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5篇

優秀的心得寫作可以表達我們內心的想法,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尊重客觀事實,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5篇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篇1

古人曾這樣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國小科學教學反思。”那如何才能變呢?變首先要反思,而且要善於反思,如何反思?作為一個從事科學教學的老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進行教學後的反思,只有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現我根據自身經驗談一談如何進行國小科學教學反思。

一、要充分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能不能真正地達到反思的作用,關鍵是看他們能否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能否有助於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科學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它需要教師的知識儲備更廣,因為科學涉及到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眾多領域;需要的課前準備更為充分,因為科學學習需要有結構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在科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早已變成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新舊教學理念必然相互衝突,作為教師必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而這一過程教師必須要及時“反思”中快速地轉變過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適應當代教育的發展。

國小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完成的,它是學生不斷地接受與內化的漫長過程。更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學反思《國小科學教學反思》。因此,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學生的科學啟蒙階段即國小階段,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顯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科學知識,感受科學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能力。

從上述看來“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也是提高教學的捷徑,因此教師必須總結出自我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要認識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重要性。

二、要認識科學教學反思的誤區

雖然當前科學課還不如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受社會重視,但教師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師不能進入以下誤區:

(1)過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

科學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是眾多學習方式中的一種,顯然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方法,需要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考慮。比如說,科學實驗課就要以探究活動為主;科學考察課就要以觀察為主;科學閱讀討論課就要以閱讀、討論為主。

(2)過分追求由學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識。

新課程是強調知識的形成應該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活動形成的。但這並不等於所有的知識都要讓學生去探究,這根本不現實,因為有些知識受學生閱歷,器材,條件,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學生根本無法進行探究。

(3)過分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忽視了科學概念的形成。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與科學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們相得益彰。在教學活動中,科學概念的形成是依賴探究活動的,且探究活動與具體的科學內容分不開的,學生對探究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脫離科學內容而孤立進行的。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篇2

學風是學習者在求知目的、治學態度、認識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徵及其外在表現。從廣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都屬學風的範疇;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綜合表現。就其存在而言,學風瀰漫於無形,卻可觀察與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學風不僅影響到當前的教學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且對學恆長遠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所學校的學風是其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

我認為,學風是指在一定的人生觀和學習觀的支配下,在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紀律、學習方法和意志品質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因此,作為一名班級成員,我想從如下幾方面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1)加強思想教育是優良學風建設的根本。大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是當代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加強大學生的學習志向教育“志當存高遠”,高遠的志向對學生學習的激勵是長久的,荀子言“志不強智不達”,沒有遠大的志向,智力也會受到限制。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志向教育,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加強學科建設是優良學風建設的基礎。人才市場是社會需要的指揮棒,高校應主動面對人才市場,優化學科結構調整與建設,對課程教育進行改革。但在改革過程中要保持理性,即要遵循市場這一指揮棒,同時又要對各種人才市場的資訊進行思考,安排過濾那些虛假資訊,設定一些新專業,調整一些就業形勢不好專業的招生人數,合理地調整學科建設。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優良學風建設的主導。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兩部分的建設。一是教師隊伍的建設。抓教風、促學風,教師是關鍵的一環。要加強師德建設,“學博為師、德高為範”,一個有著良好職業道德的教師可以教會學生許多東西,讓學生體會到做人與做學問的真諦;加強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培訓,以提高教學的藝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二是學生工作隊伍建設。按照比例配備夠學生輔導員,儘量減少學生輔導員的日常性事務的處理,以便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對學生輔導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更新他們的思想教育觀念,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4)加強制度建設是優良學風建設的保障。優良學風建設,科學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體現良好學習紀律制度建設,既要體現出對學生的真誠關懷,又要有利於對規範學生的行為,可操作性強;對於違紀的學生要用制度來制約他、教育他,對於違反學習紀律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處理,及時矯正他們的行為。

(5)實現角色轉換,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要改變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的填鴨式模式;變成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的啟發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要我學”、“被動學”變成“我要學”、“主動學”的良好學習氣氛。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

良好的學風建設可以帶動全班學生齊心合力,共同打造學習氛圍濃厚的、團結互助的班級。總之,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標本兼治,才能邁向新臺階。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篇3

在書的原序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教師們簡化這個過程,辦法是:提出一種教學方法,它既要能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教學計劃、適用於各種不同風格的教師和各種不同氣質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課程設定、現有的直觀教材、視聽教材和各種新版的教科書聯絡起來。

這本書提出的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探究—研討”教學法。

蘭本達提出“探究—研討”教學法目的是讓教師簡化複雜的教學過程,讓這種教學法有更大的適用面。這種教學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討兩個環節,比起我們現在的科學探究的七大環節簡單很多。

在“經歷是發現意義的中心環節”這一小節中談到了“經歷”。在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我們經常談到要讓學生經歷怎樣的探究過程。在未讀這本書前,我浮淺的認為經歷就是有參與過,有動手做過,有得出結論。蘭本達是這樣闡述“經歷”:我們認為,發現意義、領會意義的是經歷、捲入、參與的結果,沒有這些先決條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義。然而,在沒有經歷、沒有捲入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並不領會意義的學習。有兩個學習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說明這個論點。喬迪在幼兒園裡整齊的隊伍中站得筆直,面對著國旗高唱:“我的祖國叫人亂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為了你,我歌唱!”顯然喬迪學會了按一定的次序發出這些音節來,並使這些音節合上一定的調子;可是他有沒有經歷過什麼——有沒有捲入什麼呢?儘管老師講過祖國的重要和自由的好處,喬迪唱這首歌時卻沒有想到任何意義。無疑他聽過這首歌,但是聽並不會激發出任何意義來。喬迪學會了一首歌,但是他沒有經歷過。他完全是背下來的,沒有一點意義。

因為他現在可以參加上早操了,他的行為有了變化,但是從我們對經歷這個術語的含義來說,他還沒有過什麼跟這首歌的內容有關的經歷。另一個例子是這樣的:貝麗爾對生長著的會爬會飛的東西都感興趣。一天,她正專心地注視著水缸裡金魚的運動。她問金魚是怎麼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說魚類通過把鰭刺伸入水裡的氣泡中進行呼吸。貝麗爾捲入了這個問題。姐姐的解釋對她來說是有意義的,她可以想象出魚這樣呼吸的情景。這是不是一種經歷呢?過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貝麗爾的父親帶她到一個湖上去釣魚。

當一條小狗魚被釣到船上時,貝麗爾觀察到了魚的鰓蓋發喘似地運動,注意到了鰓蓋下面忽隱忽現的血紅鰓瓣。“它是在設法得到空氣嗎?”她問她父親。“不錯,”他回答說。“這些是鰓。”“鰓是象肺嗎?”再後來,貝麗爾俯身觀看一池鯉魚。她注意到魚象用手臂和腿一樣用鰭使自己保持平衡。她還看見它們在不停地往嘴裡吞水。她想,“這些水到哪兒去了呢?”也許你想和一位朋友討論一下喬迪和貝麗爾的學習方法的不同。這兩種學習跟你曾經列表比較的自己上學時認為有趣的和沒有趣的課程的因素有沒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呢?

書中兩個例子讓我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經歷,喬迪學會了唱歌,是一種經歷嗎?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詞,知道歌的意思。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篇4

(原創文章,用心之作,懇請評論指教)

同學們好,老師們好,大家都好。

首先,感謝學校提供這個機會,讓我能站在這裡,與同學們交流、分享我對人生、對生活、對教育的一些感悟。如果我的講座,令你有所收穫,能夠觸動你心靈哪怕是很微弱的觸動,引起你的思考,激發出你青春的活力,更自信的面對人生,前方的路越走越寬,我們就彼此祝福和感謝。

我講座的題目是”改變你的一生”,這個講座,估計是許多權威的成功學專家或專家級的心理諮詢師都不敢用的題目,不敢涉獵的講座內容,而我之所以選擇這個挑戰性的題目作為講座的內容,主要是對自己的挑戰,讓自己反思那些最有價值的東西,讓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也讓同學們能夠最大程度的獲益我的講座。

1、“你是付費的“

大約在50年代,美國最著名的心理催眠師最得意、最出色的弟子,在給當事人做集體催眠的時候,失敗了。他反思自己的催眠過程,沒有任何的問題。他又做了一次,並將整個過程錄了音,給他的導師聽。導師聽了,也感覺不應該失敗。他又給當事人做了集體催眠並把整個過程錄影,讓導師幫助分析失敗的原因。導師看了一遍又一遍,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可能不成功呢?忽然,老師恍然大悟,問“你收費了嗎?”沒有。這就是問題所在。在免費的集體催眠過程中,當事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不能按照催眠師的指令行動,再好的催眠師也無法避免失敗。

這樣的免費我們遇到的太多了。到日照去聽專家報告,中間有人悄悄走了。課程專家來進行教材內容分析,中間休息,回來的人明顯少了。在座的諸位,也有許多沒有認真聽講,因為你也是免費的來聽。課堂上,有許多同學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課下,有許多同學幾乎從來沒有向老師請教學業上的問題。那些動輒上千上萬的收費報告、講座、培訓等,自己付費的聽眾,都聽的聚精會神,筆記記的都很認真。休息的時候,都積極主動的和講演者探討。

而我們真的是免費的享受服務嗎?不,我們是付費的。你的老師是國家為你付費的,你的學習、生活費用是父母為你付費的,你的時間是自己付費的。請珍惜那些付費的機會。

2、學會感恩

我們在沒有獨立經濟來源的時候,父母是主要為我們付費的。他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我們提供最大的付費。看看我們的父母,想想他們平日的一日三餐,他們的上衣、褲子、鞋,為我們操勞的那飽經風霜的臉,那深深的皺紋,那隱藏在黑髮裡的絲絲白髮,那時常牽掛你的柔弱的心。他人生的意義,就是讓你更好的享受陽光、雨露,而自己面對風雨坎坷。你所不知道的故事裡,有多少父母含辛茹苦的酸澀。我們的父母,寧願嚐盡人間苦辣,也不願意你受到絲毫的傷害。問世間可有比父母對你還好的人?沒有。無私的愛,只有親情的母愛、父愛。應不嫌棄,應不拋棄,不求回報,我們享受到世間最好的愛。

我們要感恩,我們要回報。

請從尊重父母開始。

家長會上,不要嫌父母穿的土,沒有為你精心打扮,他們的時間都在為你賺錢,為生活奔波。從父母手中接過錢,不要嫌少,父母已經盡力,他們節省下來的錢都留著給你備用。不要怨父母無能,他們的才能已經發揮極致。

到家的時候,問候一聲父母。外出的時候,徵求一下父母的意見。每個特殊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給父母買些小禮物。勇敢的對父母說一聲,“我愛你”,愛是需要表達的。

離開父母的日子,好好的表現,不要讓父母牽掛,不要讓父母為你那些煩心的表現擔憂。

你長大了,你要有成熟的表現,你要三思而後行,你要記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讓父母蒙羞,不要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你無須太多的保證,用你的行動去表達。不是父母對你沒有期望,是你的表現令父母無法期望。每個孩子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夢想,你寄託著太多愛你的人的希望,為了自己,為了父母,努力吧!

有經濟能力的時候,記得要回報父母,從物質到精神。不要把錢浪費到你的酒肉朋友身上,也請父母一次大餐。逢年過節,不要只記得送禮與利益之人,也要給父母一份大禮。當父母老了,要好好孝敬他們,不要嫌棄他們,他們的光和熱已經散盡,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盡所有的力量幫助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享受如同我們最初享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那份關愛。

3、學會感謝

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可能,他們早已忘卻,但我們要記住。記住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即使微不足道,也要緬懷於心。

心存感謝的人,靈魂不會虛妄;懂得感謝的人,感性世界充滿陽光;學會感謝的人,心胸有海般寬廣。

學會感謝,感謝就像一縷春風,吹過你的心田,讓麻木的靈魂甦醒驚喜;感謝猶如一場春雨,拂過你的心靈,讓乾枯的思想煥發滋榮。

學會感謝一切仁慈和恩惠,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上,那種穿透世俗壁壘的淳樸而真情的感激,讓每一個接觸的目光裡洋溢著祥和、親切與自然。

感謝那些曾經給予我們關心、幫助和鼓勵的人,同時也要學會感謝那些給以冷落、譏諷、甚至愚弄過我們的人。前者心存善念,我們要感謝他們善良、正直和熱情。有了他們哪怕是一句簡單鼓勵的話語,也可以讓我們堅信自己的能力,從而坦然地面對一切苦難。我們感受著友情的溫暖,人性的質樸。而後者,也正是在我們生活過程中,有了這樣的感受,我們可能會消極、孤獨、痛苦過,當你迴轉過心境時,你會發現它可以激發我們的心智。冷落過我們的人,他可以讓我們學會熱情地對待別人。譏諷過我們的人,他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次感悟。當我們身心受到傷害時,它會讓我們活得更堅強、更自信。學會感謝,正是有了這樣或那樣的愚弄與嘲諷,它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先天性”的不足,成為我們向上的一種動力源泉。所以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志!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 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

人生其實是個大戰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實戰家。有失敗、有成功、有悲傷、也有喜悅,我們要學會感謝失敗,帶給我們再一次衝擊的勇氣。感謝成功和收穫所帶給我們的快樂。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不經歷挫折就不懂得進取。學會感謝,那是激發我們向上攀援的階梯,讓人生的感動更真實地走進你我的心田。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用哲學家的眼光看待生活。我欣賞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欣賞開在寒冬裡傲骨風霜的梅花。那是兩種不同的美,美的讓看到它的人感動,從心底有一種嘆肅,那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振動。一個美的質樸、純潔、有些彰顯;一個美的高傲、熱烈、而又堅定。人生也是如此,無論我們生存環境好與壞,只要心存感謝,即使是困苦和磨難,也是我們走向成功的起點。苦難是面對一切挑戰的路燈,這燈雖然有些昏暗甚至會有些破碎,只要有勇於掙脫自身的束縛,用激勵心智的火花,接受命運給予我們的饋贈,你會發現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是一片開滿鮮花的風景,都是一片情感的綠洲,都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回味的一個精彩的過程。

學會感謝吧!我的學生。不要哀怨命運的不公,保持一份進取心,去面對生活的挑戰。無論你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無論你是充實的還是迷茫的,也無論你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都要學會感謝,感謝生活給予我們的這些饋贈。放棄心的憂怨,放下手中沉重的行囊和破碎的心靈負荷,輕鬆地走向生活的大戰場,那樣你就會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快樂而又簡單的人。

4、學會快樂

(1)要有目標和追求 【斑馬騎著摩托車 老虎也躍躍欲試】

(2)經常保持微笑 【小狗張著大嘴 戴著假牙 瞧 我的牙多白】

(3)學會和別人一塊分享喜悅 【兩隻小狗 面對一塊大骨頭 說著悄悄話】

(4) 樂於助人 【一個小孩要跌倒 三隻小狗迅速的跑過去 用它們的手推著後背】

(5)保持自己一顆童心【小貓用手捂住狗狗的眼睛 猜猜我是誰】

(6)學會和各種人愉快的相處【小雞、小狗、小花貓、小兔、小豬和諧的在一起】

(7)保持幽默感 【敵人來了 小鹿爬到樹上 大猩猩在樹底下端著槍 別怕 看我的】

(8) 要能處亂不驚【三個猛男在wc小便 一隻威武的大熊出現了 男子低頭斜看】

(9)學會寬恕別人【一隻小狗在給另一隻小狗擦眼淚 不哭 誰都會犯錯誤的 我原諒你 請接受我的原諒好嗎?】

(10)有幾個知心朋友【冰冷的雪地上 兩隻狗熊相互依偎在一起 千兩黃金易得 知己一個難求 可貴】

(11)常和別人保持合作,並從中獲得樂趣【三條狗相互幫助 把食物放入冰箱的最上層】

(12)享受你的天倫之樂

(13)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小貓照鏡子 鏡子裡出現獅子的臉】

(14)尊重弱者

(15)偶爾放縱一下自己【小狗舒服的躺在椅子上 吸著主人的煙 】

(16)有空來貼吧灌灌水【小兔用爪子快速的敲打著鍵盤 快出來夥計 冷清死了】

(17)有空來家中坐坐 【老鼠迷戀著 那誘人的老鼠夾 此生難以忘卻】

(18)最後,不要財迷 【小花貓迷人的陶醉的睡了 手裡緊緊握著那20、50、100、500、1000的美鈔】

5、自信與自卑

從最簡單的角度來定義自信和自卑,自信是個體相信自己,對自己有積極正面的評價,自卑是個體否定自己,對自己有消極負面的評價

我們往往稱讚有自信的人,而批評自卑的人。雖然做一件事而受到鼓勵,便會使人有信心,但,稱讚,卻不會導致有自信的人事業比較容易成功;批評,也不會使自卑的人產生自信,更不代表自卑的人一生就註定失敗。因為自信和自卑,與成功和失敗並沒有直接而絕對的關係,只是大多數人都誤以為稱讚和批評對自信和自卑有正面的作用,所以稱讚自信與批評自卑就一直出現在人類的行為裡。

自信來自自我,它是一種自我評估合格的產物,亦即是自我肯定,以為自己並不輸人。但是,古語有云:「待人也嚴,律己也寬。」如果是這樣的話,自信當然很容易產生;如果是「待人也寬,律己也嚴。」的話,什麼都跟別人比,自然不可能樣樣贏,那麼自卑便成為常客。因,自信或自卑,就看自己是如何評量自己的,標準是高或?是嚴或寬?所以,在自認為比別人好的層面,我們就有自信,而在不如別人或自己無知的層面,我們就顯的自卑,而絕口不提。

自信雖然可以輕易的經由寬待自己而產生,然而,這種經由寬待自己的評量所產生的自信,卻是沒有足夠能力的自信,因為評量的標準太過主觀而且偏低,往往最後導致自卑。

自卑情節使人不敢輕易去嘗試新的事物,深怕會再度失去自信。然而,自我卻頗賦阿Q精神,會以各種辦法來找尋獲得自信的方法,如打架、鬧事、訴說及幻想別人的糗事等一般人不敢做或不願做的事情,或是做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建立自信。

我們的生活,絕大部分就擺盪在自信與自卑之間,即使有自信,卻也常常不能把是事情做的完整;至於感到自卑的事,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更不用說要主動去做。難道我們的人生就是註定要失敗和難堪,而只能以自己雞毛蒜皮的過人之處來自傲,和以聽到或看到別人出糗的事情來自娛嗎?當然不是,會有這樣的精神生活困境,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不瞭解自我思維的盲點,和不瞭解自信與自卑的根源所導致。

自信和自卑的根源是相同的,它們同樣是自我的產物,我們經由眼睛觀觀察人事物,為了要方便及增強頭腦記憶,和自我本身能力的有限,所以只能夠記憶事物部分特徵,在自我選擇事物的特徵時,自我與自己的外觀和所生活的環境做了比較,來找尋其間的差異,因為身體的外觀和生活的環境,最受自我保護,自我最熟悉不過,所以自我總是拿任何觀察到的事物跟自己做比較,就在這比較之下,產生了多、少、強、弱、輸、贏之分,然而,說穿了,這些分別與行為並沒有直接關係,只因為自我對與比較之結果加以認同和執著,所以產生了自信和自卑,自信與自卑就因為自我意識的作用而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一件事受到別人的鼓勵、欣賞或肯定,就會有信心去做任何嘗試,這種信心與自信是不相同的,信心是在別人的關愛之光芒照射下所產生的一股力量,當然它也可以是自發性的,這股力量遠遠超過因自信而生的力量,它讓人充滿動力和智慧,而自信只產生勉強。所以,因自信和自卑而生的行為是被動的,而信心則是完全的主動。

我們總認為,頭腦中浮現的各種想法或意念就是我們行為的唯一的根據,就是自己的智慧,但其實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受到自我意識的矇騙,因為我們不認識自我,所以不曉得它的真實面目,不能看穿它的謊言,要是我們認識某人,就會知道他的優點和缺點,會與他做適度的相處;同樣的,如果我們瞭解自我,就會知道它的優點和缺點,而不會一昧的相信自我意識所產生的一切。我們必須瞭解自我意識的作用和根源,然後才能瞭解它的優缺,而適當的運用它,只要我們不再一昧的與有限的自我意識認同,我們就不會在執著於為方便記憶而做比較的結果,如此我們就能擺脫無力的自信和無膽的自卑情節的束縛,而擁有絕對的信心。

我們真正的主宰是我們的良知,而非自我,只因為良知的訊息短暫而不易理解,所以經常遭到頭腦的忽略,而自我意識則因為其訊息都是利用頭腦已知的,容易為頭腦接受,所以便取而代之成為偽政權。良知也就是所謂的覺醒或本來面目,是心靈真正的主宰,它是空無一物、超越時空、有完整智慧及無限力量的。而自我則是受無史以來即有的業力所影,所以是受時空限制的,而其訊息都是第二手的、陳舊的,所以也是無知、無能、矛盾無秩序及無明的。自我頂多只能作為頭腦的參謀,所以若是以自我為行為的主宰,我們的生活當然是混亂不堪。

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了解自我,進而明心見性、超越自我,雖然這必須有相當的毅力、智慧與機智,但卻唯一也是最好的辦法。而在我們尚未了解自我之前,即使感到自卑,我們也要有勇氣去嘗,要了解自卑不等於是失敗,因為自卑是一種心理上錯誤的自我認同,而失敗則是自己在實際的事件處理上做的沒有別人好,因此而輸別人,兩者是不同的。雖然有自信,卻凡事要三思而後行,要了解自信不等於是成功,自信也是心理上自我的錯誤認同,而成功則是事情的判斷及處理手法比別人精確及完善,所以能有過人的表現,兩者也是完全不同的。

諸多社會問題,絕大多數都是這種因過於自信而導致自卑,以及在不甘自卑的情節中,不擇手段找尋自信的惡性迴圈所造成,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心理惡習的矯正工作,如此,不僅我們的心靈得以常樂,也能根除非法及不正當行為的產生,而具體減少社會紛爭,進而創造安和進步的社會。

附 錄 失敗會讓人得到評估自己的能力。失敗的感覺雖然難受,卻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成功,因為,成功是由失敗的經驗所累積而成的,是由一連串難受的感覺所換來的,是心血的結晶,所以小失小得,大失大得,只有一再的檢討缺失才有永遠的成功。

科學教育類心得體會篇5

黨的十七大報告內容中曾經明確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並且要求“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對於黨和國家各個方面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樣對社會主義大學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本質

從表義上來說,科學就是符合客觀規律,合乎基本邏輯,體現客觀現實;發展就是要繼承和革新,有所變化,能夠反映時代性。而從根本上來說,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把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作用應用於我校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工作實踐,核心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為本,基本要求就是以我校“合格+特長”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著力點,全面深化大學生素質發展的途徑、方法,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增強創造條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學生工作理念創新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現代化教育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等教育作為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高校的學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務。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是發展,發展的實質就是在總結中革故吐新,核心也就是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環節的學生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我國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國際化軌道,這就必將要求我國高等教育要按照國際化的標準去衡量辦學水平,所培養的人才規格也必將向國際標準轉變;資訊化、網路化的加速,使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湧入,不同程度地衝擊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靈魂;高校擴招,學生人數激增,質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現象;高校體制改革,就業方式轉換,學生的就業壓力加大;高校後勤社會化的步伐加快,學生的傳統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等等。所有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都迫切要求高校學生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換觀念,探索新的工作機制,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進行全面創新,而思想是先導,要創新必先更新觀念,轉換腦筋,從傳統的工作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從不合適宜的教育觀念中解放出來,從不切實際的“高、空、虛”的工作理念中解放出來,以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推動學生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生工作理念創新的核心內容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切實保證學生工作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可持續發展,需要從六個方面創新學生工作理念。

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價值目標觀。高校學生工作的傳統的做法就是從學校的條條框框出發,要求學生去適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這就容易脫離學生實際,造成學生的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勢下學生工作必須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需要層次和需要結構,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才目標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統一起來。“一切為了學生髮展,一切為了學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依靠和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為學生的現實發展需要創造各種可能創造的條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內在成才動力,把工作實實在在放到育人為本的這一個工作價值目標上。學生工作必須面向每個學生,尊重、關心、教育、引導好每一學生,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2.樹立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核心素質的人才標準觀。隨著知識經濟資訊社會的到來,創造力將成為社會經濟進步的主要動力,成為關係市場競爭成敗的決定性力量,那種“唯文憑、唯分數、唯專業”傳統的人才觀已不合時宜。教育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創造力方面,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對創造力的發掘,訓練、強化、激發受教育者的創造熱情和創造才能,積極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創新人才。新世紀的人才應是能夠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能夠參與全球性競爭與合作,能夠主動適應,積極推進甚至引導一系列社會變革的創新人才。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的實現,需要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建設者擔當使命。

3.樹立突出主體、開發潛能、激發創造的工作方法觀。傳統的學生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導,堵而不疏。這種治標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學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和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新形勢下的學生工作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張揚與優化。通過理想信念教育,為學生進行需要的自我選擇和自我調整提供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通過正面引導、反面懲戒來進行學生的需要

誘導;通過動機激勵、過程磨礪、利益驅動來進行學生的需要驅動等等,激發創造學生內在成才動力,從道理上說服學生,讓學生弄清是非,權衡利弊,從而使學生正確規範自身行為,確選擇調整自身在學習、生活中需要結構。而教育觀念要打破統一思想、統一標準、統一佈局的模式,適當地提倡拉開檔次,鋪開階梯,允許有部分人先走上去,另一部分人再扶上來的育人的階梯原則。

4.樹立體現互動性、層次性、整合性的工作體制觀。高效的工作體制可以促發主體的工作熱情、興趣,使主體在工作中不斷產生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成為主體不斷產生工作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的不竭動力;也可使整個工作群體形成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傳統的高校學生工作體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體制重心的錯位,造成協調、服務部門忙於應付具體事物性的工作,而無暇對整個學生工作進行協調與把握;二是體制基層的虛位,學生工作基層組織的積極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使整個學生工作活力欠缺,創造力不夠;三是體制的整體創造力的空位,造成領導機構、協調部門、基層組織的脫節。面對新世紀的高校學生工作必須要適應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求,進行體制理念的創新,其中應注意三個方面:一是體制的互動性,有利於上層和基層相互激發工作活力與創造力;二是體制的結構層次性,有利於工作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三是體制的整合性,有利於區域性服務於整體,全域性指導、協調區域性,發揮整個體制的凝聚力和資源整合力。具體來說,就是要形成“上”有“決策層

”,總攬學生工作全域性,把握帶基礎性、全域性性、前瞻性的大問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育人原則;“中”要有“協調層和監控層”,對學校總體學生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協調和監控;下”要有“責任層和落實層”,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積極性,實行工作重心的下移,推行目標管理、量化考核的評價制度,建立競爭機制。這樣整個工作網路就會形成一個動態、靈活的高效的“金字塔”型體系。

5.樹立不斷創新教育、管理、服務內容的科學工作內涵觀。教育、管理、服務是學生工作的三大主題,但在新的時期這三大主題的結合方式以及它們三者自身的內涵就存在理念創新的問題。傳統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管理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務功能被弱化、淡化,使工作一直停留在較低層次水平。面對新的形勢:學生人數激增,學分制的推廣,學生的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及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等等,傳統的教育、管理已不合時宜,不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徵變化和他們的成長規律。學校學生工作要逐步從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務型轉變,轉換工作職能。一是要創新教育內涵理念。江澤民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知識教育,而且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要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對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界定。而對於高校學生工作的教育內涵來說,就是要進行以創新教育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的全面成才教育。而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從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向啟發式、引導式、激發創造式的教育轉變。二是要創新管理內涵理念。學校學生工作要從傳統的以本本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權力去管理的模式中走出來,注重“導向管理”。管理的內容要從點上的管理到整個層面的深層次管理;管理的物件要從個別管理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據要從校紀校規的管理上升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高度層次;管理的手段要變直接管理為主到巨集觀和導向管理為主,變教師管理為主到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總之,就是要從被動式、強迫式的管理變為主動式、民主式的管理,從管理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務為主的工作模式。三是要創新服務內涵理念。學校學生工作要從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走向教育型、服務型的工作模式,要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優化校園軟硬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全面成才的內在動力。服務的內容要把握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服務方式要在引進社群管理方式的同時,實現服務最優質化、物質利益的最小化。學生不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投資者和消費者,要為學生提供各種生活服務,改善生活環境,對學生社群進行物業化管理,健全社群功能,構築集文化、休閒、娛樂、購物、健身為一體的文化社群;提供勤工助學服務,擴大勤工助學的網路與途徑,幫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學習服務,指導學生考研、出國、創作發明等;提供就業服務,健全資訊網路,加強政策、心理、技術各方面的指導等。

6.樹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的工作新途徑觀。網路技術的發展給傳統的高校學生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為學生工作提供了現代化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間和途徑。新形勢下學生工作要轉換教育觀念,樹立資訊資源意識,主動超前介入網路教育平臺,這是把握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制高點的有效途徑。在推進學生工作進網路時應把握三個要義,一是要找準學生工作進網路的立足點,用正確、積極、健康、科學的思想文化資訊佔領網路陣地,提高學生“接受正確,有益的資訊,拋棄錯誤、有害的資訊”的能力;二是探究學生工作進網路的切入點,採取與大學生心理需求、生理特徵及成長規律相適應的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三是要把握學生工作進網路的融合點,“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