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0建設小康社會黨員心得體會5篇

  2020建設小康社會黨員心得體會5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要肩負起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的歷史使命,助力完美收官。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建設小康社會的黨員心得體會相關資料,歡迎參閱。

 

2020建設小康社會黨員心得體會5篇

 

心得體會一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在《求是》雜誌刊發。文章從取得的成就再到現實難題,從著眼於當下再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充分彰顯了黨和國家補短板、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補短板之策出自“木桶理論”。意思是說整體水平取決於具體能力中最弱的一項,就如同一隻木桶,裝水的容量取決於達到所有擋板中最短那塊的高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要肩負起補短板、強弱項、固優勢的歷史使命,助力完美收官。

補短板要找準問題,集中發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就是要發現工作中的存在問題,知道工作存在的短板,然後針對問題短板有的放矢。在實際工作中,要通過調查研究瞭解真實情況,梳理問題所在,建立問題清單,把問題按照難易程度、輕重緩急區分對待。短期必須整改問題立馬上手行動,在行動中繼續發現問題;長期需要謀劃的工作提前深入調研,形成工作有側重、事態有緩急的良好局面,避免是事都來乾的一陣風,或者是事都推後的拖延症,要切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找準病症,聚焦短板。

補短板要明確思路,抓好落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也要明確工作思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人民,我們的思路就是如何把這個目標落在實處。只有把群眾呼聲和訴求擺在首位,我們才能知道今後工作該朝著哪個方向前進;只有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我們才知道這樣做該不該、值不值。要避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候搞“花架子”專案、“面子”工程,而要真正撲下身子,多抓“兩不愁三保障”的落實,儘快完善涉及群眾利益和群眾最關心的身邊事,認認真真做為人民服務,主動把工作落實在行動上,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今天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政堅是第一步,也是繼往開來的關鍵一步,前進之路充滿荊棘和坎坷,讓我們保持戰鬥姿態,補齊短板再衝鋒,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心得體會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習總書記強調,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是脫貧攻堅,短板在農村、難點在農村,我們要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持續開展脫貧措施“戶戶清”行動,動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住房、飲水安全問題。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查詢漏洞缺項,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加強對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動態監測,紮實開展動態調整,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紮實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行動。健全社保兜底機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老弱病殘等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綜合運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實現應保盡保,確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線。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保障範圍,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機制,解決好因病致貧問題。

(二)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鄉村小規模學校佈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鄉村教師隊伍的建設。推進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改造提升村衛生室,消除醫療服務空白點。加強鄉村醫生隊伍的建設。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經辦服務水平。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鄉村延伸,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鼓勵送文化下鄉。

(三)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立足榮昌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城郊農業,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全面落實“糧安工程”,確保“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充足穩定。加快恢復生豬生產,適度發展大型養殖企業,引導散戶向龍頭企業集中,提高工廠化養殖水平,提高對重大疫病防控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進一步落實扶持外出返鄉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措施,在用地保障、稅費減免、專案資金獎補和水電氣“三通”等方面予建立一套扶持政策體系。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解決鄉村創業資金。健全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機制,切實增加農民土地收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三變”改革,讓農民分享發展成果和改革紅利,增強幸福感、獲得感。

(四)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全面開展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解決農村環境突出問題,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心得體會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一文中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牽涉到方方面面,但補短板是硬任務。要實現總書記上述要求,需要抓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必須既高度重視“扶志”,又要用足社保兜底政策。

在近幾年的精準扶貧工作中,由於對扶貧政策的宣傳及一些貧困戶自身的原因,有的貧困戶將扶貧政策片面理解為貧困戶什麼也不用幹,如果自身生活方面有需要,政府就必須“全方位”“無條件”地滿足自己,從而產生了“等”“靠”“要”思想,失去了主動思謀擺脫貧困的主動性。這種思想在貧困戶中是有一定“市場”的,如果不補齊這塊短板,扶貧勢必變成了“助懶”,最終影響扶貧工作成效。必須下大力氣,通過宣傳教育等多種方式,重點解決這部分貧困群眾自身思想觀念上的貧困。

由於受疾病、老齡化等多種因素影響,依然存在一些特困人群。要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就必須築牢民生保障底線。具體說來,就是要實現社保兜底在這部分人群中的全覆蓋,使這些以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為重點的特困群眾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保障。在此基礎上,要從政策、培訓等多層面入手,儘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後一公里”

總之,我們要做到扶貧不忘扶志,扶貧與社保兜底“不脫鉤”。按照總書記要求,咬定目標、真抓實幹,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心得體會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的文章既高屋建瓴指明問題短板所在,又提供了跑好全面小康“最後一公里”的方法遵行。當前,唯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萬眾一心加油幹”的勁頭,只爭朝夕抓落實。

在正確方向上抓落實。在處理三對關係中,處理好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的關係,在皿想上要統一認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整體目標,不是平均主義,我國發展不平衡,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要處理好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的關係,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在責任擔當中抓落實。在找準補短板的方向後,我們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對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進行認真梳理,緊盯老弱病殘貧困人口,重點發力,從看病、上學、危房改造、飲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區域”的維度來看,要緊盯深度貧困地區,返貧風險較大的地區,精準施策,補齊“短板中的短板”。從“領域”這一維度看,要緊盯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在慎終如始中抓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現在也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補短板必須抓住重點,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始終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克服焦燥情緒,懈怠心理,越是成就驕人,越不能有麻痺厭、僥倖懈怠,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若寒來”,越是美好的未來,越需要我們付出艱辛努力。我們只有補齊短板,加油幹,只爭朝夕抓落實,才能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錦上添花”。

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黨員心得體會範文四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強調,“要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為我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瞭方向。

當前,脫貧攻堅距離決戰決勝、全面收官只剩半年多時間。“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幹,集中優勢兵力啃下最後“硬骨頭”,以威武之師、勝利之師,堅決打贏這場決勝之戰、必勝之戰,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調遣銳不可當的“前軍”,“劍鋒指霄漢”。前軍是一支軍隊的先鋒,是“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近年來,我國集中力量支援深度貧困地區,全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最終決戰帶來了新的挑戰。截至目前,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總量不大,但都是難中之難、堅中之堅。面對這些最硬的“壁壘”、最後的“城池”,廣大黨員幹部要增強必勝信念,持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一鼓作氣、連續作戰的勁頭,堅決攻克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要持續擔當作為,把村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等“尖兵”作用發揮出來,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落實攻堅方案、克服疫情影響、鞏固既得成果、保持政策穩定,確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鍛就磐石砥柱的“中軍”,“士氣湧雲間”。中軍是一支軍隊的統率,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組織作為這場戰役的“統率”,要把準總體“戰略”,深刻認識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艱鉅性和複雜性,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堅持目標標準、精準方略,堅決避免浮躁情緒和厭戰心理,以高度的定力和超強的耐力,更加堅定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要適時調整“戰術”,根據脫貧攻堅“後半程”特點,有步驟把扶貧工作重心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後屏障,並結合脫貧工作實際,創新制定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制度機制,做到既“幫到底”,又“出長效”;既“扶上馬”,又“送一程”。

打造堅強有力的“後軍”,“長驅靜鐵關”。後軍是一支軍隊的保障,須“糧輜充足供給,軍紀嚴肅清明”。脫貧攻堅能否取得最後勝利,取決於工作的實績,取決於幹部的作風,這就要求“後軍”充分發揮職能,推動攻堅大軍義無反顧、奮勇戰鬥。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決克服“數字”脫貧、“指標”脫貧等問題,有效防止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掉隊,並強化督查考核,通過“組織評”“群眾評”“網上評”等途徑,考準考實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確保作風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要關心愛護扶貧幹部,採取“一線培土”“前線墩苗”“火線選拔”等方式,強化扶貧幹部能力鍛鍊,拓寬村幹部選任渠道,並千方百計減輕基層負擔,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服務保障,讓扶貧幹部心無旁騖、集中精力投入到這場決戰中來。

“三軍一心,則令可使無敵”。集中優勢兵力,盡銳出戰、精準攻堅,宜將剩勇追窮寇,不破樓蘭終不還,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兌現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心得體會五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總書記殷殷囑託,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攻堅克難,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提升環境保護水平和生態建設質量,確保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個字上。既然是全面建成,就要在短板上下功夫,只有補齊短板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問題其中一個就是老弱病殘貧困人口、深度貧困地區等方面短板明顯。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深度貧困是當前脫貧攻堅短板中的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補齊小康建設短板,是其中一項必須要完成的重點工程、必須要啃的“硬骨頭”。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要逐縣逐村落實脫貧攻堅規劃,加大幫扶力度,做實做細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瞄準扶貧物件,找準致貧原因,打牢精準基礎,對症對因下藥,確保扶到點上。要堅持國家制定的扶貧標準,堅持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實事求是,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調高標準。確保在脫貧道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補齊民生短板。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代表生活水平的“三大件”,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到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再到現在的車子、房子、票子,變化之大超出想象。與此同時,民生的“短板”也發生了深刻的階段性變化。民生“短板”從溫飽問題向生活質量問題轉變、從收入增長速度向收入分配機制轉變。“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經濟實現騰飛,但毋庸諱言,快速發展過程中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影響,汙染物排放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環境汙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堅持把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高質量作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抓手,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堅決的執行力、系統的協同推進落實好各項環保措施,著力解決環境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生態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