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雷雨頌讀後感參考7篇

在閱讀過一本優秀的書籍之後,很多人都會為之寫好一份讀後感,小夥伴們能夠在讀完一些文字後主動起草一篇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雷雨頌讀後感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雷雨頌讀後感參考7篇

雷雨頌讀後感篇1

?雷雨》,“到底什麼才是公正”這個問題在我腦中徘徊了好久。為什麼故事的結局那個最該死、最該瘋的人安然無恙?為什麼那麼多無辜的人就死的死,瘋的瘋呢?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為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為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著的舊傢俱一直保留著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著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裡,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

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為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曹禹最喜歡繁漪這個角色,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她的發瘋是她唯一的下場,因為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為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為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矛盾的衝突穿插在文章的字裡行間,每個人也由矛盾的驅使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似乎唯獨周樸園的例外,可我還是不明白,他為什麼苟活。試問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憐,還是活著的人可憐呢?他看著身邊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吧!

雷雨頌讀後感篇2

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她的一生都是坎坷的,自己曾經是周家的女僕,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做著和自己以前相同的事情——在周家做女僕,甚至自己的女兒和兒子發生了關係,這是多麼的令她傷心,難過啊。但是她卻把這一切歸咎於命運和無形的生命,愛也好,恨也好,難道最終受傷的不是自己麼?雖然一切的罪過並不是她造成的,但是卻不願放手,非要暴露自己的身份,這又是何苦呢?

想起了蘩漪,《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她不悔改,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裡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豔,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我不得不讚嘆蘩漪,她就是那個瘋狂到讓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裡,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

周萍和四鳳的愛情是純潔的,但卻沾上了親情這種不該有的關係。兩人身陷愛河,但最終卻沒有好結果。這對本應該是一對幸福的鴛鴦,卻被抹殺了。可憐周衝,單純的少年,卻也被封建思想埋葬了。面對現實,四鳳不幸被電死,周衝拉了一把也不幸死去,周萍聽到這個晴空霹靂的訊息,也隨之而去——用槍自殺。徒留下身為長輩的三人。

然而這僅僅是個故事,但卻反映了一個社會制度,讀了《雷雨》這部小說,我似乎讀懂了作者,讀懂了當時的時代面貌。人生如夢,夢裡淚雨滂沱.夢醒之後,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雷雨頌讀後感篇3

周蘩漪是一箇中國舊式女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明慧。周樸園用卑劣的手段將她騙到周公館來,十幾年來受到周樸園的專制,她被漸漸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她難以忍受周家的沉悶空氣,她變得乖戾。正因為她受到過新式教育,新思想對她的衝擊使她不能安於“三從四德”所規定的命運,她要擺脫思想的束縛,掙開行動的枷鎖,遠離這個令她喘不過氣的地方,遠離那個專制蠻橫的周樸園,去尋找她真正想要的東西。

周萍的出現喚醒了她的熱情,他的出現對於蘩漪來說,就像是在炎熱的沙漠中出現的一股甘泉一樣,她狠狠地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抓住讓她“活”過來的他,不肯放手。蘩漪是矛盾的,她愛著周萍,卻也恨他,他的生命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她擁有行為上許多的矛盾,但沒有一個矛盾不是極端的,“她會愛你如一隻餓了三天狗咬著她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條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恨恨地吃了你的。”

蘩漪懂得反抗,她大概是整個周公館唯一一個敢反抗周樸園的人。在四風端給她煎好的藥後,她雖然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讓四風將藥倒掉。在周樸園讓她喝藥的時候,她反抗地說她不想喝這種苦東西。她並不是真的因為藥苦而不喝,她只是受夠了周樸園這些年來的專制,不想什麼事都依著他,最起碼在自己喝不喝藥的問題上,她想自己做主。所以才有了對周樸園的反抗。但當週樸園叫周萍跪下勸她喝時,她沒法再堅持了,只得“嚥下憤恨,一氣喝下”,哭著,跑出了客廳。

雖然十幾年在周家沉悶的生活讓蘩漪變得乖戾,陰鷙,但在她身上,最本質的東西還沒有散去,她有她的善良。在她知道周萍是魯媽的兒子後,她逐漸開始同情周萍和四風,而且“不由自主地悔恨地望著自己的衝兒”。在四風難以接受現實的打擊而跑下中門後,蘩漪很不放心而叫衝兒出去看她。

蘩漪是個可憐的女人。她是一個做事情一條路走到黑的人。她本以為周萍會一直留在她身邊,卻沒想到,即使沒有四風,周萍都以為那是他做過最後悔的事,他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弟弟,對不起父親。而蘩漪卻沒有後悔過,她做事情從來都不後悔。她是一個極端的女人,她最愛周萍,也最恨他。因為她關上了四風房裡的窗戶,魯媽才發現了周萍與四風的事。也是因為她叫周樸園下樓,周萍的身世的祕密隨之解開。或許後者她是無意的,但確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曹禺說,“(蘩漪)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於衝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獸的鬥。雖然依舊落在火坑裡,清熱燒瘋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憐憫與尊敬麼?”。

雷雨頌讀後感篇4

“我們大多數人都把人生視為當然。我們並不感激我們的所有,直到我們喪失了它;我們意識不到我們的健康,直到我們生了病...。”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話,讀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和她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在我的腦海裡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海倫·凱勒從小雙目失明,卻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著光明。從莎莉文老師可敬的臉龐到小狗們忠實信賴的眼睛;從美麗神祕的森林到深邃的首都藝術博物館;從富有寧靜宗教色彩的義大利早期藝術到帶有狂想風格的現代派藝術。海倫無時無刻不在表達著對這個世界新興事物的渴求。

於是,她用她的心靈感受著這世界上的一切,感受著溫暖與感動。這就是她,一個平凡人卻擁有著不平凡的故事,沒有做過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受到全世界億萬人民的敬仰與愛戴,她不但給聾啞盲人以鼓舞,而且給正常人以力量。也許我們現在正擁有正常的呼吸與心跳,擁有健康的體魄,享受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也許我們現在擁有媽媽無微不至的呵護,擁有爸爸溫暖倍至的關懷,陶醉於甜蜜的親情中;也許我們正處於愉悅的環境中,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裡,包圍著我們的是和平與溫馨。但是,無知的我們常常以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

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多少人身體殘疾,健康對他們來說只是奢侈;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多少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或者對他們來說是何等的渴求;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多少人渴望體會母愛的細膩、父愛的深沉,不再孤獨無依;因為我們感覺不到,多少人經受著水短缺的威脅,多少人被迫面臨著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無奈。或許,只有真正失去了才會懂得珍惜,只有真正經受了分離才會懂得生命的脆弱。想想那突如其來的地震,從汶川到玉樹,我們的家園在頃刻間變成廢墟,我們的親人在瞬間音信全無。有誰能彌補那些逝去的幸福,有誰能體會那些哭聲的撕心裂肺,有誰能治癒那些心靈的創傷。

那麼,生活在安逸生活中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命運的不公,還有什麼理由去荒廢光陰。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生命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用你的眼睛去享受每一縷陽光,用你的手去觸控每一股清泉,用你的耳朵去聆聽每一段樂章,用你的心去感恩大自然。用你的一聲問候去感恩父母,用你的微笑去感恩生活,用你的行動去感恩社會,讓我們在平凡之中多一份感恩之心。

雷雨頌讀後感篇5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為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為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著的舊傢俱一直保留著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著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裡,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為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曹禹最喜歡繁漪這個角色,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 她的發瘋是她唯一的下場,因為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為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為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矛盾的衝突穿插在文章的字裡行間,每個人也由矛盾的驅使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似乎唯獨周樸園的例外,可我還是不明白,他為什麼苟活。試問如果有一天地球大爆炸,到底是死的人可憐,還是活著的人可憐呢?他看著身邊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最受煎熬的就是他了,可能曹禹先生要的就是這個感覺吧!雷雨讀後感範文二: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註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就像眾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複雜的關係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幾乎是久演不衰,在類似故事下的犧牲者不在少數,我想,這並不是簡單的故事而已,社會的真實情況應該是故事的原型。這與當時人民的道德準則、思想觀念密不可分。在現今社會,人思想的改變,女人變得堅強、勇敢,絕不會無聲無息受命運的壓制,必會反抗。除了科技發達以外,人文思想的進步也是時代進步的一大標誌。人們常常在知道過去的不幸後,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在這樣美好的時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謝新時代,新中國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而更應感激麗時代給我們的覺悟。沒有過去的悽慘,哪來現在的幸福甜美?雷雨讀後感 範文三:初讀《雷雨》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當我一口氣讀完併合上最後一頁時,仰頭卻發現天上的星星也在對我慘白地笑著,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於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一、周衝

周衝永遠都是個孩子,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後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於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並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於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認為連愛也是無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愛的人——四鳳永遠在一起,當這一要求被拒絕之後,他又幻想和四鳳一起逃離這個沒有愛的家。

我覺得周衝從頭到腳都是無辜的,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最後連死也是無端端的,但是,周衝的出現,畢竟給灰暗的故事色調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個平凡的人,她有著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禮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艱難。

繁漪是憂鬱的,鬱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後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著自己。她是一個受過一點兒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對詩文有一定的愛好,但也有一貫的熱情和力量在她心裡翻騰著。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蠻勁”,這使她能夠忽然做出不顧一切的決定,她愛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又像火一樣把人燒燬,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靜的,就像秋天的落葉輕輕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許是《雷雨》中塑造的最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歡繁漪。她是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禮教,也勇於反抗封建禮教,但是由於封建禮教的思想在當時的中國還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做出徹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掙扎,特別在“吃藥”和處理與周萍的愛恨關係上。

我覺得用水來形容繁漪最合適不過了,繁漪,柔弱又堅強,像水一樣,水至柔,柔腸百結,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獨的,雖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後就無所謂水,因為水已沒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執著得用一生來敲打石,可力盡了終生,也只能穿出一線小洞,最終也無力改變石;繁漪是可憐的,因為冰冷的水永遠不會給繁漪帶來愛的溫暖;繁漪還是悲壯的,水滴石後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終究要鳳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樸園

這是兩個相似的人物,周樸園專橫、自是、倔強,和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一樣,在家裡和下屬面前都格外威嚴,不惜一切地剝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處在於兩人的自私和自以為是,他們毫不遲疑地接受封建禮教,只不過周萍總有著昏暗的眼神,閃爍著遲疑和矛盾。他總是悔恨自己的錯誤,當一個新的衝動來了,他的熱情與慾望就會像水一樣淹沒他。他那星星的理智,不過是卷在漩渦上的一段枯枝,這樣,一個大錯就跟著一個大錯發生。他痛苦,悔恨,他羨慕一切沒有顧忌而敢做壞事的人,他又羨慕一切能幹一番“事業”並依循著上層人的“道德”做模範家長、模範公民的人。他佩服他的父親,在他眼裡,父親除了有點冷酷和倔強外,是一個無暇的男子,但冷酷和倔強是他最喜歡的,因為這都是他自己沒有的,他是一個軟弱的人。

作者運筆的又一好處是安排了周萍父子相似的境遇,雖然對周樸園著墨不多,同樣可知周樸園的卑劣之處,並由周樸園的行徑揭露了資本家的罪惡本質。

四、魯貴和魯大海

雖然是父子,也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緣故,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魯大海是工人階級的典型代表,而中國的工人階級受著多重壓迫,反抗得就異常激烈。他的性格更是倔強的,他滿蓄著精力,年輕的激情和熱情就像即將爆發的火山,他的反抗精神被徹底地展現出來。

而魯貴,十分“懂事”,尤其是禮節。他又有點馱背,似乎永遠都應該欠著身子向主人答應著“是”。他恪守著“下人”的規矩,眼裡還閃爍著貪婪的目光,但這貪婪和周樸園的貪婪絕不相同,周樸園的貪婪是張著獅子般的血盆大口對工人進行殘酷的剝削,而魯貴的貪婪只能是市井小人的見錢眼開。

五、魯四鳳

同周衝一樣,四鳳是個很純潔的孩子,可與周衝最大的不同是:四鳳沒有接受過教育,她不可能接受新思潮的衝擊。她不會反抗,不會站出來和封建禮教反抗,因此而只能具有勞動人民的樸素的美德:善良、勤勞。

總之,四鳳是一個熱愛生活的女孩子,卻又逆來順受,聽從別人對自己的命運的安排。

六、魯侍萍

最後才談到侍萍,侍萍的確讓我不知怎麼去評價,侍萍也是個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又有太多的偶然。

應該說侍萍是個有骨子的人,有一定的反抗意識,但是她又對周萍有所依託,所以她的反抗不會徹底,在對待周沖和四鳳的問題上,她又主動妥協,用一味地退卻和忍讓來成全別人,犧牲自己。

這就是《雷雨》中的全部人物,每個人都著實重重地塗了一筆灰暗的色調,於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八個人都露出了煞白的面孔。

雷雨頌讀後感篇6

一口氣看完《雷雨》後我心情著實激動了一陣子,可能是近來沉湎於《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國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為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沒看,或許是因為我對戲劇不怎麼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為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一,是裡面的場景佈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一齣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一半時我便想,四鳳一定會死,儘管我不願意她死。因為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一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眾同情。後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麼認為。

我向來不曉得怎麼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後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一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一股模糊、激動、複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麼卻寫不出,悶頭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一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一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一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裡就講究一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瞭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注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裡的第一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鬱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們。

雷雨頌讀後感篇7

“轟隆隆”,一場雷雨從天灑下,給人震撼,不禁又使人想到那部驚世之作《雷雨》,想到那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曹禺,想到以感恩的心來讀它。

四幕情節,高潮起伏,跌宕不已。

第一幕,四鳳與魯貴的對話,周樸園與周繁漪的衝突尤為精彩。只貪幕錢財,輕個人感情的魯貴只是為了那幾十元錢與女兒鬧,逼迫四鳳,若不給錢就說與大少爺的事,可見他對金錢的追求的了何種地步。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東方葛朗臺般鮮活的人物形象。

周樸園與周繁漪,雖為夫妻但沒有感情,繁漪吃了好多年的藥,吃膩了,不願意吃了,而周樸園卻逼著她喝下去,但只是為了建立一個最圓滿的,最有秩序的家庭。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形象。

第二幕,周樸園與魯侍萍相遇。周樸園在家遇見魯侍萍,他開始並不知道他是侍萍,只是打聽一下關於侍萍的事情,後來經過對話知道了站在面前的就是魯侍萍時,態度立刻轉變,喝問:“你來幹什麼?”後來想用錢來打發她走,而侍萍卻撕了支票。作者成功塑造了一個被拋棄人的悲慘形象。

第三幕主要講述在魯貴家中,魯貴與魯大海的衝突。

第四幕,最精彩的一幕。四鳳與周萍想要一起走,侍萍知道真相,不同意,在他們的苦苦哀求下,侍萍雙手合十,祈禱著上天若要懲罰這違揹人倫道德的事,就來懲罰她自己,剛要放他們走。周繁漪卻衝了出來,在於周萍的對話瘋狂起來,叫來了周樸園,最終周樸園說出了真相,周萍呆在那,四鳳衝了出去,周衝也跟著出去,伴隨著兩聲慘叫,兩人雙雙觸電身亡,周萍也飲彈自盡。

悲慘的結局,給人以震撼和無限的想象,本是美好的愛情卻發展到最終的死亡,這隻能怪這腐朽的舊制度。是這舊制度產生的人導致這一切,人們的心都被利益染黑了,心中只有錢,去不顧別人的死活,如文章中的魯貴與周樸園。正是由於這,進而產生了悲劇的魯侍萍與四鳳,瘋狂的周繁漪,以及無辜的周衝。

作者曹禺這篇著作,揭示舊制度必將滅亡的歷史命運,寄託了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有人評價:作者追求的,是“大融合”的戲劇境界,他包含了人類戲劇的精華。是莎士比亞,易卜生,契訶夫,奧尼爾的融合,是東方文學與西方的融合。

我們記住了《雷雨》,亦不能忘記他的偉大的作者,我們應懷著感恩的心去讀書,且不止這,應該懷著感恩的心讀千萬本書,感恩這些偉大的作者們。

標籤:讀後感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