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6篇

心得體會成為每個人情感的出口,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通過不斷積累心得,我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6篇,供大家參考。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6篇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1

這是個從來不缺情緒和故事的行業。做著親子鑑定的八卦綜藝《莫里秀》(the maury show) 已經熱播近 30 年,足以證明觀眾對“戴綠帽”的故事還遠沒有膩味,而且依然焦慮。科學家則禮貌地將這種情況稱作婚外父權(extra-pair paternity,epp,即孩子的生父不是丈夫)。他們發現,在所有人群中,epp 的發生頻率大約是 1%。

這對有些人來說已經足夠高了。“去做個親子鑑定”是很多男性間互相調侃的話語。中國自 2005 年 dna 鑑定向社會開放後,相關機構在各地生根發芽,僅北京就從四所開到了十所以上,所有心存疑慮的男人女人只要交上幾千元,就能輕鬆得到答案。通過一些鑑定機構的客服微信,你可以很快學會“個人親子鑑定如何偷偷採集樣本”。

但知道真相之後呢?

我們和兩位親子鑑定師聊了聊,兩人分別入行 2 年和 17 年,並且對這份工作有截然不同的態度。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鄧亞軍

#1972年生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

從 2003 年到現在,我總共做過十幾萬例親子鑑定。

剛開始的時候案例很少,像 2004 年就幾百例,2006、2007 年變成兩三千,到了 2010 年之後每年就有上萬例了。

因為在 2007 年,國家衛生部(現在的衛計委)出了一個政策,所有超生但沒有準生證的孩子,都要補辦出生醫學證明,這就得做親子鑑定。所以落實到地方後,從 2010 到 2016 年都是親子鑑定的高峰期。

年內的高峰肯定是寒暑假,很多孩子上學需要補辦戶口。春節後人也會多,過節時親戚朋友見面,閒話很多,愛以親子關係來調侃說事,挑撥到兩人之間產生猜疑,也會形成一個高峰。

來做鑑定的人從 15 歲到 80 歲,都有。除了司法上的需要,比如上戶口,其他人都是抱著懷疑來的:爸爸懷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或者媽媽懷孕了,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丈夫的。

據我估算,為了落戶來做鑑定的人,結果是排除(即非親生)的比例在 1% 左右——這應該比較接近整個社會的情況。出於懷疑來做鑑定的排除概率就高很多,大概在 20% 左右。

男性在這是弱勢群體

通常來做鑑定的都是父親,尤其是父親帶著孩子。這些父親做鑑定的時候很忐忑,總打電話問結果出來了沒有。

他們的樣本來了之後,第一步是 dna 提取,第二步進行 pcr 擴增,第三步是上機檢測,整個流程最快是五個小時。 身體上所有的組織——只要是含有細胞核的,都可以檢測。血液、毛髮、口腔拭子出結果最快,比較複雜的樣本,比如菸頭、牙刷、指甲、牙齒、骨骼,需要的時間更長。

選了加急鑑定的人,就在我這坐上五個小時。如果知道孩子是自己的,這些父親會如釋重負。他們做鑑定的目的,不是要證明老婆紅杏出牆了,他們不是那麼介意老婆有沒有出軌。他們只想證明孩子是自己的,這是男性普遍的心理狀態。

有個父親,因為覺得孩子長得太好不像自己,吃了半年的抗抑鬱藥,知道孩子是親生的之後,直接把藥瓶扔了。

在親子鑑定中,男性是弱勢群體。一個母親至少可以肯定是孩子是自己的,但是父親可能就有懷疑,他們在心理上是處於弱勢的。

女性最糾結的就是懷著的孩子是不是自己丈夫的。但孩子生出來後,女性就不糾結了——至少我們沒有碰到反例。所以女性做的都是孕期鑑定,再決定要不要孩子。

當然,我指的是來做鑑定的男性處於弱勢,至於所有的男性,他們一點也不弱。在中國這樣一個以傳統儒家血緣關係為紐帶的一個國家裡,他們尤其關注孩子是不是親生的,也很正常。

孩子成為受害者

有個案子我記得很深。一個父親特別想有自己的孩子,老婆生不了,也不同意人工授精,他就提了離婚,把兩套房子分給對方。之後他通過人工授精得到一個孩子,養到快一歲要報戶口的時候,他做了個親子鑑定,結果發現這孩子不是他的。

你說他怎麼辦? 在北京,兩套房子不得價值一兩千萬?他付出那麼大代價,離了婚,也已經跟孩子構成了養父子的關係;去找代孕機構能有什麼賠償?

人工授精都是在顯微鏡下操作的,可能醫院的一點實驗錯誤,就是一個滅頂的打擊。

其實孩子也是很無助的,我們更關注這種情況。

比如有個孩子一生下來,母親跑了父親進了監獄,就由父親的親屬代為撫養。 養到五六歲,這孩子沒戶口,得跟父親做個鑑定。我們千辛萬苦跟監獄溝通,取了血樣,回頭跟這個孩子一做鑑定:沒有血緣關係。你說,那些親屬還願意養這個孩子嗎?

所以,孩子很容易就成為受害者的角色。有些父親不願承認自己的孩子,因為之後要到法院打離婚官司,他們不願意承擔撫養的責任,甚至想誣陷女方出軌。

還有因為亂倫生下來的小孩——那些父親和親生女兒的孩子、兒媳婦跟公公的孩子。

我碰到一例,家裡五口人——孫子、兒子、兒媳、爺爺和奶奶都來了。這個爺爺信誓旦旦,“村裡人都懷疑這孩子是我跟我兒媳婦生的,我現在就要證明我孫子是我兒子跟我兒媳婦生的”。結果鑑定一做出來,他孫子就是他兒子。

有時候我們很難琢磨這些人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不關注鑑定背後的故事,也不會質疑他們,但這爺爺編了個這麼好的故事。

人性這個東西太複雜,我總結不了。但我給所裡年輕人灌輸的觀點是:任何一個人跟你說的任何話,都不要相信。

要想那麼多,我得為多少人焦慮?

我一入行就接觸到很多媒體,很早就習慣了對我們職業褒貶不一的評價。比如有的案子,父親拿到鑑定結果之後,一把就把孩子推走了,我覺得這是對孩子的傷害。

底下就有評論說:不要假裝聖母了,這還不是因為你嗎?你要是不做鑑定,怎麼會有這樣的傷害?

但站在我的角度,孩子有權利知道他的親生父母是誰,父親也有權利知道他撫養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是這樣想的。

後來我聽到的聲音太多,習慣了就好了。畢竟我只是用技術得出了一個真實的結果而已,其他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的觀點是,有懷疑,就一定要解決——最重要的就是真相。但知道真相以後怎樣,誰都無法預料,我也管不了那麼多。

要想那麼多,我得為多少人焦慮?

除非是那種盲目四處做鑑定,恨不得做了七八次結果都一樣,還要再找我做鑑定的人,我會勸他不要做。還有的人孩子都 30 多歲了,已經到處做了鑑定,都肯定這個孩子是他的,他還說自己沒有生育能力。

一家機構可能會做錯,哪會那麼多家都做錯呢? 他們不願意面對或者特別偏執,就不願意承認這樣的結果。

總見到這樣的人

在 2010 年之前,很多電視劇從來沒有提到親子鑑定,但現在,只要牽扯到血緣關係的糾紛,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要做親子鑑定。

而且,本來北京只有四家法醫物證鑑定機構,現在已經有十幾家。比起高峰,現在鑑定量少了一些,也不能說懷疑的人少了,而是新的機構把很多案件分流了。

但這畢竟還是個非常小眾的行業。直到現在,很多人還以為親子鑑定只有醫院能做。找到我們的,可能就是非常焦慮、非常痛苦或者非常糾結的人了。不過我們總見到這樣的人,而且他們也不具有社會的廣譜代表性,所以我們覺得還好。

這麼多年來,帶著疑問來做鑑定的孕婦變多了——主要是技術革新了。以前必須在懷孕四周以上抽羊水,會有 1% 的概率導致胎兒流產,而現在只要抽媽媽的血,並且把以前四個月的要求提前到六週,這種情況下,大家覺得做一次也沒關係。

除了這些,就沒有什麼變化。十幾年前就有人問,有一天親子鑑定做完了,你們怎麼辦?

但親子鑑定是做不完的。人有出生,有死亡,就有這個需求。血緣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沒有這項技術之前這個話題就存在,所以它會一直存續下去。

小羽(化名)

#95後 #某司法鑑定機構實驗員

在所有需要自我介紹的場合,我都不會說自己是親子鑑定師,大家都覺得這個職業是破壞家庭和諧的,有點缺德。如果說是法醫,人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又是屍體。

所以我就說自己是做實驗的。別人以為我在搞科研,就覺得高大上了很多。

我確實每天都在做實驗。不過就那麼幾個步驟:剪取樣本,放到實驗管裡,提取 dna,擴增,分離,得到完整的 dna 圖——不管什麼樣本都是這樣做。我做了兩年,就覺得枯燥乏味。

當然還是長了很多見識,性方面、倫理方面。

偏心

大概每十個案件,就有兩三個不是親生的。

我記得有個剛通過代孕產下的孩子,被父母抱來做鑑定。結果孩子和兩人都沒有血緣關係。那對夫妻很生氣,說孩子不要了,還要求退錢。

現在代孕的需求不少,但風險很高,有像這種搞混樣本的,也有的代孕出來發現是男方和孕媽的孩子。

但代孕本身是不合法的,所以不僅夫妻倆的幾十萬打了水飄,孩子可能還要去孤兒院。

血緣到底有多重要?我一直在想。

我記得一個年齡有點大的女人領養了一個孩子,哭著求我們想做一份親生的報告,被取樣員婉拒。

後來我們討論,她可能覺得領養的始終不是自己孩子,或者是怕孩子以後看到傷心吧。

作為親子鑑定師,我們當然是偏心的,希望每個案件的結果都是支援(即親生)。如果是排除,就會讓一個家庭苦惱,我不想看到這種結果。

但有些案子,是結果“支援”但很無力的。我記得有個中年男性,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走丟了,十多年後,派出所通知可能找到了,讓他做個鑑定。

他看到報告上寫著“支援”的時候,馬上眼淚就下來了。

可是找到了又怎麼樣?那個孩子在別的家庭過得很好,和養父母感情也不錯。這個男士向我們哭訴了很久,說自己找了十多年,錢花了不少,妻子都和他離婚了,他還是一直在找。

他無助的樣子讓人忘不了。

不過親子鑑定也能反映一些社會變化。

比如 2018 年開放二胎後(不用交超生費),很多家庭來給孩子補上戶口,那時候我們案件超多的,天天加班,最忙的時候一天要發 160 個案子的報告——平時一天也就五六十個。

2019 年開始,感覺生二胎的就多了,我們那一整年的案件量都有了提升,一週能加班四五天。那段時間我也快崩潰了,最晚一次到十二點才下班。

畸形

我在大學唸的是法醫學,本來覺得那是很厲害的工作,能夠還死者一個真相。後來沒能考進公安局,來了這裡就覺得,好像在慢慢脫離法醫這個職業。

比如常規司法鑑定需要的樣本是血痕、頭髮和口腔拭子,但除此之外,我還要處理大量的指甲、菸頭、牙刷、口香糖、精液、經血。這些樣本屬於隱私鑑定,處理起來難度更高,沒有法律效用,但更容易獲取,也不需要主人到場。

它們常被人偷偷送來。尤其今年,送了特別多精斑紙巾和避孕套。有一次換崗,我看見另一個實驗員在吐。

太臭了,真的特別臭,就是腐爛的肉的味道,戴著口罩都聞得到。

有些案件確實超乎想象,如果不幹這個工作,我不會相信還有這種事。像有些“渣男”,特別喜歡向陌生人炫耀自己怎麼在小三和妻子間周旋,有人還讓自己和小三的孩子入了妻子的戶口(領養要求做親子鑑定,證明不存在血緣關係),覺得自己很厲害。

而且以前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有人要把流產物帶來做鑑定。後來一個老實驗員說,她們一般是有錢人在外包養的小三,懷的是男孩就會生下來,如果是女孩,但經過鑑定屬於男方,就能換一筆錢作為補償。回想起來,接觸到的流產的好像大多都是女孩。

我很有負罪感,也很怕做這種樣本,有的胚胎已經成形了,有的還沒有。每次做完實驗都讓家裡人給我發一個紅包(去晦氣),這也是一種習俗吧。

有些“正妻”還會默許丈夫這麼做,她們想要男孩,自己可能不能生,我見過鑑定出來是一家人但女人是小三的情況,一對雙胞胎男孩,男方家裡為一個孩子出價三十萬。我有時候想,那些小三和代孕的沒什麼兩樣,都只是別人傳宗接代的工具。

我幹了兩年,覺得有錢真的能買到任何東西,對愛情和人性多多少少也有懷疑。

不過這是畸形的價值觀,要懂得,但千萬不能學。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2

身為一個11歲男孩的媽媽,面對即將出生的二胎寶寶,大孩身上發生的改變困惑著我,讓我心裡有種茫然和懊悔。沒有懷孕之前,他很粘我,什麼都願意給我說,班裡發生的任何事情他都願意和我分享。甚至他崇拜的優秀學生是女孩,都願意告訴我諸多細節。也許因為聽到了一些無聊的大人戲謔和瘋語;也許是我自身的改變,不能有耐心陪伴支援他,導致他現在越來越疏遠我。

我曾經問他,是不是因為別人說:“有了二胎寶寶,媽媽就不愛你了,你心裡不好受?”;還是“因為媽媽自顧不暇,對你沒有以前的關注和細心,你覺得媽媽已經把愛分享給了寶寶?”;“亦或者家裡多了寶寶的很多東西,你覺得有人已經無形當中剝奪了你應得到的那部分物質,今後會更多瓜分你應得的部分?”。每當我問到很多的問題,他總是一句話:“沒有啊,不是!”要麼低頭玩手機,要麼投入自己的思想,再也不願意理會我。

也許,孩子處在了叛逆期,面對很多成長的疑惑,他在不斷改變著自己;也許,面對家庭結構的突然改變,家裡將要再多一個新成員,他從內心感到惶恐和不願接受。他不可想象面對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成長的煩惱和家庭帶來的困惑,都讓他暗自擔心和迷茫。所以每天他走進家門,臉上掛著的不是以前期待見到我時的笑容,滿臉洋溢的激情,以及囉囉嗦嗦給我說一大堆的事情。如今他臉上的表情和一個大人一樣,鎮定而陌生。好多次我詢問他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人欺負,還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了。他總是不耐煩地打馬虎眼,隨後就離開了我。

我閱讀了清北親子營公眾平臺上,很多老師和專家寫的關於“育子心得”的文章,逐漸發現自己很多的問題。

首先,在沒有懷二胎之前,我上班掙錢,他要什麼我就給他買什麼,他想吃什麼就滿足他,讓他一直處在深度滿足的狀態中。可是我不工作之後,為了省出錢來為二胎寶寶置辦衣物用品等,常常面對他的過多要求都拒絕了。甚至也不給他零花錢了。手機電腦害怕輻射,有了密碼鎖。面對我對他逐漸的。“苛刻吝嗇”,他或許覺得我不再“愛”他了。於是,他有時候變得很客氣,吃什麼東西,做什麼事情都要看我臉色,以前他是想怎麼就怎麼。我悔恨自己曾經太嬌慣了他,以至於他突然得不到想要的待遇,就心裡吃虧,暗自較勁,開始有了想法。甚至恨我的“無情”和對於這個無辜的孩子的“怨恨”。如果我一直能培養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他也不至於會產生現在的失望和落差。

其次,我包辦了孩子很多事情,包括包書皮這樣的事情,我都親自為他代勞。他的房間亂七八糟,總是我收拾,他的臭襪子都是我洗。現在,我教他參與做飯,學者煮稀飯,切菜,煮麵條,煎雞蛋等。我告訴他,男孩子學習做飯,不是為了給將來的家做飯,而是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不至於餓著肚子。只要有了養活自己的本事,走到哪都不會依靠別人才有可能填飽肚子。他開始自己洗襪子,洗校服,甚至還幫我拖地了。儘管還沒有養成習慣,但相比以前我事事包辦,他認為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起碼意識上已經有了改變和突破。如果我還包辦,他到長大都不會幹家務,到時還會怨恨我縱容他的不堪世事和懶惰。

還有,我的毛病,總是看重孩子的成績,和他寫字的態度和工整。只要他考試不好,或者字寫得歪七扭八,我就會罵他。從來沒有在他學習上,發現他上進的方面加以表揚。我知道成績不能代表一個孩子的全部,但我時常在嘴邊說:“學生就應該有好成績,不然拿什麼證明自己真的學到了東西”。我給他報過國畫班,可是後來發現他根本不喜歡主動畫畫,對他那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我也給他報的輔導班,可老師有時告我說他連作業也完不成。我覺得自己像很多盲目的家長,給孩子學習生活增加一些牢籠,讓他鑽進入。可那些並不是他所要和喜歡的。我記得他說自己喜歡打籃球和乒乓球,可是我們夫妻卻沒有一個人有時間陪他出去運動。我們忙自己的,有空閒抱著手機也不願意騰出時間來對孩子做出一些犧牲。在他的心裡,大人總是強加很多他不願意接觸的東西。而他喜歡的,大人根本不屑一顧。就像他放學回家,寧願在院子玩很長的時間,也不願意回家來聽到父母嘮叨,趕緊寫作業,放佛他的世界只有學習。是呀,他在成長,我們欠他的是很多的陪伴和聆聽,很多的支援和對待他內心需要的尊重。

最後我想說:“孩子,其實,生不生二胎,一點也不會影響我對你愛的增減,更不會缺失你應該得到的那部分。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一直都愛。我多想成為你的朋友,知道你內心的苦楚和難過,知道你不敢坦言的背後隱藏的那些誤會和糾結。孩子,我多想你放開心靈,真誠的接受我對你的愛,我不光想做好一個合格的媽媽,幫你一起成長,我還想在你的改變中不斷改變自我,做一個你喜歡的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你也不斷成熟,懂得大人的良苦用心。你只要記住,不管大人是多麼的讓你不理解,他們最終目的是為了你好,希望你有一個好的未來!因此,你也要學會接受一切的改變,逐漸懂事和開闊起來,我們一起攜手見證你的成長好嗎?”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3

女兒10歲,附校四年級,堅持親子鍛鍊三年。作為父母我們在她的成長路上能陪著她一點點,一步步的前進,感受親情,感受運動之樂是莫大的幸福。

現代社會,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網路天地,快節奏的生活,足不出戶領便略世間萬物新奇,“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似乎敗給了手機和網路。孩子在低頭把玩手機的安靜中,很多珍貴的東西,健康、親情、快樂,悄悄地溜走,肥胖,孤僻,自私悄然而來。這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悲哀。

怎樣讓節奏降下來,把心口的大石頭推開,讓孩子感受親情遠離手機,讓孩子身心健康遠離疾病,運動和鍛鍊是不錯的選擇。爬爬山,跑跑步、跳跳繩、打打球,甩甩肩膀,出出汗,大聲的開口笑,讓世界慢起來,輕鬆起來。

親子鍛鍊三年,每天能堅持半個小時,女兒自己學會了騎車、跳繩、輪滑、滑板,能堅持爬山到經石嶼,能從彩石溪走到山下,能在健身器材上爬上爬下,今年暑假還計劃學習游泳和羽毛球。每每在運動中孩子總是興奮的、開心的,她收穫了堅持、協作、技巧、健康、親情,沒有耽誤學習甚至提高了效率。對我們父母來講,孩子的成績、錯誤總是很快淡忘了,但孩子鍛鍊中燦爛的笑容,健康的身影總是記憶最深刻、最清晰、最開心的!

感謝x師附校親子鍛鍊的倡導,感謝老師的嚴格要求。親子鍛鍊已經成為我們的家庭習慣,我們已樂在其中。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4

教了那麼久的英語,今天和大家談談教學的心得,希望拋磚引玉,和大家共同來探討。

作為體育學院畢業的我,當初受李陽瘋狂英語的影響,在受到李陽本人的親自指點後,開時發奮學習英語,兩年後從英語不及格到做翻譯,成為體院的一道風景線。而後也就開始了英語的教學歷程。

作為上海瘋狂英語口語講師,面對著幾十號人,上百人傳授著瘋狂英語的手勢,三腔共振法,體會到英語教學需要激情,口語的練習需要不斷的嘴巴刺激,那套方法對練口語的人如果能領會,真的很有用。

後來在類似沃爾得,新東方等高階英語培訓中教學時,體會教學的嚴謹,教案編寫的重要性。

而我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討論的是少兒的英語教學,這是個非常好玩,同時又是鬥智鬥勇的過程。

以前以為少兒英語教學就那麼點東西,不要太簡單。可是當你真正開始教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一個道理。

在不懂得少兒心理基礎的原則上, 很多東西基本上無從下手。

1,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比如我在陪一個6歲孩子家教的時候,他吃完了飯就要吵著和我玩,本來他媽媽想和我說說話,可就是拗不過小男孩,孩子的淘氣,很多媽媽應該領會到了。因為小男孩喜歡玩飛機,我就對他說,飛機裝滿了油,要讓油先冷卻一下,要不然突然飛起來要爆炸的,你說是不? 你現在也是個小飛機,現在你的肚子也裝滿了, 該怎麼辦? 小男孩聽了,點點頭,馬上就躺在沙發上去一動不動。呵呵。所以教的任何科目首先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2。要懂的孩子的天性

小孩子的天性我們要知道,他們永遠是那麼的精力旺盛,他們永遠有著超強的好齊心,(十萬個為什麼)而他們的學習的速度和忘記的速度又都是那麼快,他們的好勝心是如此強烈,他們的情感是非常的豐富。

在英語的教學中如果你拿大人的一套來教小孩子,那會出現什麼情況,孩子厭煩。

比如教動物的時候,對大人可以直接講單詞,對小孩子你可得把他揉脆了講,如dog,你得會去扮演動物的聲音,動作。這個時候孩子愛模仿的天性就來了,課堂氣氛隨之而來。出現的是一隻只小狗的樣子。和英文單詞dog的聲音。在玩中,孩子才能夠領會到東西。

3,自己的發音一定要標準,不僅是單詞還有那個語調

小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時讓你吃驚,有時候教學的時候發現有些孩子突然冒出一句以前學的英文句子,聽起來嚇一跳。hands 讀成 漢子的發音。apple 讀成 愛破的發音。這個就象打乒乓球一樣,剛開始的手勢拿錯,後來改的話可就麻煩拉。

所以老師在英語,語調上要下狠工夫。

4,要合理激發孩子的榮譽感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身子女,在幼兒大班的時候是以自身認識為主的,一年級到二年紀會過渡到集體上來,因此上課的時候可以適當以小組為單位,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這也是人性的內在強烈需求,因此每次上課,我都把他們分好組,在少兒期間男孩喜歡和男孩玩,女孩喜歡和女孩在一起,男女競爭那可是教學的一大動力.同時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榮譽感.

5.要懂的一點性格學的知識

其實作為老師要懂的東西需要很全面,這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我以前經常研究的性格學在教學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時發現有些小孩子特別好強,有些小孩子非常膽小,有些小孩子非常調皮.其實這和每個人的天生的性格相關.我們懂得這些心理學知識,就可以知道讓好勝的孩子做搶答的表率,讓溫柔的孩子做紀律的表率,讓調皮的孩子做表演的演員.整個課堂就會快樂不斷.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5

經過為期一週的培訓,聆聽了全國知名教育專家以及上海的親子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我在親子教育方面,感覺收穫頗多。

有幸聽到了龔老師的講座《讓每個孩子擁有人生良好開端》,作為一名親子課老師,越來越感受到了0x3歲的特殊性以及抓住每個孩子年齡段出現的特點。聽到歐洲、瑞典、日本、中國每個國家的育兒觀念,感觸很大。作為親子課老師,我覺得應該在以後的課程也慢慢滲透這樣的資訊,讓家長也能夠意識到孩子這階段發展的目標以及重要性。聽了龔老師講的親子活動中要有寓教於樂的早教方式,定位是指導家長和家庭教育的指導,這方面和自己目前做對比做的還不夠,需要多充實自己的育兒理念和理論水平。給家長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導。

郭建國教授的講座,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有就是他對幼兒教育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名大學體育老師,五零後出生的他,竟然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我想這或許就是他保持青春的祕訣吧!對事業永無止境的追求,每天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走進嬰幼兒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了孩子,發展了孩子,也成就了他自己。通過他的講座,讓我對運動有了更深的體會。運動是寶寶一切發展的基礎。在以後的課程中,也一定要給寶寶流出足夠多的時間去運動,讓家長也體會到運動對寶寶發展的重要性。

張蓮花教授的講座,讓我對嬰幼兒保健有了更多的瞭解。雖然現在還不是一位母親,但是想想以後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在照顧寶寶方面,肯定會受益匪淺的。而在實踐工作中,也常常會聽到家長反映關於寶寶健康的狀況,聽完講座後,對於一些常見的寶寶疾病,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我想在和家長交流方面,有更有了一些理論的依據。

看了無錫老師的觀摩課後,給我第一的感覺就是老師上課的語言非常的簡練,要求明確簡單。便於家長理解。在指導家長方面,做到先觀察,後指導,三方互動方面考慮的比較的細緻,所以整節課下來,感覺氣氛活躍,孩子得到了發展,家長學到了東西。

在以後的課程中,也會讓自己的語言做到簡練規範。指導的更到位明確。也非常的注意三方互動的效果,以及課程的指向,設計課時會注意0x3歲寶寶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讓他們喜歡探索、主動探索、願意探索,以後再這些方面,需要多下功夫,爭取將每一節親子課上的更加完美。

相信自己以後會做的更好!

蒙氏親子課培訓心得篇6

閱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熱愛閱讀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終身。孩子喜歡閱讀勝過純粹的學校教育,親子閱讀給家長和孩子帶來愉快的享受和情感的交流。親子閱讀時注意:順應孩子的心理,精心挑選圖書;提供自由閱讀環境,創造輕鬆學習氛圍;觀察閱讀愛好,學習事半功倍;提倡親子共讀,關愛孩子心靈。下面具體談一談,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一、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

孩子天生喜歡玩具,並非天生就愛看書。閱讀的興趣與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愛不愛看書,喜歡不喜歡閱讀,如何培養是件技巧的事。在閱讀的初期,家長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的挑選,書刊的內容和外觀色彩儘量迎合孩子的心理。在孩子看來,花花綠綠的昆蟲、活潑可愛的大小動物要比大人心目中的a、b、c、d和1、2、3、4有趣和有意思得多。因此儘量給孩子挑選一些印刷美觀漂亮、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

二、提供自由閱讀環境,創造輕鬆學習氛圍。

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們往往不可能像大人那樣把一本書從頭至尾看完。表現為孩子總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那本。在上國小前,對此不要太在意。通常,在學前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長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閱讀心理。

三、觀察閱讀愛好,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蘇珊羅森韋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家長除了對不健康的讀物進行控制外,不需要對孩子所讀書籍的內容、型別和範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所以每次在書店選擇圖書以及為孩子徵訂各類雜誌時,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書本,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卡通動畫類書籍,但是孩子所讀書刊的內容應該是範圍越廣越好。為了避免閱讀上的"偏食",在她選擇書本的時候適時的給孩子推薦一些其他讀物,給其介紹這些書籍的內容、特點,以提起孩子對這些書本的`興趣,而不對孩子的選擇進行簡單的干涉,儘量做到不影響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四、親子共讀,營造閱讀氛圍。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上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親子閱讀"是以閱讀為紐帶,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互動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為孩子的心帶去更多的關愛慰藉: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要讓孩子有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家長必須以身作則,且儘可能做到多和孩子一起看書,多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與孩子分析、討論。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變得更加濃郁,同時閱讀水平也在逐步提高。這樣既營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又讓孩子享受到讀書的樂趣,還讓孩子體會到了學習的滿足。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實際上我們在親子閱讀上做的還遠遠不夠,今後我們會更加努力,希望能過這些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以上就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標籤:蒙氏 親子 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