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的追求 ——學習總書記三十講心得體會3篇

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的追求 ——學習總書記三十講心得體會3篇

堅持轉變觀念,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的追求 ——學習總書記三十講心得體會3篇。希望大家喜歡!

為人民謀幸福是我們的追求 ——學習總書記三十講心得體會3篇

01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領會中國夢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深刻認識中國夢把國家追求、民族嚮往、人民期盼融為一體體現出的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深刻認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中”等重大思想觀點,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砥礪前行,不斷勇闖新路,目標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使命呼喚擔當,初心引領未來。實現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實現共同富裕,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莊嚴承諾。我們要不負人民重託,無愧歷史選擇,讓初心永遠,讓使命永恆。將為人民謀幸福進行到底。

要堅持深入基層,走群眾路線。萬丈高樓平地起,共產黨的領導是核心,但根基是群眾,根基不穩,高樓也搖搖欲墜。就目前的扶貧工作而言,全面脫貧已到攻堅階段,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做到扶貧物件精準、扶貧產業精準、扶貧方式精準、扶貧成效精準。要因地制宜探索精準脫貧的有效路子,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脫貧的機制,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致富的動力。要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使黨支部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成為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把鄉親們的事情辦好。才能實現貧困戶真正脫貧奔小康。

堅持傾聽民意,為民排憂解難。小事不抓難成大事,在群眾工作中,不要有“這是小事情”的想法,也許在你看來不是什麼大事,就把事情放在了一邊,日子久了問題越來越多,群眾意見越來越大,又何從談起謀幸福呢?基層幹部只有真真切切地把群眾的“小事”裝進心裡,把群眾當成朋友,以誠心打動群眾,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凡是涉及服務物件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要親力親為,為群眾解決掉這些“小事”,讓群眾獲得信任感和幸福感。

堅持轉變觀念,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好,惠民政策也越來越多,有發展經濟的,有發展基礎設施的,有保障民生的等等。政策多起來了,基層的工作也就跟著多起來了,部分基層幹部可能會覺得有些政策工作起來難度大,見效小,群眾也不支援工作,有點吃力不討好,所以乾脆不爭取,不實施,順其自然,聽之任之。這樣看來,再好的政策,不把“最後一公里”問題解決也是難上加難。首先要轉變基層幹部的思想狀態,通過提高基層幹部自身認識,激發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服務和政策實惠送到群眾手裡,才能見成效、出成果,才能為民謀幸福。

02

學習爭做先鋒

最近,中宣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一書,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了高度反響。全書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全面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相信這勢必會在全黨範圍內形成比學趕超新的學習熱潮。

踐行三十講內涵實質,務必打贏新時期三大攻堅戰。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說到底是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更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直接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質量高不高。作為基層工作人員,務必要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與黨中央的指示和要求,在學習《三十講》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精準把脈,切實打好三大攻堅戰。

踐行三十講內涵實質,務必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在《三十講》一書中,“四個自信”、“四個意識”始終貫穿在每一講每一頁。只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擼起袖子加油幹,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力量。

踐行三十講內涵實質,務必全面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各項部署。務必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的建設,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貫通起來,深化認識黨的十九大關於黨和國家事業各項戰略部署的整體性、關聯性、協同性,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往前推進,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實。

人心齊泰山移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在工作中,要以《三十講》精神內涵為指導,勤奮工作,踏實肯幹,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作為領導幹部,學習好《三十講》,打算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學習好《三十講》,要多思多想,學深悟透。《三十講》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為核心內容和主要依據,分30個專題全面、系統、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要聯絡地、系統地、全部地理解把握,堅持整體把握、辯證思考、系統認識,把學習貫徹《三十講》中的理論觀點同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貫通起來,同把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貫通起來,同把握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貫通起來,務求學深悟透、融會貫通,進一步提高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是宣傳好《三十講》,要上接天線,下接地氣。《三十講》內涵豐富、脈絡清晰,真正讓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深入人心,做好宣傳工作至關重要。要以豐富多樣、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抓好具體的學習宣傳。要精心謀劃,聚焦主題、創新方式,通過專題學習、研討交流、集中宣講、研究闡釋、主題黨課等形式,增強理論深度、實踐力度、情感溫度。領導幹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切實承擔起學習貫徹的領導責任,同黨員幹部一起學習交流、一起調查研究、一起謀劃工作。要把“大道理”和“小道理”、把“天下大事”和“居家小事”結合起來宣講,用通俗易懂的話解疑釋惑,真正把黨精神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03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基礎

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實現公平正義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習總書記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教育作為人力資本形成的主要來源,既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科技進步的孵化器,同時,由於其在社會流動中的“篩選器”功能,又被視為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平衡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在經濟發展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教育事業也獲得了巨大進步,教育公平的整體狀況不斷改善。但是,由於我國教育投入制度、貧富差距等因素,我國城鄉間、區域間、學校間的教育資源配置,義務教育的師資和辦學條件存在明顯差距,由此由教育不公造成了許多社會不公,廣大群眾對此有較強烈的反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首次將共享作為完善發展的理念的重要方面。教育公平作為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實踐,不僅體現著一國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水平,更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是奠定社會公平的基石。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最根本的事業,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明確政府發展和管理教育的責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充分發揮教育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域性性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在改革開放,必須始終按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

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需要以義務教育階段的標準化建設為重要手段,並實施更加嚴格的中國小標準化建設督導評估來確保教育資源投入的相對公平,國家教育經費要進一步加大向教育薄弱地區的傾斜力度。不斷提升農村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提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

加快縮小校際差距。通過推廣中國小集團化辦學、對口幫扶、學校聯盟、學區化管理等形式整合、擴大教育資源規模,促進學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快建立和不斷完善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重點引導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向薄弱學校流動,實現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化、常態化。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成果,以大城市為重點,繼續推動各地合理劃片、有序入學、陽光招生,更有效地緩解家長們的“擇校”焦慮。

加快縮小區域內教育差距。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尤其是財政投入為主的公共教育資源,堅持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傾向,推進貧困地區辦學條件儘快達到國家基本標準,不斷完善國家教育資助政策體系,使其有效全面覆蓋各級各類學校的困難群體。

辦好特殊教育。不僅要繼續增加特殊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加大對殘疾學生的資助力度,而且要建立健全一套能夠反映特殊教育特點的國家課程標準,與普通學校課程改革同步規劃、同步推進。

教育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以人為本,著眼點在於提高國民素質。這就需要實施素質教育,把實施素質教育抓緊抓好。堅持以人為本,加快轉變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的狀況。把培養創造性與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統一起來尊師重教是發展教育的題中之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唯有教師安心教學,政策支援教育,社會關心教育,教育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才會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