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

通過參觀、訪談、展演等形式,講好“建大故事”,激發青年學生愛校榮校的熱情,實現愛校榮校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統一。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一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共青團中央下發了關於在全團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的通知,提出要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應爭當排頭兵、爭做戰鬥員。“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注重方式方法創新”是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輔導員要立足學生工作實際,加強對學習教育活動的思考,積極探索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和載體,以“五個結合”做好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

一是黨史學習教育和講好“中國故事”相結合。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引導全黨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講好黨史中一脈相承的中國故事,領會黨史中蘊含的中國智慧,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注重在學生中開展講好“山東故事”活動,以家鄉故事看家鄉鉅變,以身邊的例項讓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二是黨史學習教育和校史校情學習相結合。歷史鐫刻著奮鬥的輝煌,也指示著未來的方向。今年是學校校慶xx週年,對全體建大人而言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喜事,也是學校對學生開展愛校榮校教育的重要機遇。建大的xx年,是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的65年,建大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建大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奮鬥史,是黨的教育事業輝煌成就的一個縮影。學生工作應充分利用校史館、團情團史館等資源,系統地開展校史校情的學習教育,同時挖掘學院發展歷程中的史料資源,通過參觀、訪談、展演等形式,講好“建大故事”,激發青年學生愛校榮校的熱情,實現愛校榮校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統一。

三是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記載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的“百科全書”,蘊含了豐富的智慧和力量,是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巨大寶庫。立足學生的專業、協同任課教師,開展專業課程的“中國式講述”,是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如電氣專業《照明工程》課程,組織學生開展中國照明工業發展史的整理,通過深入瞭解我國照明工業取得的偉大歷史成就,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堅定學生“四個自信”,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貫通。

四是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生文化建設相結合。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文化浸潤、感染、薰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也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實現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加強新時代校園文化建設,對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將“文化塑校”列入“六大工程”,明確提出“實施文化塑校工程,實現人文建大新境界”,提出“加強學生文化建設,強化主題教育、價值養成和習慣培養”。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為學生工作推進實施學校“六大工程”指明瞭方向、明確了內容和要求,廣大學工幹部要圍繞黨史學習,通過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班會團日活動、文體活動等形式,實現黨史學習教育與學生文化建設的共同推進。

五是黨史學習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學史力行,力什麼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就是力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幹才能夢想成真,教育部提出要整合資源構建實踐育人共同體。實踐育人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深化實踐育人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圍繞“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組織開展紅色之旅,挖掘身邊的紅色資源,在實踐中築牢學生的精神家園,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讓我們以“五個結合”為啟發,不斷創新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學生工作的新徵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週年、建校xx週年。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二

要培養大學生直面挫折的勇氣和擔當。不論是革命時期敢為人先奮鬥凝聚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或是改革開放時期艱苦卓絕形成的探月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小崗精神、特區精神,還是國家面對大難時彙集的抗災精神、抗疫精神等,都是中國共產黨在面對挫折,迎接挑戰,最後戰勝困難的一個個精神果實。之所以部分學生會選擇逃避挫折和現實,往往是因為沒有意識到挫折的普遍存在性,“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成長就是不斷面對挫折困難及挑戰,接受並克服。我們要從黨史裡汲取直面挫折的勇氣,正確和全面地認識挫折,不害怕不慌張,不過分看重結果,明白挫折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挫折,把挫折當成是磨鍊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從容應對。

要磨鍊學生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意志。無數仁人志士在偉業創立的過程中,面對敵人的壓制,以革命毅力不畏艱險、克服困難、敢闖拼搏,堅持艱苦卓絕的鬥爭,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這些無不提醒我們要重視培養高校學生的堅強意志,我們在教育學生提升抗挫折力時,可以讓學生聯想挫折好比遊戲裡的推塔,只有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敵人”搏鬥較量,靠自己的奮鬥才能度過和戰勝挫折,獲得勝利,就連打遊戲都需要付出,那在現實生活中,就更應該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氣魄。

要引導學生認清現實,及時糾錯止損。黨的歷史上,遵義會議糾正了在軍事、組織上的錯誤,從挫折中走向勝利。進行挫折教育時需要引導學生形成全面客觀的自我認知,特別是不能在遭遇挫折失敗時過度自我歸因,而應該吸取教訓,合理制定目標,多給自己鼓勵和積極暗示,避免因無法達到目標而導致的心理挫敗感,並敢於糾正錯誤,若是努力方向或方法不當,則需實事求是,抓住關鍵問題,調整路徑和心態。

要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樹立科研報國的理想信念。我國在自主攻克大量基建、科技、航天等超級工程的過程中,衍生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等,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國家發展結合,厚植愛國、科研報國情懷,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遇到挫折時,難免喪失信心、自我否定,而責任、使命和理想信念會幫助學生拓寬胸襟,賦予勇氣和大智慧,提升承受挫折能力和戰勝挫折信心。

要教育學生善於團結、顧全大局。每當遇到災難時,中華民族總是能夠萬眾一心、命運與共,形成了抗疫精神、抗震精神等偉大精神,教育者應該把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傳統融入挫折教育當中,引導學生在遇到挫折面前,對外積極尋求幫助和指導,老師長輩的引導、朋輩的開導和陪伴、團隊的互幫協作等,這些完備的支援會讓青年人更有底氣。

引導學生堅定自信。黨帶領中國人民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歷艱難險阻,遭遇風險挑戰,從弱小走向強大,從積貧積弱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每個人也是如此,從來不會一開始就什麼都明白,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充滿自信,樂於吃苦,充滿希望,堅定向前走,在挫折、試錯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教訓,增加自己的心理韌性和承受力,才會讓個人和國家不斷向好向上發展。

大學生及輔導員重溫黨史心得感想三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輔導員,嘉姐認為這是因為讀者在閱讀時產生了這樣一些情感:一是對艱辛求學的頑強拼搏精神所感動,點贊寒門學子通過不斷努力走出了小山坳,實現了自我價值;二是對奮鬥故事的共情,不少人有類似的求學經歷,很容易感同身受,同時經歷挫折是普遍現象,文中“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抗不下去了”應該是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產生了共情;三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未來的路註定不平坦,會有挫折以及更大的困難和挑戰,然而人生正是如此,要不斷迎接挑戰,絕不放棄希望和理想,在挫折中成長成熟!

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致謝”讓我感動,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作者在遇到挫折時雖有過掙扎,但他仍然面對並克服了一個個挑戰,反觀現在部分大學生在遇到挫折時,無法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往往採取較為消極的應對,如逃避、退縮,甚至是極端的方式,其中嚴重者甚至發展成心理問題,影響不可謂不大。也有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較低,因此挫折教育理應成為我們教育者重要且艱鉅的任務。

進行主題教育,明確挫折教育的意義。動員學生幹部、黨員等資源,圍繞黨的偉大精神進行挫折教育主題,比如召開挫折主題班會、觀看黨史勵志電影、組織紅色之旅等。

利用課堂滲透,培養學生抗挫折的意識。通過思政課堂幫助學生分析壓力,指導學生認識自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和挫折,在其他課程中,挖掘挫折教育素材,把傳授知識和滲透挫折教育結合,讓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抗挫折意識。

開展實踐活動,鍛鍊學生意志品質。通過各類實踐活動,讓學生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良好習慣;找準自己的定位、發現自己的價值;體驗社會的複雜,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力和心理承受力,增加耐挫折力。

樹立榜樣,堅定抗挫折信念。通過各種形式講述黨的偉大歷史中的榜樣力量,啟發、引導大學生在遇到類似的境遇時能夠學習榜樣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從而使大學生積極上進,不斷追求進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