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3篇

2021年6月17日9點22分27秒,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出征太空,成為空間站和核心艙首批“入住人員”。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3篇,歡迎查閱。

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3篇

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1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站迎來首批宇航員入住。無數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動盪年代咬牙堅持、艱難攻關,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啟航新徵程,鄉村振興“集結號”已經拉響,廣大基層幹部也要懷有“上九天攬月”的航天豪情,以航天精神為指引,讓航天精神在鄉村大地開出最豔麗的“花朵”,結出最甜美的“果實”,擘畫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要特別能吃苦,爭做基層逐夢“挖土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作為新時代的基層青年幹部,要發揮基層“觀察哨、偵察兵、瞭望臺”的優勢,在推動鄉村振興程序中,細處著眼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精準把脈,提出建議,也要充分認識基層“大事不多,小事全有”的工作特點,仔細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始終堅守初心、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及時辦好群眾之事,在基層扎穩根、扎深根,在矛盾最突出、與群眾接觸最密切的地方淬鍊成長。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踏實當好新時代的“挖土人”。

須特別能戰鬥,爭做無畏攻堅“鐵軍人”。“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航天事業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是一項規模巨集大、系統複雜、高度整合的大工程。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和攻堅克難的擔當。廣大基層幹部,當堅定信仰,志存高遠。要經得起考驗、耐得住磨練,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本領用在“能幹事”上,把目標放在“幹成事”上。時刻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發揮戰鬥精神,沉下心、俯下身,堅持埋頭苦幹,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回爐”“充電”,充分發揮協作優勢,向賢者看齊,不因循守舊、不虛度光陰,奮發圖強、踏浪前行,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和無畏攻堅、錚錚鐵骨的“鐵軍人”。

當特別能攻關,爭做勇於探索“開拓人”。“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習近平總書記說,永遠要有銳意進取、大膽探索的精神,敢於和善於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航天自主創新道路的新成就,靠的更是一代代航天人在成功路上的不斷開墾與探索。在基層工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同樣需要保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姿態,作為新時代青年幹部,需要眼界廣腦子活,勇於自我革新,突破“路徑依賴”思維,多進行一些“求解性思維”,不斷拿出幹勁,學踐互促、學以致用,著眼新思路、掌握新方法,闖出新門道、幹出新事業。併發揮專業特長,結合任職區域特色,因地制宜挖掘當地文化寶藏、就地取材打造當地產業品牌,以自己的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開拓人”。

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2

2021年6月17日9點22分27秒,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出征太空,成為空間站和核心艙首批“入住人員”。英雄遠征,飛天逐夢,定能不辱使命。

6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於吾輩而言,吾輩需發揚航天精神,繼續探索星辰大海,在自己崗位上熠熠生輝。

特別能吃苦,做個愛吃苦的“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航天員的培訓內容包括體質訓練、生存訓練、心理訓練及綜合訓練等,訓練強度之大,難度之高。超重訓練常用大型離心機來增強航天員對於超重的耐受能力,時間不長,但痛苦極大,很考驗航天員的身體素質。筆者之前看過《挑戰吧!太空》,體驗者們往往在重力達到7G時就已頭暈目眩幾近昏迷,放棄體驗,可想而知,我們的航天員承受的是怎樣的生理難受。我們要做個特別能吃苦、愛吃苦的“人上人”,始終把吃苦作為自己成長的必經之苦,吃過別人沒吃過的苦,受過別人沒受過的累,流過別人沒流過的淚。我們要做個會吃苦的人,與“得過且過”堅決說不,追求“人上人”的境界,堅持到最後,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精彩。

特別能戰鬥,做個愛戰鬥的“排頭兵”。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景海鵬三度飛天,榮譽滿身,他收穫了許多鮮花和掌聲,但他依然十分清醒地說道,“我是一個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幹幾年、多飛幾次。”榮譽加身的他尚且如此,我們憑什麼不戰鬥、不努力、不奮進?我們要做個愛戰鬥的“排頭兵”,始終奔跑在追夢的道路上,始終奔跑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我們要拒絕懈怠,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在成績面前繼續進取,一路奔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將夢想變為現實,用奮鬥底色書寫青春的華章。

特別能攻關,做個愛攻關的“挑戰者”。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50年代的中國百廢待興,吃飽穿暖都是問題;60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毅然決定研製兩彈一星,可想而知,這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多麼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是可以被世人稱之為做“做夢”的一件事情。我國用了短短11年的時間,就成功突破了載人航天技術,又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和平安著陸,為中國航天史創下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非凡業績。我們要弘揚航天精神,以科學、嚴謹、“鑽牛角尖”的態度對待工作,勵精圖治,不斷探索、突破,尋求業績突出。我們更要知難而進、鍥而不捨、攻克工作中的難點、疑點、痛點,搶佔工作先進。

特別能奉獻,做個愛人民的“服務員”。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勞出山林。“他們的心裡不是沒有家,只不過自己的家是小家,築夢九天的家才是他們心裡的大家;他們的心裡不是沒有愛,只不過家庭親情是小愛,獻身航天事業的愛才是大愛。”一位航天員的家屬如是說。在航天人的心中,只有“飛天”“做任務”“為國獻身”才是畢生的追求,也是他們的理性信念。我們要發揚一心為事業、一心為人民的崇高品質,不計個人得失,不較名利地位,始終默默奉獻,做個愛人民的“服務員”。我們要堅定站在人民的身後,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實事、謀福利、做貢獻,做人民最忠誠的保護者。

202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心得體會3

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此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敦煌壁畫中的神女飛天……中國人跨越千百年的“飛天夢”浪漫且神祕,千年前屈原發出《天問》,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出征儀式,航天員帶著“飛天夢”奔赴浩瀚星辰。

英雄出征,穿雲破日。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系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星辰大海的征途激盪著每一顆“中國心”,航天精神鼓舞著一代代航天人發憤圖強、埋頭苦幹、自主創新。今天,讓我們一起致敬勇攀高峰,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中國航天人。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探索宇宙奧祕的序幕。通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航天事業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背後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日日夜夜的艱苦付出,是他們讓東方紅樂曲在浩瀚宇宙中第一次響起,是他們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是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

事業愈艱鉅精神愈深厚,在偉大航天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紮根枯燥艱深的科研之中,攻克一個個“卡脖子”技術難題,打造一件件“國之重器”,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載人航天精神的精神核心是愛國主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眠著600多位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過貢獻的英靈,他們的故事深埋在戈壁荒漠,他們的貢獻讓“星辰大海”的夢想得以實現。在中國一窮二白之際,要想探索未知宇宙何其艱難,一路走來,航天人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們秉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堅定信念,用無怨無悔的忠誠譜寫讚歌,用攻堅克難的決心一往無前,用嚴肅求實的作風開創佳績,讓中國在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事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傳承航天精神是對中國航天人最好的致敬。“北斗專列”總體設計團隊平均年齡不足30歲,“長征五號”航天團隊平均年齡僅33歲,“東方紅四號”團隊平均年齡僅29歲,邁步新時代,蓬勃向上的青年人接過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接力棒”,繼續書寫著中國航天事業“新篇章”,為中國早日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不斷奮鬥。青年一代當以航天精神為座標,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航天精神都將指引著我們向上向善,在新時代長征路上奮勇拼搏、勇攀高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