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關於學習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最新合集

在學習了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蹟之後,大家一定都有了自己的感悟。此時就可以寫下自己地心得體會了,這樣也能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學習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2關於學習時代楷模的心得體會最新合集

 

篇1

“我一直就在她們身邊”

無論在民族中學還是後來的女子高中,教學質量一直是張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學時,曾經有一個班令老師們頭疼,張桂梅卻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學生,為看住那些晚上總想跑出去的學生,她把行李搬進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們漸漸接受了張桂梅,感覺“就像在家裡,和媽媽住在一起”。但是,男生們不知道,他們粗重的鼾聲、夢話和腳臭,常常讓張桂梅睡不好覺。她甚至從下午開始就不敢喝水,擔心晚上起夜時學生趁機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在宿舍裡鋪了兩張床,一張自己睡,一張留給需要特別關心的學生。為了隨時關照學生,她睡覺不脫衣服。有個和張桂梅住在一起的學生,始終不肯和她多說話。這期間,張桂梅在食堂打飯時,摔了一跤,肋骨斷了三根。她沒有住院就又回了學校。每天早晨仍然5點起床,但要靠學生抱起來;夜裡很晚睡下,還要忍著疼痛和學生聊會兒天。3個月後,這名學生抱著張老師大哭起來,說一定不會辜負張老師。

如今,張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腫塊,頭上還有骨瘤,她的肺出現了問題,嘴脣經常沒有知覺,但她仍然每天拿著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飯,喊跑步,喊睡覺……“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一直就在她們身邊。”張桂梅說。

為給學生解饞,張桂梅每個月輪流帶著學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張桂梅去付賬時,學生髮現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湊足了錢。學生們這才知道,張老師每頓飯只捨得吃兩角錢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費僅3元。

她至今還在用一部老式諾基亞,手機裡存著學生和家長的電話,“聽說智慧手機容易壞,怕換手機後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別人買給她的。她去參加黨的十七大前,華坪縣委給她7000元置裝費,讓她買套西服去北京開會。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臺電腦

她把獲得的3萬多元獎金,捐給了災區;5000元的勞模獎金,一次性交了黨費;30萬元的“興滇人才獎”獎金,捐給了華坪縣丁王民族國小;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撥給她治病的兩萬元,她也捐了;她甚至還想預支自己的喪葬費,把這些錢用在山區孩子們身上。

她把自己的十七大黨代表證、五一勞動獎章、奧運火炬和畢生的榮譽證書,全部捐給了縣檔案館。她說:“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我奉獻給黨和人民的還遠遠不夠。”

篇2

“時代楷模”是由中央宣傳部集中組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自2014年以來,已有近百位個人和集體被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海豚出版社打造的《“時代楷模”學生讀本》計劃每年出版一輯,每輯10冊,一冊講述一個“時代楷模”個人或者集體的故事。

海豚出版社社長王磊說:“通過為中國小生講述中國當代英雄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是我們的立項初衷。”

該書主編、作家海飛認為,現在的青少年有著更多的資訊來源,有著更多的自我判斷。單純說教不能引發他們的共鳴,要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正能量的內容,讓他們從心裡自覺接受。

“孩子們是幼稚的,但是他們的心靈並不膚淺。”作者代表、兒童文學作家常聰認為,給少年兒童寫“時代楷模”的故事,應該有意識地構建一個橋樑,尋找楷模先進事蹟與孩子們之間的契合點。

常聰將橋樑定位為英雄的成長故事。“‘時代楷模’也曾面對未知和挑戰,然後體驗一次次的人生喜悅。”常聰表示,從成長的體驗來看,“時代楷模”與青少年讀者之間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常聰同時提出,“時代楷模”來自各行各業,她在寫作時不會迴避不同職業的專業表述,而是會把專業知識做成令小讀者有新鮮感的內容,讓“時代楷模”的故事帶上鮮明的行業氣質,提升故事的價值含量。她認為,突出“時代楷模”的職業資訊,還可以為孩子的職業夢想埋下希望的種子。

海飛提出,創作中要努力把“時代楷模”打造成新時代的明星,讓廣大青少年知道追星就要追這樣的星。

篇3

“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10月,一場競買會在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大塘子村進行,朱有勇院士扶貧工作站科技扶貧專案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現場,各企業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價,他趕緊叫停,“我們要種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價格太高,不是我們種植的目的。”

發明專利20餘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更準確地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2015年,中國工程院決定對瀾滄縣開展對口幫扶。這裡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脫貧攻堅主戰場。討論會上,院士雲集,環顧一週,當時已經60歲的朱有勇發現自己最年輕,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輕,我來幹。”

進村考察,朱有勇連連嘆氣,漏風漏雨的籬笆房,放上幾張床,堆著點玉米雜糧,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當。“是真的窮,但是不該這麼窮。”朱有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貧,當然要到最窮的地方去。”

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裡,以種植野谷、玉米和打獵為生。在中國工程院進駐之前,這裡的很多村民還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之下。

全面調研之後,雲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被確定為科技扶貧示範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餘人的教授、博士專業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

2012年,蒿枝壩就實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設等一系列專案,卻並沒有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這裡不是資源貧困,是典型的素質貧困。”資訊閉塞、語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當地貧困的根源。這裡的貧困讓朱有勇一股熱血湧上心頭,“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

“手把手領著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

調研分析當地的氣候、土壤、降雨後,冬季馬鈴薯成為朱有勇及其團隊試點扶貧的第一個重點專案。

但在專案推廣初期,卻吃了閉門羹。院士的名聲,在這個小壩子上並沒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們懷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間,村裡嘗試種植新品種卻慘遭市場“滑鐵盧”,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陰影。

“難道院士比我們農民更會種地嗎?”“種地就是掙口飯吃,還能指望著掙大錢?”“冬天種了,賣給誰?院士還能管你賣土豆?”

村民的疑慮,是擺在朱有勇面前最實際的問題。為證明自己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選擇了用事實說話。

在當地政府和雲山村村委會的支援下,100畝冬季馬鈴薯示範種植專案正式上馬。帶著新研發的馬鈴薯品種,朱有勇扛起了鋤頭。每天一大早,就在田裡紮了根,有時候甚至直接跪在田裡,雙手刨土,檢視土壤土質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2016年11月,冬季馬鈴薯的種子正式在蒿枝壩種下。從播種、看護、澆水,每個環節,朱有勇和他的扶貧團隊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馬鈴薯破土而出,平均畝產3.3噸,最高畝產4.7噸,產值達90萬元。

劉扎襪是第一批貸款入股種植的村民,這個專案讓他增收上萬元,“沒想到院士還真的管我們賣土豆啊。”過去的冬季閒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門檻快被村民們踏破了。“要讓村民們真正看到效益,我們可以手把手領著老鄉幹,實實在在做給老鄉看!”朱有勇的科技種子在這裡結出了果實。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

冬季馬鈴薯只是當地致富的一塊敲門磚。“冬閒田”變成“效益田”,不曾開發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於科學種植有機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種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轉化,讓朱有勇的理想一點點實現,“這比拿多大的獎項、給多少錢都更讓我高興。”

從2015年駐村蒿枝壩以來,朱有勇一大半時間都在村裡度過。很多當地村民不會漢語,為能順利溝通,他還從頭學起了拉祜話。

朱有勇有晨跑的習慣,繞著蒿枝壩,每天5圈,雷打不動。開始,只要聽見村裡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來的扶貧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裡的狗不叫了,來蒿枝壩參與扶貧的教授、專家也加入晨跑。

好幾次,每當朱有勇要離開村子,村民就跟在後面,一起唱當地的民族歌曲《實在捨不得》:“最怕就是要分開,要多難過有多難過,最想麼就是你再來,要多快樂有多快樂……”

“能幫農民兄弟解決問題是幸福的事。他們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們。”朱有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