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育新理念學習心得3篇 突破教育困境:引領未來學習之道

本文主要探討教育新理念對學習過程的影響和啟示。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教育觀念的更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新理念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個性化和實踐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激發潛能,提高學習效果。教育新理念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示,引領學習的新時代。

教育新理念學習心得3篇 突破教育困境:引領未來學習之道

第1篇

對高校學生道德教育進行梳理和反思,就會發現大學生道德教育面臨著諸多問題,集中反映在忽視以學生為本,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主體的需要,忽視學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對學生成長規律的深人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大學生道德教育無論從實踐出發、還是理論思考都需要有新的思維和新的視角才能推進道德教育創新,進一步推動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一、堅持和發展道德教育主體論,強化學生的自律精神

主體,指認識活動的承擔者;客體,指認識的物件性。主體性,即獨立性、主動性。指不需要別人的幫助,自己有作為主體去獨立地完成某一個工作任務的意願,能夠自己尋求完成這一任務的途徑和找到解決這一任務的方法、技能,這種意願與方法、技能的統一叫做主體性。主體性問題反映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規律,即知識技能、道德觀點、信念都不可能是外部交給學生的,而必須是由學習者自己投人力量,積極活動才能獲得。

馬克思指出:“道德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礎原則是人類精神的他律。”第1卷人類精神的自律是自我主體的發生機制,道德是為人而存在的,任何道德原則都要求社會尊重個體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社會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體,道德教育是以實現人自身的完美和幸福為目的的重要途徑。

長期以來,高校的道德教育強調個人從屬於集體,從屬於社會,從屬於國家,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準則來規範人的日常生活行為,有時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在形式上體現為一種道德的管制,推行一體化秩序的道德約束;在評價上,獎懲成為支配個人行為的外在統治力量,遏制了個人道德主體性。限制人的全面發展,忽視個人的權利,容易使學生產生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知行脫節的現象,這種道德的外在強迫、忽視主體對道德的自主選擇和判斷,難以自覺履行道德義務,培養自己的道德責任。

人是道德的主體,人的主體性是一切道德活動的內在依據,人的主體性在道德活動中的展開和具體化構成人作為道德主體的主體性,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實現和自我發展的一種特殊動力,它既有發展人自由的一面,又有約束人的一面,它反映了主觀和客觀,應然與實然的統一。

主體道德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包括受教育者對道德規範的物件化活動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間的交往活動,道德教育應該在弘揚主體性基礎上,實現雙方的統一。教育促進人的發展,從主體性意義講是受教育者對自身發展的改造,這種改造是通過客體的主體化和主體的客體化的能動作用而實現統一的過程。即教育者要使道德教育成為主體的要求,使道德教育過程成為映現自我、確證自我和實現自我的過程,完成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道德投射。這種投射在受教育主體通過實踐的滲透和自身的融合成為主體的存在,成為主體的本質力量。客體主體化表現為主體對道德規範的選擇和實踐。道德規範一旦完成客體主體化的過程則成為人發展的動力源。

道德教育的主體性表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主體與主體的平等關係(互為主客體關係)。道德教育的過程是通過兩個主體間的交往互動實現的,因此,無論是從內容或目的出發,都應該強調平等主體雙方的理解、移情和互動;道德教育關注人生的意義、價值、人與人之間關係等精神存在,把握的是一種意義世界,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主體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對方、在相互的理解接納中承認並保持各自獨立性和完整性,進而實現道德主體的自律。

二、堅持和發展道德教育需要論,提升學生的搖要層次需要,指個人缺乏某種東西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狀態,即對事和物的慾望和要求,它是客觀需要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在人與客觀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積極的活動中產生的。

在道德教育中,一直有“崇高理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精神”等終極價值目標的設定,忽視了從實際、從主體需要出發道德教育的空洞說教與現實生活中道德行為的脫節,成為道德教育的誤區。追求道德理想就意味著要做一位“完人”,做“完人”成為人們為之奮鬥的方向,道德變成人們企盼但難以實現的目標。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叔本華曾這樣講過:人的全部行為可以用存在著的三種“內驅力”理解,即利己主義、惡意和同情。美國學者馬斯洛在《人的激勵理論》一書中將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種: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他的分析中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生理需要中產生的、是生理需要相對滿足的產物。人的生理需要滿足越充分,道德需要越多,反之,道德需要越少。倫理道德是所有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與利益的行為規則,是人們追求幸福快樂的需要。

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自然主體的那種個人需要”,二是“表現為社會需要的個人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個人有很多需要”,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頁)個體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要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滿足自身的各種生理心理的需要,就要了解社會執行和社會生活的基本規則,個體只有在掌握了社會規則並遵守時,才能被社會認同實現個人的需要。道德一開始在個體生活中出現具有工具性的意義,是個體實現利益,滿足需要的手段,當個體把道德作為一種手段來思考和應用時,道德主體處於他律階段,是道德發展的最初階段,也是必經階段。此時,個體道德行為並不是為了道德而做出的,而是為滿足個體利益的需要。伴隨著個體認識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的發展,個體道德需要日益強化和理性化逐步從他律階段走向自律。因此,個體道德需要對於道德的發生和發展始終起著積極的作用。在個體道德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個體首先從自身出發,從自己利益出發決定對客觀事物的取捨,個體是否遵守有關的道德法則,遵守的程度,取決於個體從需要出發做出的道德抉擇。

個體道德需要不是先天的,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在道德實踐中出現的社會對個體的要求,個體道德需要本質上是社會對其藥束對其要求,是社會需要。社會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有機體,這些矛盾表現為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矛盾,群體利益與群體利益之間的矛盾。社會的正常執行和發展就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社會秩序,實現社會的有序化、規範化。道德應社會有序化執行的客觀要求而生,是社會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社會道德通過外部壓力和動力成為個體道

德需要,社會道德需要對個體道德的發生發展形成了一種外在壓力,也是一種動力,需要是個體道德發生發展也是社會道德發生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一種精神需要。任何道德都只有轉化為個體道德才有意義,因此,只有喚醒主體道德需要才能在道德實踐中實現這種需要。

三、堅持和發展道德教育功利論,倡導人民大眾的功利主義

西方功利主義道德觀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資產階級倫理學家邊沁(jeremybentham)和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穆勒(johstuartmill),他們認為,快樂幸福是評價道德行為善惡和優劣的終極標準。在穆勒看來,功利就是快樂與免除痛苦。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引起快樂的最主要的情境條件是一個人追求並達到目的。每個人的行為、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要實現一定的慾望,如行為成功,慾望、需要得到滿足則快樂,反之則痛苦。就道德而言,人們最初完善自我品德是因為美德給了自身利益,之所以愛人而生同情心和報恩心,是因為別人給其以快樂,追求美德的直接動因和原動力是自愛心、求生欲和自尊心,而終極的動因則是自己得到了快樂和利益。

西方倫理學家主張從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基本心理反應(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快樂的追求)引申出道德來,將道德從人本身的利益出發並將其放在實際利益的範圍中來考察反映出人們對道德認知的一種深化,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就道德目的來說有很大的侷限性。首先,它將個人的感受和個人的利害關係作為道德原則和根本目的,在實踐中容易導致價值的偏倚。雖然功利主義道德觀也提出了將個人幸福和社會、他人幸福,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結合起來,但它只是把社會公益,社會幸福的道德行為看成是獲得個人利益、個人幸福的方法和手段;其次,功利主義道德觀將人生的一切目的只解釋成快樂和幸福,將道德原動力與道德目的混同起來也是片面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利益是道德的基礎,人們所奮鬥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因此,馬克思主義並不籠統地反對功利主義,如果就“利益”而言,不同階級、不同階層各有不同的功利主義,我們提倡的是以勞動人民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區域性利益、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革命功利主義。主張關心人民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們物質、文化的需要,倡導的是人民大眾的功利主義。

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機制,既有其功利性的一面,又有其超功利性的一面,以滿足方式和效果而言是利他的,以期望實現個人幸福的動機而言,是利己的、是功利的,兩方面不可分割又互相纏繞,有機統一在道德教育過程中。

我國的道德教育自身有著優良的傳統和很多成功經驗,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傳統道德觀受到衝擊,新道德體系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要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教育理論體系,就要進行創新,就要強調對人個體的尊重,強調個人的道德需要,重視個人道德建構的幸福觀、功利觀、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唯此,才能突破傳統道德教育的侷限,在道德教育理念上進行創新,惟有觀念的轉變,才可以帶來新的道德教育目標、內容、體系、途徑的構建。創新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與現實結合,在道德教育實踐中敏銳地發現問題,察覺到奇特的不尋常的事件,對習慣的態度和評價勇於質疑,追求答案的獨特性和多樣性,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善於變通,做到思路開闊。同時在繼承前人經驗基礎上,綜合利用現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以期取得道德教育上的進展和突破。

教育新理念學習心得3篇 突破教育困境:引領未來學習之道 第2張

第2篇

讀了《教育新理論》我的感觸良多,下面就談一下我認識和體會:

書中寫道:教師絕不是教書匠,而應該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風格、教育能力的人,應該對教育活動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這是一種真正的教師境界。為了達到教師境界我們必須提升自己.另外,在學生的眼中,我們是“無所不知,無所無曉的”。因此,我們具有的知識面愈廣博、愈豐富愈好。所以教師更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不要走入兩個極端,一個不敢放手,一個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課堂上要注意這樣幾點:

有一句話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的教學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運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是現代教學的一個趨勢,但永遠不會成為唯一的.手段,永遠不會替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溝通是人與人交流的橋樑。課上要多些微笑和多些鼓勵,如果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是低著頭看自己的書,而不聽你的講課、不看你的面孔,這常常是因為教師居高臨下.教師在課堂上要堅持“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課下要多些關心和多些談話,聊一些關於他們的生活、興趣以及其他功課的學習等各方面的話題。教師要像一個朋友般地聽學生訴說,從而瞭解他們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啟發。我們應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因材施教。

總之,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斷反思、加強溝通,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第3篇

新的課程標準已出臺,在這一新形勢下,如何合理使用中學物理新教材,如何遵循《課標》的思想及中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去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理學人才,就成了擺在我們這些中學物理教師或準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為此我想就新課程標準中的教育新理念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物理教育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屬於學科教育學的範疇。物理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即研究物理教育和教學的問題。學習和研究物理教育學,首先要鑽研和領會已有的物理教育教學理論,因為這是人們多年來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成果,接受這些成果有助於避免重複別人在物理教學上所走過的彎路。但對物理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必須與當前的物理教學實踐。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群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教師要善於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

三,認清《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教育的定位。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所研究的是物質的基本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以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隨著人類對物質世界認識的深入,物理學一方面帶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推動了文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經典物理學奠定了兩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近代物理學推動了資訊科技、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的迅速發展,繼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變化。

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物理學自身及其與文化、經濟和社會互動發展的時代性要求,肩負起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任。為了適應科學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培養高素質人才,必須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課程。

人的思維過程始於問題情境。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求知慾與好奇心。為學生的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讓學生親近物理。

1.創設動畫情境,學生對於形象的動畫卡片、投影、實物或生動的語言描述非常感興趣,他們的思維也就容易被啟迪、開發、啟用。對創設的問題情境產生可持續的動機,這種直觀是一種“催化劑”,給學生的學習活動帶來一定的生活色彩。不僅對創設情境產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策略意識的培養。

2.創設生活情境,物理來源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他們的周圍。因此,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從而達到學生對物理的理解。

3.創設故事情境,學生都很喜歡聽物理故事,而且可以從故事中得到更多的物理啟示。

4.創設挑戰性情境,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的,具有神祕色彩的情境,能有效地激趣、導疑、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5.創設遊戲情境,學生集中注意的時間較短,穩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較差,教師可創設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學習,以延長有意注意的時間及增強學習效果。

6.創設發現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不是都讓學生去發明創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去獨立思考去發現,這種發現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7.創設實踐情境,學生的第一發展水平和第二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應走在學生髮展前面,創造“最近發展區”。注意適時、適度創設實踐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大學聯考模式的改變,現行的中學物理教學不應單純立足於物理知識的學習,而要把物理知識與化學、生物、地理乃至歷史知識相互穿插,並適當增加這方面綜合題的訓練,以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學科綜合題的能力。

在講解“原子物理學”的有關知識時,可以與化學上的電離及生物上的遺傳、變異等相聯絡;在講解“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時,可以與生物上的血液流動方向掛鉤;《電磁感應》一章中,在判斷飛機在某地方上空飛行時兩機翼的電勢高低時,可以與地理方面的知識相聯絡。

根據標準及大綱的要求,目前的評價理念是以人為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要更多地體現對人的價值的重視,促進個體價值的實現,更多的關注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主題精神。在評價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評價主體互動化:即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與協商;

⑵評價結果效益化:即重視評價結果的科學化反饋作用,以使被評價者最大限度的接受;

⑶評價方式動態化:即給予多次評價的機會,注意評價物件的轉變與發展;

⑸評價模式過程化:即不要只關注評價結果,不要只關心學生作對了多少,要更重視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去了多少時間?是否與他人合作過?是否遇到過較大的困難,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

⑹評價施實日常化:即重視評價的實效性。鼓勵將評價貫穿於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將評價日常化,通俗化。

此處以研究性學習評價為例:為了讓學生既能體驗成功的快樂,又能及時知道自己“研究”過程中的不足,通過設計量表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具體操作時分五個步驟:

⑴教師設計量表。具體內容包括開題評價,過程評價和結題評價。三各專案下又各有子專案,各個專案又各佔一定的權重。

⑵組織學生根據量表自評。包括自我肯定,自我批評,意在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⑶教師評價。指導老師根據量表對所指導的學生客觀評價,並把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一份。讓學生與自評量表對照。如有明顯爭議,鼓勵學生提出來和老師商榷。

⑷課題組評價。在課題組內組織評價委員會,既有資深老師參加,又有年輕老師參加,對各班小組“研究”進行評價,選出優秀研究組,通過表揚和樹立榜樣形式,在班內,校內倡導研究之風。

⑸校內評價,在學期結束時,在各班中選取研究比較好的小組,向全校公開彙報,以號召全校師生都支援研究性學習。

關於對新課程標準中的教育新理念的理解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細細地摸索,探尋。這裡指出的幾點看法只是一家拙見,希望大家能加以補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