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我和我的父輩》個人觀後感

《我和我的父輩》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是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和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後“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我和我的父輩》個人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和我的父輩》個人觀後感
電影分為四個分段,分別從抗戰歷史,航天覆興,改革開放,科技未來四個時間段,四個方面,以家庭的小人物視角,描繪不平凡的故事。四個家庭,四個父輩,分別描述了抗戰時期的戰場父子,航天事業的幕後無私奉獻的父親,在改革起步階段一個追逐時代浪潮的父親,以及為了未來人工智慧事業獻身的父親。四個父親,為了各自的目標,各自的使命,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一個崇高的形象,奮力追逐的榜樣。
  
  全篇最讓我難以釋懷的無疑是第一篇《乘風》,在面對是日軍將繼續前進,可能覆滅群眾和團隊的危險情況下,父親選擇讓兒子發射訊號彈,將日軍引走,掩護大部隊撤離,最終大部隊安全撤離,而自己的兒子卻壯烈犧牲。這個階段採用三方視角交替描述,在兒子和日軍博弈,父親焦急的等待,以及撤離群眾中新生兒的降臨,渲染緊張的氣氛,讓觀眾也焦急的等待。得知結果,父親獨自哭泣讓人動容,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相信每一個父親都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家國大義,有國才有家。最後的決戰場面也是令人激昂難抑,全體戰士高舉刺刀騎馬衝鋒,一往無前的氣勢,面對炮火,即使一直倒下,讓我覺得是以卵擊石的情況下,依然衝鋒,部隊的旗幟,一直沒有倒下,即使是中彈落馬,也有另外的人接替高擎軍旗。象徵部隊頑強不屈的抗戰精神。最後,那個新生兒取的名字和犧牲的兒子名字一樣,我認為是寓意新的輪迴,一個人犧牲會有更多的人前赴後繼,為抗戰燃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答,緬懷這個救命恩人。
  
  第二篇《詩》描述,為航天燃料事業奉獻的夫妻以及工作者,通過一首父親“欠”孩子的一首詩,貫穿始終,父親的事業屬於保密,所以無法對孩子以及他的朋友們所知曉,形成了誤會,於是有了善意的謊言,自己的工作比作在天空中寫詩,但還沒來得及寫下,就被事故奪去生命,妻子代寫了這首詩,並想隱瞞父親逝去的事實,然後孩子還是發現了真相。片中,以孔明燈代指航天,燃料代指無數的航天工作者,也寓意無數幕後無私奉獻的航天工作者,無數個父親母親,犧牲了家庭,燃燒了自己,使航天事業不斷飛昇,不斷光明。
  
  第三篇《鴨先知》,是描述一個在中國新產業起步的時代,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父親,以及家庭的“支援”。我認為這一篇要傳遞給觀眾的價值觀,是要做一個敢為人先,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善於發現商機或者說是機會的人。每個新產業的出現都有先驅者,不斷地探索發現才能成功,而如何抓住機會,站在時代浪潮的潮頭,在片中也說了,父親平常就有異於常人思維的頭腦,並且敢於嘗試以及對於旁人的看法,家庭的不支援以及到後面的支援。所以學識,膽識,家庭支援,三者才是成功的關鍵。
  
  第四篇《少年行》,講述2050年的機器人穿越時空試驗,和一個失去父親的單親家庭發生的故事,父親為了人工智慧實驗離開了,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染上愛發明創造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而中國家庭對於孩子是真的秉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書的教育理念,對一些無關學習的興趣就是不務正業。一刀切的禁止,不如迂迴的引導和支援,好的興趣有好的支援,壞的興趣也要好的引導去杜絕,在孩子人生觀還未發育成熟的觀念裡,父母不能以他們自己的世界觀來評判。這篇以未來的科技創新為切入點,一方面是讓孩子可以有好的興趣並且繼續走下去,另一方面也是教育家長,如何樹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相比於前兩部閤家歡的氛圍故事,我認為第三部更適合給家長看,中國式大多數家庭都缺少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父親這個角色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所能帶給孩子的影響是佔很大部分,也是對孩子性格成長的影響最大的部分。前面四個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也使得孩子成為父親那樣的人,追逐父親的事業。在這開放多元的時代,每一代人的思想都是不斷進步的,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每個時代的核心,這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些許感悟,才疏學淺。
  

標籤:觀後感 父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