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6篇

心得體會是一種把我們內心見解通過文字形容出來的文字報告,心得體會就是將學習或者生活中的主觀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6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6篇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1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悟頗深,下面是我的感想。

大學生在培養自身綜合素質過程中可以從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入手:

(1)充分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等幾種形式在內的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

(2)完善社會交往能力。學生步入社會,能像一個社會活動家一樣,正確、有效在處理協調好職業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係。

(3)初具組織管理能力。要求大學生必須能從全域性的角度加以協調處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從千頭萬緒、具體繁雜的工作中有條不紊,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4)做出正確決斷的能力。良好的決斷能力可以實現對目標及其實現手段的最佳選擇。

(5)沉著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劃能力。大學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應變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緩而不綴,既忍讓又不失原則,沉著冷靜、靈活應變地處理問題;適應能力是其素質、能力的綜合反映,要求大學生對社會、對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屈服,更不是對落後、消極現象的認同,甚至同流合汙。適應要同發展結合起來,要同改造聯絡起來;實際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藉,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實踐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作用的發揮;策劃能力要求大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時機,把握有效空間,籌辦和開展形式各異的介紹宣傳和業務活動,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6)鍛鍊自控能力。遇到不順的事能否壓下心頭的怒氣,冷靜處理,是對大學生素質高低的一種考驗,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錯,導致工作的失誤。素質發展的創新性要求,是當代人才素質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立足於現實的必備素質。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強烈的好奇心,細緻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預測力,大膽設想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素質發展的個性化要求,是在強調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人的個性張揚,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迫切需要當代大學生強化自我競爭意識,並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性特點,努力挖掘個人潛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和發展個人素質。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高低,將決定他求職擇業的層次與自由度。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畢業前的突擊武裝能解決的。它要求大學生要轉變觀念,增強競爭意識。

一、瞭解職業個性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

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個性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社會人力資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職業個性對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否有密切的聯絡。因此,職業素質培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大學生的興趣、能力與工作機會相匹配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尋找與其特性相一致的職業。例如,他喜歡什麼樣的同事,喜歡怎樣的活動,對什麼問題感興趣,這些問題都會與他們未來的工作狀態有必然的聯絡。如果學生了解這一點,在確定自己的工作時,會多一層理性的思考,擇業的針對性就會增強一些。如個性偏內向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個性如何更好地發揮優勢;個性外向型別的學生在做研究工作時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好的職業性格有助於個體在相應職業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二、提升職業品質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大學生職業品質是指大學生在職業行為、工作作風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態度和品質等。提升學生職業品質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逐步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這是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所在。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決於積極的職業態度,15%才是本人的職業技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已認識到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已為就業者的職業品質注入了新的內涵。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職業品質需求從某種角度講,對學生髮展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諸如積極的人生態度、開拓創新精神、沉著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等,許多職業已向就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培養職業技能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落腳點

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是職業素質培養的落腳點。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好處。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組織進步的需要;另一方面,為自己今後更進一步,取得更好的職位做準備。相應的技能是大學生進入職業領域的資本,不同的職業會對人們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大學生的對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認為經過了專業學習,就有了相應的技能。我們要讓學生了解知識教育是學習技能的基礎。要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一定要經過反覆實踐或者體驗。我們要輔導學生學會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單,瞭解這些技能與自己的職業目標之間的差距,以及職業技能培養的途徑和認識的方法,這都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大學生應該通過制定自己的職業計劃來了解自己,也包括瞭解他人和了解社會。在制定計劃中大學生需要經歷幾個實踐環節;一是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一些相關的資訊來補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職業培養計劃;二是在做計劃時要評估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兼顧自己的能力,環境條件的限制,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預測在現實目標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阻礙和如何逾越障礙特別是應鼓勵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臨時性的工作,以獲取更多的經驗和社會資訊。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2

對於大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就具備了入職的敲門磚。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職業素養越高,獲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過多年的學習與實戰工作經驗,總結出幾點良好職業素養的具體表現,旨在為廣大學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導,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加強自身能力與素質的綜合提升。

1、愛崗、敬業、全力以赴

很多人認為,這點很容易做到,是一個職場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並不多。比如同樣的一個工作一個任務,大多人是報著完成的目的和態度,而優秀的職業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比常人更努力、更敬業、更認真、更執著,才收穫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晉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奪得第一達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時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麼得到的結果也肯定不盡完美。不管你的資質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愛崗、敬業的心態與行動,是職業生涯中想要獲得成功最為首要的品質之一。初入職場就更不能找尋捷徑,更需要的是這種腳踏實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我們都說,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多人從事的並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雖然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對如此競爭激烈的社會現狀,先就業再擇業也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座右銘。那麼既然選擇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愛上它——你現在的工作!其實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對它是要負責的,因為你的責任感不僅讓它更好地“成長”,同時通過這份責任也讓自己有了更多的資本與經驗,這未嘗不是一種回報。帶著一份感恩的心對待你的工作,因為是它讓你的生活更充實,讓你的人生價值得以最完滿的體現。而大多數的企業在提拔員工的時候,往往選擇的也是那些有所擔當,勇於承擔責任與壓力的員工。因為這是一個成功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品質。

3、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意識也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職業素質之一。社會的生力軍已經被八零、九零後所替代,這一代的孩子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寵愛,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現在有一個時髦的字眼是現在很多人的狀態——“宅”,越來越多的宅男宅女們更加自我,而現實社會中的一切合作關係都需要的是溝通與配合。我曾經參加過多次團隊拓展活動,發現有很多能力較強的人組建的團隊往往最後沒能戰勝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組建的團隊。後來發現,團隊協作意識才是一個團隊成敗的重點。

前者的團隊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現自我,缺少團隊平衡意識,而後者恰恰相反,他們在團隊出現失誤的時候彼此鼓勵;需要出謀劃策的時候,大家集思廣益,溝通融洽;明確指揮者的地位,能夠按照領導人的要求腳踏實地地去執行去完成命令。“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隻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隻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裡。”可見前者就是個人主義,遇到問題時互相推諉、不講協作缺少團隊意識造成的後果;而後者讓我們看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盡的!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者,還需要具備更多更完備的職業素養,那麼就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完善自我。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3

從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來看,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是大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社會規範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同時也是個體接受外部經驗、內化外部經驗指導自己行為的重要形式。所以,大學職業道德教育對個人、學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學生職業道德的現狀決定的。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是根據當前的高校學生道德素質做出的針對性反應,嚴峻的大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現狀已經為高校教育工作敲響警鐘。

二、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是大學生髮展階段中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能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大學時期是人的自我意識發展和自我統一性確立的時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學校走向社會過程中的不適應和障礙是這一時期的主要心理課題。大學職業道德教育有利於這些課題的實現,達到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三、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是學生就業的客觀要求。隨著教育逐漸與市場接軌,能否適應市場需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已經成為評價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在經濟大潮中,用人單位已向教育系統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嚴格的要求。開展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可以適應人才市場對大學生提出的要求,適應人才市場向教育提出的挑戰。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進行修養,就是為了把自己培養成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為了能擔負起重任。大學生,肩負培養社會主義四化建設人才的重擔,因而加強自身的修養更顯得重要。孔子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養同齊家、治國、平天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孟軻也是這樣,他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代大學生,是四化建設的棟樑之才,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就必須自覺、認真加強思想品德修養,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方向嚴格要求自己,必須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守社會公德,還應以共產主義思想品德來激勵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趕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當今大學生應該怎樣加強自我修養呢?

(一)認真學習理論,不斷提高自我修養的自覺性。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越徹底,認識越正確,進行修養的自覺性就越高,在修養實踐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時地識別錯誤傾向,少走彎路,免遭挫折。修養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方向努力,掌握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深刻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必須認真學習黨的檔案,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當前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總政策。必須認真學好必修和選修的思想教育課程(即德育課)。還必須認真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學方面有關的知識如倫理學、心理學、人才學、社會學以及現代管理科學等學科。只有理論上的堅定,才能有行動上的堅定,才不致於隨波逐流,附和錯誤潮流。

(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第二課堂活動。

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狀況如何,主要以社會實踐來檢驗。俗話說:“聽其言,觀其行”,這個“行”就是社會實踐。社會實踐不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們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會實踐中,在待人處事中表現和形成的。人們要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改造,也必須通過社會實踐,離開了社會實踐,便談不上自我修養,自我改造。人們總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找到所學理論與社會需要之間的結合點,才能架起書本知識與現實之間的多層次的立交橋,也只有這樣,才能瞭解社會,豐富思想,堅定信念,陶冶品德。

(三)向先進人物學習。

思想品德修養的目的在於學會如何做人,培養高尚的情操。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時期,以先進人物作為楷模,就會不斷激勵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很有道理的。學習先進人物,可以從歷史上學習,也可以從現實中湧現出來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貴的品質,更要注意學習身邊先進典型的精華。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特別是同齡人的先進業跡更發人深省。因為其所處的時代、環境差異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

(四)思想品德修養

同學遵守校紀、校規相結合一個人的思想意識修養,主要是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通過理論的學習,能動地指導修養,通過實踐,檢驗修養的效果。而法律、法規,則是從理論、實踐的結合上去指導人們進行思想、意識行為的修養,是對人們偏軌行為的制約。大學生在學校裡,應該認真學習,模範地貫徹執行學校所制定的一切規章制度。因為這些規章制度是密切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而具體地貫徹執行法律、法規的行為準則,是保證高校貫徹執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需要,是促使大學生沿著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方向健康成長的需要。

思想品德修養是一項艱鉅的、長期的任務,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須善於總結提高,很下功夫。思想品德修養,貴在自覺,貴在實踐,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這樣日積月累就會取得長足的進步。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通過心理學學習,有助於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完善,有利於全面提高21世紀人才質量,更好為社會發展服務。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4

大學生在培養自身綜合素質過程中可以從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入手:

(1) 充分的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等幾種形式在內的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

(2) 完善社會交往能力。學生步入社會,能像一個社會活動家一樣,正確、有效在處理協調好職業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係。(3)初具組織管理能力。要求大學生必須能從全域性的角度加以協調處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從千頭萬緒、具體繁雜的工作中有條不紊,同時還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4) 做出正確決斷的能力。良好的決斷能力可以實現對目標及其實現手段的最佳選擇。

(5)沉著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劃能力。大學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應變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緩而不綴,既忍讓又不失原則,沉著冷靜、靈活應變地處理問題;適應能力是其素質、能力的綜合反映,要求大學生對社會、對環境的適應,是主動的、積極的適應,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屈服,更不是對落後、消極現象的認同,甚至同流合汙。適應要同發展結合起來,要同改造聯絡起來;實際操作能力是人的智力轉化為物質力量的憑藉,是專業工作者必須具備的一種實踐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作用的發揮;策劃能力要求大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抓住有利時機,把握有效空間,籌辦和開展形式各異的介紹宣傳和業務活動,使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6) 鍛鍊自控能力。遇到不順的事能否壓下心頭的怒氣,冷靜處理,是對大學生素質高低的一種考驗,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錯,導致工作的失誤。素質發展的創新性要求,是當代人才素質發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要素。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立足於現實的必備素質。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強烈的好奇心,細緻的觀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超前的預測力,大膽設想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素質發展的個性化要求,是在強調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人的個性張揚,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迫切需要當代大學生強化自我競爭意識,並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性特點,努力挖掘個人潛力,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和發展個人素質。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高低,將決定他求職擇業的層次與自由度。而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靠畢業前的突擊武裝能解決的。它要求大學生要轉變觀念,增強競爭意識。

一、瞭解職業個性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

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個性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關鍵點。社會人力資源的研究成果表明,職業個性對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否有密切的聯絡。因此,職業素質培養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大學生的興趣、能力與工作機會相匹配的問題,幫助大學生尋找與其特性相一致的職業。例如,他喜歡什麼樣的同事,喜歡怎樣的活動,對什麼問題感興趣,這些問題都會與他們未來的工作狀態有必然的聯絡。如果學生了解這一點,在確定自己的工作時,會多一層理性的思考,擇業的針對性就會增強一些。如個性偏內向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個性如何更好地發揮優勢;個性外向型別的學生在做研究工作時的最大挑戰是什麼;好的職業性格有助於個體在相應職業中更良好地完成工作。

二、提升職業品質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大學生職業品質是指大學生在職業行為、工作作風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態度和品質等。提升學生職業品質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逐步實現社會化的過程,這是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的關鍵所在。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成功因素中的85%取決於積極的職業態度,15%才是本人的職業技能。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已認識到社會人力資源的開發已為就業者的職業品質注入了新的內涵。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職業品質需求從某種角度講,對學生髮展有著很好的導向作用,諸如積極的人生態度、開拓創新精神、沉著應變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敬業精神等,許多職業已向就業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培養職業技能是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落腳點

幫助學生培養自己的職業技能是職業素質培養的落腳點。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對於自己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好處。提高技能,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組織進步的需要;另一方面,為自己今後更進一步,取得更好的 職位做準備。相應的技能是大學生進入職業領域的資本,不同的職業會對人們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大學生的對技能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的認識,認為經過了專業學習,就有了相應的技能。我們要讓學生了解知識教育是學習技能的基礎。要把知識轉化為技能,一定要經過反覆實踐或者體驗。我們要輔導學生學會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單,瞭解這些技能與自己的職業目標之間的差距,以及職業技能培養的途徑和認識的方法,這都是職業素質教育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大學生應該通過制定自己的職業計劃來了解自己,也包括瞭解他人和了解社會。在制定計劃中大學生需要經歷幾個實踐環節;一是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一些相關的資訊來補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職業培養計劃;二是在做計劃時要評估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兼顧自己的能力,環境條件的限制,周圍人對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預測在現實目標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阻礙和如何逾越障礙特別是應鼓勵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臨時性的工作,以獲取更多的經驗和社會資訊。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5

通過這三天的培訓,向陳老師、楊老師、高老師、劉老師學習了《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授課方法、教學思路以及互動環節設計,我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時也汲取了同行們豐富的教學經驗。結合我在高職學校的實踐經驗,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 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的認識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及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建立高職畢業生就業指導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這就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工作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因為高職生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識,而社會對高職生也沒有準備的認識,再加上本科生的競爭擠壓,所以在高職生中開展就業指導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對高職生《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幾點建議

通過陳老師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國家精品課程的建設的介紹,我們知道:她不是為建設精品課程而建設精品課程的,而是考慮教給學生什麼、如何教好學生、如何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作為高職院校我們為了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提高辦學質量以及市場的需求,就必須做好大學生的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

1、 課程建設的原則

我認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應以實用性、針對性、階段性、系統性為原則來構建。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素和興趣點,要以活動為主形式,根據學生需要,解決學生實際問題。課程內容的針對性,是實用性的進一步深化。指課程體系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理想、做人、求職和創業等問題,這一點我們要向首師大的劉老師的團隊學習,這次學習在這方面收穫很大。課程的階段性原則是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需求而設定的。課程內容的系統性,是學生得到全面指導的重要保證,它主要指職業指導課程的完整有序,貫穿於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

2、課程體系的構建

高職《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要結合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目標來進行,大學生進入學校以後,根據學生自我發展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階段開設不同的職業指導課程,前後聯絡,逐層推進,形成一個系統。

①、學業生涯的認知

學生入學時,通過對學生的專業介紹使學生儘快進入角色,調整心態,擺正位置,準確定位。在進行專業介紹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本專業有關的職業資格與職業發展前景,以便學生合理安排自己在校學習時間與內容,為下一步的職業生涯規劃打基礎。

②、職業生涯的自我認知

一年級時,在學生對專業有基本瞭解後,就要對他們進行職業發展的理論認知的教育教學,開始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並對自己的大學生活乃至畢業後的工作方向進行初步的思考,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③、職業生涯的環境認知

二年級時,學生已學完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基本進入實習環節,在這期間,要對學生進行職業分類、職業環境進行設計課程,使學生畢業後能儘快融入社會。

④、擇業觀和創業教育

三年級的上學期,為同學們提供包括擇業觀念、擇業心理、資訊收集、目標選定、求職準備和方法、就業協議書勞動合同簽訂、人事代理制度、勞動法規等內容的指導。教學模式包括專題講座、經驗分享、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3、 教學團隊的建設

這次培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首師大的團隊之大、之優是我們沒辦法比擬的,我們只能通過多學習來慢慢提高自己、充實自己的經驗,同時團隊的建設需要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向各兄弟院校學習經驗。

大學生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6

3月16日上午8:30分在龍城中學二樓會議室聆聽了濰坊市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報告團二位專家的報告,深受感動,倍受鼓舞。今後為自己提高施教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首先,國中學生開展《人生規劃和職業指導》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宋敏老師先從“你是誰?”引導自已定位,認識自己。又從“二十以後你是誰?”談到個人的職業、收入、責任。現在八年級學生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和職業,而國中階段沒有專門的人生規劃課程和職業指導課程,對於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只是基於自己狹隘的經驗、同伴及書本上的道聽途說來進行思考和設想。由於缺乏正確的指導和引領,再加上現實中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這種人生設想往往缺乏合理性和前瞻性,他們不可能把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描繪成絢爛多彩的藍圖,也不可能自發形成一種崇高而美好的理想,當然更不可能產生一種奮發向上的動力。相反,面對目前日益緊張的學業競爭、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容易產生對當前生活的一種逃避態度。部分國中學生出現厭學情緒就是最好的證明。可見,組織八年級學生進行人生規劃、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已是當務之急。

其次,八年級學生要明確《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的教育目的和意義。毋庸置疑,當七年級新生跨進國中學校的大門的時候,他們也是帶著美好的夢想來的。但是,一年後,他們才知道國中生活遠遠不是他們所想象的那麼美好。繁重的作業、一天到晚的上課、接連不斷的考試、嚴格的管理和規範等等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由於他們不明確國中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所以他們自然地就同國小時期進行類比。國小時期的管理要比國中輕鬆、自由得多,學習任務也輕得多,於是,他們萌生逃學的想法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國中學生今天學會規劃,成就未來人生.學生根據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志向,規劃自已未來的發展.曲振國教授告訴我們:畢業選擇與人生目標.其中告訴我們什麼是生涯和生涯規劃及國中生面臨的選擇等.從一串數字的思考說明人生是短暫的,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之路勢在必行.國中生應該瞭解社會,瞭解教育,瞭解就業.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校.所以現在國中階段的教育應該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開齊開足各類課程和地方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社群服務活動,開展旨在發展學生各種能力和個性特長的活動課程顯的尤為重要。否則,一味地抓文化課的學習,一味的開展應試和變相應試教育,一味地很抓學生的行為規範,而缺乏學習目的性意義性的教育,缺乏學生個性愛好特長的培養,缺乏讓學生自主選擇的自由,那麼,國中將會失去他應有的吸引力。

再次,八年級學生要樹立起讀好國中階段課程的信心。國中生只有不斷地樹立遠大的目標,明確學習的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堅定信心.才有不斷學習的動力.國中新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具有興趣性和選擇性。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和自由。針對不同的學生,也要採取不同的評價方式,不能再因循守舊地用單一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水平。上課出勤情況、作業上交情況、課堂參與情況等都可以作為學生評價的指標。要採用綜合評價和過程性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國中學習中不斷找到自信,確立信心。否則,學生對於國中的學習會感覺到越學越累,越學越沒勁,也越學越喪失信心,最終採取消極逃避的辦法來應對。

可見,許多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我們沒有認真做好人生規劃與職業指導課的教育教學工作,為了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儘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