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長津湖》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長津湖》:觀後感

《長津湖》是一部由韓國導演李準基執導的影片,該片講述了韓戰時期英雄們在長津湖戰役中為國捐軀的故事。影片通過生動的畫面、真實的表演和感人肺腑的臺詞,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士兵的榮辱情感。本文將分享觀影后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長津湖》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長津湖》:觀後感

第1篇

今天,已經很難找到描述這場戰鬥過程的文字,我們不知道在那麼強大的防禦火力面前,這些勇敢年輕的士兵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但我知道他們心中懷著怎樣一種爭取勝利的信心,一往無前,無所畏懼。於是,在那一個曳光彈交織、寒風呼嘯不斷的夜晚,水門橋再次被炸斷,毅然決然的中國軍人甚至連原橋的基座都炸得乾乾淨淨。

據說,中國軍隊的一位副師長親自到附近慎重仔細地確定了戰果。他再三從望遠鏡裡確定了已經光禿禿的橋基和兩側高聳的懸崖,然後才進行彙報:水門橋已經被徹底炸燬,"聯合國軍"已無路可撤——除非他們的上帝來幫忙。

上帝當然不會來,但現代化的工業力量也有創造奇蹟的力量。這種力量,超過了那個年代中國軍官的想象,但在這裡他們最終見識到了。

"聯合國軍"方面的一流工兵專家很快趕到了現場,在確定了重新架設一座鋼架新橋的方案後,一個龐大的系統同時開始運作。一種大型的車轍橋元件被作為架新橋基礎結構,每個車轍橋元件重達1.1噸,只能採取空投方式運到橋邊。但這麼重的元件沒有過空投的先例,降落傘是否能承受?數以百計的"聯合國軍"技術人員以最快的效率在數百公里之外,同步進行了多次試驗,並最終從遙遠的日本定製了專用降落傘和8套巨大的鋼製元件(m-2型鋼木標準橋樑),做好空投的一切工程技術準備。

7日,八架大型運輸機(c-119運輸機)將八套巨大而沉重鋼製元件空投到了水門橋附近。美軍用巨型降落傘直接將鋼製元件空投到美軍陣地,其中一套著陸時損壞,一套落到志願軍陣地上,美軍收到了6套橋樑。此後一天,在大雪紛飛和冷槍不斷中,架橋過程卻基本順利。1天之後,一座可以通過所有重型裝備包括坦克在內的全新的鋼結構橋樑再度出現在了兩座懸崖之間。

遠離本上作戰的美軍僅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在不斷傳來的槍炮聲中,在北朝鮮東北部偏僻山區的一座懸崖上架設起了一座載重50噸、可以通過所有型號的坦克和車輛的鋼製橋樑。

就在這座橋第三次重生2個小時後,“聯合國軍”的1500多輛汽車和坦克龐大佇列也抵達了這裡,他們很詫異沒有遭受攻擊,平安通過了水門橋。

狼狽不堪和疲勞至極的“聯合國軍”士兵熱淚盈眶地感謝上帝:終於從瀕臨滅亡的險境中逃出生天。

其實,“聯合國軍”通過水門橋時,附近不多的志願軍曾試圖做過最後的努力。但當夜零下40度的低溫和“聯合國軍”空前密度的火力掩護已經超越了他們努力的極限。

《長津湖》觀後感7篇 深入人心的《長津湖》: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近日,電影《長津湖》在全國熱映,該片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作為黨員幹部,追片之餘,我們也應該從劇中汲取精神食糧,扎牢“信念之根”“奮鬥之根”“忠誠之根”,以更加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書寫新華章。

扎牢信念之根,讓“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紅色經典激勵心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進抗美援朝紀念館,初入紅色展廳,一組鮮明對比的資料十分引人注目,我國在鋼產量、武器裝備、後勤補給等方面都遠遠落後,簡而言之為“氣多鋼少”。看似可怕的敵人,有著強大的裝備和制空權,實則卻鋼多、氣血不足,這些致命弱點在近戰、夜戰中暴露無遺。然而,正因為志願軍有著“氣壯長津湖”般崇高的信仰,才能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磅礴力量,以頑強的意志信念,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守住一座又一座高地。雖然當下我們不必過度擔憂寒冬,但是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前進之路勢必坎坷曲折,堅定信仰是新時代的迫切呼喚,“強國有我”更是每一位青年人奮臂高呼的應有之音。

扎牢奮鬥之根,讓“戰嚴寒、鬥風雪”的紅色基因浸潤心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零下40度的長津湖,寒冷比敵人的炮火還要可怕,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志願軍飢寒交迫,卻依然熱血沸騰,他們以炙熱的奮進精神投入戰鬥,真正做到了擺脫“冷氣”。被譽為“中國式保爾”的倖存者周全弟,在長津湖戰役中因凍傷失去了四肢,但他堅決不屈服於命運,以鋼鐵般的意志力啃下硬骨頭,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用斷肢續寫奇蹟,其書法頗有造詣,屢次獲獎。當今的青年人要拿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熱情,紮根沃土向上生長,不畏外部條件的重重阻礙,汲取艱苦奮鬥的精神給養,紅色血脈,真正做到為民服務有溫度、為民謀事有高度、為民辦事有態度。

扎牢忠誠之根,讓“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梅之芬芳沁人心脾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走近抗美援朝紀念館紅色展廳出口,鮮紅的凱旋門映入眼簾,不禁感慨當今之和平來之不易,那是千千萬萬最可愛的人用鮮血換來的勝利。為了死守長津湖,志願軍時刻保持戰鬥姿勢,瞄準敵人的方向,等待吹響進攻的號角,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堅決不撤退,“高傲”地聳立在陣地上,堅冰不能損其骨,風雪不能摧其志。這種彌足珍貴的革命忠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發揚,並根植於內心深處,付諸於實踐行動。黨員幹部在任何時刻都要堅定立場,涵養精神傲骨,才能在大風大浪面前毫無畏懼、毫無退縮,才能在利益誘惑下更加堅定自我、傲骨勝梅,才能在攻堅克難中傲雪凌霜,彰顯英雄風骨。

第3篇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的是伍萬里跟著哥哥伍千里抗美援朝,在戰爭中成長蛻變的故事。觀眾通過伍萬里的視角,認識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殘酷與志願軍戰士“鋼少氣多”的精氣神,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偉大,引發強烈的共情與共鳴。我們當從《長津湖》中讀懂精神的“三重境界”,汲取奮發之力量,延續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段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浴血奮戰的不屈抗爭史。電影中,志願軍守戰壕、打掩體、送彈藥,一幕幕震撼心靈的場景重現,潔白的雪與鮮紅的血相互映襯,映照著志願軍們視死如歸、捨生忘死的壯志豪情,“絕不後退一步”是不可辱的尊嚴,也是戰到底的決心。在抗美援朝期間,先後有無數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幾萬名民兵赴朝鮮參與戰地服務,湧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闊史詩。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把抗美援朝中蘊含的精神意志傳承下去,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自覺踐行黨的宗旨,讓紅色基因在我們的接續奮鬥中永不褪色,腳踏實地、矢志奮鬥,激發豪志豪情和幹事熱情。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觀影時,《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的旋律數次在腦海中響起,志願軍滿腔熱血赴戰場的畫面便再次重現。志願軍的胸膛帶著崇敬與堅守,目光中透露出忠誠與堅定,凝成不可侵犯與屈辱的力量。在新徵程中,黨員幹部要把對黨忠誠作為立身之本,以拼搏奮進扛起責任擔當,不能停留在以口號表明態度,而應當用實際行動來表明決心。黨員幹部要延續紅色基因,找準行動方向,激發行動力量,在關鍵時刻能夠挺身而出,在危急關頭能夠扛起大梁,在急難險重的任務中能夠頂得上去,扛起職責、踐行使命,為偉大事業忠實奮鬥、拼搏進取。

以身為梯、化身冰雕,這是志願軍的隱忍堅韌;懷抱炸藥、胸堵槍眼,這是志願軍的勇猛無畏。透過《長津湖》這部電影,依稀能夠聽到當年震驚寰宇的炮火嘶鳴,仍能真切體味那化作絕響的英雄壯歌。家國英雄、血火歷史,為了人民的和平,志願軍“鳴戎馬,震金鼓”,為人民奉獻、為和平犧牲的烈火英雄為歷史所銘記,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所作的貢獻“得民心與當世,系民思於身後”。身處和平年代,重溫烽火歲月,回憶苦難與輝煌,我們當不忘初心,在為民服務中要強化宗旨意識,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將人民群眾所期盼的努力實現,將人民群眾所憂慮的盡心解決,為人民群眾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4篇

祖國母親生日前夕,我和爸爸專程去觀看了電影《長津湖》。自從“冰雕連”,在網路和影視作品中,成為志願軍和那一代先烈,最讓扼腕痛惜的鏡頭定格後,長津湖之戰漸漸為國人熟知。

在那個令世人緬懷的凜冬,我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克服後勤、裝備的巨大差距,晝伏夜行,忍受著酷寒和飢餓,以頑強的毅力、超於常人的勇氣信念,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在長津湖地區,包圍並追擊美國王牌之師,扭轉戰爭的不利局面。用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贏得中國軍隊對抗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的第一次勝利。新中國第一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是至今屹立在長津湖畔的中國軍魂,他也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

看著美軍官兵吃著燻肉、雞腿,喝著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著凍得硌牙的土豆;看著美國軍隊的坦克車輛、空中戰機的肆虐橫行,而我們志願軍戰士物資匱乏、武器簡單,甚至連禦寒的棉衣都沒有完全裝備。我一直默默地流淚,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的親人。本來,他們該回老家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祖國召喚下,一無返顧地重返部隊,與戰友一起浴血戰場,奮勇殺敵。為了大家,不惜捨棄小家,參加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我最喜歡影片裡,那個樣子憨憨的雷公,為人善良,有點像《西遊記》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範圍內,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能用拇指計算出步炮射程角度,準確擊中敵人的火力點,帶個耳朵的擴音裝置,儼然便成為“順風耳”。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場面,發生在赴朝的火車路上。新戰士伍萬里,因為沒有拿到槍,鬧著要跳車。鐵流滾滾,拉開車廂大門的瞬間,迎面金光普照,本來喧鬧的戰士們全部愣住了。外面是蜿蜒輾轉的萬里長城,壯麗河山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心間……我們戰士便要化身血肉長城,禦敵於國門之外,用生命和熱血為我們後輩,築起長久的和平!

正如戎馬一生的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停戰後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電影中,那個率部端掉美軍“北極熊團”,志願軍連長伍千里說得更明白:“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你們就不用打了。”至今,北極熊團的團旗,還陳列在我軍事博物館中,供遊客展覽參觀。

邊看電影邊想,我們享用今天的幸福安逸,不僅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心裡,還要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愛惜食物,從認真學習,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之不易!

第5篇

那是在冰天雪地裡的一次成功,在新中國成立七十二週年,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眼淚與激情共同衝上心頭的電影——《長津湖》,它用176分鐘的時間,讓我看到了人民志願軍的英勇,讓我看到了如今海清河晏的來之不易,也讓我感受到了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在這樣的熱血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夠迅速到來。

戰爭是殘酷的,《長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之戰為背景,用電影手法,藝術地講述了志願軍7連官兵為了爭取勝利,用青春和熱血捍衛軍人榮耀的感人故事。在此期間,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用奮勇慷慨,義憤填膺,不懼犧牲之態,打敗了美軍強大的裝備,擊敗了美軍要戰無不勝的神話,在迫使侵略者退卻最長的距離之後,在世紀50年代的那一個極其寒冷的冬天,志願軍卻犧牲了兩萬多人,有的被寒冷所掩埋,有的被飢餓所害,他們是人子人女,是青年志士,他們是血肉之軀,卻要用精神築起城牆,拼殺這一場最為慘烈的戰役。

激戰、鏖戰,在看不到光明的日子裡,沒有親身體會很難以知道志願軍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不難想象到,當時他們在與22個國家一個臺灣地區聯軍抗擊的過程中,那種慘痛的代價,那種屍橫遍野的場地如何令人心痛,那時美國五星上將曾經表示“誰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

為此,這不是一部戰爭片,這是一部歷史創作,《長津湖》電影真實的還原了當時敵我兩方的物質情況,在零下20℃的天氣裡,我方誌願軍官兵身上穿的,是薄的不能再薄的棉衣,我方誌願軍他們吃的,是硬的不能再硬的土豆和深冬冰雪。他們冰凍的耳朵一碰就掉,他們在水門橋旁,在溫度低至零下54攝氏度時,甚至產生了震天撼地的“冰雕連”。可對於食物富足,糧草充裕的美軍來說,他們還在用過去的眼光看待我們,他們還在等著輕鬆回去,過一個更加溫暖的聖誕節,他們想用軍大衣、熱火爐、營養豐富的食物去潰敗我方軍人的意志,用看似的優勢,將中國人民的傲骨踩在腳底下。

然而,豈止中華民族的血性要融化堅冰,要冷凍烈焰,當美國王牌陸軍第十軍的敗退後,那一次迫使美軍經歷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在告訴每一箇中國人,在告訴全世界——“此中國非彼中國,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若任何侵略者想要打敗中華民族,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著灼熱的烈焰所傷。”

長津湖之戰,是歷史的悠悠迴響,《長津湖》是如今在歷史緬懷下,一部藝術化的劇作的展現。可無論是哪一個,都在這泱泱華夏的每一次成長中告訴我們,中國不敗!外敵必退。

第6篇

這個國慶假期,我並沒有天南地北的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是選擇赴一場“長津湖”之約,感受71年前,中國志願軍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那場光榮之戰的勝利。

觀影前,我自行科普了一下“長津湖”之戰的歷史背景及長津湖的地理位置,可無論怎樣科普,腦中浮現的畫面感都稍顯蒼白,可當電影開場後,當我自身其中,才覺得無論是連長伍千里、指導員梅生、炮兵排長“雷公”、甚至是第677名新兵伍萬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動鮮活的,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無論你用何種“高大上”的詞句來形容他們都不為過,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捍衛了中國志願軍的尊嚴,他們用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犧牲奉獻展示了什麼才是中國 軍人無法戰勝的鋼鐵意志。

千里刀光影,萬里赴戎機。當伍氏兄弟踏上開往戰場火車的那一瞬間開始,每個老兵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什麼,那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中國 軍人血肉之軀和美帝國主義“鋼鐵之軀”的直接對抗,“老兵們”會感到疼痛,會感到飢餓,也會感到寒冷,但是“老兵們”絕對不會有人因此而退縮,更不會害怕。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場仗,我們今天不打,我們下一代就要打,我們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71年前長津湖地區遭遇50年不遇的嚴寒,能感受到戰士們身上棉衣的單薄和手中凍成冰坨的土豆,在那一片片漫山遍野的白雪覆蓋下,我們的戰士,不僅僅是要和美軍戰鬥,更是要在-40°的溫度下和老天爺較量。當影片中我們小戰士手中的凍土豆和美軍感恩節的火雞大餐相遇,我承認,我的眼淚很自然的就掉落了,是的,就是這些71年前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為了我們的後代不打仗,他們選擇了在異國他鄉為我們在冰天雪地裡獻出生命,他們選擇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我們能有美好的未來,能在100年後感受到今天這份幸福安康。

長津湖,只是抗美援朝無數場戰役中的一個縮影。而“伍千里”“雷公”等人也只是無數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縮影。所以不管是現實中的長津湖之戰,還是藝術化的電影《長津湖》,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中國 軍人的榮耀,正如電影中三營長談子為說的那樣“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中國 軍人的榮耀,只有保家衛國的軍人”。

176分鐘的電影《長津湖》結束了,有人曾在朋友圈發“這個電影沒有彩蛋,可是走出電影 院後,看見外面燈火闌珊,高樓林立,熱鬧非凡,才知道原來置身這盛世,才是真正的彩蛋”,是的,如今這盛世華夏,已山河無恙,只盼如今這華夏盛世的萬里陽光,能照亮英雄回家的路,讓你我目之所及之處,皆是英雄所願的和平安康。

第7篇

我走在小區裡,再徐徐微風中,眼角劃過了一滴淚,望著那皎潔的明月,心有感慨,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望著那車水馬龍的街道,看著我面前一家三口幸福的背影,我漸漸的明白了一切,我明白了電影《長津湖》中,戰士們殊死搏鬥的意義!

在電影的開場伍千里帶著他的哥哥伍百里回了家,伍百里被他抱在懷裡,他的哥哥很小,很瘦,很矮,僅僅有小盒子那麼大……當伍千里見到他的爸媽時,他什麼也沒說,只是跪一下向他們磕了一個頭,他的母親無力的癱倒在了他父親的懷裡,嘴裡一直在嘟囔著:“我的我的兒呦……我的兒……”

戰士們樂觀團結,餘從戎說:“一個蛋如果從裡面啄開也許會變成一堆蛋”,他們並有沒有對這個戰爭抱怨,苦悶,而是樂觀的去對待,把這當成自己的義務,他們積極的面對,我想這應該是我向他們學習的精神之一吧!

還有一個情節,在紅軍前往戰場中時,有一片石頭地,美軍戰鬥機在上空偵查中,為了不被發現,只能裝作成屍體,躺在岩石上,敵人並沒有發現他們,但是他們覺得這樣回去並沒有什麼意思,於是便賭上錢,比一比誰炸的屍體多。那一朵朵爆炸的血色蘑菇雲升上了天空,一個個戰士丟失了性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誰也沒有叫一聲,動一下。其他戰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永遠離開自己,他們的眼中噙滿淚水,但更多的,是恨!

那些美鬼子把這當成樂趣,把中國人的性命當做賭注,我不敢想象那些戰士們的意志有多堅強,哪怕只剩下半截身子,也不發出一聲哀叫!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忍不了這一時,那麼就會有更多的戰友會像他們一樣。但如今,中國站了起來,沒有人再敢這樣對待他們!

轉眼,雷公在指揮戰鬥時,美軍的偵察機投下了標識彈,當標識彈落在軍營中,立刻散發出了彩色的煙霧。所有人都知道,美軍戰鬥機馬上會來這裡轟炸,而雷公,更明白,他將標識單裝進車裡,自己則獨自離開陣地,一個炸彈接踵而來。而他並沒有躲避,只是將標識彈送到更遠的地方,他已經做好了不再回來的決定……

有一個炸彈炸翻了他的車,他被壓在車下。伍千里,餘從戎,平河,他們馬上趕了過來,齊力推車,但是雷公已經受傷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疼……疼死我了……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我記得,他說:“第17名,雷公”

在電影中,他們曾說起打仗的意義,伍千里說:“這場戰爭,如果我們不打,就是下一代大,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現在中國勝利了,中國站了起來!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充滿硝煙的年代了,我慶幸生於華夏。現在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看完電影,再看一看現在的中國,我笑了,這個笑包含了太多的含義……

看著電影中戰火紛飛的場面,我心裡一直在想:慶幸生於和平年代,也有幸成為英雄的後輩,最後我要向英雄致敬,也想對我最親愛的祖國說一聲“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