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5篇

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心得體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智慧,通過與他人交流,我們能夠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共同成長,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5篇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篇1

國電集團和國電科環集團黨委號召廣大黨員幹部開展向偉大的科學家袁隆平同志學習的活動,並下發了《袁隆平傳》一書,我懷著崇敬而好奇的心情開始翻看了這本以政治教育讀本身份出現的書籍,但是,它傳奇的色彩,豐富的內涵和感人的事蹟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氣將它讀完。袁隆平同志的傳記,他代表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鍥而不捨的民族精神和高貴品質。

學習袁隆平,首先要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對祖國和人民始終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說:”科學研究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不愛國,就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就不能成為科學家。”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的黨員,身處環保工程第一線,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同國電集團的環保事業及國家、民族的奮鬥目標統一起來,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的環保產業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興國的實踐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遠大理想和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並立身本職,從做實、做大、做強著眼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第二要學習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袁隆平院士認為:”成功的要決在於知識、汗水、靈感、機遇。”20世紀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遺傳學說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視野開闊,通讀外文資料,瞭解到了孟德爾、摩爾根現代遺傳學理論研究的新動向,於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打開了雜交水稻”王國”的大門。他為我們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更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立人,學一生,愛一行,鑽一行,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職崗位上百折不撓,鍥而不捨。並弘揚時代精神,樂於服務,甘於奉獻,振興我國電力環保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篇2

經過一夜忐忑等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軍的中國超級雜交稻今日成功通過畝產900公斤世界紀錄大考。這位年過八旬的耄耋老者當日向媒體揭祕了令世界側目的中國“超級種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率領的中國農業部超級雜交稻驗收專家組,對位於湖南隆回縣羊古坳鄉雷鋒村的107.9畝“y兩優2號”超級稻試驗田進行了現場抽籤驗收。程式華次日公佈的驗收結果稱,這片百畝試驗田平均畝產達926.6公斤,標誌著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攻關大獲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賴稻米作為主食的現狀下,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一直是各國奮鬥的目標。日本、國際水稻研究所都制定過水稻高產育種計劃,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積土地上實現畝產800公斤的目標。雜交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始終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無人登臨的高峰。

自上世紀以來,由袁隆平領銜的中國科研團隊曾先後於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700公斤、800公斤兩大世界難關,使中國雜交水稻超高產研究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篇3

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電影之所以感人,歸根結底的原因只有一個——袁隆平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勤勞、堅韌、仁愛

袁隆平的成果,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用電腦算出來的。那是長年累月,蹲在田間地頭一點一點摸索總結出來的。現在搞學術的人難出成果,常自抱怨,可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那樣的勤勞辛苦精神呢?就以這次電影釋出會為例,那麼多的媒體記者,釋出會一結束,全都離開,趕回去發稿子。可是他們連電影都沒看,又如何能寫出感動人心的稿件呢?曾經踏實的中國人,在如飛的社會節奏裡,早已經變得浮躁,又怎麼能獲得真正的成果呢?

袁隆平夠堅韌,一次次的失敗,也沒能阻止他最後獲得成功。他的堅韌體現在以苦為樂,逆境中也常開玩笑;他的堅韌體現在痴心不改,數十年如一日只想著雜交水稻;他的堅韌體現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沒有國家和別人的支援,他也要將雜交進行到底。支援他如此堅韌的,是他心中“為民謀食”的仁愛精神。

袁隆平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這正是中華文化裡,“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精神。這是人類社會最廣大最深厚的仁愛精神,遠比什麼虛偽的上帝來得真實。正是這種“愛人如愛我”的仁愛精神,幫助袁隆平戰勝數不清的困難,最後獲得成功,為人類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因為他的成果,世界上可以多活一億人。這種精神,是推崇天下為公的中國人所獨有的。這種精神,放在自私社會裡是行不通的——現在為什麼不出袁隆平?

電影《袁隆平》裡,袁隆平因為在課堂上推崇孟德爾和蘇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森,遭到了領導的批判。原因當然是“否定社會主義科學,提倡資產階級學術”之類的。這就太令人鄙視了,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也沒有階級之分,不管誰的成果,只要是為人類造福,為何不可拿來我用?如果按照電影中這幫弱智革命派的邏輯,蘇聯的人造衛星技術,源於納粹德國的火箭飛行技術,技術到底算誰的?蘇聯人造衛星上天,是代表了社會主義的先進,還是納粹制度的成功?可見,____中搞的一些事,是醜陋的,甚至是反人類的。類似的情節還有,紅衛兵把袁隆平培育的稻苗都砸了。就算袁隆平反動,稻苗也反動?____是個爭議極大的話題,到今天也是如此。我反對任何方向的極端化做法——既不要凡____必反,也不要凡____必挺。唯物辯證法原則適用於萬事萬物,我想____也不可例外。

以劉老師為代表的幾個水稻專家,就是這一類人。他們自己無能,卻佔據著位置。這還不算,他們還要極力破壞別人的事業,限制別人的能力,讓別人也一事無成。大家都一樣無能,他們的無能看起來才正常,才不會被關注,他們的地位才不會動搖。劉老師因為怕袁隆平培育出雜交稻,趁著大雨把袁隆平的稻田毀掉,寧可損失國家利益,也要阻止能人成功,自私到了極點。“木秀於林,風必催之”,這個風,不是來自敵對方向,而往往是來自自己陣營。這種醜陋的中國精神,貫徹在無數的中國人中間,即使到今天,也仍然大行其道。因為這個精神,中國屢受列強欺壓,被英法聯軍打,被八國聯軍打,被日本鬼子打。因為這個精神,中國屢遭外商打壓,一些醜陋的中國人,爭相在外國人面前獻媚爭寵,卻對於自強的中國人,明槍暗箭,除之而後快。如果說,中國人不能夠根除這種劣根性,那中華崛起夢就永遠只能是一個夢。卑劣的小人們,把無數的袁隆平扼殺在萌芽裡。以至於今天我們對於袁隆平感到格外的珍惜。然而,按照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她應該產生千千萬萬的袁隆平才對。那些被扼殺了的天才,都毀在這些中華民族的小人之手!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篇4

“讓更多的人吃飽”袁隆平91歲離開。大師隕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國家的脊樑”將被我們永遠銘記。

傑出貢獻改變世界。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家。他是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勢成功應用於生產的科學家。他發明了“三系”雜交秈稻,成功開發了“兩系”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幾十年來,他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為中國的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解決世界60%人口的吃飯問題,袁隆平的貢獻是顯著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學術態度影響深遠。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飽受困難和挫折。無論什麼情況,他的身體裡總是流淌著祖國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裡。他還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級雜交稻的巔峰。一路走來,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敗、挫折。他一直埋頭苦幹,不怕吃苦,闖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麼會失敗?”一直激勵著無數科學家參與遊戲科學競賽;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也不要怕別人說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勵著青年學生勇闖創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則是淡泊名利、踏實做人。他無數次拒絕了來自國外的高薪聘請,因為他知道他和雜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國。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對待成就,他極富人情味,常懷感恩心,把雜交水稻的功勞歸功黨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時尚的消費觀,也不把個人的財富看成是負擔,曾因為多看了幾眼豪車上新聞,卻依然選擇普通的車子下試驗田。“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熱愛的種子一樣,深埋在後人心間,令人從中汲取力量,傳承使命。種子優良了,水稻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兩個夢依然任重道遠,但有“雜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將激勵更多的人為科技興國而戰,未來可期。

觀看袁隆平心得體會篇5

應市衛生局組織,衡陽市中心醫院職工於7月22日在紅旗劇院觀看人物傳記影片《袁隆平》。影片以生動幽默的插敘方式描述了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背後的故事,拉近了我們與袁隆平教授的距離,偉大的人格如此清晰可見:

堅持

自第一次發現野外雜交水稻已有十餘年時間,袁隆平的研究仍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進入了“瓶頸”階段。眾多專家教授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提出了質疑和反對,要求他放棄研究,袁隆平氣憤地說:“難道歷史上沒有的事情我們就不能實現?外國專家做不出來的事情我們就一定也做不出來?”很多人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能堅持實現夢想。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有這樣一句話,“成功在大後天早上,大多數人放棄在後天晚上。”

大愛

在影片中有多處袁隆平教授向發展中國家人民傳授雜交水稻技術的片段,袁教授的雜交水稻技術普及到菲律賓、埃及、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推廣2.3億多畝,增產水稻200多億公斤。

外國記者問他:“對於您的雜交水稻技術被世界各國學習和使用您有何看法?”

袁隆平說:“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激動,我希望雜交水稻技術能被世界人民尤其發展中國家更為廣泛的運用,讓天下人都有飽飯吃。”大愛無疆,這種愛突破了區域和國家的侷限。

不息

片尾,外國記者問:“您如今還會繼續從事超級雜交水稻積水的研究嗎?”

79歲高齡的袁隆平舉起了手,“生命不息,夢想不止”,頑童般留給鏡頭一個燦爛的笑臉。現在,袁隆平久居長沙,其研究工作仍在繼續,在會見有關學者時,他對使用計算機數值演算法計算最優化水稻的株型空間分佈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生命攜手希望,希望孕育生機,生之所生,生生不息。

袁隆平為中國乃至於世界糧食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袁隆平教授我想並不過分: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