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範文6篇

老師是讓我們社會進步的無私的精神巨匠,老師為我們畫出多彩的畫卷。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範文6篇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1

業內,對老師的要求從來沒有低過,尤其是遇上了那些對教育有初戀般熱情和宗教般信仰的人,那些為教育而生的人,以他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裹挾著你,讓你相信只要站在風口上,自己就能飛上天。

坐在報告廳裡等風來,今年的主題是跨界學習。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又把莫扎特的奏鳴曲拉得不錯;也不是演而優則唱就成了跨界歌王,是要學做點燈的人。聽,潘兆良老師的“懂得通融,方能從容”,海雲“種下一粒跨界的種子”,沈校從對書法的痴迷,到經典文學的閱讀,再轉而讀專業教育理論,不拘一格地把自己讀書人、教育人的情懷借殼上市了。三天的校本培訓並不能讓我準確地說出跨界學習的真正含義,學校門口的明黃色展板上的十九句話努力想讓我們明白,挺好的。我甚至想:每個人培訓心得的標題不也可以加上去嗎?一千個老師眼裡有一千個跨界學習。

風來了,不把控住,不去提升自我、乘勢飛翔,等風過後會摔下來的。所以,風口很重要,把自己變成會飛、會翱翔的人更重要。我不怕出醜,因為我對課堂、對學生充滿敬畏,哪怕飛得很難看,我也會提醒自己,魚眼睛的年齡得有一顆金星玻璃心,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從今天開始,就把學習的觸角伸向生活的四面八方,然後向四面八方開啟課堂,讓學習隨時隨地發生,是的,生活本身就是跨界。

老師的力量所在就是學做一個職業讀書人,尤其是語文老師,這是立足講臺的底氣。我是個比較散漫慵懶的人,讀書全憑興趣,紙質的、電子的都行,信馬由韁,無為而讀。任何一種氣場強大的語言、九連環的情節、放射著光輝的人文出現,我都會被點燃。碰到那些能開啟一扇最能看清人性內部景象的窗的作品,我就會陷進去,慈悲與覺悟、繁華與幻滅、生命的真相、事物的密碼與禪機,在經緯編織裡尊重著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方式,讓我不斷地讀懂自己,讀懂他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妙!不可言。我相信讀書真的是於無用處有大用的,不僅對自己,更是對學生。讀書不專,中醫養生、攝影、演講、地理、歷史、服飾、心理學……始雜終棄。我一直有個想法,讀點哲學方面的書,讓自己有思辨和邏輯,在這個他人言論鋪天蓋地的紛繁複雜裡,能洞察真相,學會證偽,聽到自己的聲音而不被綁架,可是到現在還沒有開始。年輕的時候充滿了職業成就感,也讀過幾本教育專業的書,但終因沒有導師,沒有尺碼相同的人,還有自己耐不住青燈古佛,坐不住冷板凳便放棄了,後來再想拾起,已經沒有了勇氣和智慧。

過去的日子裡,我和孩子們一起品三國、說紅樓,帶他們讀了很多經典,陪他們一起看《辛德勒名單》《朗讀者》,囑咐他們回去看傳統節日晚會、火箭發射、博鰲論壇、錢塘大潮,和他們一起逛遍學校的角角落落。誰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研學旅行;帶他們到雪地裡狂奔和呼嘯;端午包粽,中秋做桂花糕;組織辯論、採訪、演講;做過實驗,變過魔術,也養過小倉鼠,只不過沒有“黃小落”這樣的名字;提醒他們不要錯過丁酉年的紅月亮和朝美首腦會晤;既要了解一帶一路,又要關注學校食堂倒泔水的老人;鼓勵學生平時靈魂在路上,假期身體在路上,最好能出國門,漸行漸遠,見識異域文化和風情……小農場、手指上的閱讀、眠一宿憶一生令我高山仰止,但在校園的圍牆裡,在學科的禁錮下,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跨界,讓孩子們看到不止是頭頂的四角天空。

語文是鮮活的,不能困在課本和課外書上,唯有自己把汲取知識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然後向四面八方開啟課堂,讓學習隨時隨地發生,讓生活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老師,才能很好地讓跨界發生,我願意做這樣的引路人。期望總在遠方,跨界學習之路走起來並不輕巧,但算得上愉快,因為一路上暗香疏影,永遠別有洞天。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2

為期一段網路培訓,現將有感於繼續教育而發的一些想法和體會如下:

教師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自然,教師的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但是,當我們走進課堂,面對著一雙雙對知識的渴求的目光時,我們就要做到心無雜念,將一切煩惱與憂愁拋卻腦後,精神抖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的課堂中去。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生命價值和崇高師德,必須要有“精、氣、神”的修養。精、氣、神就是要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教師在課堂上的最佳表現首先源於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所教學科的熱愛。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著健康向上精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教師的活潑開朗的性格,又會感染學生,通過無言之教受到潛移默化之效。教師的這種情感,是與其教育年輕一代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自豪感等聯絡在一起的。

從學生的學習這一角度來看,學習的重要的心理品質包括:適當的激情、良好的心境、飽滿的熱情。因而,作為學習的主體,也應該充滿活力。無庸諱言,學生的活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教師的激發。有一則簡單的哲理:要想讓人們脫去衣服,一陣寒風吹過,人們只會把外套裹得更緊;而當熱浪一陣超過一陣時,人們恨不得一下子脫去所有的衣服。大凡是在教育上有所建樹的行家裡手,無不重視情感的薰陶,如魏書生,蘇霍姆林斯基等。他們不僅對教育事業充滿感情,矢志不渝地追求,而且把這種情感傾注於學生的身上,真情實感愛學生、真才實學教學生、真知灼見感學生,從而演繹了一段段佳話,並以自己的切身體驗著書立說,闡述其重要性。相反,如果教師本身就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萎靡不振、神情黯淡,勢必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

教師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的效果。一位優秀的教師,他不僅僅傳授知識,而且伴隨著教學內容流露出他的喜怒哀樂的情緒,以薰陶學生,感染學生,沒有情感的升騰和衝動,也就沒有教學藝術的產生。教之有情,就要將無聲的文字化作聲情並茂的語言,將流淌在字裡行間的情感,將自己胸中的波瀾,引入學生的心田。在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都在追求一種“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的境界,有一點已經得到大家的共識:學生喜歡的課,教學效果一般都會優於其他的課,所謂“愛屋及烏”是也。“樂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等說明了也興趣之於學習的重要這一道理。就師生雙方情感交流的角度而言,學生樂於上的課,教師也能從中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進而朝著更加優化的境界不斷邁進。“心有靈犀一點通”,“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大概都是說明師生之間一旦產生某種共鳴,必將激發起更大的熱情乃至於創造性。

教師的精神品質也源於本身的不斷修煉。這裡既有健康的體魄,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果說健康的體魄可以鍛鍊的話,那麼,健全的心理素質則需要修身養性。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尤其是面對諸如職稱的評定,職務的晉升,工資的浮動等作為老師非常看重的物質上的成敗得失。

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實施素質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須依靠教師的繼續教育,通過參加近幾年的繼續教育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思想素質,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業務素質。

從思想素質方面,我明白了“鄧小平理論概論”的基本內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做為一名教師必須貫徹;明白了“現代教育思想專題”的基本內容。

從業務素質方面,通過繼續教育,使我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單憑原來的教學方法,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我參加了計算機的培訓學習,我逐漸懂得了一些計算機知識,從打字、製作課件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工作中,利用課餘時間製作課件,加深了對課程意境的體會理解,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了課堂氣氛。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世界的相互聯絡,使課堂教學體現新的教學觀。

總之,通過繼續教育的培訓,的確受益非淺。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3

一、課堂教學應具有理性的光輝

這是我在這次培訓中最深刻的體會。這次培訓中專家的理論講座與相關的課例緊密結合,在鮮活的課例中解析理論的生成與掌握,非常有助於理解和學習。這樣的講座使我感到課堂教學的真正理性所在。課堂上一種方法的運用、一個步驟的設計、甚至一個問題提出,都應有一定的理念支撐,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課堂才是科學高效的。這使我真切地感到,應該具體地學習課程標準,廣泛地學習語文學科理論知識,當一些理論與標準熟記於胸的.時候,才能在教學的時候運用自如。我先前的“理論枯燥論”在此自動瓦解。

二、系統全面的講解填補了我對某些領域教學認識上的空白

以前我總認為口語交際課是不需要上的,對綜合性學習課的認識也比較模糊,一上這兩類課的時候,我就比較頭疼,也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聆聽了專家的系統講解,觀看了名師的出色課例,我對這兩類課有了一種較甦醒的認識。其設計理念與思路對我都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我感到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引領。

三、網路交流使我在集思廣益中博採眾長

網路論壇交流的過程中,我的每一個困惑的問題,都收到了老師們熱心的解答,我也積極地參與話題的討論與交流,認真地思考老師們提出的問題,用心學習老師們的方法,汲取老師們的經驗與聰明。交流中,使我感到,這是思想與思想碰撞的最佳平臺,是經驗與經驗融合的最佳空間。在交流中,使我的教學方法得到了補充,教育思維得到了拓展。

這次培訓對我來說是一次思想洗禮的過程,是一次理論學習的好機會,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必將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4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當我認真接受了繼續教育後,聯絡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評課"與"議課"的區別:

"議課"是圍繞觀課說收集的課堂資訊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有"主""客"之分;"議" 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狀態。"評課"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

二、"評課"不能流於形式:

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於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說幾句好話,提一點希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踐,為了更好地改進教學,如果都說些沒有意義的話,那評課還有什麼意義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接受,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付諸於行動。

三、"議課"非常有意義。

"議課"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資訊討論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議"強調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利和傾聽、理解對方的義務。"議課"我覺得更能讓老師得到提高,更能有說服力,因為有時評課者並不瞭解學校的情況、學生的情況以及教學進度等情況,往往對上課者提出的要求過高,這樣如果只評不議,也許會讓老師覺得委屈,甚至不理解,從而打擊了積極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讓授課者說話,讓評課者更能點中要害,不僅可以得到參與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對教師改進課堂、促進專業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5

我很榮幸參加了江西國小語文教師的遠端教育培訓。通過學習,我感到收穫很大。

這次學習內容豐富,涉及國小語文教育的意義和教學目標要求,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評價,教學程序中聽說活動的組織,教與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等。教育專家精闢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讓我們茅塞頓開。許多平時工作中的疑惑迎刃而解。而老師要儘可能蒐集個方面的東西,提供資訊源,製造資訊溝,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身邊的教學資源,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但像我們農村老師,條件艱苦,教學設施儘管不如城市,學生素質也不比城市學生佔優勢,,那麼我們的任務更重,所以我們更應該立足於自己的教學陣地,為學生創造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素質。

一、不斷更新知識、學會學習。

聽了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什麼是學習型老師和其真正的意義,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成為一名學習型老師不應只是一句口號,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常流水。那麼水源從哪裡來?從書中來,歷史的、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加強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素養。

“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的核心思想。而作為語文老師的責任就是:要想方設法去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說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這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慧,發展他的優勢智慧,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還原學生主體,促進學生髮展

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學生才能主動地發展。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學生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學生,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學生新課和的先進理念。

四、教育觀念發生轉變

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鬥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新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我們,首先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諸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師生的交往互動,重視課堂的開放生成,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教學活動,我們要達到:

(1)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並把這種激情轉化為自覺學習的動力;

(2)教給學習方法,使之逐步具備自學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掌握知識。遠端教育培訓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改革的一個新舉措,不同於以往我們所接受的傳統的教育培訓,它是應用網路平臺,搭建了一個虛擬的教育空間,在這個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參加培訓的學員不需要統一的時間和地點,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隨時進行學習。這種全新的教育培訓方式給我們充分自由的同時,也需要我們充分了解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

六、加強科學文化學習,做一專多能的教師。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位輔導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例如學習"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理念下課堂評價策略"等。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七、積極推動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總之,這次培訓對提高教師素質,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也使我獲益良多。這次培訓對於我將會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在開展教學工作中的影響。

語文老師培訓心得體會6

當一名語文教師難,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難。那怎樣才能輕輕鬆鬆地教好國小語文,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呢?我想,學習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為了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我也嘗試著採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教育名著,聽專家講座,看教學錄影,觀同行上課,通過學習,雖有一定提高,但從教學理念到教學策略,都感到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所以,我渴望參加一個較為系統的國小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蘊。

今年10月,機會悄悄來臨,中國小教師學科遠端培訓正式啟動。懷揣著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和老師們一起,走進了國小語文學科遠端培訓平臺。在這裡,我們觀看課程視訊、閱讀課程文字、反思教學實踐、撰寫研修作業、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這段時間參加遠端培訓的情況總結如下。

1、此次培訓為我們語文教師搭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國培行動,突破了時空侷限,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為虛心聽取直言不諱的真言搭建了平臺。因此,在培訓活動中,在發帖、讀帖、回帖和參與評論的過程中,我讀到了許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2、聆聽講座,拜讀文字,在自主學習中提升理論水平

本次培訓安排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合國小語文教學實際。自培訓啟動以來,我認真觀看了每門課程的專題講座和互動對話,閱讀了每門課程的案例評析和參考資料,每天線上學習一小時以上,迄今為止,線上時間長達100多小時。

培訓中,教育名家的講座為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分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

在這個平臺上,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加國小語文學科遠端培訓,不僅是一次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思想的啟迪、靈魂的盪滌,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