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精選3篇】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在經歷了一年的辛勤勞作後,這個時候碩果累累最是能體現出豐收的喜悅之情,怎麼寫心得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相關參考資料,歡迎你的參閱。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精選3篇】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1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為什麼要設立這樣的節日,起碼有四重深意。
 
  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三句話精準詮釋了“三農”工作的重要性。每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雷打不動為“三農”而出,僅此,就足以顯現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而設立這樣一個節日更是為了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
 
  飽含了全國上下對農民群體的深情祝福。教師節 護士節 記者節……針對一個群體而設立的節日,代表的往往是對一個群體的祝福。今天的農業 農村農民與過去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農民=種地”的單一模式早就一去不復返。種養殖 做電商搞加工,今天的農民條條大道通豐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要提醒全國上下不要忘記農民的偉大創造和艱辛付出,深情祝福廣大農民大豐收大增收,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美好生活。
 
  高高樹立新時代農民的尊嚴感 榮譽感。民以食為天,不論社會怎麼發展,“農業 農村農民”的重要地位不僅不會改變,而且只會加強——因為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裡,永遠有放心糧食新鮮蔬菜以及其他由“農民造”的生產生活必須品。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要高高樹立新時代農民的尊嚴感榮譽感,提升億萬農民的幸福感 獲得感。
 
  鮮明傳導興農助農富農的使命責任。“中國農民豐收節”強調的是“豐收”,那麼農民的豐收何以才能實現?顯然要靠各級各部門切實扛起興農助農富農的使命責任,唯有真抓實幹,帶領廣大農民奔富路,抓好產業發展,打好脫貧攻堅戰,聚力鄉村振興,才有可能實現大豐收大增收。也只有各級各部門盡到應盡之責,履行應盡使命,才能在“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交出“豐收”的合格答卷。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心得體會五
 
  有人喜歡生機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歡百花齊放的夏天,有人喜歡銀裝素裹的冬天,而我卻偏偏喜歡那絢麗多彩的秋天。因為它是豐收的季節!
 
  秋天到了,農民伯伯種下的稻穀黃了,變成了金燦燦的一片。秋風吹來,細看稻穗兒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粗看那又似金黃色的波浪。在陽光的照耀下,它閃閃發光,令人著迷!農民伯伯迫不及待地走向田野,勤勞地把穗兒割下來,帶回家中。隨著一趟又一趟的走動,流下了那一滴又一滴的汗水,真是汗流浹背!
 
  又看那果園。果園裡果實累累有:橘子、柿子、香蕉……真是各種各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各種顏色的果實掛滿枝頭,讓人垂涎三尺。再仔細一看,婦女站在樓梯上採果,採下後,又小心翼翼地放進籃裡。雖說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還是不時傳來她們的歡聲笑語。小孩子也不閒著,運送水果,活像一列列小火車,多可愛!
 
  正因為秋天是美麗的,是成熟的,更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所以我愛秋天!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2
 
  恰是一年豐收節,丹桂飄香,蟹肥菊黃,地裡的糧食散發著稻香,金燦燦的玉米讓我懷念起老家的秋收。
 
  諺語有云,“秋分白雲多,處處好田禾”,秋分是一個金黃如畫的季節,也是農人們最期盼的時節,一年的辛勤在此刻迎來豐收,黃澄澄的水稻、沉甸甸的玉米,每逢秋收時節,對老家的懷念就越發濃郁。“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簡單的歌詞,幾句話,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有月光、有云朵、有晚風、有歌聲,還有谷堆的秋收畫面。兒時的我,最喜聽這首《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在蒲扇的習習涼意間,漸入夢鄉。
 
  西南的秋收,到了這個季節,最主要的作物就是玉米和水稻了。玉米是先於水稻成熟的,我的秋收故事就要先從玉米講起。老家的玉米種的特別多,這山連著那山到處都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對地裡生長的作物都特別有感情,每一寸土地,每一顆種子,都見證他們的成長。兒時坐在課堂裡搖頭晃腦背誦的“鋤禾日當日,汗滴禾下鋤”,現在讀起來才更明白勤勞的深意。每逢秋收時節,村裡的孩子但凡有些勞力的,都會幫著家裡做些農活兒。我們把玉米掰回家晒乾,剝玉米粒就是此時全家最重要的工作了。
 
  這麼些年過去了,很多秋收的記憶都隨著機械化變得模糊,唯獨那時和一大家子人坐在客廳裡剝玉米粒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農村的客廳每逢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堆滿從地裡剛收回的糧食,一家人白天在地裡幹活,晚上就會圍坐在堂屋裡剝起玉米粒來。剝粒是個技術活,每年幾千斤的收成是喜人的,但真要把玉米籽從玉米芯上剝下來,還是需要些功夫和時日的。全家坐在玉米堆裡,先用改刀將玉米棒子戳起一道口子,再把黃膠鞋放在長凳腿上,用鞋跟的紋路摩擦咬在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來。那時的我們,對大人們“刷刷刷”沒幾下就剝掉一根玉米棒的能力很是羨慕,自己卻總不得要領,學著剝卻手掌總磨起水泡。直到後來,我們也在熟能生巧間學會了這個技能,麻溜地剝起玉米粒來,有時我們就會免不了和家裡的孩子一起競賽誰剝的玉米粒速度快,一股不服輸的勁頭,臉都憋紅了,但兒時的我卻從來沒能超過大哥。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待玉米粒晒乾入倉,水稻也就成熟了,便到了農人們最忙碌的時節了。從農村到城市的我們,離別了家鄉,告別了故土,以為會漸漸淡忘那些在水田裡耕作的記憶,卻總是在不經意間被某個秋收的畫面牽絆,夢迴當年。西南的農村對水稻的感情是最深的,老家的一山一水全寄託在這片豐收的水稻田裡。兒時那頭跟了我們很多年的老黃牛早已不在了,可當初它耕作過的水田還依舊如故,農人們在這片水田裡耕作、育苗,播種、收割,每個季節的輪換都傾盡了他們的勤勞和善良,秋收成了一家人的團圓。
 
  月亮悄悄升起,農人們漸漸睡去,秋蟲唱起了歌聲,在稻香四溢的季節裡,我們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靠著兒時的記憶,懷念起秋收的美好。白日裡,我們拖著桶,揮舞著鐮刀,在水田裡熱鬧非凡。母親負責在前面割稻穗,鐮刀下的稻香是豐收的味道,父親就在後面“打水稻”,舉起一捆水稻,一下又一下地摔打著割下來的稻穀。這時最考驗父輩們的力道和技巧的了,一摔二搭三用力,稍不注意就可能將水稻上的水稻灑在田裡,手掌磨起水泡。那時的我們汗如雨下,在“砰砰,砰砰,砰砰”的秋收聲中開始一天的勞作。
 
  在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我在老家的秋收記憶裡看到了豐收的喜悅,只是如今的農村早已告別了傳統式的耕作,收割機在稻田裡轟隆作響,奏響著新時代的華美樂章。
 
  參加第四個農民豐收節個人心得體會3

 
  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不是一般的節日,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 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 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現在農民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
 
  從節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另外,秋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 秋耕 秋種的重要時節,也是稻穀飄香 蟹肥菊黃 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
 
  從區域上看,我國地域遼闊 物產豐富,各地收穫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所以,我們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便於城鄉群眾 農民群眾參與,也利於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農民的創造,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從民俗上看,我們國家有十幾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畲族的豐收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國家層面設立一個各民族共同參與 共慶豐收的節日,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團結和發展。
 
  我們的先人非常智慧 非常了不起,總結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豐六二一,下半年豐九二三。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是星期天,而且連著中秋節,屆時歡迎大家到鄉村望山看水憶鄉愁,與農民兄弟一起共度豐收節,共享農家樂。
 
  韓部長介紹,農業農村部對國內外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也廣泛邀請了農業 文化 傳媒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以及基層農民代表座談研討。大家普遍認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十分必要,而且實施的基礎和條件已經成熟。
 
  一是農事節慶有傳統。我國古代就有慶五穀豐登 盼國泰民安的傳統。通過舉辦民俗表演 技能比賽 品嚐美食等活動,大家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目前有13個少數民族有慶祝豐收的節日,這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積累了經驗。
 
  二是各地有探索。這些年,很多地方根據節慶特點和假日節點,舉辦了具有當地特色 主題鮮明 和農事有關的節慶活動,也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動 觀花賞景 採摘體驗 農業嘉年華等知名品牌,很多朋友肯定都參加過,這也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探索了路子。
 
  三是市場有需求。現在人均GDP已經接近9000美元,休閒觀光大眾化正成為常態,廣大市民也有迴歸鄉村,參與農事體驗 品味農村情調的需求和田園夢想,這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四是發展有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糧食生產能力已經連續5年穩定在12000億斤水平,農業現代化在加快推進,綠色發展 農村改革 結構調整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可以說有巨大變化,農村社會保持長期穩定。這些都為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