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9篇

心得體會是一種把我們內心見解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應用文種,心得體會就是將學習或者生活中進行的思考用文字書寫下來的書面表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9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9篇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1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

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哭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

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2

一本好書就像一粒幸福的種子,能夠在閱讀者身上開出美麗的花朵。莫源秋教授的《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這本書,就像這樣一粒飽滿的種子,落到我的心底,平凡細膩的筆觸讓我感動、反思。這本書闡明瞭愛是雙向的,只有教師愛幼兒,沒有幼兒愛教師的愛是不完整、不科學的。這本書中讓我受益頗深的是這樣兩個觀點。

一、幼兒犯了錯誤,不需要大家幫忙。

教師想贏得幼兒的喜愛,除了為幼兒營造充滿愛的環境,還要營造一種相互尊重的氛圍。許多教師容易走入這樣一個教育的誤區,即一個幼兒犯了錯誤,讓所有的幼兒都來“幫忙”他。其實,犯錯是幼兒個人的私事,有時更是幼兒個人的保密,不需要大家都來關注,更不需要大家都來批判和“幫忙”。否則,大家都參與進來,可能會讓犯錯誤的幼兒在他人面前失去尊嚴。

諸如小朋友經常會出現“尿褲子”的現象,如若老師處理不當,孩子很可能會因為擔心被同伴取笑而厭學,在全班面前失去尊嚴,我們如能運用“高超的手段”保住孩子的面子,尊重他們“犯錯誤”,不公開羞辱孩子,教師肯定會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尊重,尊重不代表著教師對幼兒的尊重,更意味著幼兒之間的相互尊重。回想自我在教育過程中,為幫忙某一特調皮,缺點“一大筐”的孩子改正錯誤時,往往會動用群眾的力量,開場白往往是“某某小朋友實際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他身上還有很多的缺點,這天我們幫他來找找吧。”透過閱讀此書,發覺自我的這種方法完全是錯誤的。當孩子犯錯誤時,教師就應和相關的幼兒私下“了結”,或者讓幼兒自我“了結”,在別人不知不覺中改正,過於張揚幼兒所犯錯誤,不僅僅不利於幼兒改正錯誤,也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使幼兒過多的去關注別人的短處,如果過多關注別人的短處,孩子的心理不會十分陽光,過多關注別人的孩子多了,班級的心理氛圍決不會和諧。

書中“缺點”屬於孩子的保密,這句話說得十分有道理,莫老師還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某老師在家長來接孩子時,先將孩子的進步之處大大肯定了一番,然後想將孩子存在的缺點也告訴家長,家長也急切地想明白,但該教師卻直接將缺點偷偷告訴了幼兒,讓幼兒暫時保密,等改正了,再向家長報喜,我覺得此教師的做法十分值得我學習,把孩子的缺點當作保密來保護,是對幼兒的一種尊重,激勵幼兒在無人知曉中快速地將自我的缺點改正,進而獲得更大的進步,因此在平時,我要樹立一種保護幼兒保密的意識,只要是影響到幼兒健康發展的事情,都就應視為幼兒保密,都就應受到教師的尊重和保護。

關注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讓幼兒在幼兒園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幼兒園就會成為幼兒嚮往的地方,教師就會成為受幼兒尊敬、喜愛的人。

二、做個富有幽默感的幼兒教師。

幽默是現代人務必具備的一種手段,它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幼兒也個性喜歡“幽默”的教師,幽默不僅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而且能讓幼兒在簡單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獲得發展。

平時多使用幽默批評,許多時候,幽默化的間接批評比直接批評更易於理解,書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天,喝完牛奶,自由活動時光,好幾個幼兒都爬到桌上,老師沒有生硬制止,她幽默地說:“小淘氣們,快下來,要不都要變成小猴子了,變小猴子可要長尾巴的啊。”聽老師這麼一說,孩子們立刻笑著爬下了桌子,天天說:“我可不想長尾巴。”老師的話使幼兒的“違規”行為在笑聲中消失,因為孩子更樂意理解寓於幽默的勸導,老師的幽默也使師幼關係更加融洽。教師可讓幽默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如利用一些閒暇的時光,教師或幼兒輪流講一些幽默的故事,進行“說與做的不一樣”的遊戲等等,這些活動充滿趣味性,又有必須挑戰性,對幼兒思維靈活性、深刻性、創造性的訓練都有必須作用。

幼兒不喜歡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教師,更不喜歡一本正經、沒有言笑的教育和生活,他們喜歡富有幽默感的教師,喜歡能給他們創造幽默感的教師,喜歡幽默情調的教育。因此,今後,我將不斷提高自我的幽默意識和幽默潛力,以一種用心、樂觀和開放的心態對待幼兒,讓幼兒在簡單愉快的情緒中受到啟發,獲得發展。

羅曼·羅蘭說:“要撒播陽光到被人心中,總是自我心中有陽光。”是的,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自我心中有陽光才能給孩子帶來陽光的幼兒教師,定會受到孩子的愛戴。所以,我願意做幼兒喜愛的教師,和幼兒一齊幸福地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3

最近,讀了《老師,你在聽嗎?》這本書,這一書是出自美國。美國五歲的安東尼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有兩隻眼睛,那為什麼只看到一個東西?”可見幼兒的求知慾並不侷限與幼兒園裡所教的課程,他們並不是都對課堂活動感興趣。美國自由、開放的幼兒園都尚且不能給幼兒的好奇心提供支援,無法使幼兒從幼兒園的經驗中有所收穫、產生興奮感。我們中國的幼兒園更不用說了。

《老師你在聽嗎》書中談到孩子的自發型對話。自發型對話可以在任何時間發生,只要你給孩子時間去談話,讀到這裡我深有體會,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件小事例。一次在堂課中,發現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講話,小A講的很投入,有時甚至忘記觀察老師。小B聽的很認真,還不時的微笑表示對小A的話題很感興趣。課後我將兩個孩子叫到身邊,問起了課堂中他們聊的話題,小A在介紹自己昨晚新買的恐龍玩具,並邀請小B去他家一起玩。這是孩子們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給孩子這樣自由交流的時間太少了呢。每天各個活動安排很緊湊,每個活動都有一定的常規紀律,也許真該找個時間讓孩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真正去自主交流。於是我靈機一動,在課前擠出十分鐘給孩子自由交談,漸漸我發現孩子們上課隨意聊天的現象少了,孩子們的關係密切了,交際範圍也廣了。在這種自由談話中老師可以是一個觀察者與傾聽者,儘量不去打擾到孩子們的談話,孩子們會在這種自發型的談話中成長。

另外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本書中談到關於課堂中的談話部分細節。書中說到很多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屬於讓孩子“猜測老師想法”的問題。老師如果不喜歡這個答案會讓孩子繼續回答直到滿意為止或者是稍微改變之後再提問,孩子在這個提問中是被動的。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有時我的處理方式也會比較急躁不是很妥善。當一個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是老師所要的答案,也許會有兩個現象發生,一個是老師終止了他的回答,另一個可能是他的答案沒有得到老師的迴應被忽略掉了。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孩子比較沮喪,表現慾望減弱,也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事情就是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現在反思起來我想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表達的空間,提問也多提發散性的問題,答案不要單一,讓孩子在各種觀點的碰撞下產生智慧的火花。

讀完整本書還是思緒萬千,一下子感慨良多。老師怎麼可能去發現孩子是如何看待認識世界的呢?怎麼可能與孩子一起探索他們的生活與成長的世界呢?怎麼可能幫助孩子建構他們自己的學習生活呢?這麼多的問題圍繞著我,我想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傾聽與支援,讓孩子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與情緒情感。我想說:親愛的孩子,老師會聽你說,聽你說你的故事,你的夢想,你的成長…

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安排得非常緊湊的,一個環節緊接著又一個環節。剛開展完一個活動,又得馬上準備開展下一個活動了,連氣都不喘一口。老師往往連喝一口水、上個洗手間的時間都得控制好,控制不好便避不了會出事。“老師,你在聽嗎?”哪能仔細傾聽幼兒的話?

如果幼兒園的活動節奏沒有那麼緊張,如果老師中午能有一點休息時間,不用因繁瑣的事情而從早上直落到傍晚,傍晚又把工作間搬回家持續到深夜,第二天天剛亮又拖著疲憊的身軀去上班……剛吃完早餐便就要帶幼兒跳劇烈的晨間操,每天都只能處於帶病狀態地強作歡笑,試問哪有心思去仔細聽幼兒說。《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說到的以幼兒為主導,大家都知道。只是無暇顧及罷了,真是力不從心。

但願能使老師精力充沛、能讓老師騰出時間仔細傾聽,能使安東尼們對課堂感興趣的幼兒園早日出現,使安東尼們能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書中第四章“促進對話”中有這麼兩句“好的老師是你能夠向他提問,並不以此為恥。”“當我們有重要的事情而開班會時,她總是傾聽,而且她問的正是我們所想的問題。”說明了創設對話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教師的有效的對話能夠豐富、激發幼兒的思維。“提問”是促進對話的有效工具,提問可以引出有創造性的想法,可以揭示兒童的想法,而不是加強教師已有的思想或檢驗兒童習得了多少知識。所以教師的提問應該是開放式的,它可以得到一個很長的或多樣化的答案,包含豐富的觀點和想法。封閉的問題只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猜測老師的想法是什麼”。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開放式提問,怎麼樣才能提出開放式的問題?這是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以下幾個開放性問題,是在觀摩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整理分析教師的典型提問的基礎上得來的,與大家共享。

一、關於這個問題你知道什麼?

教學從哪裡開始?教師最先了解清楚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是什麼,關於目前的教學內容幼兒到底瞭解了多少,即幼兒的已有經驗。力求瞭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能力狀況,以確定教學的起點、目標。

二、通過活動,你發現了什麼?

這一開放式提問的前提,就是讓幼兒經歷發現的全過程。教師要非常關注幼兒的點滴發現,與幼兒一擔分享發現的欣喜;注重同伴之間發現後的交流,通過交流去幫助幼兒思考梳理在活動中的發現、發現的方法、碰到的問題,把幼兒原本的無意活動引向有意活動,增加活動的計劃性,提升思維的質量。

三、你還有什麼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大家?

兒童站在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立場提出的問題,在成人看來是幼稚可笑或不可理解的,但在同伴中卻很能引起共鳴。因為他們生活在同一世界中,使用相同的思維和語言表述方式。同伴之間的問題解答,也最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兒童在提問和同伴回答這一過程中,學習著同伴提問、回答的技巧,也分享著同伴的經驗。

四、你還想了解什麼?

集體教學應該是讓孩子帶著問題進來,帶著更多的問題離去。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嘗試著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進而激發起對周圍世界更加關注的興趣。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4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於備課是否成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助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明確和協調的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於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己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同,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徵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考慮的,只有這樣考慮幼兒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說: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隻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內容,並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考慮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己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能力各有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希望他不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內容,說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己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說出故事內容即可。備課時老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

現在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老師在備課時會考慮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裡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提高了活動的有趣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後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為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物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於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5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資訊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裡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

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先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元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明白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援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6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為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為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為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裡德爾-利奇著,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為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因為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著”。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著的觀點,目標和行為,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為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為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為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為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為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為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才是為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著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著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著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著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為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為,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著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為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為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為這些遠遠不夠,班裡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裡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出現。當下,我認為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說:“真棒!加油!”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7

寧靜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品質。莊子說: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意思是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觀其動不如視其靜。自古以來,心如止水、寵辱不驚、以不變應萬變等等說法,都表現了對寧靜心態的某種崇敬。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溫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

莊子的成就令我們後世之人萬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

當今世道能夠保留一顆寧靜之心的人實在不多。追名逐利,心態浮躁為之普遍。

連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週圍的人都紛紛將孩子送到高價名校時,我就不免懷疑起當時的決定,將女兒放在身邊這樣的普通學校會不會讓她將來發展受到影響。讀書已經不在單純是讀書了,已經有了很高的附加值,比如當問你孩子在哪讀書,學校的名字足以讓你自豪三分或自卑了得。我也明知這是心態的問題,哪個學校不培養出人才?但往往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就如現在不少領導去讀EMBA,並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認識有身份的同學,同學就是生產力,就是人脈,有了人脈就不怕沒有發展。孩子讀書也是一樣了。心怎可平靜呢?

現在沒錢沒權就自然低人三分,經濟能力已經無形將人劃分了等級,不信高檔社群和城鄉結合的出租屋形成的氛圍就是截然不同,各人的生活質量天壤之別。社會就是這樣的勢利,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又是多麼得不易。

我想我們能在浮躁和寧靜中找到一點平衡就是成功了。讀書的過程就是提醒的旅程,我們不要在浮躁中浸泡地太久,不然將會找不到自己在哪了。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8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為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為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為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為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著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控;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著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控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援和鼓勵幼兒成為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為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控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控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左右9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爸爸帶回家一本書給我看,也是這本書讓我確定了我人生的方向,那就是《幼兒教育》,很感謝爸爸,也很感謝這本書。

至今想想有很多朦朧的感悟,可惜一時無法拙筆盡情的表達出來。讀過此書,激發我去思考,體驗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形成個性化的教育。仔細品位此書,裡面有許多的文章都和我們息息相關,所描寫的老師工作態度似曾相識,我們平時也是這麼工作的吧!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喜歡我的職業,並且在瞭解和觀察孩子的過程中我獲得了極大的幸福。本書記載了許多充滿感性色彩的幼兒教師的心得,給我印象較深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在與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己專業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書中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良好的反思和學習精神,讓我覺得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

教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活,是教師和孩子的生活。在書中看到了老師的困惑和苦惱,看到了老師和孩子間的互動和磨合,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對幼兒教師而言,人人都在實踐,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在反思,這本書讓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著對自己有一種審視和批判的精神。因此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多學習、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反思是個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改進方法的過程。

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秩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老師需要細膩再細膩,拋棄舊的教育觀念,應該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成長過程。

我們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腦袋裡究竟有什麼奇妙又豐富的想法?如何引導他們想的更深?一天的工作結束了教師反思過今天的活動了嗎?孩子和自己都收穫了什麼?享受到了什麼?翻開一日的記錄表,寫的更多的可能是有關孩子的情況,以及一日教學活動計劃,很少寫到自己一天的心情,其實,教師應該記下自己的情緒體驗,孩子的激情需要老師來點燃,老師應該要用心靈去享受工作。

日復一日堅持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需要有偉大靈魂的,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孩子,給予孩子細膩而恰當的關愛,更要用尊重和平等的態度面對孩子。哲學家詹姆士曾說過:人類本質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更加了解幼兒,在我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讀一些幼兒教育方面的書,我會好好愛我的孩子們,好好愛我的幼教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