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記者個人總結範文3篇 探尋真相:記者筆下的深度剖析

《記者個人總結範文》是一篇總結記者工作經驗和技巧的文章,旨在幫助記者們提升自身報道水平。本文通過梳理、歸納彙總記者個人經歷,分享成功經驗和麵對挑戰時的解決方法,為廣大記者朋友提供實用的參考和借鑑。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記者,都能從中找到不少啟發和收穫。

記者個人總結範文3篇 探尋真相:記者筆下的深度剖析

第1篇

回顧這一年的新聞工作,我個人可謂感受良多,既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和理念,也還感到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在這一年中,我與《城市快報》的記者和領導們,共同經歷了很多新聞事件的報道和活動的組織、策劃以及落實,從中體會到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領導的部署和指點下,完成了很多意義深遠的新聞報道工作。

在去年的4月份,天津首屆“津洽會”期間,面對本市有歷以來,規模最大,品牌陣容最強的展會,《城市快報》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會展的前期報道和各項活動中去。從3月中旬就開始為“津洽會”的前期報道開闢專欄,本人在對“津洽會”的報道中也受益匪淺。據統計,快報經濟部共在“津洽會”期間跟蹤報道了2____篇新聞,完整、真實的記載了“津洽會”的盛況和成果。並受到市商務委和報業集團領導的好評。此外,經濟部還積極參與到“津洽會”的活動中去,與“津洽會”組委會共同主辦了“城市論壇.聚焦連鎖加盟”以及“天津車展評選”等多個精彩的活動。真正做到關注事實、並參與事實。我本人也從中增強了組織能力和協調配合能力,並從中對報道大型活動新聞和現場紀實有了很多的體會,增強了寫作能力,對新聞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正是報社給了我這樣的參與和學習機會。 在去年7月報社為增強版面可讀性和新聞的力度,鼓舞記者的士氣,在報社的各新聞部門中間開展了當日新聞的評選活動,充分調動了記者的積極性。在這次活動中,在領導的指教和策劃下,我的幾篇稿件也有幸獲獎,但回顧獲獎的經歷卻感慨萬千。其中,狗不理在海外遭遇搶注的報道,功夫在於平日於口內的積極聯絡和多新聞的不懈追蹤。而探祕商場假貨內幕的稿件,獲獎原因主要是能夠生動、深刻的挖掘行業內幕。該稿件報道後,也引起了市商業部門、市工商局等部門的高度重視。主管部門還特此對本市商業市場進行了更嚴格的強化管理。這我從中也體會到,作為一名記者與事實、新聞和服務社會中緊密而有益的聯絡。隨後,我的又一篇報道,關於對本市商家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調查,也獲得了好評。並且部門隨後還專門開設了關注未成年人消費的專題報道。但在撰寫這些新聞報道的同時,我也深刻的感受到部門領導和編輯給予我的支援和幫助,因為受到個人能力的限制,在很多新聞報道中我也經常漏洞百出,有時還會犯錯別字、語句不通等很低階的錯位,如果沒有領導和編輯的把關,就不會有合格滿意的報道。

去年中秋節前夕,作為快報經濟部負責商業的記者,我也積極的與行業不盟聯絡,通過報社給予的優厚條件,與家樂福超市進行了月餅置換。使得報社20____記者、編輯在中秋節前夕每人都能有月餅與家人共享佳節。而在這些與外界積極交流的活動中,部門領導總是給予最大能效的支援,使得記者對外沒有後顧之憂。這也是經濟部能夠促成很多活動的主要因素。在一年一度報紙發行的高峰期,報紙的發行量對於今年快報的成長至關重要,也是關乎我們每個記者切身利益的大事。在報社部署的整個發行工作中,我雖然完成了訂閱的定額,但在訂閱數量上,與部門的其他一些記者仍有差距,這還需要在今年的新聞採訪工作中,與各部門各企業間加強協作,再接再厲。

此外,在個人工作方面,我也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努力的地方。例如,對新聞點的把握方面,有時腦筋比較死,對市場現象的捕捉不夠及時和靈敏。在日常採訪中雖能夠主動積極跑動,但對問題背後的深入思考較少,這些都將阻礙作為一名經濟記者的發展。同時,在稿件撰寫方面有時還存在粗枝大葉和偷懶的毛病,這些都應該在今年的新聞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進。此外,在今年的新聞採訪工作中,還應該加強採訪的深入,透過問題的表面對加強深入報道,而不能將新聞僅僅停留在訊息快、不漏詞的初級階段。

又到了年終作總結的時候,雖然這是一個每年必作的功課,有的時候會覺得有些老套和無用。但是,也似乎只有在此時,才能夠靜下心來梳理一年來所經歷的苦辣酸甜。

翻來厚厚的工作手冊,看著上面有些凌亂但很真實的工作日記,彷彿__年成長的每一步,在這個本子都很清晰的記錄了下來。

記者個人總結範文3篇 探尋真相:記者筆下的深度剖析 第2張

第2篇

我的工作範圍並不侷限於課件開發中的模版設計等工作,而是涉及到了目前我們學院的所有部門。涉及到展示,展覽,印刷,螢幕展示等不同種類。有學院辦公室組織舉行的各種重大慶典、總結大會、涉外的參展活動的具體形象設計;有教務部門各季招生所需的招生簡章、招貼、宣傳單頁,各類證書卡片、規章制度的編排,列印等;也有技術部負責的學院網站的整體形象規劃,設計風格定型,具體設計以及不定期的改版更新工作;也有開發中心目前著手開發的各科課件的模板、欄目、各種題標,以及課件中的演示動畫;還有大量的圖片掃描處理等。所有的工作看似龐雜,大小輕重不一,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處處展現網路學院的對外形象,所以不得有絲毫的馬虎大意,稍不細查,就有可能出現失誤,直接影響到我們學院的對外整體形象,更會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可以說凡是需要突出我們網路學院整體形象的地方,就需要美編參與工作。

設計工作是痛苦與快樂的煉獄,每當面臨重大的設計任務時充滿了壓力,開始蒐集各種資料(包括文字的、圖片的),接下來尋找設計靈感,沉思、焦灼,經過痛苦煎熬,終於有了滿意的創意時倍感輕鬆。

當然,工作中的痛苦與快樂首先要求有堅定的政治信念與立場,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強烈責任感和事業心。

因為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精通本崗位的專業識和業務技能,熟悉有關行業規範,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時刻保持強烈的創新意識。

鋼鐵紀律預示著非凡的成績,遵守規章制度,堅守工作崗位,以極高的工作熱情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很好的理解自己工作,出色的履行了崗位職責,能夠高質、高效的完成本職工作。為本部門的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每當經過艱苦的磨礪,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時,便是工作中的快樂!充滿了快意。

第3篇

結束了近三個月的實習,今天總結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無窮。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親歷了各種新聞事件的前後,讓我對於社會層面的瞭解又深入了一層。不管是政策法規、社會民生,新聞所給予的對於我們周邊資訊的瞭解和反思,是人生閱歷中不可或缺的一筆。

記得我剛進入學校第一次接觸專業知識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句話是:多聽多看多感受。當時理解得很淺顯,但通過這一個月時間的磨練,我知道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所涵蓋的東西很多。對於新聞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現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質。

在實習期間,作為記者,我下了城郊,去過國企、各政府職能部門、氣象局……生平第一次參加了新聞釋出會,居然還見到了諸如謝霆鋒,陸毅這樣的大明星。這些時光曾經讓我垂頭喪氣,但也更讓我的專業技能迅速成長。

進入《百姓連線》欄目組老師交給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接聽觀眾的熱線電話。說實話我剛開始有點不以為然,這麼簡單的事情給我做不是有點大材小用嗎?慢慢的我發現了熱線電話對於我們《百姓連線》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是一檔民生類欄目,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與觀眾的交流來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我們大部分的新聞資訊都來自於觀眾的“爆料”,它是我們做新聞的第一步,可以稱得上是我們的生命線。這也是我們欄目叫做百姓“連線”的緣由。

經歷一段時間最基本的接線工作後,慢慢的老師開始帶我們採訪了,這可是我們一直夢寐以求的啊!一直以為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很有天賦。但是,在經過第一次寫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刪減之後,我開始覺得,我在語言表達方面是有問題的。總的說來就是:語言不精練,需要言簡意賅。這可能是我很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凡是講道理,就喜歡掰碎了說,條分縷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時候,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華麗很工整的句子實際上是完全可以刪除的。

以前年少輕狂的我總想著語不驚人死不休,很多題材總希望能鑽牛角尖進行猛烈的抨擊。但我很快發現,這樣的文章是鐵定被斃的。我開始翻看舊新聞,學習老師們怎麼寫新聞報道。漸漸地,我開始明白,電視臺作為傳播最廣的媒體,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這就決定了政府新聞必須有一些條條框框,有自己獨特的運作規律。首先必須以正面報道為主,負面報道少一些;接著,帶有批評性質或監督性質的報道必須小心措辭,務必做到有理有據,不溫不火。任何差錯都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慢慢的,我的報道就寫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說什麼,但現在我還知道了該怎麼去說。

電視臺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裡,可以走訪很多地方,什麼樣的人都有機會碰到。這些經歷對增長見聞、開拓視野大有裨益。

因為採訪,我接觸了許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觸的到的地方和人。實習期間接觸的人,有普通市民,有農村村民;有企業家,有律師;有各部委的領導,有政府官員;還有各媒體的新老記者等等。

我採訪過的大人物、經歷過的大場面並不多,但十幾次寶貴的採訪經歷,讓我在公眾場合不再怯場,學會很平靜地與各種人交談,蒐集我需要的資訊。

我會採訪嗎?以前我自以為我會。但是,當我真正實施的時候,發現我所謂的會,只不過是能夠把想要問的問題說清楚而已,從不考慮怎樣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也不考慮如何引導被採訪物件說出新聞主題。

我們有次做了一條政府慰問部分困難企業軍轉幹部的新聞。被採訪物件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經濟較為不好的軍轉幹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組織到他們家裡進行慰問。在採訪的過程中,被採訪物件由於礙於臉面,一直不肯說自己的經濟困難,總是敷衍我。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這個採訪就沒辦法用。於是老師教我這樣處理,讓我問他有沒有像冊,能不能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拿出來,我便故意問他這些溫馨的照片是什麼時候拍的,最近怎麼不再拍了。問到這他沉默了,我看見他的眼眶開始溼潤,慢慢的落下淚。他說,自從企業困難後,家裡就省吃儉用了,哪還能拍照啊……順著他的話,我接著問,遇到這麼多的困難,政府有沒有什麼幫扶的措施?這樣就水到渠成地把採訪的主題引了出來,讓他觸景生情,這種有感而發的情緒才是真實的。這就是一個新聞老手和新聞新手的不同。老師不僅能快速把握要說的內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個本來很不易表達的內容變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體悟到,功夫,就在點滴間顯現。

每次跟老師們出去跑新聞,他們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做到恰到好處。對方可能是各級官員,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記者同行。任何一場,老師們總能夠適時插話,精確獲得所需要的資訊。

因為我們《百姓連線》是一個和觀眾互動性很強的欄目,我們經常會見一些到臺裡來的觀眾,盡我們所能為其排憂解難。有一次我們接待了一個來訪群眾,講述了自己的不公待遇,想通過電視臺的報道尋求公平。老師耐心地聽了他的話,仔細閱讀了他提供的材料後說,這裡面涉及太多法律問題,作為媒體不能涉足法律上孰是孰非的紛爭。但是您講述的事情,我們可以予以批露,請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和相關證據,相信從這個角度切入報道,對解決您的問題也會有所幫助。就這樣,來訪的群眾滿意地離去了。我再一次體驗了什麼是高手。

“思想是一張捲起來的毯子,不展開就不知道有多少破洞。”在學校學習的三年中,我的確掌握了不少理論知識,也培養起許多自信。但是,一旦應用於實際當中,才發現很多自信其實是盲目的,實習了才真切發現自己的不足。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實習的這段時間讓我逐漸明白個人力量的渺小。你必須得跟別人合作,不要幻想僅靠自己的雙手撐起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