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通過讀完《了不起的蓋茨比》,大家一定有許多想要一起分享的,那麼都來寫一寫讀後感。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今天讀完了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TFITZGERALD)寫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經濟進入空前繁榮,物質豐富。蓋茨比出身平民,一戰後他通過販賣私酒和賭博等不太光彩的手段,經過五年的時間成為爆發戶,擺脫了貧困的家境,躋身富豪的上流社會,開始了夜夜笙歌、花天酒地的生活,實現著自己的夢。

但是,他的夢還缺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他心中的女神黛西,當他還是一個窮小子的時候認識的富家女孩。那時蓋茨比本來想逢場作戲,可是在和黛西交往的過程中深深地愛上了她,明知如飛蛾撲火但不能自拔,也使他下定決心要做一個配得上黛西的人。在蓋茨比暴富後找到了黛西,她已和一個富豪結婚,蓋茨比竭盡全力想要爭取回黛西,但是他們之間畢竟不是一個階層,他的女神實際上是一個自私、拜金和貪圖享樂的人,作為傳統的富有階層是不能和蓋茨比這樣的暴發戶風雨同舟的,在一場陰差陽錯的車禍發生後,蓋茨比被槍殺了。

黛西的住宅和蓋茨比隔著一片海灣,在黛西家的碼頭上總有一盞通宵不滅的綠燈,蓋茨比每夜都對這盞綠燈出神的遙望,“綠燈”是蓋茨比夜夜守護的夢想,是他一生追求的幸福,他向綠燈伸出雙臂,他想伸得再遠一點,伸得更遠一點……

蓋茨比的夢破滅了,代表著美國一代人夢想的破滅。

今天經濟飛速發展,物質迅速豐富,可是我們代表夢想的綠燈在哪兒?它破滅了嗎?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看完蓋茨比的遭遇,不禁為他感到唏噓不已。當他還是一個窮小子時,卻不合時宜的遇上了一個上流社會女子黛西,並把她作為一個理想的追求物件,到頭來卻是一場空,真情變為了俗物,甚至當蓋茨比撞死了黛西后來的丈夫的情婦時,黛西竟然把責任毫不猶豫的推給了蓋茨比,蓋茨比後來被殺後她也不為所動。蓋茨比把愛情想的過於理想化了,任何東西都不能太過於理想化和程式化,必須與相應的現實相結合,更何況是在那麼一個充滿頹廢感和無目的感,人們傳統的信仰已經不復存在的美國。

每個人都必須有理想,理想是一個人努力和奮鬥的動力,沒有理想,大部分人都會被內心的那種原始的慵懶和惰性給拖垮,加上浮誇的環境,會使自己變得玩世不恭,也會失去原來的那份純真。有理想終究是件好事情,但理想必須引導你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並不斷根據現實的變化來不斷修改理想,使理想更加切合實際,符合情理。一旦現實與夢想出現偏差,那麼理想就像一個失去了的磁性的指南針,指南針所指的方向就完全只憑借你自己的感覺與方向了,你接下去所走的方向也許都會是錯的,這時你會怎麼辦呢?毫無疑問的,你會買一隻新的或是借一隻,總之你不會再去用那一隻指南針了,具體到一隻指南針,大部分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一旦抽象到人的理想,人就不那麼容易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因為人大多都不想放棄自己已經為之奮鬥過一段時間的理想,人們害怕改了之後仍然是錯的,但是,不要忘記你改變了一次,就表示你又多嘗試了一次,殊不知那一次的改變就正確了呢,你明知自己已經定錯了方向,卻因害怕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嘗試,這不是得不償失嗎?與其一味的錯下去,還不如主動的尋求不同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方向,機會不是用來隨便浪費的,而是用來給又準備且又能夠理性思考自己的人來不斷提高自己的。

儘管有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失敗,就像愛迪生,他為了自己發明電燈的理想,不斷地堅持,也不斷的嘗試,嘗試了1000多種材料,才給人類帶來了最後的光明,試想如果愛迪生只嘗試了其中幾十次,或是隻對一種材料而不斷反覆研究,不求改變和嘗試,那麼電燈的發明恐怕要推遲個好幾十年,有人趁在他做實驗時問他:“你試驗那麼多材料有意義嗎?”愛迪生回答:“當然有意義,至少我證明這幾種材料都不適合於製造電燈。”一語驚人,道破了嘗試和改變的重要性。也許愛迪生的發明是美國那個時代浮誇和墮落的社會氛圍的催化物,但其本人卻絲毫沒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從這點上來講,蓋茨比甚至於菲茨傑拉德都和他有差距,蓋茨比理想的單一化和追求錯誤理想,都使他的結果和遭遇可悲,蓋茨比也是那個時代美國的一種本質的概括和詮釋。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後感

今晚讀完了《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到結尾處的時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是什麼給了我觸動?我想,是蓋茨比的夢,以及這個夢想幻滅後現實的淒涼、人心的冷漠。蓋茨比生前種種繁華與他死後的慘淡景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他生前舉辦的那些數不清的盛大宴會、那些歡聲笑語、歌舞昇平、熱鬧喧囂,是多麼諷刺的一幕幕幻相,即使在他舉辦那些舞會時,那些參會的、免費地享受了他的慷慨款待的人,對他也多是持有種種不良的揣測,真正的知音、真正的朋友、真正對他感恩的人,除了文中的“我”勉強稱得上之外,竟再無其他,包括那些無數次享受他盛宴款待的人們(在這所有人中,只有一個參加了他的葬禮);他真心深愛的、為之守望了多年的女子,最後卻間接地成了終結他生命的罪魁禍首,在他離世之後,她銷聲匿跡,甚至冷血地連他的葬禮也沒參加,而就在那之前,她還聲稱自己“愛他”。這些生前生後的情景,因其強烈的對比,更增添了蓋茨比悲劇的性質。初初看來,蓋茨比的人生結局,真的是充滿了無盡的悲哀與傷感!而他生前的種種,都是虛假的幻相。

但是,在這些內容後面,還有另外一層東西,更深層的東西,讓我忍不住去思索,去細細感悟。我想,蓋茨比故事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以上所寫出來的那一些,如果僅僅是因為他舉辦過無數的宴會、守候過一份深深的感情,那麼,蓋茨比的故事和精神就不足以使我為之感傷。潛藏在作者敘述裡的,有蓋茨比追尋夢想、堅持夢想的執著,作者在文中有幾次隱晦地表達過,蓋茨比就像是一個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中的人,他對自己的形象和人生的描畫、對夢中情人的勾勒,都是自己的意念的產物。他在不斷的按照自己創造的形象、規劃的遠景去夯實自己的生活基礎,從赤貧奮鬥到了鉅富;他將美好的形象賦予自己初戀的情人,為她苦苦守候經年;他赤誠而充滿活力,慷慨大方而不計回報,他的身上,集中了很多人類的美好品質,在現實中他也獲得了經濟方面巨大成功、甚至一度再次得到了心上人的愛,雖然這愛的品質因其人而不高,最終還造成了他的悲劇。掩卷良久,我真誠地希望蓋茨比能永遠生活在他的幻夢裡,繼續去規劃和描摹他的人生、守望他的真愛,永遠不要在現實無情地鞭笞下醒來。寫到這裡,我忽然想到,作者給蓋茨比安排那樣突然的一個結局,也許是出於一種仁慈,這樣對於蓋茨比來說,就無需去面對夢醒之後的心碎與創痛,蓋茨比,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還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

作為一個看到了蓋茨比故事的人,我不禁捫心自問,面對蓋茨比悲哀的結局、人生真相的最終上演,知道了生存過程中的種種幻相,如果把我換作蓋茨比,我還會過他那樣的一生嗎?我會像他那樣去追求去奮鬥去付出去守候嗎?思來想去,答案是肯定的。人生的結局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他人如何對待自己,往往也是難以預料與把握的。我們能做的,唯有把握自己,把握過程,像蓋茨比那樣,去夢想自己的夢想,去堅持自己的堅持,即使難免一死,即使死的悲涼,卻也不失悲壯。就像文章的標題那樣,是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不知道這是不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在此向《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美國作家F.S.菲茨傑拉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