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參考8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斷地積累心得體會,為自己的未來積攢智慧,我們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中提取心得體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參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參考8篇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1

今天有幸到蒲汪中心國小聽課學習。我們一共聽了四節課,三節低年級的,一節高年級的。四節課可以說節節精彩,並且各有各的個性和優點,讓初涉國小數學的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感受到了國小數學的精妙與魅力。

我個人從小數學不好,感覺數學,特別是國小數學無非就是數字之間的加減乘除,沒有什麼樂趣,枯燥無味;而現在教了十幾年中學則感覺國小數學內容簡單,沒什麼教頭。可是,今天這四位老師的`課,卻改變了我的想法,讓我目瞪口呆。原來國小數學可以這樣教,它的課堂是如此有樂趣,如此讓人著迷。

今天這四位老師,不愧是各片中選出的優秀教師。四節課展現了他們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自身的教學素質。對教材深刻的挖掘,讓他們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深入淺出;對孩子天性的瞭解,讓她們把課堂變成了孩子們的學習的遊戲樂園,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知識,輕鬆愉快;對孩子們多樣化的評價、鼓勵,讓她們提升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對孩子們嚴格地要求,習慣養成的培養,讓她們為孩子們以後的成長提供了保障。

和她們比比,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同是老師,真是慚愧。還好我現在已經意識到並開始學習。我要靜下心來仔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向其他老師學習請教。相信只要我努力,就會有收穫。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2

“反思,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課改人的成長方式。”確實如此,我們“課改人”的確應該不斷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認真學習了《高效課堂要想少走彎路,必須警惕這10大誤區》這篇文章,發現值得反思的地方還有很多。

以小組合作為例,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經常使用的一種學習形式,如果教師不能把合作技能納入常規養成計劃,那麼學生圍坐起來之後,也不知道如何分工、如何對話、如何處理成員之間的衝突與矛盾。這樣的小組合作,肯定會破綻百出、問題不斷。怎樣才能將這種學習形式的有點發揮出來呢?這就需要細心的老師去思考很多問題了。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學生必須首先有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習不可能總是和別人一起的,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獨立的學習。對問題也要有自己獨立的理解與觀點。如果沒有獨立思考和學習的習慣,合作學習只能是被動接受別人的學習成果,效果不高。其次,要思考的問題是有沒有合作學習的必要。一個簡單的知識性的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合作學習,還要硬著頭皮來小組交流,那麼這種合作學習純粹是流於形式。第三,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方法、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合作習慣等,這些培訓可以從同桌合作開始。先學會和同桌合作,再和其他同學合作。第四,教師要在課前建立起合作學習的一些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合作學習也是如此。以往我見到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表面看熱熱鬧鬧,其實討論的內容根本和學習無關,更有甚者,在講笑話,唱歌等。所以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白在合作中應該怎麼做是正確的,不應該怎麼做。還有讓弱者先說,其他人補充,強者概況總結等。這些規則都要讓學生知曉。第五,小組合作要有明確的分工。比如小組合作學習的主持人是誰?記錄人是誰?中心發言人是誰?補充發言人是誰?等等。只有做到了以上這幾點,這樣的合作學習才可能真實有效。

所以,課堂教學形式求新固然很好,但是在求新的同時,一定要關注課堂效果。從細節上反思這樣的形式,使效果大於形式,這樣才可能達到高效課堂。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3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同型別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覆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提問要儘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四、教學活動調控要靈活

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不是倍受關注的亮點,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要給學生當堂練寫的時間。我們的語文課多數是“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一節課,加上學生活動,上的緊緊巴巴,寫作訓練常常被拖到課外,變成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但實際上,如果能用一點時間,把練筆落實在課堂上,讓學生當堂寫,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端正態度,提高訓練效果——字寫得更好了,文章更通順了。我們應該儘量把自己的活動壓下來,保證學生活動時間,包括擠出幾分鐘完成課堂書面作業。

教師要“照顧好”每個學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們儘量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啟發,使他們均有“成就感”。比如背誦課文,可讓優等生、中等生背誦並理解運用,而對於後進後,只要求他們讀熟就可以了,教師還要適時鼓勵,使每個學生都有衝勁。

五、自身素養提高要加快。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步伐更加緊湊,時代對老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準確的教學目標準確制定是高效課堂的導向,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學流程的合理設計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師生角色的科學分配是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師素養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課堂的後盾。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密切聯絡。只有這幾個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總之,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4

高效課堂主要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

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我認為構建高效課堂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佈置制度。教師在佈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佈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佈置重複性作業,佈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佈置繁難偏舊作業,佈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佈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佈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佈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迴圈,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必需。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5

開學初學校組織了我們全體教師聽了四場關於高效課堂,在聽了幾位專家的講解之後,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受頗多。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要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成功之母。而心理學家也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於樂趣”,課堂“應是快樂的場所”。歡快的課堂,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學中我們就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務必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這樣不但有助於提高課堂效果,而且有助於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們才能構建和諧簡單的課堂,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其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的方式。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著手。新的課堂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構成的,務必改變教學策略和改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樣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

(三)導學案的使用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提前讓學生對新知識做一下預習,學案是最好的載體。學案應包括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及重點、難點,讓學生透過預習解決疑難問題。學案分學生能自己學會並掌握的資料和需教師點拔的資料兩大部分。學生能自己領會的,讓其自己學習並掌握,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自主探索、動腦思考。學生透過自學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需要教師重點講授的問題。

(四)高效課堂學習有助於因材施教,真正實現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高效課堂學習克服了以前教學的覆蓋率不高、學生的實踐機會不夠多、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惰性較強、懶於開口、過分依靠教師的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知識、潛力、興趣、素質等方面相互溝通,相互認同,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解決個別差異,縮小兩極分化,有助於因材施教。

總的來說,高效課堂學習使用得當,不僅僅能夠發揮教學民主,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能夠開發同伴群體資源,解決個別差異,有助於因材施教,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同時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充分運用這一教學組織形式,使教師教得簡單,學生學得愉快,從而到達教與學的最佳組合,構成教與學互動的最佳境界。總之,高效課堂是挑戰更是機遇,相信它我們會闖出一片新天地。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6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一般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來展開,在教學中就親身感覺到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倦怠,提不起興趣,參與課堂極少。而新課改下的“英語高效課堂”,我校探索出了“導,啟,主,動”式教學模式,是通過教師引導啟發、設定情景,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熱情參與,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綜合發展、培養學生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現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彙報學習總結與感悟:

一、機會難得,熱情高漲。

首先感謝楊老師和學校領導多次給我外出學習的機會,讓我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升能力,逐步成長,更好的工作。不勝感激!說句實在話,真的有些累,學習內容安排的滿滿的,甚至是計劃多了,時間不夠,可激情深邃的報告與熱情精彩的公開課讓你來不及去思索累與不累,只有沉浸其中……

二、內容豐盈,異彩紛呈

1、鹹慧校長的報告---先哲蘇格拉底。

鹹慧是一位女校長,幹練的外表,激情的語言,的確有感染力與號召力。她的報告內容深刻,意義深遠,作為女校長,有如此超前的教育意識,豐厚的文化底蘊,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著實令人欣佩。她向我們介紹了先哲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等,震撼了我的心靈,啟迪了我的智慧。在以後的學習與工作中我將不遺餘力的感悟其哲學思想與教育思想並徹頭徹尾的實踐在教育教學中。

2、李夢康老師的三節公開課。

三節公開課分為說讀課,聽寫課,綜合課。大致是用這樣的三節課結束一單元的學習。聽之前就很難苟同,聽之後也很難謀和。李老師的課無非是打破上課的常規,打亂教材的順序進行灌輸性的教學,跨越太大,內容太簡,結構太亂,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再者教師的基本素質也很一般,總之,感覺不是很舒服。但是李老師的執著與奉獻,勤奮與鑽研的精神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從他身上,我學到的是他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這些,促使我反思以前的工作,更好的展開現在的工作。

3、張秀玲老師的公開課

張老師是日照市一位優秀的英語教師,多次參加省級講課比賽,戰績赫赫。有幸聽張老師的課猶如豐盛的大餐,營養豐富,回味無窮。張老師那鎮靜的教態,流暢的口語,嚴謹的組織,活潑的教學,精心的設計,讓整堂課如行雲流水般的舒暢,藍天碧水般的清澈,檸檬怡人般的清新。wonderful !受益匪淺,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更新理念,全新的投入英語教學。

4、閱讀課教學的設計與組織---徐慶仰

日照市教學研究室的徐主任對閱讀課教學的設計與組織給出了精闢的的理論和獨到的見解,他那種最前沿的思考與指導對進行閱讀教學有很明確的指導意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給我啟示:

(1)閱讀教學設計步驟要分析課文的真實語義、語境、語用目的;設計恰當的閱讀技能與學習目的;確認圖式差異---即學生尚無課文理解卻需要的圖式;設計目標。

(2)閱讀教學應遵循:意義理解在先,語言學習在後;體現層次;先主旨後細節;先表層後深層;閱讀技巧貫穿於始終;知識學習基於語篇。

(3)閱讀步驟。分別闡明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環節的aims﹠strategies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三、收穫頗豐,感悟至深

每次的學習對於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我,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不同型別的講座,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前邊的路很長,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7

化學是自然學科,是一門兼有文科特點的理科,所以它的學習方法教學特點都與物理數學不同。它的知識點又散有多,它的理論又深又廣,所以在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中都應有自己的特色。

一、發揮實驗魅力,培養學習興趣

要提高化學課效,我覺得首先要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早在兩千年前,孔子就很重視學習興趣,認為這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托爾斯泰曽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維繫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紐帶,是學生產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源泉。例如:對na與cuso4溶液反應的產物進行預測,在探究案中十有八九的同學憑經驗判斷生成銅,極少數同學記得國中老師講過不生成銅,於是我在課堂上演示了這個實驗,觀察到藍色的沉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了鈉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將枯燥的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乏味的課堂充滿了活力,使他們能夠更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我相信,“百聞不如一見”。再怎麼不學習的同學對實驗還是有興趣的,目前學校的現狀只能做一部分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難以全面開展,化學這一學科優勢難以體現出來,有時看到學生那種失望和遺憾的眼神,我也感到無可奈何。

二、不打無準備之仗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準備的課堂是放任的,必定雜亂無章、效率低下。要創造高效的課堂,充分用好一堂課的分分秒秒,更何況只有40分鐘,課前的充分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準備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於課堂臨時出現的狀況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我們在備課時,要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化學知識和能力的儲備狀況,並據此確定教學方法。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另外,我們還應明確課堂教學內容不一定非要按事先準備的內容按部就班講完。備課再充分,意外的情況也可能在課堂上發生,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隨機應變,適時指導。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鋁鹽與naoh溶液反應,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有些同學有疑惑,讓學生帶著疑問走出教室,勢必會影響學生學習化學的激情,於是我補做了這個實驗,並分析現象不同的原因,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難,加深了學生對“鋁三角”的認識。

三。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問題意識是學習和探索的原動力。只要創設的`教學情境科學適宜,學生一定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也在創造著課程。教師、學生不能只做課程的執行者,應該做課程的創造者。課程的學習方式以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為根本,而非靠教師傳授和學生記憶。因此在教學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而不囿於教材,而是研究教材,開發課程,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以探究活動為主的開放式教學注重師生互動、教學相長,這是新課程的一大特色,圍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實施活動探究欄目,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習化學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

四、老師的責任心。

“高效課堂”的實施最終離不開老師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在教學中我們要用“細心”去挖掘教學資源尤其是課堂中隨機生成性的教學資源,用“愛心”去呵護每一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打造“高效課堂”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做好一切準備,這其中可能有挫折、有打擊,可能付出很多,臨時得不到好效果。但是隻要有付出,憑著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紮紮實實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使我們的“

高效課堂”越來越好,走向極致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還有很多需要注意方面,課堂教學要想高效,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和主動思考意識,在新課程教學中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不僅能回答“別人的問題”還要讓學生離開了“別人的問題”這根柺杖,能自己走路——獨立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為教育創造更美好的明天。我們驚喜的看到我們的高效課堂已經啟動了,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工巧匠能打造出屬於我們育英高中自己特色的高效課堂來。最後,讓我們在打造“高效課堂”過程中,以下列“五多五少”與大家共勉:

多點變式,少點定勢;

多點創新,少點固守;

多點研討,少點責怪;

多結生緣,少點師架;

多讀學生,少論自身。

61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篇8

面對時下如火如荼的語文課堂改革,一路走來我曾激動過、迷惘過、收穫過!曾因第一次看見杜郎口模式為學生的精彩表現而激動萬分,曾因學來學去丟失了自己而迷惘,曾因自己的不斷學習整合優化從而不斷有新收穫而高興!一路學習一路收穫,一路反思一路取捨,一路下來始終不變的是:一切為了學生快樂地學、主動地學、高效地學!現在我的語文課堂是:

一、教給學生學語文的方法:即五步讀書法。

第一步是先猜讀題目,看著文章標題你會怎麼寫,有了自己的思路後再去讀課文。這樣做可以一舉兩得,一是找到自己和作者選材構思的差異,再是訓練了自己思維力,便於自己寫作水平的提高。第二步是一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也就是讀準字音、停頓,初步感受文章基調,邊讀邊標出各段序號,邊掃除文字障礙,尤其重視生字、多音字、形似字、新鮮成語,讀完後查詢字典或工具書,將重點詞語的解釋寫在課文中該字詞的旁邊以便記憶。第三步是再讀課文,要求學生讀通順並把“厚書讀薄”,即能用簡練的語言概述文章主要內容,也就是梳理文章的思路,弄清作者寫了什麼,是按什麼線索或順序寫的。這樣做是為了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和快速把握文章主要資訊的能力。第四步是三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流暢,重點注意對文段中優美詞句或關鍵句的品味賞析,如含有各種修辭句、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寓意深刻含蓄句、畫龍點睛句等等。還要注意段和段或事與事之間的過渡與銜接,掌握作者選材組材構思的獨特之處。這樣可以使學生深入文字,理解主旨,感受作者語言和情感表達及寫作技巧的魅力。第五步是四讀課文,要求學生讀熟練或準確背誦,能說出自己的感悟和收穫並能聯絡生活延伸課外。目的是既能進得去又能出得來,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不能“讀死書、死讀書”。

當然,以上方法不一定適合各種文體,我們在教學時面對不同的文體側重點也會有相應改變,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依體而教”。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語文的方法,既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能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老師還教得省心,真是一舉多得。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觀察,我認為收穫還是蠻大的。

二、語文課堂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教授的知識只有讓學生理解記住才會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以前我只重視自己能完成教學任務就行,至於學生,我認為只要他們認真聽講記錄思考發言就一定能掌握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結果一次次不太盡人意的考試成績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癥結所在。每次得出的結論都是知識落實不到位,但自己實在不願用多佈置作業,增加學生課業負擔、泯滅學生學習興趣的代價去換取成績的提高,那樣做實在是得不償失。那麼有沒有別的辦法呢?正在我困惑的時候,10月份的一次學習,讓我茅塞頓開。原五中韓吉東校長在做報告時講到要想提高課堂效率,一定要重視全班學生的參與度,他說假如班裡有50個人,老師講學生聽參與度是1:50,1個學生講其他學生聽參與度是1:49,本質上效果沒什麼不同,只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而已。如果25個學生講25個學生聽,然後再反過來,那效果就不一樣了……“一語點醒夢中人”!回來後我在課堂上試行這種辦法,小組內一對一檢查監督互幫,再加上小組加分的有效刺激,年終語文考試班裡59人,有33名進入優秀生行列,比以前多了8個,平均分年級第一,低分人數明顯減少。按總分算班裡後30名中有23人進步。這說明這個辦法對學生尤其對後進生還是很有效的。

三、複習課上現代文閱讀部分的指導

從歷年的學生答題情況來看,現代文閱讀尤其是記敘文閱讀是學生最易丟分的部分,原因一是農村學生人生閱歷知識積累有限,閱讀面又窄,導致有些記敘文尤其是散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二是有些學生審題不清,答題太隨意,不規範,不全面。

為解決學生審題不清而失分,我的做法是要求學生在做題時一定要畫出題幹中的關鍵詞,如有這樣一題“請你試著說說‘梔子花笑了’的含義和它在文中的作用”,我問學生哪些詞是關鍵詞,最後大家一致確定“含義‘和”作用”,然後要求學生用筆圈出,每做一題都這樣訓練。開啟我班學生做過的資料書,每個題幹都有圈點標畫,時間一久學生養成了標畫習慣,杜絕了審題不清的毛病。

針對學生“答題太隨意,不規範,不全面”問題,我堅持精選練習題,不搞題海戰術,以免增加學生負擔,使其產生厭惡情緒。我在《會考真題》中精心挑選了幾個題型:題目的含義與作用;過渡段的作用;人物(景物)描寫的作用;品析字詞句的.表達效果等。在訓練時,每堂課安排一至兩個側重點,讓學生把自己對本題型歸納的知識及答題格式進行彙總,抄寫在備忘本上。如我們歸納的“題目的作用(好處、妙處)”有:

①題目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槐抱柳》);

②揭示文章的主題(《槐抱柳》);

③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槐抱柳》);

④象徵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槐抱柳》);

⑤使用擬人修辭形象生動(《流淚的蓑衣》);

⑥題目新穎富有懸念(《流淚的蓑衣》);

⑦題目在文中反覆出現,首尾呼應凸顯主題(《梔子花笑了》);

⑧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高山流水》)等。

因為這些知識點都是學生在做題時自己總結出來的,他們感覺有規律可循,降低了難度,增加了興趣,比起老師把現成的答案交給學生讓他們被動地背,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我還教給學生學會採點得分,答案儘量在原文中找。我們在做完題後把答案發給學生,指導學生認真看答案的得分分解,答出哪一點得幾分,讓學生心中有數。如品析句子的表達效果,如果含有修辭,先寫出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然後再套用格式答作用。通過反覆練習,我們總結的規律是:說明文、議論文答案多在文章中能找到,閱讀題幾分就從幾個角度回答;記敘文佔分值大的閱讀題,答題角度一般折半回答,如3分或4分的題,可分別從2個角度來回答,多答不扣分。明白了這些閱卷常識,學生在答題時有目的,有範圍,避免了隨意性盲目性。通過反覆指導多次訓練,學生的閱讀題得分明顯提高,應試能力明顯增強。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常教常新,常學常新。以上只是本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提高效率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