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參考5篇

其實心得體會的格式要求不嚴格,不過裡面的邏輯要嚴謹,工作總結是對過往的工作體會進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檔案,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參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參考5篇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1

豐衣足食的人兒唱著幸福的歌兒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鉅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

看走訪敦煌的綜藝節目認識了民謠歌手張尕慫。他用一張銀行卡做撥片彈著三絃,滿臉都是笑容,蹲坐在蘭州的大街小巷,時不時抓幾把黃土嗅一下。節目走遍了今時今日的蘭州、莫高窟、敦煌,我們舊時在教科書紀錄片裡看到的黃土中的老古董現在都煥發了新生。唱著西北小調兒的張尕慫也戴著一副墨鏡,有一些“混搭”的“洋氣”。從他的歌聲裡你就確確實實聽到快樂,真真切切聽到生活的富足。

“一個嘟嘟臘肉掛滿了枝,一個嘟嘟鞭炮就落了地。”綜藝也好、短視訊也好、社交平臺上的一張紙照片也好。什麼叫“精準扶貧”?什麼叫“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什麼叫“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什麼叫“祖國大家庭”?我們知道這些詞語,但也許從來沒有如此切膚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有時候,衛星影像上哪怕一個畫素點的變化,可能是地面上一條道路、一片農田、一座學校、一幢房屋。它們的背後,是扶貧幹部們不知多少日夜的努力,是貧困家庭不知何其巨大的命運變化。無數願意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人們,頭頂上存在千百年的“隱形天花板”被打個粉碎。那些曾因貧困而沉寂在夜色中的地方,正在被一一點亮。

“一個嘟嘟桌一個嘟嘟菜,一個嘟嘟做來一個嘟嘟食。”貧困本身是個世界性難題,中國的脫貧任務不但重,關鍵是何時才能成功呢?既不能停下大部隊朝著偉大復興快速前進的步伐,也不能放棄搞脫貧攻堅,關鍵是還要保證每一個人不掉隊。在八年時間內,讓989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這個目標實在是太難了。貧困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生存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發,自然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後,思想觀念落後,文化教育跟不上,家庭突發變故等。這些困難,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可中國人是不信邪的,從建國以來一直在抗爭,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一直在努力改造世界,一直都比較重視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扶貧工作一直是接力下來的,沒有中斷過。不過,十八大以來扶貧工作最系統、最精準、最徹底、力度最大、標準最高,所以叫做攻堅戰。力度最大毋庸置疑,進行了全黨總動員,每個幹部、每個單位都有扶貧任務;投入也最大,8年間投入了1.6萬億、選派駐村幹部300多萬人。

“一個嘟嘟酒盅端在了手,一個嘟嘟拜年聲說不住。”最近,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農業農村部聯合主辦的鄉村振興人物榜展播活動中,民謠音樂人張尕慫、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群體、國家一級導演張忠等為我省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作出默默貢獻的甘肅籍代表人物上榜。“鄉村振興人物榜”主題晚會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農業農村頻道播出。本次活動圍繞中央三農工作重點和三農領域中的重大事件和新聞熱點,推選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中做出傑出貢獻的實踐者,展現新時期農業、農村、農民的嶄新風貌。其中以西北著名民謠音樂人張尕慫為代表的甘肅籍入選上榜的3名代表性人物,多年來均積極投身、主動參與甘肅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一個一個像張尕慫這樣的人,或是親手加入到了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去,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外面的世界,這篇神奇而偉大的土地上,有多少勤奮和努力的人們在創造怎麼樣的奇蹟。那可是一億人脫貧啊,人口過億的國家又有多少個呢,想想看這是何等壯麗的事業。

現在每當我在電視裡看到黃土變成耕地、沙漠變成綠洲,我總想起張尕慫在敦煌的土坡上笑著彈琴,那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幸福笑容。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2

昔年,一艘紅船上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帶領著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今天,“中國號”巨輪正駛向五湖四海,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從南湖啟航到遠航“一帶一路”,中國不僅為祖國昌盛添磚加瓦,同時也把和平與發展的理念傳播給了其他國家,為全球和平與發展增添了航行的燈塔。

南湖革命紀念館建立於1959年10月1日,其主要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整個紀念館以“開天闢地——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歷史事件為核心,圍繞黨的“一大”展出了鴉片戰爭後廣大志士仁人救國圖存的艱辛探索與建黨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的歷史程序。在這期的青年大學習團課中,主持人與老師圍繞紀念館中展覽內容進行解讀與思考,使我對南湖革命紀念館產生了濃厚興趣,以後一定要去紀念館參觀,去認真感受那段革命歷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這是由中國的特點與中國的歷史所決定的,中國國土面積遼闊,人員眾多,只有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調動大量資源集中解決國家與人民面對的問題,不論是在特大冰災、地震自然災難,或者非典、新冠等疫情下,還是申請奧運會、世博會等國際盛事,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才能萬民一心,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共同攻克難題迎接挑戰,這是黨的領導力和向心力,也是中國的力量。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3

堅持脫貧達標目標不動搖,在提質量的同時,更加註重強弱項。

一、更加註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業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當前,“扶志扶智”工作還很滯後,扶智還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訓層面,產業發展也較為薄弱,必須抓緊補齊短板,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更加註重資訊化。儘管全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脫貧攻堅資訊化建設,但現在反而滯後了,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有效措施迎頭趕上,確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更加註重群眾工作。當前,群眾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從思想層面看,有的幹部嫌棄群眾、看不起群眾,工作不盡心。從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幹部做群眾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規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導致工作無所適從,沒辦法跟群眾交心,難以贏得群眾信賴,有的幹部處事不公,甚至違法亂紀,導致越級訪、重複訪、纏鬧訪不斷。

四、更加註重工作創新。近年來,我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先後探索推行了“支部+x+貧困戶”、村級幫扶機制、能人興村戰略、企業“愛心”模式等一系列創新性工作,但從工作層面來看,我們抓落實的效果還不夠好、質量還不夠高,還沒有抓出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樣板和典型,缺乏深度總結和提煉,宣傳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雖為我們首創,但卻“花開別家”。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4

曾有幸拜讀過沈從文先生的《邊城》,筆下的茶峒令人神往;曾領略過彩雲之南的變幻莫測,其間的風土人情讓人陶醉;曾激盪過舞陽河的飛湍瀑流,讓我領悟到了水的剛性......但是通過這次參加精準扶貧調研活動品味過湘西保靖縣的風土人情之後,讓我對湘西有了不一樣的印象。

一、大巴車沿著酉水河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駛著,清風拂過,夾雜著泥土的清香,放眼望去,滿目蒼綠,大片大片的樹林儼然排列在對面的山上,連綿不絕。坐在我旁邊的一位當地村幹部告訴我,酉水河被稱為中國南方的水上“絲綢之路”,確實,酉水河彷彿一條絲綢,飄動在兩座青山之間,此番景象,讓我想起了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的“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我沉醉於窗外的風景,經過40分鐘的車程,我們小組抵達了我們的第一站——迎豐村。

迎豐村的村民十分熱情,在炎炎夏日,賈書記和賈村長陪著我們走村訪戶,村民更是將他們的熱情化作一個甜瓜、一塊西瓜、一口清泉驅散了我們身上的暑氣。

迎豐村一共有85戶貧困戶,貧困人數329人,村子依水而建。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家裡只有老人,他們有的或失聰,或失明,或殘疾,他們顫顫巍巍的身軀不禁讓我感到感嘆,他們辛勞一輩子,老了之後卻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其中有個老爺爺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身材瘦小,衣衫襤褸,在我們走訪第一戶的時候就跟著我們,當我們走訪到他家的時候,這一切讓我始料未及,這個老爺爺住的是一棟老式木屋,房屋的主體已經被破壞,只剩下幾塊木板和油布遮著。當我們詢問這位老爺爺時,賈書記告訴我們說這位爺爺耳朵不是很好,而且患有肺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我心裡不禁一顫。但當我們表明我們的來意時,這位老爺爺很是激動,緊抓我們調研人員的手,眼中閃著淚光...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眼睛近視,耳朵不是很好,但是他說他識字,我將問卷遞給他,他一字一字的看,用顫抖的手一筆一劃的在問卷上寫下自己的答案和看法。

經過兩天的時間的時間,我們走訪完了迎豐村的所有貧困戶,在最後一天,我們同村裡的幹部以及駐村幹部就我們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並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及看法。

二、第二站我們來到了白雲山村,這個村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在迎豐村就有耳聞,這個村子由三個村子合併而來,白雲山平均海拔800m以上,是保靖縣的第一高山,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其中珍稀植物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動物以雉類為主。

在驅車前往白雲山的路上,由於道路狹窄,而且路面沒有硬化我們只能夠乘坐三輪車上山,一路上的顛簸猶如坐過山車一般,一上一下,並且路兩邊還長滿了各種灌木和荊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劃傷。經過了長達40多分鐘的顛簸,終於到達了山頂,下車的一刻,眼前的景色讓我眼前一亮,群山延綿,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酉水河蜿蜒在兩山間,山頂上氣溫比山下低,而且還有陣陣清風拂過,站在山頂上一塊巨石上,似有一種“遺世獨立”之感。想聽風對雲的情話,但卻痴情於雲對山的眷戀,不肯離去,一個讓雲留戀的地方,我想這大概就是白雲山的由來吧。

在白雲山的走訪過程中,我問村長說:“為什麼不修條好點的路呢?”,村長說:“這裡是自然保護區,不能修水泥路,因此,山上之前種植的茶樹葉也荒廢。”我沉默了,心想:當生態保護遇上人類發展,這個問題該如何去面對呢?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天,由於道路狹窄難行,我們乘坐一輛麵包車前往了白雲山村的叒吾組,道路兩邊長滿了灌木和樹叢,不過有幸的是,在路上我們偶遇了珍稀動物竹雞,還看見了大片的獼猴桃園,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叒吾組。組與組之間的路程如此遠,對於管理人員來說,管理起來應該很不方便。在走訪叒吾組的過程中,有一戶人家讓我印象深刻,家中只有兩個老人,奶奶已經滿頭銀髮,卻顯得十分精神,爺爺高瘦,精神抖擻,他們的房子之前是屬於危房的,經過危房改造,現在已經煥然新生,當提到對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工作是否滿意時,兩位老人激動的說:“十分滿意,要是沒有國家的政策,我們說不定現在連房子都沒有了。”聽了他們的這番話,心中一股股暖流湧入,我想對於弱勢群體,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

經過三天的艱苦奮戰,不知道衣服溼了幾次又幹了幾次,我們完成了白雲山的調研工作,在白雲山村,我們發現的問題是道路交通和用水問題,就此我們也和當地的村幹部和駐村幹部進行了交流和討論,並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議。

三、如果說在迎豐村領略湘西的水,在白雲山領略了湘西的山,那麼在猛科村,就能領略到湘西的林。車子駛入猛科村,映入眼簾的便是大片的松樹林,它們整齊的排列在山上,好似在迎接客人。

猛科村屬於陽朝鄉,全村貧困戶有104戶,貧困人口408人,村子居民比較集中,多為平地,丘陵地形。一到達猛科村,我們在村裡赤腳醫生家裡落了腳,村裡的村書記、駐村幹部都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支援,簡單休息之後,我們開始了走訪工作,全村由兩個寨子組成,我們先從距離我們近的寨子開始,猛科村的路沒有了陡峭和崎嶇,村裡的人們個個都洋溢著笑容,他們在路上遇見會打個照面,村子裡一派和諧之景。在走訪過程中,有一位老奶奶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們到這位奶奶家時,她正在吃飯,家中只有她一人,我們表明我們的來意後,奶奶說:“我是一名老黨員了,黨的政策都是從民情出發,體恤民情,但是脫貧致富得靠自己奮鬥。”是啊,自助者,天助之,任何一個家庭的脫貧致富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國家只是輔助你,過於依賴國家的補貼過日子是永遠也脫不了貧的。當我們準備走時,奶奶還極力勸留我們同她一起吃飯,不過在我們的多番推辭之下,奶奶也就作罷了。這位奶奶的覺悟,在我看來,比村子裡的一般人都要高,奶奶她堅信自己才是脫貧致富的關鍵,自身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猛科村的村幹部和駐村幹部的協同幫助下,猛科村的任務順利完成。我們瞭解到,在村子裡,菸草種植業是他們的主要經濟收入,所以如何提高菸草的質量和產量是這個村子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通過走訪三個村子416戶貧困戶,我收穫到了許多。藉此機會,提出自己的幾點芻蕘之見,首先,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欠缺是個棘手的問題,交通的不便,自來水沒有保障等等問題較為突出,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優先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其次就是教育問題,在農村,教育問題尤為突出,在我們所走訪的家庭中,大部分孩子每天都得前往很遠的鎮子上讀書,這對他們來說,教育成本似乎有點超出他們的預算,還有就是農村教育資源的缺乏;

再者,走訪過程有個奇怪的現象,有些人並不想脫貧,這是自身內動力缺乏的一種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可以通過生產補償的方式來代替直接給予他們資金;最後,貧困在我國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為了實現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行動起來,去給予社會的弱勢群體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別了,保靖,你的山,你的水,你的人,我都會銘記於心。

促脫貧攻堅心得體會篇5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他還指出,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現在,我們黨就是要領導廣大農民脫貧困、奔小康,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不是社會主義。

習近平同志指出,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這為脫貧攻堅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通過收看省、市表彰大會,我們深刻認識到當前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意義。”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孫志剛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以更加紮實的工作和頑強的作風,奮力推動全區大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關鍵之年。

“決戰脫貧攻堅,我們必須以‘愚公移山’的韌性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投入到工作。”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就不簡單,平凡的事情堅持做就不平凡,選擇了紮根基層,就會初心不變,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