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讀後感熱門優秀範文示例三篇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經驗往往是片面的,而書籍可以很好的形成完整的體系支撐著我們前進,寫一寫關於這個話題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三國演義讀後感熱門優秀範文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三國演義讀後感熱門優秀範文示例三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1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從周朝以來對於天下的定義,週末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秦滅之後,楚、漢對壘,又並於漢。漢朝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傳至獻帝,分為三國,最後三國歸晉。而《三國演義》一書就呈現給我們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史詩。

東漢末年,賣草鞋為生的落魄貴族劉備,與殺人在逃犯關羽,屠戶張飛結為兄弟,共創大業,三分天下時,劉備也佔得一席之地,文有伏龍鳳雛,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將領,盤踞西蜀;寧可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的宦官之後曹操,發展地方武裝,擁兵自重,割據北魏成為亂世之梟雄;孫堅之子孫權坐領父兄遺產佔據東吳,威震江南,其四任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也各有千秋。

曹操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難,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繡,滅袁紹,攻劉表。可謂雄極一時。劉備雖然兵力最弱,但是他仁慈,所以有人緣,誰都喜歡他,他投靠的大哥最多:公孫瓚,袁紹,曹操,劉表等等。但是之後諸葛孔明投靠他後一切都改變了,他挺進了蜀域,有了根據地,開始發展兵力,擴大地盤,雄霸西蜀,但是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劉備大怒起兵,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戰敗亭,最後料得白帝託孤。

在三國中我是最欣賞關羽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古城相逢斬蔡陽,白馬坡斬顏良誅文丑,忠勇過人最後卻料得父子被俘,斬首敵營。關公的一世英名在此畫上了不圓滿的句號。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此刻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期望在左右的人不要思考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之後,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超多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構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以前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能夠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

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在這方面曹操無疑是成功的。

和曹操對應的就是袁紹,袁紹與曹操大戰官渡由於謀士田豐,逢紀,許攸,郭圖暗中相爭,田豐進諫,袁紹不聽而逢紀看出這點,打田豐的小報告,田豐落獄,最後袁本處兵敗官渡,田豐自盡,而後袁紹病死,袁氏三兄弟明爭暗鬥為爭政權。最後全被曹操所殺。

正可謂: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2

我愛讀書,因為書裡不僅僅有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在所讀過的書裡,我最喜歡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書中主要寫的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群雄爭霸的故事。這其中最讓我著迷的,是書中那些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三國人物中,我最敬佩的是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他有勇有謀,忠心護主,屢建奇功。在大戰長阪坡的故事裡,趙雲長阪坡七進七出,從千軍萬馬中單槍匹馬救回阿斗後,劉備既感激又擔心,他把救回的阿斗摔在地上,說:“為了你,差點損失了我一員大將!”趙雲見後感激涕零,他跪在地上回答說:“我就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您的恩情!”這段故事不僅僅讓我看到了劉備的仁德,更讓我看到了趙雲這員虎將的忠義與勇敢。古人云:“古來衝陣扶危主,僅有常山趙子龍。”我為他七進七出的英勇而震撼,同時也為劉皇叔慶幸:得這樣一位忠心的將士足矣!

除了趙雲,《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值得敬佩的人物。當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我折服於劉備的仁德,為他得到左膀右臂而高興;當週瑜打黃蓋巧施苦肉計時,我敬佩黃蓋的忠肝義膽;當關羽義釋曹操時,我為關羽的義薄雲天而讚歎不已

三國的故事道不完,但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講仁義道德的人,永遠被後人讚頌。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也要培養自我的道德情操,做一個有仁義道德的人。忠誠、勇敢、善良、仁義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不就是這樣嗎?無論時代如何更替,這些精神品質永遠值得我們發揚、傳承!

三國演義讀後感 篇3

從我讀完《三國演義》後,不禁感嘆中國文學藝術的淵源及豐富、生動的魅力色彩!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五個時段:黃巾起義、董卓掌權、群雄爭割、三分天下、三國歸晉。

黃巾起義始於鉅鹿人張角,因為看不慣朝政的腐敗,因此發動黃巾起義。而劉、關、張就此桃園結義,為朝廷效力。不久就滅了黃巾軍。劉備的力量也一天天強起來。

皇后的哥哥何進因為誤信他人召了早有造反意思的董卓進京。結果何進被十常侍殺後,董卓就掌權了。曹操曾想殺害董卓,但不成功。董卓為拉攏人心,封袁紹為勃海太守,出讓了赤兔馬給呂布。逼得諸侯聯軍抗董,雖然敗軍了,但最後也給呂布所殺。

劉黃叔三顧茅廬後,請出“臥龍”諸葛亮。諸葛亮提出了聯吳抗曹等計劃,使劉備的大業紮下了結實的基礎。經過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曹操滅了袁紹、呂布,吳、蜀也打退了曹操。

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佔據強大的北方,劉備佔據西蜀、荊州等,孫權佔據江東。從而崛起吳、魏、蜀,三分天下。

最後,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逐漸去世。蜀、吳都歸降魏主司馬炎,三國一統歸西晉。

這本書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威風凜凜的關羽,衝動魯莽的張飛,昏庸無能的劉禪,謹慎多疑的曹操

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為劉備出謀劃策,建功立業,使他獨據一方,不愧為“臥龍”。可惜與諸葛亮平等的的“鳳雛”龐統不幸遇難落鳳坡。

《三國演義》一書還教會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在劉備起兵七十萬水陸並進攻吳為關羽報仇時,張飛衝動鞭打兩個部將,在晚上兩個懷恨在心的部將因一怒之下殺死了酒醉未醒的張飛,一代虎將死於非命。也告誡了我不要魯莽行事,意氣用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部書的人物形象性格顯露無遺、活靈活現,也說明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好壞都不能隱埋,所以我們要改掉缺點,每件事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