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阻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 阻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_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5篇

阻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 阻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在迎來2020年的同時新冠肺炎病毒也隨之侵入祖國大江南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我們鎖在家中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春節。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_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心得體會5篇,希望你喜歡。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篇一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但它同時也是鼠疫、SARS、冠狀病毒等許多病原體的攜帶者和自然宿主,違法獵捕、獵食野生動物存在各類疫病傳播的安全隱患,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和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向全校師生髮出以下倡議:

一、認真學習保護野生動物及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相關知識,積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保護觀念;

二、摒棄“野味滋補”的偽健康觀念,不以食用野生動物為樂,不以用野生動物招待來客為榮。不參與並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行為,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三、自覺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爭當學法、知法、守法、護法公民,積極配合林草局及森林公安依法打擊非法獵捕、濫殺、出售、販賣、收購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

四、發現不明原因受傷、病危、死亡的野生動物及時向林業和草原管理部門報告,禁止徒手抓拿,食用或出售。

市民朋友們,“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保護生態,維護人與自然和諧關係,共建生態文明,造福子孫後代!為此,我們向廣大師生髮出倡議:保護、拒食、拒售野生動物,爭做文明公民。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篇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在各方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的同時,對新型病毒源頭的追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根據國新辦新聞釋出會的資訊,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被鎖定,罪魁禍首很可能就來自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最終真相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但這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和反思。

這樣的訊息和情境何其熟悉,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時至今日,慘痛的經歷並沒能喚起所有人的重視。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動物仍然被奉為餐桌上的“禮遇”。一些食客或是為了嚐鮮,或是為了所謂滋補,不惜花大價錢購買野生動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時“任性”,卻潛藏巨大風險。從SARS病毒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從大家比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經肆虐一時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與動物有關。專家學者早已證實,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動物時傳染到人身上的,許多疑難雜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細菌和病毒。面對這些血與淚的教訓,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置若罔聞。倡導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已經刻不容緩!

飲食習慣以及由此形成的飲食文化,並不簡單是私人的事情,也是關係大眾健康的公共問題。一些地方長期以來形成了食用野生動物的飲食文化,有的人認為吃什麼是自己的事情,別人管不著。但必須看到,在一個快速流動的現代社會中,一旦有一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為食用不安全、不衛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傳播,引起更大範圍的恐慌。近年來,許多傳染病在一個地區爆發後,很短時間就會傳遍整個國家乃至世界,這警示我們必須把區域乃至個人的衛生和健康問題放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審視。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每個人管住自己的嘴,不僅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和整個社會負責。我們尊重甚至鼓勵不同地區形成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種文化都應建立在對公共衛生和生命健康權利的保障基礎之上。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在更深層次上反映著我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價值理念和態度。如何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我們一直以來思考和實踐的課題。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研究員及其團隊,曾證實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時也發現蝙蝠身上攜帶一系列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來,一方面這些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態系統中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對生態平衡的維護功不可沒,決不能因為攜帶病毒就消滅它們,否則會帶來更嚴重的生態破壞。因此,研究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對蝙蝠進行無侵害取樣:採集樣品以糞便粒和拭子為主,取樣完成後將蝙蝠放歸自然。這樣的例子生動說明,與大自然相處的方式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在利用自然資源方面須秉持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態度,不能肆意破壞自然,更不應把野生動物端上餐桌,否則最終受懲罰還是人類自己。

避免野生動物帶來的社會風險,最有效的方式是對活體動物的交易市場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範和管理,對於野生動物的非法交易必須嚴厲打擊、懲處。當年因非典疫情,廣東省宣佈取締野生動物交易,關閉野生動物市場,對於後續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加強隱患排查,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相信這樣的舉措會進一步降低潛在的疫病風險。但對市場的規範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補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長效機制,從源頭上堵住漏洞,才能確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夠辨別萬千滋味,但對於“危險”同樣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種各樣聚餐必然紛至沓來。無論我們是一家人在家中圍坐一桌,還是外出到飯店品嚐珍饈美饌,都切莫忘記做好自己和親友間的疫病防護,更要堅定地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避免“病從口入”。俗話講新年新氣象,無論你來自哪裡、無論你的家鄉是否有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何不從今天起、從下一餐開始,共同涵養更加科學的飲食習慣、倡導健康的飲食文明,過個安全、祥和、快樂的新年!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篇三

2020年的庚子春節,街道上看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車水馬龍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們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備與疏離……每天增長的確診數字,不斷擴大的疫情地圖,時刻牽動著14億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在這場看不見“敵人”、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卻有這樣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眾志成城,扛起了“愛的橋樑”。

那一天,白衣著身,是英雄出征戰場的鎧甲。近日,網路上有一個熱門話題,“最美的背影”,點贊最多的一張照片就是幾位醫護人員,穿著嚴密的防護服,站成一排,趕赴病房。我們在過年,他們在幫所有人過關,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我知道你為了誰,因為你們的堅守,讓我們不再恐慌,因為一襲白衣,讓我們看見最美麗的鎧甲。曾經將名字寫在校服上的90後們,變成如今將名字寫在防護服上的一線戰士,防護服下的他們,也和你我一樣,是子女、是父母、是摯友,是鮮活燦爛的普通人。他們怕嗎?當然。但正是他們,在危急時刻,克服恐懼、義無反顧地“頂上去”,是他們,面對肆虐的疫情,始終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是他們,用逆行的單薄身軀,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正如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長唐莎所形容那樣:“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這群90後,是擁有著隱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絲斬斷,是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則“光頭護士”的新聞一度引起關注,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神經內科護士單霞,身為90後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在醫院被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後,她果斷將兩個孩子送離了身邊,並且因為毛髮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齊腰長髮“光頭明志”。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同樣擁有長髮的我,更能理解這一決定的深重意義。女孩兒愛美,剪掉長髮尚可,但是剪成光頭,哪怕男士,又有幾人有此勇氣?當大家感動地說“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單霞卻覺得剪個光頭真心沒什麼,“只是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護服,好上戰場,好保護自己和同事”。因為穿上了這身白衣,戴著護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後退,為了切斷傳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們做的事情,比剪髮還多得多。“如有不幸,請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關鍵時刻我不會逃避,我也不會做逃兵”,這些話,都出自一名95後的小女孩之口,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疫情爆發到現在,從除夕夜開始,她堅守在工作崗位,從未離開。因為有這樣一群年輕巾幗英雄無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捨身為民為國,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為之戰鬥的決心,堅定了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信心。

那一句,義無反顧,是赤子心懷感恩的大愛。24歲,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紀,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卻有遠超這個年紀的擔當和感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倖存的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醫院釋出召集第二批援漢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後,她就主動報名請戰,在她和護士長的申請理由中,最讓人動容的就是那句“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與此相似的,還有一名95後男護士許漢兵所說的,生在中國是件幸運的事情,危險的時候肯定不能退縮”,奮戰抗肺炎一線的他,在防護服上鄭重寫著“精忠報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看似簡單,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得到。為了家國大義,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價,他們,為我們詮釋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澎湃愛國情。年輕的90後,曾經被人們稱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質疑,我們是否能夠擔負起建設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否能扛起中國走向未來的堅定脊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無數90後在嚴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線,不顧個人安危,深入一線探訪疫情真相的青年記者;除夕夜整裝待發,支援前線的解放軍醫療隊;各地醫院,在請戰書上堅定地按下紅手印的醫護工作者;還有心繫武漢,捐助物資善款的海內外愛心人士。無數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後用實際表現告訴社會:我們,一定行!滴水匯成江河,有14億同胞站在我們背後,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請相信每一個人的付出,相信陰霾過後終有燦爛彩虹。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篇四

近期,湖北武漢市等地近期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那麼一群人義無反顧地衝在肺炎防疫的最前端,地詮釋了“為天地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應該擔負起的光榮使命。作為黨員幹部,唯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你們以精湛醫術和仁愛之心,始終幫助廣大人民闖過激流險灘――舍小家顧大家,抗災一線,致敬“最美逆行者”!1月25日00:01,東航MU5000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順利起飛,01:26安全抵達武漢天河機場。這是一趟特殊的航班,機上是上海52家醫院的136名醫務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和4名隨行記者。大年三十這一晚,他們告別親人,緊急集結,乘飛機馳援武漢,全力支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他們為大家舍小家,不管前路有多麼艱險,隨時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投入到緊張的防控疫情戰鬥之中,以仁心仁術,扶危渡厄,與武漢人民共度時艱,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向所有出征隊員致敬!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在關鍵時候能夠頂住壓力、經受風險、戰勝挑戰,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做到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樹立黨員幹部的公僕形象。

你們以人間大愛和忠誠擔當,始終把人民安康當成畢生的追求――踐初心擔使命,不負韶華,致敬“最美逆行者”!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向全院醫務工作者發出號召,組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護應急志願服務隊,隨時準備出征武漢參加救援。不到1小時內,200多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最終篩選出17名醫護人員組成志願服務隊,併成立臨時黨支部。這群志願成為“逆行者”的白衣戰士一定能夠不負韶華和使命,為打贏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以他們為榜樣,瞄準初心這個“靶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鬥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你們以溫柔初心和無畏堅守,始終行走在健康的征途砥礪前行――深一線勇往前,實心幹事,致敬“最美逆行者”!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全體醫護人員不忘初心,團結一心,肩負起守護從化乃至廣州北部地區人民群眾健康的使命,廣泛動員,深入培訓,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黨委書記、院長節日期間全程待命,分管領導堅守一線指揮,全體醫護人員主動取消休假,按照工作要求,積極行動,毫無怨言。預檢分診是甄別與分流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的最前線,一聲號召,12名黨員護士及入黨積極分子迅速強化預檢分診及消毒隔離培訓,全力奔赴到這一場疫情防控的硬仗中。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以他們為榜樣,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堅守崗位,堅決服從工作調配;縱然疫情肆虐,讓我們以必勝的決心,昂揚的鬥志同病魔宣戰!勇戰疫情,護佑百姓,甘於奉獻,大愛無疆,必然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致敬“最美逆行者”,您們永遠是最可敬的人,永遠是我們的榜樣!是你們向用生命捍衛疫情安全,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不論火海還是災區,哪有危險,哪裡就有你們的身影。逃生的人流中,你們的背影,永遠是最奮不顧身的逆行!關鍵時刻,“最美逆行者”迎難而上,挺身而出,不顧自安危,冒著生命危險,衝鋒在前,撲向災區,用生命與病情搏鬥,贏得一分一秒的時間。

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心得體會篇五

當前,源自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多地出現,引發廣泛關注。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從中央到地方,從國家衛健委到武漢當地政府,從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到廣大人民群眾,政府、社會、醫院和個人等各方面迅速行動起來,形成了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

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和致死的危害都不容小覷,更要考慮爆發的特殊時間和地點。臨近春節、正值春運,人員流動性激增;而武漢地處九省通衢,東西南北的人流彙集於此,這些因素都加大了疫情傳播的風險和防控的難度。如何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限度救治患者,如何在人口流動的背景下限度防控疫情,如何在確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限度保障回家過年,這是對治理能力的考驗,決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必須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高度戒備、共同應對。

病毒感染與每個人的生命安全都息息相關,因此,抗擊疫情不只是政府部門和醫護人員的事,更是每一個個體的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從個人而言,提升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並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不吐痰等良好習慣,不僅是對個人健康負責,更是在減少疫情傳播途徑。在春節期間人口的大規模大範圍流動的背景下,對公眾的衛生教育尤其需要進一步“下沉”,讓防控的共識與知識,能在更大範圍內成為日常的生活習慣。同時,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疫情資訊呈現鏈式傳播,我們需要資訊分享,但不要聽風就是雨,更不要造謠傳謠;我們需要嚴陣以待,但不度恐慌。每個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出行與安全,以實際行動營造乾淨的生活環境和理性的輿論生態,就能對政府力量形成不可或缺的補充,真正形成滲透到每個生活角落的防控力量。

這幾天,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前往疫情一線,北大一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被隔離,武漢15名醫務人員被感染……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救治工作第一線,他們對健康的守護、對生命的看護,展現著醫者仁心的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更說明,從政府到社會,從醫護人員到普羅大眾,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戰勝疫情,我們本來就應該是一個休慼相關、有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

政府嚴防死守,醫院全力以赴,個人管好自己,各部門密切配合,東中西地域協同,有效防控疫情,才能讓自己的“小家”享受團圓,讓中國這個“大家”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