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

整組宮殿建築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所以說,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群眾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一

故宮明清時期又稱紫禁城,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儲存最完整因而也最蔚為壯觀的皇家宮殿建築群,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任何一位慕名而來的客人都會為故宮的博大精深和瑰麗璀璨而歎為觀止。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無為將參觀故宮列為北京之行的重頭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嚮往的故宮,其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特別是服務態度之低劣也同樣讓人"歎為觀止"。

首先,售票方式落後,服務意識讀淡漠,一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心態。常去故宮的人都知道,午門是故宮正門,售票視窗分東西兩側,東側售外賓票,西側售內賓票,說是各有兩,三個視窗,但實際上是經常只開一個口,不管外面排成多長的長龍。因此,要想參觀故宮,首先要過買票這一關。"五一"長假期間,這裡更是人山人海,無人維護秩序。我在想,這麼知名的世界級文化藝術寶庫,為什麼就不能在售票方式上有所改進,採取一些適當的行之有效的方便措施,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售票處居然沒有驗鈔機,所有遞進去的現金要一張一張地通過肉眼去識別或者翻來覆去地去手摸,這無疑又減緩了售票的速度。有一次我斗膽問了一句,這麼大的故宮,一天收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為什麼就不能買臺驗鈔機?而售票員則一臉的無奈和漠然:這事兒我們可定不了,你有意見找我的領導反映去!

其次,檢票人員態度蠻橫,神武門尤其惡劣。本人因工作關係,不免經常出入故宮,曾不止一次地碰到過這種情景。午門的入口,分內外賓兩個通道,而國人,特別是外地第一次來北京的並不一定都那麼明白,雖入口處有一臨時戳起的"外賓入口"牌,但外地遊客往往不注意就排到了外賓隊伍裡。工作人員不是明確地指引他們從哪個門進,而是下巴一揚"那邊",弄得這些遊客莫明其妙,碰到檢票員"心情不好"時還得再領受一句"傻帽兒,沒長眼啊!

見此情景,外賓常常是滿臉疑惑,不知這些檢票人員對自己在外國人面前表現出的如此"風度"作何感想(也許他們根本就什麼也沒想,抑或是習以為常而理所當然。)

神武門的檢票員更是權大無比,炙手可熱。和午門相反,這裡的檢票員多為男士,且人高馬大,威風凜凜。任何一個只要邁出出口半步的人,即使夥伴走散,想回頭找,那你也是妄想。我不止一次地見到和他們"理論"(實質上是求情)的遊客,而他們也常常是慷慨陳詞:"我知道你剛出來,但只要邁出出口,再進去就得重新買票,這是我們的規矩!"你要麼再花30元買新票進去,要麼就站在"出口"外邊(你還別擋路,免得再遭訓斥)翹首以待。

某日,本人帶一8人的外賓團體,遊故宮,因為不夠開發票的人數(據售票員講10人以上才給開發票),所以門票將作為收據用,因而無法發給客人,人手一張。然而,麻煩來了,一位戴墨鏡的檢票員命令我把票發給客人。我說,加上我一共9個人,你數下票點下客人不就行了。票我要報銷用呢。他說,"我不管你用不用,發!"想到發給客人後,我還得再收回,客人也難以理解,於是不甘心地說:"北京哪個景點也沒這麼做的,現在又沒別的客人,9個人9張票,一目瞭然,況且,故宮正門(午門)也沒要求強行發給客人的。"戴墨鏡的愈加不耐煩了:"你哪那麼多廢話,我叫你發你就得發,午門是午門,我這兒就這規矩。"

鳴呼,又是規矩!暫不說這規矩是故宮博物院的規矩,還是神武門檢票員的規矩,也暫不說這規矩有沒有道理,它合不合法,有沒有這必要,我只想問一句:就算確實有這規矩,就算這"規矩"是合理合法的。那麼他們這副凶神惡煞的嘴臉也是規矩嗎?為什麼這種不文明之人能夠霸佔在這"文明的視窗"上呢?

本人曾參觀過世界不少地方著名景觀。像巴黎的盧浮宮, 凡爾賽宮等的知名度不亞於北京的故宮。然而,我沒見過其中任何一處的工作人員有這種盛氣凌人的作派,我看到更多的是工作人員彬彬有禮,微笑作答,檢票之後一聲"謝謝"

我愛你,你彙集了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精華,在外國遊客面前,我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感到自豪和驕傲,然而,面對那些毫無教養甚至根本不具備起碼的文明素質的服務人員,我又感到羞愧。他們不僅在給故宮抹黑,也在給首都北京,甚至全國人民丟臉 .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二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和我來到北京的故宮遊玩。

故宮舊稱紫荊城,是清明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故宮佔地12萬平方米,屋宇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絢麗的屹立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物氣勢雄偉,豪華壯麗,中國古當代藝術的精華,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來到故宮的正門,故宮的正門就是午門無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洞,可走近一看卻成了五個門洞,導遊告訴我們這就是“三明五暗”令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太和殿事故共中最大的建築物,他是皇帝每天上朝朝政的地方,他的屋頂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一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越多代表殿裡等級越高。殿裡有龍椅、屏風,並立有六根金柱,每個佈置都很有意義,看到這裡,我感到好像看到朝中文武百官朝拜的情景。

這次故宮遊讓我知道許多可貴的知識,裡面還有許多宮殿我不一一細講,有機會你們自己去細細遊賞。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三

紫禁城是2113中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5261朝第三位皇帝朱4102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1653始營造紫禁城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

紫禁城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佔地面積達720,000㎡。有房屋980座,共計8704間。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此外還有齋宮、毓慶宮,重華宮等等,前後兩部分宮殿建築總面積達163,000㎡。

故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在此舉行盛大儀式。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宮城內最高大的建築, 其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建築面積達2377平方米,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木結構殿宇。屋頂的角獸和斗栱出跳數目也最多;御路和欄杆上的雕刻,殿內彩畫及藻井圖案均使用代表皇權的龍、鳳題材,月臺上的日規、嘉量、銅龜、銅鶴等只有在這裡才能陳設。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更是專制皇權的象徵。太和殿是皇帝舉行登基大典,慶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如遇有將帥受命出征,也要在太和殿受印。

乾清宮是後三宮的主要大殿,高20米,宮外形為面闊九開間,左右還有昭仁殿和弘德殿兩座小殿相連。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平時除皇帝居住外,也經常在這裡召見宮臣,披閱奏章,處理政務,甚至還在殿中接見外國使臣。

整組宮殿建築佈局謹嚴,秩序井然,寸磚片瓦皆遵循著封建等級禮制,映現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所以說,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的人民群眾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四

故宮--紫禁城,一座與天宮對應的宮殿,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規模巨集大,氣勢雄偉,我馬不停蹄地走了一天居然只走了中軸線和西宮,東宮和寧壽宮都沒逛完,而且很多宮殿都是走馬觀花,以後有機會一定多逛逛幾次故宮呢,真是好地方,真不愧是皇宮呀!剛開始,見到養心殿、長春宮、儲秀宮時我還在心裡嘀咕,怎麼皇宮裡的房間這麼小呢?皇上和太后都住在這麼小的地方呀,後來見到坤寧宮和乾清宮才真正看到了皇宮的氣派!為了去故宮,之前我做足了功課,看了央視十二集紀錄片《故宮》,還根據故宮博物院的網站自己繪製了故宮最佳遊覽路線圖,而且居然在去前一天晚上僅睡了兩個小時的覺,還長途跋涉,多次倒車,真是困頓呀,不過到了故宮以後,看著那巨集偉的建築,看著那些饒有興趣的各國的人們,我早已經把睏乏忘在了腦後。

基本路線:午門--太和殿---軍機處---養心殿---西六宮(鹹福宮沒找到,像迷宮一樣)---御花園---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奉先殿(鐘錶館)--陶瓷館(一館和二館)--午門。最讓我驚呆其實是:鐘錶館和陶瓷館,真的看到了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精髓呀,當時鐘錶之精髓在歐洲(主要英國、法國、瑞士等),陶瓷之精髓在中國!美哉,世界之鐘表!嘆哉,中國之陶瓷!最為遺憾地是沒有看到故宮裡的書畫和玉!這也是我這次的遺憾,下次一定把參觀書畫和玉列為重點了!也許是在東宮裡藏著呢吧!再等等我再去研讀吧!紫禁城真不愧是經歷過中國24位的皇家宮殿,真不愧被稱之為博物院,裡面形形種種的文化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人和世界人去精心研讀,當你研讀清楚了故宮,就等於研讀清楚了中國明清500年間的歷史,因為紫禁城就是那500年間的真實縮影,它是中國人甚至是世界人智慧的結晶!

遊覽故宮心得體會範文五

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也是我一直嚮往的城市,現在,我終於來到了北京,並且開始了我第一天的旅程——北京故宮一日遊。

我們來到了故宮,我放眼望去,故宮的氣勢蓬勃,金碧輝煌,我恨不得馬上就飛進去。我們買好票,走進故宮內。

第一站——太和殿很快就到了,只聽那位導遊姐姐說:“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鑾殿。位於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那麼,太和殿是幹什麼的呢?”我問道“太和殿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哦——原來是舉行大典禮用的。

很快,我們就走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於中和殿後,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謹身殿,嘉靖時遭火災,重修後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其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導遊姐姐停了停,說“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

現在,我們走到了珍妃井邊上,傳說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西太后挾持也曾被單獨軟禁的光緒皇帝逃往西安,臨行前不忘對珍妃下毒手。她命二總管把珍妃從景祺閣後面的小院裡放出來,以“洋人入城,免受汙辱”為由,命令珍妃投井自盡。二總管外號“催命鬼”,他來到小院,向珍妃傳下了西太后的旨意。珍妃不服,吵到西太后那裡,大罵一通。西太后惱羞成怒,說:“趕緊給我推到井裡!”“催命鬼”把珍妃架到八寶琉璃井,珍妃死死抓住玉石欄杆,沒辦法,只好把她架到禿井邊,使足力氣,推了下去,然後又找了塊圓石壓在上面。辦完珍妃的事,西太后出了神武門,奔離西安。珍妃死後,屍體在井裡泡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辛丑迴鑾後,慈禧太后未免理虧,將珍妃死因歸結於崔玉貴逞能將珍妃推進井裡,自己只不過當時在氣頭上。並命人將珍妃屍體打撈上來,安厝於西郊田,後葬西陵之崇陵妃園。瑾妃在井北懷遠堂東間立牌以示哀悼。後稱此井曰珍妃井,沿稱至今。

這就是我第一天的北京旅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