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5篇

心得體會是記錄我們內心對於某一件事情的看法的文字,為了加強個人的學習,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心得這一種文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再學習再實踐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5篇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篇1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溫家寶總理的一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再次將群眾觀點、群眾觀念擺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也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的提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因此,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當然,有了標準,不採用、不使用,再唯一、再最高的標準,也等於是白搭、空擺。堅持群眾滿意的唯一標準,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各項考核指標、措施、政策,都必須始終堅持群眾第一、群眾至上的原則,必須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徵求民意,將評判的標準和標尺交給群眾,讓群眾說話,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群眾滿意、高興、答應的唯一標準,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它必須落實到黨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項工作上。無論是徵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還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關決策,都要廣泛、全面、真實地聽取群眾意見,並將結果交給群眾評判、讓群眾打分,只要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就堅決不做、不出、不行、不施。

要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五心教育指出的忠心對黨、真心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幹事包涵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為準則。做好本職,服務群眾。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麼,能為群眾做什麼,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幹,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服務群眾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

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髮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胡楊能在乾旱的荒漠中枝繁葉茂,就因為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吸收水分。同樣,只有把根深深紮在人民群眾之中,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們黨才能充滿活力,黨的事業才能充滿生機、蓬勃興旺。我們必須從生命根基的高度,深刻理解離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始終把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不變的堅守。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靠群眾工作起家的黨,是一個把服務群眾作為自己的宗旨、在紮實的群眾工作中獲得群眾支援並不斷髮展進步的黨。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群眾工作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面臨不少新挑戰。我們要結合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黨員幹部隊伍不斷新老交替的實際,認真審視、深刻反思在群眾觀念、群眾立場、群眾工作、群眾作風和幹群關係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好的做法和好的傳統,認真改進工作而不迴避問題,真正把群眾放在心坎上。

始終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有的幹部覺得現在群眾工作難做,是因為利益多元化了,群眾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群眾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於他們的位置上,用群眾的眼光、從群眾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著深厚感情,走到群眾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援。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所拋棄。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把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無窮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兩個率先的偉大實踐中來,這既是歷史的昭示,也是現實的召喚!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篇2

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十四年了,雖說已經不太年輕,但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來講,起初,我就覺得自己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知從何入手。一來,自己從不曾靜心研究過這門課的教學;二來,作為一門新生課程,也確實有太多細節需要探究。儘管這樣,我還是充滿熱情地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委託專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專案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我認為,這是個機會,一個讓我真正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機會,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與培訓資源庫(上)》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體會更是頗多:

多少年來,中國小學校生活過於封閉,學生的成長經歷被侷限在學校的圍牆之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封閉的學校教育活動,導致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缺乏充分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在資訊化社會、學習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徵,學校教育尤其應該具有開放的教育觀念和開放的教育視野,超越學校空間對學生成長的侷限性。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更是一門以直接經驗獲得為主的課程,它與以間接經驗獲得的學科課程不同。學科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前人已經經歷過且已經抽象化、概括化的經驗,學生並沒有與前人同樣的經歷和時代背景,因而不可能直接獲得前人的經驗,所以要通過教師的教和其他教育中介的幫助才能間接認識和接受,因而在學科課程中,教師的“教”是一種很重要的知識傳授方式。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要主張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對客觀事物和自己的生活的感知與直接認識,它更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與個性化知識的發展,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不能像學科教學那樣去“教”綜合實踐活動,但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承擔的指導工作、組織與管理學生開展活動等職責是不可推卸的。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該擔任的角色: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著、組織者、參與者、管理者、協調者、評價者、研究者和開發者,有時甚至可以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生活動都需要干涉的。既然明確了自己的角色,那我們就因該通過學習和實踐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徵,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達到社會和學生對這些角色的期待與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做好以下準備:

第一、要有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適應的課程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更需要教師有相應的課程意識。首先,它要求教師切實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觀念是很難落實好這門課程的。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興趣和愛好。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在活動中發展。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生產意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一種預設課程,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強調過程,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生成活動主題,在活動中發展,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成也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資源意識。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主題,開發利用廣泛存在的課程資源,那種寄希望於依據某一“教材”來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慣性行為,可能是與新課程有距離的。

第二、要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這一課程中的地位。

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的地位有必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合作式的師生關係。這種師生關係在義大利瑞吉歐幼教模式裡被形象地稱為“打乒乓”這一“打乒乓的過程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學習,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係也是如此,既不是學生中心,也不是教師中心,教師和學生是平等合作的關係,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也強調教師的引導和支援,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質,發展自身能力

作為一線教師需要“規劃與設計的技能,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如果我們再聚焦到教師指導所需要的能力,再具體一些,那麼以下四種能力是教師做好指導所需要的:

1.問題預測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預測,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有效地給予點撥,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入。當然,要做到充分的準確地預測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師以積極的、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出現問題,在不斷的設計、實施、指導過程中提高預測能力。

2.觀察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這是教師指導有效性的基礎。

3.對話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蹲下來,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其進行交流。切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確定或轉移話題,切忌變成簡單的告訴。

4.組織交流的能力。在組織交流討論時,教師應該創設一種民主的活躍氣氛,並注意運用引導性提問,促進學生討論的深入進行。特別是總結性的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反思自己及小組的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並通過討論在協商中找到解決辦法。

總的來說,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我們課題小組將本著認真的態度,紮實地開展學習研究——總結——實踐——再學習研究的綜合實踐活動。我相信學生的未來不僅僅在家長手中,他更深藏在教師和紛繁複雜的大社會中。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全面推進其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課題小組會一直努力鑽研下去,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順利有效地進行開出一條陽光大道。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篇3

本頁是第一心得範文網最新發布的《2022年1月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的詳細第一心得範文文章,好的範文應該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對於幹部作風問題,甚為關鍵,必須敢抓、敢管,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庸、懶、散、奢不良風氣。加強績效考核和紀律考核,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使全體黨員幹部不會懶、不敢懶,更不敢不作為,……

對於幹部作風問題,甚為關鍵,必須敢抓、敢管,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庸、懶、散、奢不良風氣。加強績效考核和紀律考核,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使全體黨員幹部不會懶、不敢懶,更不敢不作為,亂作為。對存在庸、懶、散、奢,不作為、亂作為,要敢於過硬,敢於處理,敢於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紀律。

1、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反對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嚴重損害黨群、幹群關係,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黨和政府要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各級領導幹部是黨和政府聯絡群眾的紐帶和橋樑,黨在群眾中的威信,要通過各級領導幹部紮實而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建立起來。如果黨員幹部在工作中搞形式主義,不和群眾打成一片,盡做華而不實、譁眾取寵的事情,吃苦頭、受傷害的是群眾。違揹人民利益和意願的事情多了,群眾就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時間長了,就會失去群眾對黨的信任。

反對形式主義,範文top100最有效的辦法是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形式主義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眼睛向上,做樣子,是給上級看的,心中根本沒有群眾。誰搞形式主義,群眾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痛恨。因此,反對形式主義,必須依靠群眾來進行,把黨員幹部的活動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工作孰優孰劣,讓群眾來評判。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充分尊重群眾意願,才能有效遏制形式主義的滋生蔓延。

2、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反對官僚主義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 “傳家寶”,官僚主義卻是黨群關係的“隔離牆”。習****總書記嚴肅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問題還相當嚴重。總書記警示的“相當嚴重”的“四風”問題之一,就直指官僚主義。

官僚主義有多種表現形式,缺乏事業心,人浮於事、推諉扯皮、消極應對、辦事效率低下、缺乏責任感、謀官不謀事、重己不重民、遇事能推則推、能拖則拖都是官僚主義的表現。缺乏公僕心,不深入基層,不體察民情,對關係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漠不關心,對不安全、不穩定隱患發現不了或者不去發現,發現了不及時報告,不善於處理,甚至瞞報謊報也屬於官僚主義。缺乏好作風,不作為、亂作為,敷衍塞責、消極應對、拈輕怕重、推諉扯皮,無公僕意識等等也是官僚主義的表現。

官僚主義是黨群關係的大敵。如果任其蔓延,就會像無形的牆,隔離黨和群眾魚水相依的情誼;像鋒利的刀,切斷幹部群眾血脈相連的臍帶。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第一心得範文網我們黨的事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難於流長;成為無本之木,終將枯萎。

反對官僚主義,要著重解決在人民群眾利益上不維護、不作為的問題。我們只有全心全意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有“作為”、敢“作為”、善“作為”,才能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廣大群眾得到發展實惠,共享改革成果。這樣,我們也才能真正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3、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反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不僅關乎黨風政風,更關乎社會風尚和民族精神,關乎社會公平正義。一言以蔽之,反對奢靡關乎國家長治久安。

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敗壞黨風政風,危害社會風尚。奢靡之風同大吃大喝、黨員幹部****行為密切相關,人民群眾對其深惡痛絕。我國曆史上向來把良風美俗視為為政之本。而要教化人心、敦風化俗,就必須提倡節儉、防止奢靡。一旦出現奢靡之風,必然危害社會風尚,動搖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

奢靡之風損害社會公平正義,不利於社會和諧。近年來,隨著社會轉型加快,一些黨員幹部在價值觀上產生迷茫,物質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有所滋長。目前我國總體上還不富裕,還有一些群眾生活比較貧困,但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市場,令人瞠目的天價菸酒、豪車名錶消費驚人。奢靡之風使不同群體之間產生消費鴻溝。範文寫作長此以往,會損害社會公平正義,不利於社會和諧。

整治奢靡之風,需要提高人們的道德覺悟,加強精神自律。剷除奢靡之風,除了需要法律和制度建設,還需要將高尚的情操和樸素的道德植入人們的心底。相比法律和制度建設,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建設更為任重而道遠。

以上是本人近期學習的體會,今後還要努力學習,用學習的理論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工作和行為,更好的完成黨和組織交給我們的各項任務。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篇4

為了更好的適應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在本學期的上半學期。在這短短的半學期裡我們主要感官物流業的巨集觀和微觀發展以及主要的物流流程。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們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

經過這幾周對物流管理的實訓,我們在實訓課上接觸了許多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它把我們日常學習的與專業有關的知識緊密的接合了起來,這讓我們深刻明白學習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環節。同時,我們瞭解到物流工作的複雜性,但在在此實訓中充分了解物流企業相關的運營操作程式,增強感性認識,並可從中進一步瞭解、鞏固與深化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瞭解運作方式,將我們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具體實踐相結合,以提高我們的專業綜合素質和能力,當然也為了讓我們對物流公司的運營狀況有一個整體的瞭解,對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增強我們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提高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切身體會到工作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係,對針對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體會,而且發現了不同的問題,使我們在實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理解並吸收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可以說在這次實訓中,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對我國的物流行業現狀有一定的瞭解。中國物流業大多是由運輸、倉儲業轉變而來的,各方面的設施裝置都還不夠完善,管理有的還保留原有的管理模式。現在國內物流企業很多作業都無法運用到現代技術。課本上知識的現代化在現實中根本無法看到,從而得出,理論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也看得出我國的物流還沒有發展到完全資訊化、自動化。因此,物流行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實訓中,我學會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我明白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到實際中去,才能真正認識理論其中的意義。同時這次實踐也讓我更深入的瞭解到,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在起步階段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總體上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總體水平較低,尚處在起步階段,現有發展與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和旺盛的市場需求不適應,在發展程序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制約因素。而目前物流公司正面臨批次越來越多而批量卻越來越小等的問題,我們必須擴大規模,加快資訊化網路和金融網路的建設,借鑑外國的經驗和做法。

總之,通過學習,我不僅學到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親身體驗了許多物流的操作業務流程,使自己對物流專業的知識有進一步的瞭解。感謝學校能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高水平現代化的物流實訓室,讓我們每個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獲得這樣一個寶貴機會來實際體驗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統和設施,這必定為我們將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經驗基礎,也是我們學校對比其他學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明顯優勢。總而言之,雖然這次實訓時間非常短,但卻讓我的課本知識的再度昇華,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同時也對我們這些未來的物流從業人員要面對的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於肩上所揹負的責任:為中國物流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心力有了更明確的理解。

再學習再實踐心得篇5

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有效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是否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施有效教學,我想有效備課是基礎是前提;有效課堂教學是重點;有效課後反思是創新。我對有效教學的理解是:達到了預期的和生成的教學目標,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可持續的發展。面對當前教育教學的嚴峻形式,我們應該把課堂作為自己專業發展的基礎和依託。在教學中要做到:語言清晰精練、重點突出、邏輯性強,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授課;課前應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要會引導學生主動參加教學活動,能積極思考,動手操作並討論交流;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並且,要會運用學生的回答來促成課時目標,讓學生使用自己的思想、經驗和思維模式詳細闡述和擴充套件所學內容;能在一堂課的起始部分提供先行組織者和心理策略,用多種要求創設活動結構;運用內容問題和過程問題傳達事實,並鼓勵學生探詢和解決問題;在課堂講授中通過語言的抑揚、手勢、目光接觸以及活力等展示生氣、投入、興奮和興趣。

備課應是在自己以前教學的基礎上的深思、加工和創生,教學目標的設定,重難點的確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備課之前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通覽教材,合理處理教材,對教學內容、知識的延伸應把握一個什麼樣的“度”,在備課中都應進行認真思考。備課應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設,設計包括:教學流程和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方式方法的設計;教與學活動的設計;教學語言的設計等。設計能保障教學的流暢,設計能避免教學的盲目性,設計能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要儘可能地考慮到在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特別要考慮如何解決問題,這並不意味著教師牽著學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麼樣方式或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這比課堂上現想要合適和有效的多。

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適時的總結、反思、沉澱是有效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新課程更強調教學反思,教後反思也是有效備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備好課,上完課,這節課並沒有結束,課後教師還需要靜下心來反思。針對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的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並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內容認真整理在備課本上。如何培養好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有了有效的教學,還要有有效教師。我們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課堂教學的實驗者,更要成為一個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而教師能夠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由“經驗教學”轉向“反思教學”,是否能夠由“經驗教師”走向“反思教師”後“”反思性實踐者“。教師只有成為”反思性實踐者“,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才能不斷開發和生成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實現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的成功與否,與教師的課案設計息息相關,在課前教師要反覆推敲、斟酌教學設計與流程,過濾和壓縮無效言語,增加學生練習與思考的時空,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填充,給一段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給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給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使學生有時間、有空間將老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智慧的挑戰、人格的薰陶和教與學關係的和諧。從而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以說,只要我們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數學課就再也不會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數學課就一定能低消耗高效能,學生就一定能學得輕鬆,學得牢固.對教學追求有效,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只有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思考,不斷實踐,不斷昇華,才能使這一目標全面達成。讓我們攜手前進,讓我們一路耕耘一路歡歌,共譜遊仙教育的新篇章!

標籤:實踐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