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莫言《蛙》的讀後感四篇

《蛙》以鄉村婦產科醫生姑姑的一生為主線,為我們展現了國家人口政策的歷程,展現了時代變遷給人們精神上、物質上帶來的巨大變化。那關於莫言《蛙》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蛙》讀後感範文四篇,供大家參考。

莫言《蛙》的讀後感四篇

莫言《蛙》讀後感1
  
  第一次聽說《蛙》這本書是在莫言獲得諾獎之後,那時候就感覺莫言這種有鄉土氣息的作家很合我的胃口,想多看一點他的書,但當時上中學,沒那麼多時間。就找了一些他的短篇小說看,都很有味道。前些時候在圖書館偶然發現了這本《蛙》,就立即借走看完了。說實話,看完這本書的感觸很大的。
  
  文章主要講了有個八路軍父親的姑姑,醫術高明,在農村推廣新法接生,於是在膠東一帶很有名氣,雖然從“姑姑”手中接生的還在有幾千名之多。但是喪生在“姑姑”手中的嬰兒也遍佈高密鄉。她一邊接生,一邊帶領她的徒弟們實行計劃生育,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
  
  年輕時的姑姑強悍,有幹勁兒,很有能力,根正苗紅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那時的她嗓門大,膽子大,彷彿全世界沒有他幹不成的事。村民們愛戴她,只要是她接生,產婦及她的家人就心裡有底。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她動員村民們去做節育手術,逼迫那些懷孕超生的去做流產,有無數的嬰兒夭折在她手裡,甚至還有許多母親也命喪於此。村民們開始怨恨她、詛咒她。但她一直立場堅定,即便是自己的親人,也一視同仁。甚至,自己的親侄媳婦兒都是死在她的手裡。她有過後悔,有過對自己工作的懷疑嗎?我想肯定是有的。我相信一些沒經歷過計劃生育,或沒有在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的人是很難理解為什麼那些人會冒著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的代價去超生。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是不太理解。我們都看過趙本山和宋丹丹演過的《超生游擊隊》那些令人匪夷所思,令觀眾開懷大笑的段子,其實都是真實存在的。
  
  我媽說孩兒就是寶,不嫌多。她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這個思想。
  
  再來說說姑姑這個人物設定吧。作者採用前後對照,把姑姑這一人物形象寫的非常飽滿。我就是個學生,也不瞭解啥寫作手法,我就來說一下對姑姑這個人物形象內心的理解吧。首先,姑姑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為了自己的工作,親手殺死的自己的親侄兒媳婦兒。當然這只是個意外,就是因為這件事,所有的矛盾都在姑姑身上爆發了。為計劃生育工作奉獻了整個青春的姑姑,直到中年才找了一個手藝人結婚。姑姑的晚年是在懺悔中度過的。
  
  通過這本書,幫我們瞭解到了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政策黑暗的一面,但如果不是那些計劃生育工作者們的腕鐵手段,是知道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現在百姓的思想轉變了,中國正在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政府也開放了二孩兒,但那個時代我們不能就此忘記。
  
莫言《蛙》讀後感2
  
  以前的諾貝爾獎老讓中國人添堵,現在莫言獲獎中國人終於可以激動一把了,其作品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洛陽紙貴,全國人民趨之若鶩,爭相閱讀。我自然也難免俗,拜讀了莫言的名作《蛙》。該文講述一位傑出的婦產科醫生姑姑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執行中曾經鐵面無私,嚴格執法,導致無數未出生的或者已經出生的生命喪生,甚至母子俱喪,全家遭受滅頂之災。到了晚年,姑姑回想自己的罪過,無限悔恨,只得以捏泥人來進行心靈的自我救贖。
  
  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迷惑:人的生命尊嚴在和計劃生育政策發生矛盾的時候到底孰輕孰重呢?民生福祉和國家利益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嗎?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是否該得到尊重呢?
  
  作為每個普通人,傳宗接代似乎自古以來就是理所當然的,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顯然並不僅僅是個封建殘餘的理念問題,而是人的生存權的一種體現。即使在動物界,生存也是最高法則,為了繁衍生息,有的雌性動物甚至把雄性吃掉,繁衍需求顯然高於個體生命的存在。生存權的研究早在多年前就是中國學者對付外國學者的一個利器,成就了不少中國學者。但是,在計劃生育的政治任務面前,繁衍權似乎遠遠沒有完成任務更重要,所謂“上吊不解繩兒,喝藥不奪瓶兒”,無數的家庭在這種極端殘酷的高壓政策下家破人亡,姑姑作為一個出色的婦產科醫生,為了保證完成任務,曾經將孕婦趕到河裡淹死,曾經將無數即將分娩的生命扼殺,她自嘆雙手“沾滿了腥臭的鮮血”。
  
  尤其是在中國的養老制度還不健全的時候,這種計劃生育制度存在殘酷性的同時還充滿了欺騙性。一開始宣傳說:沒有孩子不要緊,國家給你養老送終。後來,又說:養老不能單靠國家,要自己承擔一部分。再後來又說:養老金缺口太大,要延長退休年齡。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道理都在你那裡。人民群眾哪有說理的地方。現在看看,過度嚴厲的一對夫婦一個孩的政策已經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失獨老人、空巢家庭、老年社會的提前到來等等社會問題都將接踵而至。
  
  現在看來這種政策的合理性實在值得懷疑,為了這種未必合理的政策,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的姑姑陷入深深的自責。當然,在當時政府未必能認識到政策的非理性,但是,作為人民政府,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無論在制定什麼政策的時候,是否應當考慮人民的感受、群眾的意志?
  
  現在看來,這種並不過分的要求似乎依然遙不可及。我們看到,“表哥”楊達才在網友千呼萬喚之後才被撤職,我們在感嘆網友的執著的同時,也不得不考慮為什麼網友隨便一拍就能揪出貪官,那些高居廟堂之上的達官顯貴專門司職於此的卻熟視無睹呢?
  
  多少年來,輿論一直在呼籲官員的官員的財產公示制度,但都是光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可見輿論的要求、群眾的福祉、社會的責任在一些掌權者的腦海裡實在是無足輕重。這一段時間CCTV一直在做是否幸福的調查,問莫言是否幸福,莫言說:“我現在是憂慮重重,怎麼可能幸福呢?”這種感受可能全國絕大多數都是感同身受吧。750萬元的諾貝爾獎,在北京僅僅能買個120平方的房子,還可能因為沒有北京戶口而泡湯,諾貝爾獎獲得者尚且如此,我們一個汗珠子摔八瓣兒、土裡刨食的普通老百姓自然只能是望洋興嘆了。怪不得CCTV記者問到一個老者是否幸福的時候,他似乎耳聾,說:“我姓曾。”
  
  幸福感必須要有物質生活的保障,同時必須有社會分配的公平,還必須有人民心理的寧靜,莫言說幸福必須要沒有心理壓力,正是此意。可是全國人民除了既得利益者之外,誰不是亞歷山大、憂心忡忡呢?
  
  社情民意、人民福祉在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政府應當是首先考慮的問題,似乎天經地義,毫無疑問。但是我們看到某些官員竟然說什麼“你是替共產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顯然將人民群眾和共產黨對立起來了。這可能是一種極端的少數,但是這是部分人的真實的心理寫照,在他們心裡哪還有人民呢?
  
  扯得有些遠了,還是回到姑姑吧。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為了執行政府的政策違心地執行命令,到了老年難逃良心的責問。我們在為老人太息的同時,也該考慮考慮我們自己的眼前,是否還存在著這樣的不如人意?我們是否也可以問一句:我幸福嗎?
  
  幸福可能是每個人的願望,但是不如意總是如影隨形,從政治到經濟,從社會到個人,但願這樣的不如意越來越少些吧!
  
莫言《蛙》讀後感3
  
  最近在讀一本莫言的新長篇《蛙》,這篇小說是一部徹徹底底以“人”為主題的小說,獲得了第八屆矛盾文學獎。
  
  故事發生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這是莫言許多小說中一貫用到的場景。“姑姑”是一位身份複雜的鄉村醫生,她一生坎坷的命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男友逃到臺灣惹上了一身罵名;在年輕時她曾是計劃生育國策的支援和執行者;人到老年時她面對“我”的超生卻睜隻眼閉隻眼。
  
  除了“姑姑”,小說還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獅子”年輕時也曾是計劃生育的堅決支持者和執行者,但嫁給劇作家“我”之後,始終受著膝下無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壓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務”,併成功得子。在形勢的鉅變下,“小獅子”從計劃生育國策的執行者搖身一變為“違抗者”,其間經歷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膽是“計劃生育”政策盲目執行下的犧牲品,也可稱之為是“傳宗接代”傳統思想的犧牲品。莫言在小說中用幾近殘酷的筆觸詳細描寫了王仁美和王膽的死,給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斷麻利、鐵面無私的形象,同時也試圖詮釋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輕時的豪言壯語與年老時的唯唯諾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變化中闡釋了生命的堅韌與堅強: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會因環境而變,因此人性的諸多因素也並非一成不變。
  
  整部小說的結構也較為獨特,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四封長信分別代表了四個時代,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時代的隔離帶。書信體的敘事方式給小說的表達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利於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昇華莫言在小說中暗示了其標題:以“蛙”為書名,極有隱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媧”,“媧”是古之神女,化萬物者,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說,《蛙》對人性的剖析與批判更為深刻,對社會的剖析也一針見血。通讀小說,我們能感覺到作家雖然始終在寫家鄉的故事,卻已經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類或人性的角度去寫“人”,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小說作家應追求的目標。
  
  莫言的小說《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雖然是在寫家鄉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達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莫言《蛙》讀後感4
  
  莫言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學家,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當代作家。但是說起來比較慚愧,對莫言的產品我其實沒有怎麼看過,趁著休息,我看了莫言的作品——《蛙》。
  
  這是一部直面中國近幾十年來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的小說。在這本書中莫言首先講了他們那個地方的特別習俗,很多人的名字都是用人體的器官來命名,比如王肝,祝膽等等。只是現在中國人都不願意這樣起名字,而且許多人都把之前的名字改了。在這裡作者暗喻社會在變化,時代不同了。
  
  作者年輕的時候趕上了大饑荒,作者餓的都吃碳了。如果有人懷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他就以他姑姑的名義發誓。而現在這部作品就引出了主人公“姑姑”。她是一位堅決捍衛計劃生育政策的忠實執行者。對於超生,她六親不認。為了不讓一個孩子超生,她想了很多辦法。在對待超生的問題,她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設定她還用剷車拔樹拆牆。她還利用心理手段,她說如果鄰居超生就要拆自己家的房。就這樣政策執行的很到位,上千個孩子因此流掉。
  
  看到這裡我非常痛恨這個“姑姑”了,然後,莫言說他的“姑姑”其實是個好人。因為她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在當時中國人口太多,國家又貧窮,這樣的話會給社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姑姑”當然也是有另一面的,她對過去的行為開始懺悔。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到傷心。“姑姑”既捍衛了國家的政策,又得罪了好多人,要知道在我國傳統的觀念中,傳宗接代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政策必定有利有弊,一個人無法左右。讀了《蛙》以後我佩服莫言的文采。也為生活在變革年代的人感到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