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中學生

經常閱讀課外書,可以讓我們收穫很多很多的知識。讀書可以讓我們忘卻煩惱,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那麼讀了某些書籍後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查閱!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中學生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

一個人的村莊,一個人的城,走在屬於他的路上,不急不忙,不慌不亂,經過這村也好,那村也罷,沒有目的地,心卻總是記掛著那歸屬的村莊。他說,對於黃沙樑,我或許看不深也看不透徹,我的一生侷限了我,久居鄉野的孤陋生活又侷限了我的一生。又道,當這個村莊侷限我的一生時,小小的地球正在侷限著整個人類。

過年時,發現街道能悄悄告訴我日子。晚上六、七點有著平日凌晨也見不到的安靜,潮溼的地面沒有忙碌的車輪匆匆濺起的水花,昏黃的路燈投下的光少了人影緩緩駐足的遮蓋。街邊的店鋪停下了喧鬧的嘴,用整齊劃一的面貌面對匆匆經過卻不會再停留的一心回家的歸人,除下了笑臉逢迎,鐵拉門關住了一切喧囂。街道在輕聲說著:噓,快回家吧。除夕了。隨著耳邊畢畢剝剝聲此起彼伏,腳下鞭炮絢爛後的紅色殘骸愈來愈多,街道悄聲說:年的腳步遠了。但我卻想念起除夕的寧靜,即使有走在路上的人,也是歸心似箭,從沒有哪個時刻人們身上有如此深刻的家的標記。我想,這家的標記卻如此輕而易舉的銘刻在劉亮程的小小村莊裡每個小小人物身上,馮四韓三,每個名字都有村莊的痕跡,每個故事都帶著村莊的純樸味道。

他給我呈現了一種不同的活法,一種不敢想的活法。沒有閱讀完全本,但僅僅是第一部分,所呈現的生活狀態都足以讓人羨慕。沒有紛爭,沒有漂泊,只有腳下踏踏實實的路,抬頭坦坦蕩蕩的光,固執愛著村莊的他。行走在他的文字中,他如一個導遊,向你娓娓道來這村莊的每一點每一滴,他不暇思索就能道出這個村莊的每一樣事物背後故事,他用他的一生深入這個村莊,與這個村莊融為一體。或者說,他不只是一個瞭解這個村莊的人,而是這個村莊的一部分。可是後來之人又會記得誰,記得有你來過,這一樣事物曾有你的參與才到瞭如今這模樣,就如他說:你們走了。現在沒一個人認得你們,他們沒動任何干戈便佔有了一切。他們是後人,哭喊著送走你們,把所有悲痛送給你們帶走。留下財富和歡樂,他們享用。/這已是別人的村莊。

我開始發現,我閱讀所劃的字句,都太過總結,讀而有味,思而無趣,思考若只是複製他人的思緒,就少了真正的感動,它流動於他文字間的麥香、蟲鳴、風呼,流動於他走過的路。我想,讀罷他的文章,會想起好好背起行囊,踏上他曾經過的路,可能他的腳步已如他所說:“我的腳印不會比一頭牛的蹄印更深更長久地留在大地上,很快我將從我走過的路上徹底失蹤。一旦我走出去幾十裡地,誰也別想找到我。”但行在路上,走在體悟的道上,呼吸著像他那樣自由空氣,隨手記下此時生活和感受,哪怕不能如他那樣從此紮根在這村莊,也能一感自然的幸福。若人生能有此幸,也已無憾。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

看了《一個人的村莊》,這是繼沈從文和汪曾祺之後,我第一次看到當今中國作家如此具有靈性和才華的文字。他就是劉亮程。

劉亮程文字的美在於他的純粹,他的文字歌頌大自然,帶有純淨的詩意的美。他的文字中,你看不到戰火和硝煙,看不到歌舞和繁華,只有村莊和河流,似乎一個人走在大地上,太陽照著你,風永遠吹著。

我想起了梭羅的《瓦爾登湖》,當代最有才華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的時候,懷裡揣著《聖經》和《康拉德小說遜,還有一本就是《瓦爾登湖》,海子把它當成命運之書。梭羅說:一億人中只有一個人活的詩意而神聖。只有讀過《瓦爾登湖》的人才會了解瓦爾登湖是多麼的深邃純淨。我一直覺得,大師就象深邃純淨的湖泊。

一個優秀的抒情的詩人,他們的作品永遠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徵——永恆主題,那就是對某樣美好的事物的反覆歌頌,很多詩人飽含深情的反覆歌頌落葉和露珠。這一切來源於熱愛。

劉亮程作品的永恆主題就是村莊。他筆下的村莊,似乎賦予了生命,我想,身臨其境也不過如此吧。他文字敘述所帶來的美感甚至遠遠超越了村莊本身。

村莊生活是很苦的,我去過很多村莊,一般都是看到他們的貧窮和落後,還有漫天飛揚的黃土。我到達村莊之後想念城市的精緻物質生活,我在城市想念村莊的安靜和安寧,還有清新空氣。

如果讓我當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我是不會去的。我寧願在城市之中當個平庸的小職員,隨波逐流。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缺乏的,是一顆感恩的心,是一顆詩意的,對生活無限熱愛的心。

我所欠缺的,正是劉亮程作品中所表達的。

這是我的生活麼?每天在物慾橫流的都市中心力交瘁的廝殺。無法擁有那種簡簡單單的生活。記得自己十六七歲的時候,離大自然是很接近的,一場雨或者一場雪,都能使我感動。記不清上一次在雨中飛奔是什麼時候了,似乎很多年以前,上個世紀吧。真的那麼久了?我從十七歲開始蒼老。現在無論看雨還是看雪都沒有最初的心境了。雨雪不會再給我帶來任何的感動。我失去了很多,還有那份簡簡單單的快樂。

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是屬於他自己的,他靜靜的講述著自己的生活,講述著自己的美學理念,講述著自己的理想生活和思想境界。而我,在世界上一個微小角落生活著的人,只能從心裡無比嚮往。

這發現,使我深深的悲哀。

海德格爾說:人,詩意的安居。

海子說: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如果能夠,我真的願意每天面對著暮色蒼茫的水面。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我也喜歡看,可我寫不出如此優美的評論。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

選擇這本書來寫,是因為與它有過一面之緣,《一個人的村莊》,不像那些所謂的鄉村故事,俗不可耐,令我們這些“城市人”嗤之以鼻,鄉村的都市是淡淡的,死的,活的,都是活的,喜劇,悲劇,正劇,都是人生。一個人的村莊,作者是有多孤獨,是有多浪漫,才選擇到村莊中遁世。

劉亮程即是本書的作者,劉亮程,不是什麼文縐縐學究氣的學者,是個有點拔頂,有點鄉土氣的,樸素到平凡,樸素到不平凡的男人。如果可以強調他的性別,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俗氣,但是不然,就是這樣的男人,才能將泥土的芬芳融進他的靈魂深處。

劉亮程,生活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沙灣縣的一個小村莊裡,就是這樣聽起來十分貧瘠的地方,孕育了這樣一個與眾不同,充滿人情味的作家。

說到人情味,有的人不懂,到底什麼是人情味?我說,人情味不是客套的寒暄,不是賣弄的慰問,而是一個人真正的性格人性美。人情味不僅僅是對人的情有味,覺得與動植物交好的人更有人情味,這種人,有愛心,有情趣,有風格,有種由內而外散發的香味,很美哪~你看,他寫狗,他寫貓,他寫驢,甚至是一株小小草,他也能全面的看待,就像看待一個人那樣,就像看待自己的朋友,你的缺點,你的好,你的癖好,你的事,我都記得,統統記得,一清二楚。

如果有這樣一個院子的主人,我也願做那個小小草,就算被風沙吹散了生命也無所謂,你是那樣瞭解我,懂得我,以至於我流下了淚。你一言把我看透,你一點點的說出我的心事,你更對我說你的蒼涼,是一個人的村莊的寂寞,我願意陪伴你一輩子。

現在浪漫也說了,人情味也結了,而關於孤獨蒼涼的問題,我還沒有說。

《第二輯風中的院門》裡,童年作者的人事,被“劉二之風”吹走了。“劉二之風”,莫不是一種時間之風,周杰倫《東風破》有一句歌詞寫得好,“水向東流,時間怎麼偷”,“劉二之風”偷走了記憶之河裡匆匆流動的人事之美,物是人非,也是蒼涼。“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亦是《東風破》,異曲同工,我們無法抵擋這種種。

《第三輯家園荒蕪》中,家園荒蕪例外,時間,又是時間,不僅把這人事,更把這變遷中的景緻也摧毀有人常說,因為改變,所以懷念。這句話用在這裡在確切不過了。“故鄉是一個人的羞澀處,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隱祕。”當“我把故鄉隱藏在身後,單槍匹馬去闖蕩生活”的時候,昔日的黃沙樑沒有變成想象中的樣子,卻是荒蕪了,它比興旺和繁榮都要“更強大,也更深遠地浸透在生活中、靈魂中”。所以,“當家園廢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腳步都已踏踏實實地邁上了虛無之途。”

故而,這蒼涼,當時時間匆匆流失的蒼涼,是一個旅人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只有這經過時間磨礪的孤獨才如此真實而感人,如此令人沉靜,我們會想,誰沒有這一個人的村莊呢,我們是村莊中的一員過客,再浪漫也有離開的一天,心底的蒼涼,才是自己最能理解的。

劉亮程被譽為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他的《一個人的村莊》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鄉土小說和散文詩的結合。這本書所傳達的美學無可挑剔,或許,如果不是一篇紀實文學,而是一篇小說,那麼,這將又是小說中的一個珍品,更是藝術品了。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

你說:“很多年前我們都在的時候,我們開始了等候。那時我們似乎已經知道,日後能夠等候我們的,依舊是靜坐在那些永遠一樣的黃昏裡,一動不動的我們自己。”

黃沙樑,風起了。

你寫眾狗狺狺的夜晚,寂靜飄遠中一條冥然入睡的老狗來回的走動,眼中浮現出人們多年前的陳事舊影。你寫人們全朝某個地方飛奔,你像是被遺棄似的落在後頭,而你仍慢悠悠地走。你寫當一切已成結局,時間改變了黃沙樑和你,老掉的一代人在黃昏中感嘆歲月流逝、滄桑鉅變。你寫你的孤獨和鄉愁,寫你的永恆的心和黃昏。你的孤獨像長星照耀十三個州府,你的鄉愁像永遠年輕的人的熱淚。你的永恆的心是荒涼,你的黃昏是心上的永恆。

你是,是一個在心中的故土上,大雪紛飛的人——

黃沙樑,風吹啊吹,吹散故土的風藏在夢中。

寒風吹徹,爐火須臾間變得蒼白。紛紛揚揚的雪飄進你經歷過的歲月裡,遠在冬天以外的地方也躲不過這場荒野一般的疼,即使那個黃昏似乎並不比以往要寒冷。這風,是你自以為溫暖火熱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心深處襲來的。你突然意識到,再厚的棉衣也無法抵禦寒風,生命的冬天已經到來。

你是,是不為人知的,每一個孤獨的瞬息——

黃沙樑,風停了。

是走或留,是喜或愁,一個人的村莊是你的半生。你說,人心中的荒草,不是手中的這把鋤頭就能除掉的。抬手摸摸自己粗糙的面頰,落不盡的黃沙猛的撲來。人在兜兜轉轉中失去了耐心,在跌跌撞撞中磨掉了熱情,躊躇地回到原地卻發現早已不是殘夢中的村莊。誰曾意氣風發地離開,誰又滿目酸澀地回來。人們都想要擋住時光的流逝,卻只能在看見自己比熄滅還要寂靜的一場燃燒後熄滅。而你,不知為何逃出了火堆,幸運而孤單地朽掉,被故土掩埋。你好似從沒有回答過世界,只因黃沙樑它沒有答案。你的心在尖利的黃沙中,徘徊不定,最終停在了黃昏前。

你是,是一揮手就成風,是一轉身就成故土的眷戀——

歸期九月,故土已老,黃昏已然蒼蒼。也許,你的孤獨就是:

“黃昏時,等人來敲門。而敲門的人走錯了時間,也在等黃昏。”

2022《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

早就有朋友推薦《一個人的村莊》,他們都對這本書大加讚賞,我便被引燃了興趣。當我滿懷欣喜地找來閱讀之後,卻大失所望。從體裁上看,像散文?像小說?什麼都像,可又什麼都不像!從內容上看,除了馬呀,驢呀,狗呀,甚至螞蟻,小蟲的,還有那個荒蕪的村莊,他到底要表現什麼根本沒看懂。只是感覺語言粗劣、甚至是無厘頭,根本讀不下去,因此沒讀完便放下了。假期開始了,有充足的時間供自己支配,也想讀點書充充電,便又想起了《一個人的村莊》。我相信朋友們的審美情趣,相信他們的文學鑑賞水平,他們建議我去讀的書,也一定不會錯。因此我再一次捧起這本書,認真地開始了閱讀。我希望能夠咀嚼出它的味道。

《一個人的村莊》語言很獨特,毫不修飾的純粹的泥土氣息中,充斥著遍野的莊稼,馬嘶牛哞,鵝鴨成群,雞鳴狗吠……記得有人這樣寫他:“鄉土氣的,樸素到平凡,樸素到不平凡”。我覺得很深刻。就是這樣的文字將泥土的芬芳融進他的靈魂深處,從而表現出別具一格的獨特魅力——也許就是那種叫“鄉土感”的東西吧。

鄉土的語言同樣有著極為細膩地表達。如他在《遠遠的敲門聲》中寫到:“我時常懷想起這樣一個場景:我從屋裡出來,穿過雜草擁圍的沙石小路,走向院門……”他在此特別這樣自問:“我不理解自己為什麼牢牢記住了這個場景。”為什麼恰恰是“我從屋門出來,走向院門……兩道門之間的這段距離,是我一直不願走完,在心中一直沒讓它走完的—段路程。”然而“多少年之後我才想明白:這是一段家裡的路。它不同於我以後走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所以在這裡“我走得輕鬆自在,不像是趕路,只是在家園裡的一次散步。一出院門,就是外面了。馬路一直在院門外的荒野上橫躺著,多少年後,我就是從這道門出去,踏上滿是燙土的馬路,變成一個四處奔波的路人。”關於“家”,我們常常形容為“港灣”,形容為“母親的懷抱”,但是從文化語境上講“家”只是一個詞義相對單薄的詞,而“鄉”的內涵相對則要顯得豐富深厚得多。這兩個詞的意義看似相近,而實則有別,只有把它們合在一起,才會讓你感到意味深長。所以劉亮程在他的文字中,看似僅僅在寫著獨屬於自己那個鄉村裡的家,但對於有“家”而實際上已經遠離了家鄉的人,卻不難從中讀出很深的感觸。他的這類鄉土感受,顯然不是那種傳統的鄉土感所能完全加以涵蓋的。我常常聽到關於寫作中的獨特,另類,我想這應該是一個作家身上最重要的東西之一,也正是這種東西,決定著一個作家的前途和命運吧。

資料介紹,劉亮程的家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灣縣的一個小村莊——黃沙樑,這是一個十分貧瘠的沙漠邊緣地帶。在這裡生活著一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純樸農民,也孕育了劉亮程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作家。

劉亮程的文字透視著他的孤獨。

說到孤獨,劉亮程在《孤獨的聲音》中這樣寫道:“離開野地後,我再沒見過和那隻灰鳥一樣的鳥。這種鳥可能就剩下那一隻了,它沒有了同類,希望找一個能聽懂它話語的生命。他曾經找到了我,在我耳邊說了那麼多動聽的鳥語。可我,只是個地道的農民,沒在天上飛過,沒有在高高的枝頭上站過,我怎會聽懂鳥說的事情呢?”我想這裡所隱喻的,不正是他自己的內心感受嗎?在那樣一個閉塞的地方,那樣一群人們,只知道春種秋收,在沙土地上尋找生命,只知道“牲畜、草木、天氣、一小片陽光,吃、勞動、睡覺。除了這些小事再沒啥想頭”。至於他的什麼散文啊,小說啊,文學意像啊,沒人會感興趣。因此那種找不到“同類”的感覺,怎能是“孤獨”這樣一個詞語便可以解釋的!

在《家園荒蕪》中作者寫到:“故鄉是一個人的羞澀處,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隱祕。”當“我把故鄉隱藏在身後,單槍匹馬去闖蕩生活”,昔日的黃沙樑沒有變成想象中的樣子,卻是更荒蕪了。又是時間,不僅把人和事淡化了,更把希望中的景緻摧毀了。這種摧毀比興旺和繁榮都要“更強大,也更深遠地浸透在生活中、靈魂中”留給人一種蒼涼和無奈。

有人常說,因為改變,所以懷念。故而,這蒼涼,是時間匆匆流逝的結果,是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也只有經過時間磨礪的孤獨才如此真實而感人。我想,是不是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人的村莊呢?自己的靈魂就棲居在村莊裡,無論世界怎樣車水馬龍,怎樣喧囂沸騰,自己都是孤獨的,心底的蒼涼,只有自己才會真正的理解。

在劉亮程的文字中,所有的雞鴨貓狗、驢馬牛羊、草木魚蟲、風土山水,都被他賦予詩情畫意般的臆想的昇華。

劉亮程的散文寫“物”明顯要多於寫“人”。似乎他對那些極其普通的草木與牲畜,也總能別有一種瞭然和會心,所以它們一經出現在他筆下,往往都會給人帶來一種很新鮮、很深邃的感覺。但劉亮程回過頭來會不無狡黠地告訴你:“我從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並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認為弄懂了它們,其實我弄懂了自己。”正是由於他能夠在事物這面“鏡子”裡,看清了人生的某種面貌或意味,所以他才能夠時常把物境和人境寫“通”了。比如他這樣寫到狗:“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易的事。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總之,稍一馬虎便會被人剝了皮燉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時候卻連自己都看守不住。”在這裡他看似在感嘆狗的一生,其實筆筆道出的,不也是人間的滄桑嗎?做人難!!

《一個人的村莊》是極端的,他對一切鄉土的東西毫無保留地讚頌,這種不計客觀的近乎沉湎的偏偏執的愛,令我異常驚訝,又不能不去讚賞。

其實一直到今天,我都還在懷疑,我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讀懂《一個人的村莊》呢?我的這些文字所表述的是不是有點意思呢?如果有人說你懂了,你的解讀很準確,那我一定會心花怒放。至於好在哪裡,我還是說不出來,“很特別”是我給的定位。對於這種特別的文字,我心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