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5篇

為了給人帶來一定的啟發,我們在寫體會的時候一定要理性思考,梳理好內心感悟之後,我們才能將體會寫得更有參考價值,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5篇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篇1

用紅色基因為初心“保鮮”“提質”“賦能”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黨的初心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是70多年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精神支撐。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守初心、擔使命始終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和終身課題。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需要不斷汲取精神養分,方能歷久彌堅、歷久彌新。

講好紅色故事,在思想淬鍊中堅固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歷史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澱、創造、整合形成起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信念永恆,才能繼往開來。要講好黨從弱到強、從成長到壯大的光輝歷程,講好黨和人民血肉相連、魚水相依的感人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和偉大功績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蹟和崇高精神激勵人,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通過講紅色故事增進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的自覺性,主動接受紅色傳統教育,找準學習目標、汲取精神動力,做到常學常新、銘記歷史、錘鍊黨性,進一步擦亮初心本色、底色,讓初心保鮮、使命永恆。

用好紅色資源,在滌盪靈魂中滋養初心、引領使命。“樹有根,故其高百尺;連有魂,故其傳不衰。”在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留下了無數珍貴的革命文物、戰鬥遺址和紀念場地。這些遍佈全國,飽含滄桑的文物舊址,承載著光輝記憶,是初心的“紅色課堂”。要用好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感染薰陶,走進廉政教育基地警醒警示,走進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錘鍊黨性,把握教育時機,將紅色基因注入黨員幹部血脈,強化情感認同。在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中鑄牢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仰,感悟革命前輩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感受革命烈士一心為民的鐵膽忠心和以身許黨許國的崇高品質,不斷豐富初心使命的豐富內涵,堅定踐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傳承紅色精神,在實踐鍛鍊中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國無精神不強,人無精神不立。黨在近_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這些精神不斷開拓創新、薪火相傳,指引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在經歷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中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開創新的歷史征程。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前進道路註定不會一帆風順,肯定會面臨坎坷曲折,甚至會遇到驚濤駭浪。在新長征路上,要傳承紅色精神,昇華紅色精神,把譜寫新時代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變成自覺行動,以堅定的信念、擔當的勇氣,找準座標,把握方向,提振精氣神,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暢通兩個迴圈,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踐行初心使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堅決奪取決戰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隨著草長鶯飛、萬物復甦,在勃發的春日裡,我們也即將迎來清明——這個屬於祭奠、哀思的節日。清明是憂傷的,每到這一日,我們都會想起那些已經逝去的親人,抔一捧黃土,揮灑滿腔熱淚,仿若他們的音容笑貌還在,卻已經再無影蹤;清明,也是深沉的,在這個傳承了千年的傳統節日裡,我們能看見經過一代代積澱下來的孝文化,在祖國各地,遍地開花,這昭示著獨屬於我們民族的血脈傳承和文化特色。清明節,是一個可以放縱悲傷的日子。悲傷過後,整理好心情,藉著美好的春光,再度起航,開始新的一年的征程。在這一天,我們可以盡情的釋放對於親人們的想念。然而,清明節的祭奠,並不侷限在親人的範圍之內。清明節,也當有一抹哀思,獻給那些逝去的“英雄”。

戰火中犧牲的烈士,值得我們用心感恩。隨著國家建設的“步步高”,似乎那些戰火紛飛,只有在南非一些國家才可以看到;而實際上,數一數,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其實距離我們也就只有不到百年的時光,正是在這些戰爭中掙扎起來的先輩們,用鮮血為我們鋪開了今日的和平之路。戰火已消,但是這些英雄們的精神卻依舊還在。清明節,當有一抹哀思獻給為我們鋪就了光明前路的烈士們,感謝先輩們的付出,讓我們有了今日的富足和安定。

建設中逝去的祖輩父輩們,值得我們用心懷念。將時光的鐘擺轉回到60、70年前,那是我們父輩們拼搏的時代。他們那一代,受限於動盪不安的歲月和貧窮的條件,他們需要節衣縮食,才能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然而,正是這些在貧瘠物質條件下長大的祖輩和父輩們,卻在建設中奉獻了全部的心力,在現代化的建設大潮中,為了能夠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他們中的很多人,以滿腔熱血為今日的輝煌奠定了根基。清明節,當有一抹哀思獻給祖國建設中的獻身者,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和驕傲。

社會上已經逝去的各類好人榜樣,值得我們不斷效仿。令我們感動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對於這個社會來說,那些令人感動落淚的好人們,是我們的榜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是我們的“親人”,有的好人,一生奉獻在了慈善事業上;有的好人,危機時刻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用生命譜寫了互助勇敢的壯歌。清明節,當有一抹哀思送給這些已經逝去的好人們,他們是生活中的英雄,是讓我們這個社會變得更好的善的暖流。

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一批開路者、建設者和引領潮流者,他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即將清明,請記得這些於家、於國有過奉獻的逝者,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傳承,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銘記。

清明節,當有一抹哀思,獻給這些“英雄們”,英雄不老,英雄精神理應長存。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篇3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平凡孕育偉大,在防疫一線湧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物,你們是時代的英雄,感謝一路有你們,向你們致敬!

醫護人員——“最美逆行者”。你們是英雄,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痕美”。畫面定格在央視元宵晚會放映的一張張一線醫護人員臉上。央視記者記錄了這樣一組資料:“醫護人員進入病房一共需要穿戴11層防護隔離裝置,穿越3個汙染區,每天4個班,每個班平均6小時,每個班洗手40—50次。”除了“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多批醫療隊馳援武漢!是你們和時間賽跑,一次次從死神手裡挽救無數生命。“我把媽媽和爺爺借給你們,一定要平安回家”,舍小家、護大家,毅然決然奔赴抗疫一線,“醫者父母心,患難見真情”,人間大愛也。

網格員——“無名衛士”。你們是英雄,寒風中堅守的身影“最靚”。入戶勸說的不理解,出入登記的不配合,測量體溫的不情願……一遍一遍的叮嚀“少出門、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迴盪在耳畔。挨家挨戶網格式排查,及時將近期內有重點疫區居住史、旅行史和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人接觸的b類人員隔離,築起人員管控的第一道防線。“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一支支突擊隊,主動請戰,一個個黨員身先士卒。“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於擔當者。

志願者——“全能選手”。你們是英雄,壓在肩上的擔子“不輕”。血肉之軀,忘我工作,超負荷值守,都說是疫情線上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不顧轉移隔離人員危險,當起運送“小師傅”;拖著小喇叭走街串巷,當起防疫“宣傳員”;“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當起柴米油鹽的“管家婆”;揹著消毒噴霧器,給車輛、路口、住戶家中噴灑消毒液,當起衛生“防疫工”……面對疫情時刻準備著,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可親可敬之人。

致敬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們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一起戰勝疫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克服麻痺意識、厭戰情緒、鬆緊心態,只有每個人都行動起來,立足自身崗位,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負責,以全民的行動才能完勝疫情!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篇4

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革命故事的書。這本書講了許多英雄人物有:王二小、海娃、劉胡蘭、潘冬子、雨來、張嘎、李愛民、黃繼光、李大釗……其中我最喜歡革命小英雄雨來。

這個故事講的是:小雨來的父親是民兵隊長,小雨來從小就有愛國精神。每次他打鬼子的時候,總是衝的最猛、打的最狠的一個。秋天到了,村子裡開了夜校,小雨來也參加了,每次上課他都熱血沸騰這在他幼小的心靈撒下了讓國家更加強大的信念。一天小雨來在家讀書,家裡沒人。突然他看見李大叔跑進了自己家,他搬開牆邊的缸對雨來說:“一會你把剛搬到原來的位置你就出去玩吧,記住什嗎事情也不要管。”雨來剛把缸搬回原來的地就碰見幾個帶刀的鬼子闖進了自己的家,小雨來軟硬不吃什麼問題也不回答,鬼子十分生氣就把他到河邊準備用槍殺了他,在鬼子開槍的一瞬間雨來跳進了河裡。大家都以為雨來死了,在河邊哭泣,過了一會兒雨來將頭鑽出了水面,大家看見雨來沒死都喜出望外。

讀了這篇故事我深有感受,小雨來面對敵人的誘惑沒有動搖毫無畏懼。在的敵人的槍口下依然沉著冷靜不慌不忙機智果斷讓最後讓自己脫離了危險。而我呢?作為21世紀的少年的我,整天過著美好安康、無憂無慮的生活,吃著有營養的食品,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上課時,總是不愛動腦筋不愛積極舉手發言;做作業時,碰見不會的問題一點也不思考就問家長。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多動腦,自行解決自己不會的東西,儘量不依靠家長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任務。我要學習小雨來在任何情況下沉著冷靜、不慌不忙、機智果斷不受別人威脅利用和愛國的精神。

讀英雄故事心得體會篇5

近日,央視新聞不間斷更新報道來自全國各地的戰“疫”故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兩位數”“兩個0”用簡單而具有實際意義的數字圖來播報疫情動態,用最基層、最前線的“小事”作為素材,反映戰“疫”一線人員的良好風貌。在感動的同時也激發出全民“戰疫不勝絕不收兵”的奮鬥力量。抗“疫”路上,不妨讓這樣的美好再多一些。

一樣的職業,不一樣的傳承,這樣的“意外收穫”可以多一些。劉清嶽、王冰是山東援鄂的醫護人員,他們演繹了現實版的“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在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他們之間有這樣的一段對白:

劉:“我是希望讓他們當醫生的,醫生是一個有收穫感的職業。搶救生命對我們來說可能僅僅是個工作,但對別人來說,是一生的改變。”

王:“比如說我。”

劉:“對,像王冰一樣,是我的一個意外收穫。”

一段“意外收穫”見證了醫者仁心的傳承和發揚。2007年,劉清嶽把王冰從死神的手裡拉了回來。“曾經我被他人保護,現在我想保護他人!”2020年,兩人在抗疫一線再次相遇,一次普通愛心救助,成就別樣最美人生。一樣的職業,不一般的傳承,醫者仁心在人心中種下奮鬥的種子,迸發出磅礴力量。像這樣的“意外收穫”的傳承可以多一些。

一樣的數字,不一樣的意義,這樣的“振奮人心”可以多一些。“3月6日,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降為兩位數,湖北以外新增死亡病例為0”,不少網友評論說“降到2位數了,儘快歸0,加油”“兩個0可愛!期待更多0”,數字“0”帶來的是全民戰役徹底消滅“疫情”的希望;“80、93、97、98、101……都沒問題!”為抗疫注入必勝信心,武漢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98歲的危重症患者都能康復出院,還在住院治療的其他新冠肺炎患者應該有信心,一定能夠戰勝疾病。”雖然同為數字,反映出的是疫情向好的態勢,和中華民族眾志成城戰勝“疫魔”的信心。數字的背後是團結,是愛國主義的力量,無數“逆行者”的心血和汗水,還有無數“守望者”的犧牲和奉獻,像這樣的“振奮人心”的資訊可以多一些。

一樣的目標,不一樣的崗位,這樣的“無私無畏”可以多一些。科研攻關的實驗室裡李蘭娟院士帶著團隊“燈火通明”,方艙醫院裡志願者用“笨拙的舞蹈”把感染者心理霧霾驅散,萬家燈火中公安幹警“卡點值守”把防線夯實,社群的大門口“紅先鋒”苦口婆心把“道理”講……疫情發生以來,無論什麼崗位、什麼職業、什麼身份,都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阻擊戰、總體戰。他們“無論生死,不計報酬”,他們“風程僕僕日夜兼程”,他們“為愛遠航,隔空相望”,雖然來自不同行業,但面對疫情她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那就是挺身而出、無所畏懼,為人民群眾築起堅固大鋼鐵長城。這樣的“無私無畏”的擔當可以多一些。

一樣不一樣。唯初心不變,風塵僕僕在抗疫路上守初心擔使命,堅持就是勝利,凱旋的曙光就在前面,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春風送暖,再發新枝。

標籤:心得體會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