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庭美德的心得體會3篇 擁抱家庭美德:我的感悟

家庭是人生的根基,一家人和睦相處是維繫家庭的關鍵。家庭美德包括互相尊重、愛護、寬容、誠實等,它們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擁有的品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謹記這些美德,將之貫徹到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家庭美德的心得體會3篇 擁抱家庭美德:我的感悟

第1篇

從美德少年的事蹟中,讓我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生活優越,有父母疼愛。也清楚的認識到,我們應該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讓父母少為我們操心。有時間應多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能成為一個只知依賴在父母懷裡撒嬌、長不大的孩子。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嘆自己並非沒有為善之心,只是沒有為善之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嘆自己並非沒有為善之心,只是沒有為善之力。是否想過,我們難道不比這些美德少年生活優越?不比他們強壯?其實,做美德少年,並不需要慷慨激昂的捨生取義,也並不需要轟轟烈烈的捨己救人,只要我們在成長的歲月中,好好學習,盡己所能的去幫助那些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實際行動去愛親人,回報親人,如在父母生病、難過的時候能照顧、安慰他們一下,他們就會快樂、滿足。

美德如巢,駐在人心。美德,更多地是來自平凡和普通,它是一種善良的情懷,坦蕩的心胸和真誠的相助。我會從今天開始,從此刻開始,讓美德永駐心間,伴我成長,做一名名符其實的美德少年。

油田第五國小的李躍然同學,我為與她曾在同一所學校而自豪。她不僅品學兼優,奉獻為樂,還經常用平時攢的零花錢捐助給貧困災區的孩子們。她用一顆純真善良的愛心感動和鼓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留守少年留守少年南樂樑村鄉中學的關曉強同學,母親早逝,父親長年出外打工,他一人獨自照顧年老多病的爺爺,獨自耕作農田,獨自撐起一個家。他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快樂的面對生活、學習。南樂樑村鄉中學的關曉強同學,母親早逝,父親長年出外打工,他一人獨自照顧年老多病的爺爺,獨自耕作農田,獨自撐起一個家。他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快樂的面對生活、學習。

家庭美德的心得體會3篇 擁抱家庭美德:我的感悟 第2張

第2篇

我認真學習了“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系列課程,全面理解了教師道德價值、教師道德觀、教師道德範疇和教師道德養成等教師道德的相關知識。此次培訓學習,以“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主題,以立德、責任、自律、孝悌為核心內容,對我進一步提升道德素質和水平,更加自覺地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很有幫助。

首先,俗話說,“正人先正己”,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修身正己、樹立形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這樣才能在群眾的心目中樹立起良好形象。“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級領導幹部和教師隊伍的工作方向和內容的集中體現。群眾滿意不滿意,就是看各級領導幹部和教師隊伍宗旨意識牢不牢固,為群眾紮紮實實辦了多少實事、解了多少難題。能否得到群眾的支援,對我們的工作成敗至關重要。在實際工作中,只有瞭解民情,傾聽民聲,尊重民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找到解決群眾利益問題的好辦法、好途徑,要真正做到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人民服務上。

其次,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敬重自己的職業,勤奮努力,是教師盡職盡責的道德操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對自己工作崗位的愛,對自己職業的敬,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教師應該自己遵守的道德要求。因為職業不僅是個人謀生的手段,也是從業者完成自身社會化的重要條件,是個人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的舞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一個公務員,如果缺乏敬業精神,不但會給本部門、本地區造成嚴重損失,還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因而,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工作,敬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深入鑽研探討,力求精益求精,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最後,牢固樹立公僕意識,把奉獻精神體現在工作中,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裡,體現在各種考驗面前。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自強不息的精髓。戰爭年代,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更有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在本職崗位上,不講條件、不求回報、不怕代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甘願付出自己的汗水、艱辛甚至生命,才會有今天祖國建設舉世矚目的成就。公

總之,強化道德意識,重視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品質,自覺踐行道德規範,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讓人民群眾滿意,是成為一名高素質教師的必備條件,我始終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3篇

自古以來勤儉節約是中華兒女的一貫作風。不論是達官高貴,還是一介平民,節儉樸素被看為最美麗的象徵。古代著名軍事家諸葛亮一生簡樸,雖然貴為丞相,但沒有一絲奢華之氣。“儉以養德”是他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勤儉節約是道德的根本、首要、必備的素養。

在生活中,勤儉節約包含、滲透在方方面。一件小事,一個細小的動作都能折射出高尚的品德。

1995年冬天,在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一張照片拍下了風塵僕僕的溫總理。2xx-x年春節來臨之際,與群眾一起過春節的溫總理,再一次被記錄下來。相隔十一年的兩張照片上的總理,依然風塵僕僕,依然和藹可親,依然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品質——因為他仍舊穿著十一年前洗的發白的棉衣!那兩張真實的寫照,是讚揚溫總理的碑文,那一件棉衣更能體現出總理身上發光的品質!

“勤儉節約”說起來易如反掌,堅持做起來難如登天。保持節儉的習慣,是必須從內心深處播撒種子,親身踐行,才能發芽成長,收穫一種高尚的品質。

現代著名文學家矛盾,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勤儉節約”。他完成的一本本著作是在一個搖搖晃晃,似乎一碰就會散架的、簡陋的書桌上完成的。他家的正堂只有幾把椅子和一張桌子;他的鞋幫縫縫補補,一用就是好幾年!這不是吝嗇,而是一種無以倫比的,熱愛文學的崇高精神!他的一生不停地寫作,為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卻一生清貧。這樣的品質,一直保持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臨終前,他將所有辛勤賺來的稿費,捐送給中國文藝事業。

感動之餘,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勤儉節約不是一個人的事,但要從自己做起,要從小事做起!在生活中我會時刻提醒自己,也嚴格要求從自我做起:當廢品要丟掉時,我總是“精挑細馴、“仔細琢磨”,看是否還有用處,只要有一點兒用處我就把它放起來,以備不測之需。平時用水,我也十分注意節約,洗腳水、洗臉水沖廁所,洗衣服水我提醒媽媽存起來用來拖地,淘米水、洗菜水我們用來澆花,逐漸我們家成了節儉、低碳、環保的幸福之家!

節約肯定不如浪費揮霍舒暢,晚上洗漱後十分瞌睡,便想把水隨便掀到洗臉池中。逛街時,見到琳琅滿目自己喜歡的物品,真想立即買下來。每每這時,我都會警醒自己:將節約進行到底!的確,勤儉節約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能力!

以往,跟著奶奶一起散步,奶奶總會在街上發現一些飲料瓶,緩慢彎下腰撿起,我對此不解:奶奶吃喝不愁,衣食不缺,要它幹什麼?奶奶卻認真地說:“廢飲料瓶也有用!”當時,我無法理解,只覺得奶奶是對的,現在才明白,奶奶是在延長、守候著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與品質。

勤儉節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衰的根本,東晉窮奢極欲、貪鄙無厭的社會風氣,使東晉走向滅亡。如果一個企業不節約,會導致倒閉;如果一個人不節儉,會導致墮落;如果青少年一代不知勤儉節約,祖國就沒有未來。

鐘鳴鼎食、酒池肉林會使一切淹沒在濁流中,而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則能是一切欣欣向榮。勤儉節約不只是一種高尚品質,更是一種優良傳統——是美德的根本。我們要明白,它是一種態度,並非一種能力。讓它更好的留守在我們生活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