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6篇

寫讀後感是記錄我們讀書感受的一種重要方式,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深化你們對名著情節的領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6篇,感謝您的參閱。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6篇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1

我看了《“歪腦袋”木頭樁》最喜歡的故事是《向日葵和石頭》

這個故事講了種子熟了,落到土中,以後發芽生長,這事很自然合理。沒想到一粒種子冒犯了一塊古老的石頭。他最愛安靜,他的行為十分穩健。多少年來,不論世界上發生變化,他都沉住氣,保持一動也不動的姿態。他想成為哲學家。就是這粒種子,破壞了他的哲學體系,讓他很惱火,他要不這粒種子,趕出去。結果他的願望破滅了,種子生根發芽,變成了向日葵。而石頭最後變成了植物的養料。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無論碰到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歪腦袋”木頭樁》的書,裡面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很感動,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其中以下兩篇,讓我最感興趣

一、《歪腦袋木頭樁》

講述了一個木頭樁,驕傲無禮,目中無人。整天罵罵咧咧的,大家都不喜歡它。所以她一個朋友也沒有,它非常寂寞。但一群小姑娘改變了它,讓它改掉了驕傲的壞毛病。

我們不能驕傲,因為俗話說得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沒錯,你驕傲就會退步,你虛心你就會進步。所以,我們要養成虛心正直的品質,不要養成驕傲無禮的壞毛病。

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

講述了蚯蚓和蜜蜂是一對好朋友。一天,一棵山丁子樹需要幫助。蜜蜂馬上站出來說願意幫助它,可蚯蚓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蜜蜂一步步艱難地往上爬(因為他還沒有翅膀),它一直堅持著爬。直到後來,蜜蜂長出了一對翅膀,就飛上去給山子樹播送花粉。

讓我很感動,我們做事情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為你的目標去奮鬥,這樣事情會完成得既完美又到位。我們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而要虛心正直,這樣才會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喜歡這本書!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3

我讀了這本書,我喜歡的一篇文章是《會搖尾巴的狼》,主要講了:狼掉進了陷阱裡,一隻山羊走了過來,狼說了很多花言巧語,還說自己是狼狗,為了救小雞掉進去的。狼接著說:“只要你伸出一條腿下來,就可以回報它。”山羊一眼就看出了這是一隻狼。狼忍耐不住了,突然爆發起來,它咧開嘴露出牙齒對山羊咆哮:“你這傢伙,還不快點過來,你要幹嘛?”山羊回答說:“去年冬天你咬我一口,差點沒把我咬死,我一輩子也忘不了。”說完山羊走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被別人的花言巧語所矇騙,要勇敢拒絕壞人!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4

讀了《歪腦袋—木頭樁》最喜歡(小松鼠)這篇故事,講的是小松鼠特別好看,有一條美麗的大尾巴,它很聰明,媽媽很愛它,爸爸不愛它,因為爸爸覺得它很淘氣,是個壞孩子,媽媽覺得壞孩子總有一天會變好的。

趁午睡的時候跑出去淘氣了,遇到了小雞吊河裡了,和媽媽解釋是松鼠幫助了它,但是媽媽沒聽清就把小松鼠啄了一頓,猴子心情不好就用樹枝打在松鼠身上,想幫助工人,但是工人看見松鼠醜陋打了它,後來母雞找到了它像它賠禮道歉,把小雞身上最漂亮的羽毛送給松鼠。松鼠變得很漂亮,小女孩很喜歡松鼠覺得很漂亮,又遇到了工人,猴子它們都喜歡小松鼠,最後小松鼠變成了誰都喜歡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幫助別人,不淘氣,壞孩子也可以變成好孩子的。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5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他的《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說的就是玉石不經雕琢,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因此從古至今,所有的統治者建立一個政權後,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建學施教。

蒙學讀物《三字經》開篇便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我們每個人出生時天性都是一樣的,雖然各自都會攜帶著各自獨有的天賦和才能,但天性都是善良的。

俗話說:“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他們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上時,都帶著他們獨有的天賦。這個獨特的天賦屬性與他們後天周圍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我們既不能泯滅了孩子的天賦,更不能限制他們的成長。

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孩子放在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環境裡,用愛和包容來溫暖他,讓他在陽光和雨露的滋潤下磨鍊自己,提升自身的學識修養與道德品質,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的成長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書中那個很高很老很驕傲的歪腦袋木頭樁就是這樣。它一直驕傲的立在荒草地裡,瞧不起任何人。

直到有一天,一個淘氣的小男孩發現了它,並用自己隨身攜帶的小刀在它的歪腦袋上刻了一張鬼臉。

從此這個木頭樁更加自大了,認為自己是一座雕像,理應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崇拜。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家因為它的傲慢無知,更加沒有人理它了,但它也並不在乎。

直到有一天幾個小女孩用它的身體綁上橡皮筋,並高興的跳了一場後,木頭樁才慢慢的改變了過來,並開始期待著有人再次同自己玩。

終於有一天,木頭樁所在的地方被人們改建成了一座兒童樂園;而它自己也被工人師傅們改造成了一張椅子,又迎來了一群新的願意和它玩的小朋友。

木頭樁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它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珍貴的雕像,快樂的唱起了小姑娘們唱過的歌,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快樂人生。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英國藝術評論家園斯金曾經說過:教育不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

也就是說教育並不是一味的僅僅傳授理論上的知識,也包括讓受教育者有實踐的機會,可以說實踐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本書中有一個故事叫《三隻驕傲的小貓》,裡面就講述了這個道理。

貓媽媽有三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它們在學校裡讀了很多書,學會了做算術,學會了唱歌、畫畫,還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學習了很多有趣的理論知識。

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雖然知道“勞動”兩個字怎麼寫,但它們卻不知道具體要如何去做。

於是在智慧的貓媽媽讓它們實踐勞動的過程中,鬧出了不少笑話。不但餓著肚子辛苦了半天,甚至還認了老鼠做朋友……

不過好在這三隻聰明的小貓最後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在貓媽媽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本領,成為了既勤勞又努力的好孩子。

親愛的同學們,成長的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這都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像這三隻小貓一樣,發現問題後不畏縮不怯弱,努力學習繼而解決問題,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屬於你們的!

在腦袋木頭樁讀後感篇6

我讀了《歪腦袋木頭樁》這本書,最喜歡裡面的(小松鼠)這個故事,小松鼠長的很好看,人們都很喜歡他,爸爸不喜歡小松鼠,爸爸說他是一個淘氣的壞孩子,媽媽認為小松鼠是個好孩子,也是個乖孩子,一天小松鼠亂拔爸爸的白菜,爸爸很生氣,想擰小松鼠的耳朵,小松鼠想擰耳朵很疼,他很害怕,爸爸說一會我再擰你的耳朵,小松鼠哭累了,就躺下了,媽媽說不要吵小松鼠,他會變成好孩子的,小松鼠聽到了媽媽說的話。

過了一會兒,小松鼠醒了,他看見爸爸媽媽不在家,就跑到小河邊看到了小公雞掉進了水裡,他就指著小公雞笑,他突然想起媽媽說的那句話,要變成一個好孩子,他就拿了一個樹枝把小公雞救了上來,這時老母雞看見了,就啄了他一頓,小松鼠跑了,他跑到樹下,小猴子沒有捉到甲蟲,他看見樹下有一隻沒絨毛的小松鼠,就掰下一個樹枝扔到他的背上,小松鼠又跑了,跑到草地上,有一個小孩在草地上,小孩哭了,小孩的媽媽就拿著木棍把小松鼠趕走了,小松鼠跑到公園裡,躲在石頭後面,工人累了就躺下睡著了,小松鼠想幫工人幹活,小松鼠想我不能拿這麼重的鏟子,工人聽到了他的聲音就醒了。工人拿起石頭打到了小松鼠的前腿,他想跑回家,可是他身上沒有毛,就躲到了草堆裡,呆了很久,他就出來了,小公雞看見了,說他在那裡,母雞喊到,你別走,我是來給你道歉的,小松鼠走到母雞面前,媽媽說,原來你是用樹枝救小公雞,我誤會你了,請你原諒我,要不我把小公雞身上的毛啄下來,給你裝在身上,再用小公雞身上最美的毛裝在小公雞的尾巴上,小松鼠的尾巴就變成了一條花尾巴,小松鼠去了樹下,猴子給了他杏仁,又給了他袋子,安在嘴上,小松鼠走到草地上,小孩看到了他很高興,小孩給他一塊牛奶餅乾,他走到工人工作的地方,工人說你怎麼變得這麼美麗,小松鼠說上次你用石頭打了我的前腿,工人拿出藥包,把小松鼠的前腿抹上藥,工人教他用兩天前腿捧著吃東西,他往家走,看到了一個窮老太太,她餓了,小松鼠就給了她牛奶餅乾和杏仁,她吃了這些東西很高興,她說,祝你有一個快活的心,小松鼠變得很美麗,人們都很喜歡他。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要幫助別人,不要嘲笑別人,嘲笑別人是不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