉著針,一手拿著棉籤,面無表情地來到了我的面前,我越發害怕,嚇得一直往後退,雖然被父母強行按住身體,但還是不停地扭動,就這樣,折騰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動,再動就給你多打幾針!”還邊責令母親將我按得動彈不得,現在想來,如果當時的護士是微笑著鼓勵我,也許我就不會那麼害怕了吧!

隨著時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長大了,面對人生選擇時竟然也戲劇化地做了一名護士,成了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當我成為護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說:既然我也是一名護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來面對生病的人們,改變我孩提時腦海中那面無表情,看上去讓人生畏的護士形象。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於是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我想,要塑造新時代護士的新形象就應該從心開始,從心做起! 人們常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人類情緒中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從眼神中表現出來,而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醫務工作者熾熱的眼神和那張被蒙在白色口罩後面真誠的笑臉。要塑造一個城市的新形象,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形象建設,更離不開一個個行業的新變化,衛生部門作為“視窗”行業影響和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新形象,必須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敏的觀察力,棄舊圖新,銳意進取,並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奮力拼搏,不斷地完善自己。

護士見習心得體會3

前幾周蘇銀花老師跟我們說聯絡了一個社群醫院讓我們去見習,讓我們自行安排時間,我當時很興奮,對於社群醫院的觀念全部來自於書本和電視,感覺社群醫院是一個挺高大上的地方。後來陸續有幾組同學去了社群醫院見習,見習回來給我反饋的資訊大部分都是——根本就沒學到什麼,就是不停的在那裡打電話,填表和打字。說實話,這時候的我是有些失望的,因為我感覺這樣就跟一個普通的客服行業沒什麼區別了,完全沒有當醫生幫助她人的感覺。上次社群護理的作業,我們組是排演的話劇,劇本是我寫的,我感覺那就是我想象中的社群醫院,會有醫生上門進行健康教育,幫助一些老年人預防一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對於一些已經得病的人不僅會給他對症下藥還會像中醫一樣‘既病防變’讓病情不再發展。也許,他還會是一些臨終病人的樂土,就像一所特殊的老人院一樣。他可以簡單一點,小一點但絕對不會是隻需要打打電話,寫寫資料的地方。

終於到了週四,今天下午就是我去青山社群見習的日子。我早早的就跟問好了乘車路線,約好了同組的同學。到了青山社群,發現他就像一個稍具規模的小診所一樣,大廳就零星的坐著幾個人,分診臺都沒有人,我真的是有些失望的。如果不是後來碰到了醫院的何主任,可能我就帶著對社群醫院的誤解和失望的情緒回去了吧。何主任在大教室跟我們聊了很多。我才瞭解到社群醫院和我想象中的是一樣的,又是有所不同的。

社群醫院針對的是社群人群健康護理的一個小型醫院,因為1988年時國家開始從國外引進社群醫院的管理模式並大力推廣,所以現在社群醫院在全國已經有了4500家,在衡陽就有46家。現有的社群醫院都是由國家撥款的公立醫院。因為是由國家撥款所以社群醫院的藥都是以廠家的價格出售的,而在某些醫院因為有各種中間人和醫藥代表等的層層剝削,導致藥物價格翻了幾十倍。而且社群醫院會有相應的眾多醫保報銷。所以社群醫院是真正的針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讓孤寡老人也能看得起病的醫院。

社群醫院和常規醫院一樣也是為他人解決病痛的,不同的是,社群醫院對於個人的針對性更強,他不僅像常規醫院一樣對症下藥,醫治疾病,還講究醫養結合。他們的流程是建立檔案,健康教育,治療隨訪和衛生監督。主要針對的是一些人們生活中可能忽略的小病,比如兒童預防接種,孕婦、傳染病和慢性病的管理。也正是因為社群醫院在醫療器械和醫療資源上的侷限性,社群醫院一般是會和常規醫院聯合作用的。就有許多慢性疾病的患者情況穩定後由常規醫院轉入社群醫院併成功控制病情的。當然,也有在社群醫院病情惡化轉入常規醫院的。我們這次見習的青山醫院就是和南華附一相互合作的。說到治療隨訪,就可以看出社群醫院比常規醫院多出了隨訪這點,常規醫院的規模大,收治的病人多,不可能去繼續觀察每個病人的情況,所以常規醫院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病人已經病好出院了,沒有多久又因為舊病復發送了回來。但是社群醫院就不會,因為他在控制好症狀後會建立相關檔案,一段時間後會安排專人進行隨訪,幫助患者預防疾病再次復發。

除了隨訪以外,何主任還說了一個時光銀行的志願活動。就是每一個志願者在這裡進行志願活動都會有一個時間記錄,等到志願者老了,就會有1.5倍的時間返還,會有新的志願者陪護。但是這個活動卻沒有取得好的成功,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和人自私的劣根性。這一點我感覺挺可惜的,國家可以改變政策法規卻不能改變人的思想……

在醫患關係越發緊張的今天,我相信,社群醫院終將成為主流。因為他使醫患一家親。何主任說他們出去隨訪都是空箱子去,帶著一大堆東西回來的。也許何主任說的有點誇張,但是社群醫院的醫生和患者確實是相互信賴沒有隔閡的,所以他們的話患者也更加願意聽。還是希望社群醫院會越來越多吧~這樣中國看病難的重大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