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7篇

想要自己的能力提高,就要重視每一次寫心得體會的機會,心得體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變得更加頻繁了,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7篇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1

_,女,群眾,漢族,大專文化,現任_區_鎮扶貧專幹。

在_區_鎮,人們提起扶貧專幹_的名字都會豎起拇指,都親切地叫她陳專員。八年來,她翻山越嶺,走村入戶,為山區貧困農民搭建起通往致富路的金色橋樑。

一、扶貧專員,責任重入泰山

_年1月,因工作需要,_調到_鎮農業服務中心從事扶貧開發工作。

“扶貧開發工作意義重大,如果沒有國家這麼多年在扶貧開發事業上的巨大持續投入,也許很多地方很多農戶仍然在貧困線上徘徊,特別是那些基礎條件差的貧困地區,僅憑個人力量很難步入小康生活。”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她深知肩上責任重如泰山。

為儘快掌握全鎮扶貧工作總體情況,她深入村社,用了整整一個月時間,入戶調查走訪,摸清了18個村(居)852貧困戶2909人的村情和戶情,對全鎮扶貧工作如數家珍。她是一個對工作高度認真負責的人,由於和她一說話總免不了談起那個貧困村專案怎麼樣?某某貧困戶的危房改造不知道完成了沒有等話題,同事和村社幹部就給她取了一個扶貧專員的綽號—陳專員。

二、真幫實扶 ,情繫扶貧脫貧

_鎮外壩村2組村民李建華是榨菜種植和半成品加工大戶,擁有一口200立方米的榨菜池,一次能醃製200噸榨菜,一池榨菜加工出售後收入可達80000元,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但在兩年前,李建華還是個靠天吃飯的莊稼漢,一年五六千元的收入,讓這個家庭過得緊巴巴的。

20__年外壩村啟動整村脫貧專案。在_的鼓勵下,李建華開始種植榨菜,並發展半成品加工,當年就嚐到了甜頭。_年,他流轉土地150畝,大規模種植榨菜和半成品加工,榨菜池擴大到200立方米。

在發展中,李建華遇到了資金難題。_獲悉後,多次幫他協調貸款事項,最終幫他解決了資金問題。

“要不是陳專員幫我解決了資金問題,我們一家哪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李建華樸實的話語充滿了對_的感激。

三、用心堅守,書寫扶貧答卷

“在全市率先實現整體脫貧摘帽是_區對市委、市政府做出的莊嚴承諾,能否如期順利實現這一目標,是對全區所有扶貧幹部能力、素質、決心的一次全面檢驗。這份答卷能否交得出,能否交得好,時時刻刻牽動著我的心。”她義無反顧,責無旁貸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項工作中去。和_鎮廣大黨員幹部一道,紮紮實實的開展了大量工作。在這半年多時間裡,她多次深入18個村具體指導,19次深入結對幫扶的6戶貧困戶家中,幫助他們制定脫貧方案,指導產業發展給他們送去關懷和希望。“全鎮先後召開了脫貧摘帽動員會、推進會、研討會121次,懸掛固定標語80幅,完成宣傳專刊8版,編髮脫貧摘帽簡報20期、工作通報22期,廣播稿8期,上報資訊125條,_電視臺、巴渝都市報播發新聞稿件42條,拓改村道路8條23.51公里;整治社道路18條50.6公里;硬化平橋村村道1條3公里;硬化3個村人行便道93條29.23公里;新建日處理1500立方的太和集中供水工程,安裝供水主管和入戶支管120公里,解決5個村2714戶9500人的人飲安全;從八方碑水廠擴網安裝平橋村管網18公里解決178戶856人的人飲安全工程;新整治碑記村渠堰3.7公里,覆蓋6個社近1000畝的農灌。貧困村支柱產業發展迅速,新發展金蕎麥為主的中藥材450畝、蔬菜種植300畝、香菜450畝、花椒600畝、李子200畝、稻田、山坪塘養魚60畝、蠶農55戶養蠶15張,為384貧困戶送去雞苗1.1萬餘隻,為貧困村脫貧奠定了長效基礎。

_鎮3個新時期貧困村銷號、全鎮852戶2909人貧困戶脫貧。”_談起這些簡單的數字 一臉淡然,只有她自己知道,為了這些數字,她付出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經過市上考核驗收,_鎮如期實現了脫貧摘帽目標,向區委區政府、_鎮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為了做好扶貧攻堅工作,該同志基本上不分白天黑夜,做到了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5+2,白+黑,都處於工作狀態,心裡只想到了工作,連父母、子女、家庭都顧不上了。”她心裡對家庭充滿了愧疚,但總放不下那份扶貧情結。

鄉鎮的扶貧專幹都是兼職,不但要做好扶貧份內的事,還要負責部門其他方面的工作。長期都要在村上負責扶貧專案實施,在農戶家中進進出出,是個人見人躲的苦差事。_區24個涉農鄉鎮街道的扶貧專幹換了一茬又一茬,很少有能在此崗位堅持3年以上的。_是_區唯一在扶貧專幹崗位上幹了9年的幹部:扶貧是行善積德的大事,她喜歡別人叫她陳專員!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2

新型冠狀病毒瘋狂地席捲全國各地,病毒感染者不斷增加,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倒下了,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全國告急!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與萬惡的病毒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而波瀾壯闊的殊死搏鬥,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各路病毒專家來了。在全國人民沉浸在喜迎新春佳節之時,新型冠狀病毒的突如其來,給濃濃的節日氣氛蒙上了迷慢的陰影。面對這種人類尚未認知的新型病毒的急劇傳播感染,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來了,感染病學家李蘭娟來了,全國各路專家來了…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仍然奔赴一線,告訴我們”一切有他”這位中國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南來北往,北京受命,武漢探險,訪疫問病,再次毅然奮鬥在抗擊新冠病毒戰鬥的第一線。

著名感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這位年已七十三的古稀老人,作為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她巾幗不讓鬚眉,不畏艱險,再戰疫情,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出謀獻策,為救治疫病感染者竭盡全力。

陳薇少將等軍內生化防禦專家來了,她在剛進駐武漢不久,就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為快速確診和救治疫病患者作出了積極貢獻。

還有許多像鍾南山、李蘭娟和陳薇一樣的呼吸及感染學科的專家也來到了武漢,積極參加新冠病毒的流行調查和防治,他們的身影活躍在防控疫情的前線。

解放軍醫療隊來了。這支人民的子弟兵,每當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總是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在新冠病毒威脅人民的緊急關頭,疫情就是命令,疫區就是,戰區醫院全力以赴,空軍醫療隊來了,海軍醫療隊也來了,解放軍的各路醫療隊第一時間衝進武漢來了,這些人民子弟兵再次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

各地醫護人員來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國制度特色的根本體現。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的侵擾,為打贏這場曠世之戰,全國人民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共赴國難,各地的廣大醫護工作者,踴躍報名,積極參戰,逆襲而上,一份份請戰決心書,一個個鮮紅的手印,詮釋了他們的戰勝疫情的決心、信心和對人民深沉而博大的愛。來自全國各地的三百多支醫療隊、六千一百多名醫護人員極速地奔赴疫情發源地—武漢,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緊張而危險的疫病搶救中去。

頑強不屈的勇士來了。在新冠病毒疫情最嚴重的武漢,還有一大批日夜頑強奮戰在救治感染病人的醫護工作者,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險,竭盡全力拯救患者,譜寫一曲又一曲抗擊疫情的讚歌。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自已身患“漸凍症”導致下肢肌肉嚴重萎縮,看著他一顫一拐艱難奮鬥在抗疫前線的身影,看到他來不及照料感染新冠肺炎的老伴,真是令人心生同情與敬意。還有這個醫院的護士郭琴,因救治疫病患者而被感染,治癒出院後積極請求繼續參加戰鬥,這是何等的勇敢與無畏!還有一位92歲的敖忠芬奶奶,她本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卻義無反顧地到一線看病,她說”死也要死在上”這又是何等的慷慨激昂!……

在武漢抗擊疫情上,我們的專家、軍人、醫護人員、媒體人、黨員,大家知名的和默默無聞的各路英雄盡呈英豪,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真是數不勝數,浩然之氣,可以貫天!

可以欣慰的是,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從城市到鄉村,從街道社群到居民小區,構築了一個防控疫情的天羅地網,新冠病毒疫情陷入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疫情嚇不倒中國人民,讓疫病在中國人民面前發抖吧,中國人民必勝!

多一些“跟我上”,少一些“給我上”。在戰爭年代,共產黨員扛著紅旗高呼“跟我上”,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身先士卒一直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的黨員領導幹部要多一些“跟我上”,衝鋒在前,奮鬥在排查一線、宣傳前沿、醫護主戰場,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履行錚錚誓言;不要只到現場拍拍手、揮揮手,有形式,沒主意,壓力層層加碼轉嫁給基層。我們的黨員領導幹部要主動加壓,身臨一線不後退,從“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排程”,到“密切跟蹤、及時分析、迅速行動,堅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項工作”;不要四處奔波“亮相”“作秀造勢”,讓基層幹部和當地群眾難以招架。

多一些物資援助,少一些報送表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廣大的基層幹部是衝鋒在前的突擊手、排頭兵,各部門必須為基層幹部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確保口罩、消毒水等物資能準時按量配送到位,不能讓前線的戰士“缺槍少彈”,要讓他們都有口罩戴,而不是隻有口號喊。同時減少重複或不必要表格的填報,避免基層幹部的力量被分散,精力被消耗。“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實屬不易。只有將拖後腿的形式主義從疫情防控中消除掉,廣大基層幹部才能幹字當頭,幹出樣子,幹出風采,幹出成效。

“飛雪迎春到”,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拒絕形式主義,就一定能戰勝疫情,掃去病毒的陰霾。在山花爛漫時,會心一笑。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3

用心用情做脫貧路上的“宣傳員”

“腳下有多少泥土,報道就有多少力度”,這是_自治縣新聞傳媒中心主任_時刻提醒記者的話語。在脫貧攻堅報道中,無論嚴寒酷暑,高山峻嶺她從不缺席,同記者奮戰在宣傳報道第一線,

發現好典型、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讓它們成為扶貧攻堅戰場上一面面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旗幟。

在_自治縣農產品集配中心,_新聞傳媒中心主任_正同記者一道對農產品產銷對接這一脫貧攻堅新舉措進行重點報道,在這之前,他們已經奔赴了_多個貧困村寨,實地拍攝產業發展情況,瞭解貧困戶、合作社對農產品產銷對接新舉措的看法,只為將脫貧攻堅戰役中的成功經驗真實的報道出去,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信心和力量。

將脫貧攻堅戰役中取得的成就宣傳報道好,發現好典型、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既能凝聚廣大幹部群眾扶貧開發工作的思想共識,也能實現資訊的互通有無,為各地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借鑑減少摸索環節。正是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_對於脫貧攻堅報道從不鬆懈,在《_新聞》中開設了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基層幹部爭先鋒·脫貧攻堅展風采等專欄,組織記者深入基層蹲點報道,單是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至今,脫貧攻堅報道就已達700餘篇。其中300篇在中央、省、市各級媒體宣傳播出,為扶貧工作提供了輿論支援和精神力量。

為增強輿論引導力度,讓廣大幹部群眾及時瞭解當前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政策舉措和工作重心,_組織中層幹部到桐梓縣等地廣播電視臺考察學習,充分利用新媒體宣傳力量,發揮微信公眾號《微_》作用,讓幹部群眾可以隨時隨地瞭解各類脫貧攻堅資訊。

除宣傳工作以外,讓_時刻記掛的還有結對幫扶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一有空餘時間,便到幫扶物件家裡忙和著,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幫助貧困群眾辦理申請各類補助,為貧困戶發展找辦法謀出路。

作為媒體人,“加班、熬夜、四處奔波”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但_從1988年踏入媒體行業至今,一干就是29年,從未想過離開。參與宣傳報道的各類重大事件不計其數,曾榮獲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多個稱號。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以來,我們看到了無數個“逆行者”,她們為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英勇奮戰的樣子,深深地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讓人難以忘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個在崗位上努力的人,向世界彰顯著新時代中國人風貌以及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模樣。

你不眠不休、頑強拼搏的樣子,演繹了中國人的堅韌和倔強。“火神山”“雷神山”式“中國速度”讓世界驚歎,而“基建狂魔”的背後只不過是一群滿懷熱忱的年輕人不眠不休,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拼命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32歲的你在接到援建任務後,第一時間來到雷神山負責物資協調、後勤管理,一天幾百個電話,因為現場機器轟鳴,一直在沙啞地喊話;妻子即將臨產的你第一時間趕到工地,並給孩子起名叫“媛涵”,要和孩子一起分享這份“援建武漢”的光榮;25歲的你在“封村”的情況下,經過400多公里穿越,終於站在了雷神山援建專案現場。你們的故事只是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的縮影。這,就是中國人的堅韌和倔強。

你噙淚堅守、全力以赴的樣子,詮釋了中國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四川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勝利村工作的你,是家裡的獨生女,父親身患鼻癌晚期,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你聽從“防控疫情,別把農村漏了”的號召,噙淚堅守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沒能陪伴父親度過他生命的最後一天,為“最前線”守好“大後方”。基層防控是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關鍵所在,你就成了落實基層防控的關鍵力量。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你堅守崗位、走村入戶,做好疫情防控的指揮員、宣傳員、資訊員和服務員,站好每一班崗,做好每一件事,只為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最堅實的保障,詮釋基層幹部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這,就是中國人的初心和使命。

你剃髮出征、不計生死的樣子,書寫了中國人的責任和擔當。據報道,湖北武漢某酒店內日前搭起了“臨時理髮店”,馳援武漢的西安國際中心醫院醫療隊228名醫護人員一起做出決定:集體理髮。3位理髮師工作了11個半小時,為隊員們剪了平頭甚至光頭,你說,“等我長髮飄飄時,再來看看武漢。”面對疫情,你衝鋒在前、全力以赴,你剪掉齊腰長髮剃成光頭只為方便穿防護服,你佈滿印記、傷痕累累的雙手,你那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而壓痕深深的面龐……你是女兒,是媽媽,也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身軀,在前線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著鬥爭,用你的雙手挽救生命,給群眾帶來安全感。這,就是中國人的責任和擔當。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面前,你“逆行”的身影讓所有人肅然起敬,你的樣子,就是中國人的模樣,加油,每一箇中國人。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5

一個年輕的生命,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的防控第一線因過度勞累而猝死,我們不能不為他惋惜與心痛。他叫宋英傑,是湖南省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他出生於1992年,他正值青春年華,是人生的黃金期。他因公殉職,死的偉大。因為,他是為人民利益犧牲,我們應當向他致哀。

據中國青年網2020年2月4日報道,衡山縣東湖鎮馬跡衛生院藥劑組副組長宋英傑,在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工作中因多日連續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宋英傑從大年七年級起加入高速路口排查團隊堅持值班,並獨自負責衛生院倉庫醫療物資分發,連續十天九夜奮鬥在防控一線。“我年輕,我扛得住,這些事情讓我來”,成了他的口頭禪。3日零點值班結束交接完班後回到宿舍,因過度勞累引發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職。

全國人民應當永世不忘宋英傑這個名字。因為,他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攻堅戰中沒有貪生怕死;因為,他堅守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沒有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那麼嬌貴,而是捨生忘死,毫不猶豫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獻給了黨和人民;因為,正是由於他忘我兢兢業業的工作,才能讓更多百姓安全度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感染期。為保護群眾生命安全,宋英傑死得其所,說明他已經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種子根植於人民的土地上,說明這顆種子已經在人民中間生根發芽和開花結果。而且,正是由於碩果累累,讓他更加感到責任重大,為人民服務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止。

一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第一線捨生忘死的人,他才能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才能用自己的生命托起百姓心中的太陽,他才能在黨和人民之間架起一座心心相印的橋樑,他才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所以,當他挑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這個千斤重擔的時候,他始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 ,時間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

雖然宋英傑僅僅是一個副組長,是個芝麻官。但是,他卻覺得這個副組長的責任比千斤重擔都重要。只有毫不猶豫和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攻堅戰的歷史重任,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教育培養,才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託,才能不給自己和90後的這個群體丟臉;只有在關鍵時期經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才能無愧於醫務工作者這一崇高職業;只有把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產生為人民服務的動力。

宋英傑匆匆走了,我們必須向他默哀,為他送行;宋英傑匆匆走了,當地黨和政府要關心和照顧好他的父母和其他親人,宋英傑匆匆走了,我們要學習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敢於擔當和顧全大局的精神,不能讓這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民英雄在天堂留下。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6

近日,一場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無硝煙戰爭已經打響。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已不僅僅是在武漢爆發了,它已陸陸續續在多地出現,並以一種“來勢洶洶”的姿態席捲輿論場。在春節前夕,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察覺到這個病毒的危害性之大,還沉浸在迎新春的氣氛當中,直到鍾南山院士官方宣佈“此病毒可能存在人傳人的現象”時,大家才開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之後,“口罩”已成為人們保護自己的第一道防線,但是卻有一些藥店出現了哄抬價格等不當行為,這不禁引人深思——難道在國難面前,利益依然比生命更重要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之可怕不僅僅在於病毒本身,更在於春節之際的人流量大、且此病毒潛伏期長達14天,誰也無法預料這其中有多大的潛在性危險。在疫情面前,我們更應該團結一心,理性共渡難關。

做好頂層設計,為百姓戴上“口罩”。

在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必須奮戰在一線,拿出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杜絕僥倖心理,堅決扛起肩上的責任。從有關專家呼籲“大家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到武漢防控升級全面封城,再到國務院、衛健委等都行動起來,無疑都在為遏制疫情努力,為百姓開啟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線,為人人自危的公民戴上預防病毒的“口罩”。科學、規範、有序地防治措施,對於紓解人們情有可原的焦慮,將產生深層次正向影響。而對於那些發國難財,惡意哄抬口罩價格的商家,一定要嚴肅處理,深刻教育他們為健康讓利。

奮戰疫情一線,為國民穿上“防護服”。

救死扶傷是醫生護士們的天職,他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白衣天使”。在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感染這個“惡魔”面前,她們毅然決然加入奮戰疫情的隊伍,在疫情面前,她們沒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安危,沒時間去安慰擔心他們的家人,沒時間去享受春節的團圓喜悅,主動簽下了請戰書,奮戰在疫情一線,沒日沒夜地致力於為病毒感染患者脫離危險。醫生父子隔著隔離門互相鼓勵,丈夫送醫護妻子上武漢前線,耳鼻喉醫生樑武東因新型肺炎去世……這一個個令人敬佩的英雄,用自己是生命健康詮釋了醫生的職責,正如他們請戰書所言,“醫者仁心!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定不辱使命!”。

固牢防控保障,為人民闢出“隔離帶”。

隨著病情的蔓延,每日更新的全國疫情情況地圖上紅色區域(表示有確診病例)在逐漸擴散。但令我們欣慰的是,許多公務人員取消了春節假期,在各省、各市縣、各鄉鎮的批示下,深入社群、鄉村,採取關閉各類可能聚眾的公共場所、高速口設卡測體溫、關閉賣野味的農貿市場、統計武漢返鄉人員、大力宣傳預防措施等方式,為人民拉起“隔離帶”。儘管如此,我們每個人還應該有防微杜漸的意識,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傳達預防新型肺炎的小知識,過一個特殊的春節——少串門,少聚眾,勤洗手,戴口罩,不恐慌,不傳謠。

預防肺炎,從自己做起;眾志成城,共渡難關;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臘子口戰役心得體會篇7

聽說,在武大看一次櫻花,是每一個人的夢想。

已經記不清是從哪一刻開始,離武漢幾千公里的小城裡平靜而安寧生活被打破了,氣氛由輕鬆變得緊張,所有人都被捲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人們把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戴上口罩,走在街上。這個小城裡日出依舊,卻分明喪失了幾分活力和熱鬧。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20__年的煩惱扔到一邊,所有人都在期待20__年的到來。可新年伊始,這座小城與武漢同步,不吵,不鬧,晚上七點緊鎖的門,每個人與每個人都隔離的很遠,像被按下了靜音鍵。

疫情從武漢捲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匯聚武漢。我是十四億中國人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這次疫情之前,我只是在看愛國電影、聽歌唱祖國歌曲時才產生愛國熱情。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在春晚中聽到“武漢加油”四個字時,淚水突然充滿眼眶。

那些醫者,從古至今,他們永遠是最美的逆行者。衝鋒在前,用自己並不強大的臂膀,護住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召必回,戰必勝!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帶著鏗鏘有力的口號奔向武漢,在與死神的戰書上按下請戰手印。我知道,他們在履行對國家的承諾。

我還想向那些平凡的發光體致敬。他們不求回報,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醫療隊獻出自己家的蔬菜,把自己購買的口罩送往武漢,為堅守在值班崗位的幹部寄去幾瓶消毒水。我想,他們是我平凡生活中的榜樣,我甚至在懊惱自己不能快點長大,不能在祖國渡難關時出那麼一點點力。

也許在強大的中國面前,我們認為我們的力量很小很小。但是在漫長的黑夜裡,我們點燃的小小微光,足以匯聚成燎原之勢的火焰。我們曾經恐懼的心靈,在互相呼喚對方;我們瘦弱的肩膀,在惡病面前緊緊地靠在一起。因為我們的眾志成城,因為我們的帶淚笑容,在苦難中有了成功。

愛和希望比疾病傳播得更快。在疫情發生的幾十天裡,有淚水,有無奈,有憤怒,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勇敢和堅強。這些勇敢的人們一路執著,他們說:“和平時期,我的一生是人民的;在危難的時候,我的生命是祖國的”。

其實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一個個挺身而出的無名之輩。“別怕,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等公交裡的人多到擠不上這一班,等街裡吵到必須扯著嗓子說話,等去武大看櫻花的人比花還多,等早上等不到一碗熱乾麵……那麼,我想對武漢,對征戰在一線的人們說:我們等你”!

待疫情消除,櫻花開遍武大的校園,我們相約平安,相約一場團聚。武漢,我想要告訴你,在武大看一場花海,也是我的夢想。

20__,武漢愛你,也請你愛武漢、愛中國,愛這世上平凡而堅毅的人們,愛這個全民戰“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