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骨幹教師個人培訓心得7篇 骨幹教師之路:個人培訓心得

公文網站編輯為您精選“骨幹教師個人培訓心得”主題文章,本文將分享骨幹教師參與培訓的親身體驗和心得體會,幫助教育工作者不斷完善自我,提升教學水平。立足於實踐經驗,本文將深入剖析培訓過程中的收穫與成長,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的啟示和指導。

骨幹教師個人培訓心得7篇 骨幹教師之路:個人培訓心得

第1篇

7月27日--8月2日本人蔘加了在師專舉行的為期一週的“班班通骨幹教師培訓”,終於全方位的明白了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幾個月前我參加了市舉行了“班班通錄影課”比賽,結果只獲得三等獎(只有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是一二等獎,其它學科若獲獎的話都是三等獎)。當時我心中很有疑問,覺得課錄的不錯,同學們表現積極,課設計的也很有創意,將白板工具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而且白板工具使用流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參加完班班通培訓後,我才真正明白名次不好的原因,對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幼稚、可笑。好像是參加游泳比賽一樣,我根本就沒有跳到水中,只是繞著河邊優雅的走了幾圈,偶爾溼溼鞋子。參賽時我使用的是ppt課件,根本就不是白板hht課件,使用的白板工具也僅限是對文字進行筆的批註和擦除兩種。

真正的`白板軟體授課是指在備課階段就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軟體來進行課程的設計、備課和製作,然後再授課時在互動式電子白板上進行互動式授課。基本設計流程如下:1、課程設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精心備課。重點需要注意要使用的工具,要達到的效果,包括圖、音、視訊和模型等。2、收集素材:通過課件資源平臺的資源庫、網際網路和其他方式,把要用到的文字、圖片、聲音、視訊和動畫等放在同一資料夾裡,並根據課程命名資料夾名稱,方便備課和授課時使用。3、對與素材中需要編輯的資料,利用專用軟體,進行編輯。(注:ppt中文本框的物件可以事先在ppt中編輯好。)4、利用工具:充分考慮學科工具以及通用工具的使用,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5、試教整合:讓學生事先熟悉白板,有利於上課時的互動。教師反覆試教,不斷融合適應。

跟班班通配套使用的有白板筆、遙控器和板擦等。可將電子白板軟體安裝在自己的電腦上,滑鼠相當於電子筆,在家模擬操作。電子白板模式分為三種,分別是視窗模式、邊框模式和全屏模式。一般使用邊框模式,螢幕上方顯示主工具欄,右側是筆工具欄,左側是頁面工具欄,下方是選單欄。筆工具欄包括:選擇(相當於滑鼠箭頭)、硬筆(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軟筆(毛筆、輕重不同)、竹筆(可寫藏文)、熒光筆(凃字用)、鐳射筆(閃爍、不留筆跡)、紋理、智慧筆(自動調整所畫的圖形)、手勢筆、筆色、寬度、返回(取消上次操作)幾項。頁面工具欄包括:索引欄(隱藏)、螢幕批註(可將ppt課件或word文件以圖片的形式鑲嵌到白板檔案中。)、新建頁面、刪除頁面、清頁(頁面依然存在、內容消失了)、漫遊(螢幕相當於無限大,可上下左右拖動展示)、回放(將製作的圖示、文字等重新播放一遍)、放大縮小、背景色、背景圖等。選單欄有包括:檔案的新建、開啟、儲存等,匯出不同型別檔案,工具欄、資源(插入圖片、媒體等)、學科、切換、隱藏工具欄等。電子白板工具中常用的是學科工具和通用工具。通用工具包括計算器、螢幕計時器、幕布、抓屏工具、聚光燈、視窗播放器、遮屏、書寫視窗、放大鏡等。比如化學學科中有化學符號、元素週期表、原子結構示意圖、化學儀器等。

經過培訓中分組練習設計課件和演示,我熟悉了每項工具欄的作用和區別,並在培訓中獲得了“優秀學員”的稱號。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加使用,我相信白板課件的優越性會逐漸超過ppt課件。

骨幹教師個人培訓心得7篇 骨幹教師之路:個人培訓心得 第2張

第2篇

雖然學習時間不長,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感悟很多,收穫很多,我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一、是理論學習的獲得及學習後對幼師一職的認識。

在短短几天時間裡,我們從各領域活動、師幼互動、體操、園本教育、環境創設、音樂、觀察工具、美術、教玩具製作等幾方面聆聽了專家實踐研究的理論,進行了較深層次的學習,進一步把握了綱要的精神,領會了各個領域活動的指導內容,提高了各種技能技巧的理論水平,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會反思,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通過聆聽這幾位學科帶頭人培養導師的講課,我發現他們所得的理論都是通過在一線教學實踐,經過本身的反思、總結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理論基礎,反過來以理論基礎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反覆的驗證、批判,最終形成正確的理論。

所以我努力的做到每節課後,我都做了系統而詳細的教學反思,並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學習所獲及不足之處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我教學獲得的直接經驗,都將為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新時代、新知識、新課程都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這一週感覺幸福而又充實。現在看著自己記錄的厚厚一本聽課筆記,翻一翻自己隨手記下的的批註,心中感到十分的高興和充實。耳濡目染的東西很多,但要採他山之玉為我所用,納百家之長解我所困卻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這個過程也許會很漫長,也許會走得很累,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感悟,有所收穫。 雖然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會朝這個目標去努力。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第3篇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走在街上,寒風瑟瑟撲人面。來自全省的近四百位省級骨幹教師於xx年1月18日齊聚在景色怡人的渤海大學,參加了由省教育廳、省基礎教育教研中心和渤海大學組織的為期九天的省級骨幹教師培訓學習活動。而此次培訓,對於我們這些參訓教師而言,卻是春意融融暖人心。九天的時間裡,十六位專家標新立異,各顯其能,從理論到實踐,讓我們對國小語文教學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1月19日,省基礎教育教研中心的崔風琦老師和常涓老師對《語文課程標準》(xx版)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解讀。崔風琦老師認為當前的國小語文教學仍要重視“雙基”。在教學中,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學語文。現在的課堂指向內容分析的過多,我們應該像崔巒老師提出的那樣實現從“理解閱讀”到“表達閱讀”的華麗轉身。對於詞語教學,要讓學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體驗,在體驗後運用。學生學完一些詞語,完全就可以將其分類,然後創設情境,在習作或片段描寫中加以運用。閱讀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高年級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朗讀而言,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指導。崔老師還特別指出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書聲琅琅、默讀精思、筆下有花。”常涓老師將新課標讀薄後,得出新課標的精髓就是“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她強調,語文教師要有課程觀,課程與教學的統一,決定教育的高品質。語文教學歸其宗旨就是要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師的工作就是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實踐機會。語文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上課時,就應該不斷反思,我的語文課是什麼?整堂課都應該目標簡明,內容集中。老子曾說:“少則得,多則惑。”說的便是這樣的道理。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是一個不可隨意分割的統一體,目標的設計應著眼於全體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而語感則需要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不斷地去積澱。一堂課,教給學生一兩個知識點就行,方法要簡單,效果要明顯。教學媒體要適用,要保證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先來自於語言文字的形象才行。常涓老師還將語文教學歸結為“四個一”,即種下一顆種子,學到一些知識,經歷一個過程,埋下一個動因。

九天的時間裡,聆聽了十六位專家的講座,感覺自己又做了一回學生。十六位專家講課的風格迥異,有的語言幽默風趣,出口成章;有的聲音動聽,富有高低起伏變化之美;有的注重態勢語的運用,讓課堂充滿樂趣;有的不拿講課稿,足足講了四個小時,說話卻依然那麼有邏輯性;有的則不然,滿腹經綸,不重視理論聯絡實際,不關注學員感受,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由於每天我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所以有機會近距離的感受這些專家的風采。我是邊聽著講座,邊在心裡給這些專家打著分,邊思考著我的學生會喜歡我變成哪種老師的問題。十六位專家裡,最讓我敬佩的有兩位,一位是瀋陽師範大學教授張兆龍老師,一位是大連教育學院的李鳳榮老師。從這兩位老師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專業的魅力。

張兆龍老師很有教學個性,它自帶了一個攝像機,在講座之前十多分鐘時間裡沒跟我們說一句話,都忙碌於給攝像機安支架,做除錯,修改課件。看著這位五十多歲、兩鬢斑白的老教授對當前多媒體技術的熟練操作,我們這些學員無不歎服。講座開始了,一開口就語驚四座,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聲音渾厚而富有磁性。他講得是“國小教師朗讀及其訓練”。從朗讀概念講到朗讀要求,從朗讀形式講到朗讀方法,張老師似乎特別瞭解學生,他把他自己這一生對朗讀的研究、與朗讀有關的故事融於每一個他要講的知識點當中,講開去,收回來,帶領著我們走進了朗讀的世界。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方式去讀杏林子的《生命、生命》,用正確的發音方法去讀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老師的示範與引領加上上百位學員的入情入境的朗讀,把整個教室都變得神聖起來,彷彿我們真的置身於朗讀的王國。那一刻,我的心在顫抖,就跟幾年前現場聽支玉恆老師講課時的情景一樣,莫名的產生了一種感動,我感受到了專業的魅力。

談起大連教育學院的李鳳榮老師,我是心存愧疚的。她的講座被安排在第六個培訓日的上午。因為前五天的上午四小時,下午四小時連續高強度的培訓已經讓許多學員有點心力憔悴了,所以,當李鳳榮老師站在我們面前時,我的心中並未生出多少敬意,我想在場的大多數學員都會有我這樣的想法。但是,恰恰就是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五十多歲的老人,卻讓我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智慧。她講的是“口語交際”,上課伊始,她就丟擲一個問題“你們平時的口語交際課是

怎麼上的?”一位丹東某國小的年輕男主任簡單而富有條理的講述了他們學校口語交際課的上課流程,另一位葫蘆島的男老師也述說了他們學校口語交際教學開展的.現狀。結果,整個一堂課,李老師就僅僅圍繞這兩位男老師的發言,在與學員的“針鋒相對”中(他鼓勵學員站起來對她發問、質疑,然後她解惑),為我們深入淺出的解讀了當前的口語交際教學。她認為,口語交際教學重在交際與實踐。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在教學中要注意及時的反饋和矯正。口語交際主要包括交際主體、交際物件、交際媒介和交際環境。她以大連名師送教下鄉的兩節光碟課做媒介,在比較中,為我們解讀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備課與上課的幾個標準。首先是情境真實化。就是說,口語交際課離不開創設情境,而我們創設的情境是要離學生生活最近人人有體驗的情境,是由低到高在貼近學生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情感慢慢昇華,思想逐漸提升,表達漸趨完美的具體的話題情境。其次是互動看得見。就是在口語交際課中,得有師生、生生之間的真實互動,得有回合,得有交鋒。最後就是交際要去復現。口語交際課絕不是生活的翻版,它必須高於生活。李老師還就“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少教多學”這一教學策略作了具體闡釋。她創設情境,設定兩個教學片段,她當學生,我們學員當老師,讓我們順學而導。學員在體驗中切實感受到了什麼叫順學而導,併產生了共鳴,順學而導是一門極見功夫的藝術,想要學好實非易事。回顧整堂課,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位年過五十的李鳳榮老師頭腦中充滿了智慧,尤擅於表達。她語言詼諧幽默,常常博得在場學員開心一笑。她思維縝密,時常與學員當嘲對峙”,且屢佔上風。她邏輯思維能力極強,整個講座四個多小時,竟不用說課稿,遊走於學員之間,教學資源信手拈來,課堂教學井井有條,課堂生成熠熠生輝。她敬業樂業,四個小時後,講課的激情猶在。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中午吃完飯,下午又提前二十分鐘為我們放了她指導的國家級課《楊氏之子》的錄影,邊放她邊做點撥和引導。這樣一位充滿智慧而又可親可敬的老師,試問哪個學生不喜歡呢?!李鳳榮老師是本次骨幹教師培訓學習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人,我想,除了她自身的教學風格以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她讓專業散發出了別樣的美。

十六位專家中,遼寧省實驗學校邢志敏老師對國小語文教學的個性理解;遼寧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曹軍老師對中國漢字藝術的追本求源;渤海大學教授周速老師生動的肢體語言和精彩的版畫,也都給我留下了太多學習的空間。除了講課的專家以外,我也很注重觀察身邊的人。班主任董仰寧(渤海大學教師)老師就很特殊,他語言極其幽默,每到我們學習間歇,他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大家面前,就人、就事幽默一把。他把幽默發揮到了極致,三兩句話就會讓你笑得前仰後合。最後一天的總結會上,他只講了二十分鐘話,我默數了一下,學員大笑了十多次。這說明董老師在平時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著對事物進行準確、快速分析、總結、提煉的極強的應變能力。這也恰恰是解決我們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順學而導”這個難題的關鍵所在。九天的學習生活裡,我也結識了許多外地的骨幹教師。北票的劉永生老師是教數學的,可每每在寫材料的時候,他的思路要比我快,文筆要比我好,特別是那一手瀟灑的鋼筆字,更是讓我這個教語文的好生羨慕。看來,人間處處皆學問,勤學善思子自知埃

九天的培訓生活就這樣結束了。離開渤大的那一天下午,陽光明媚,我走在秀湖邊的林間小路上,回想著這九天裡緊張而又充實的學習生活,好似突然間找尋到了前進的方向:要做一名專業的國小語文教師;要具有出口成章,下筆為文的能力;教學語言要有邏輯性、要幽默......

第4篇

在長春參加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短期培訓。時間長約半個月,共計80學時。在這次培訓中有十餘位專家和優秀教師為我們進行了精彩的講座,我們還到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現場觀摩。我們還進行了幾次經驗交流,完成經回到了了六份學習作業。整個行程安排的非常緊湊,令人感到極為充實。現在培訓已經結束,我已自己的城市接著進行我自己的教學任務,但本次國培帶給我的那份震撼與沉重卻會長時間地迴盪在我的心間。

本次培訓中最接地氣的專家就是李元昌教授,他在榆樹市秀水中學從教,多年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他說: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尤其要關注,要關注他們走出學校後的發展。他說:我們的教育要為農村的建設和發展服務。他是陶行知先生的門徒,在自己的土地上踐行陶行知的思想與理論。初次見到李元昌教授,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穿的比較整齊的老農民形象,很樸實。一時間不會把他和教育專家這個名詞聯絡到一起。他的話語就像其人一樣極為樸實。但那話語就像綿綿細雨,悄無聲息地滋潤我的心田。

本次培訓中最具親和力的專家應是蘇立康教授。73歲了仍然精神矍鑠,活躍在講臺上。從外表來看,她老人家就像個鄰家老奶奶。她微笑著告訴我們教師要關注自身的發展,要刻苦的鑽研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多看點哲學書籍,學習一下結構論、方法論。這樣在教學中遇到一些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我想著人家多年來的經驗之談。

最激進的當屬張玉新教授。他給人的第一印象當然是心直口快,他坦然:“我這人實在比較順利,三十三歲進了高階,現在是特級教師,評了教授。這全是託了教語文的福。”他對先進語文教育很是不滿。“教了兩輪高中,我快吐了。我和領導說,去教國中吧。”“在高中,我覺得學生語文學不好,全市國中老師的錯;在國中,我又覺得是國小的錯。”“我算品出來了,為啥國中學生不愛寫作文啊?全是國小鬧的。你說國小一二年級寫啥作文啊?寫出來也是大人語言的複述。”

最儒雅的當屬宋勝傑教授。他身材高大,但講話卻是特別的溫柔。他是心特別細的人。他不喜歡坐在講臺上照稿念,而是捧著麥克風站在學員面前。他的講座看似信馬由韁,但細品起來卻是脈絡分明。他先講了會考作文出題的情況。又講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的地方。語言幽默通俗。他的匯入方式是從幾串葡萄開始:“這葡萄不錯,挺甜的。我昨天買的時候想:這幾串葡萄,加起來有一百多粒,應該是每人都能分到一粒。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有的人吃得多,那有的人就吃不著。那我們就應該想,我們的學生是不是每堂課都學到知識了呢?”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當我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真是受益匪淺,激起我心中的許多感想。我覺得我應該在一下幾方面做好:

首先是要從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這十分重要。幾位專家都說,我們要關注學生今後的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的分數。李元昌教授就說:“帶上考試嚼子的千里馬,也是隻能當驢用。”任玲老師也說:“當我們的課堂被分數綁架,一切快樂都被剝奪了。”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分數”與“快樂”之間徘徊,猶豫不決,分數沒見提高,快樂也絲毫沒體會到。我想我應該努力追尋教育真正的真諦,我應該尊重教育,尊重教育規律,尊重學生的發展。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而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正確的教育觀的指引下方可實現。

其次是建立正確的學習觀。活到老,學到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幾位專家都提到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他們在不同側面告訴我們如何進行。但最重要一條是堅持讀書。李元昌教授就向我們推薦讀點哲學類的書籍,推薦我們讀陶行知的著作。省教育學院的王鵬偉教授更是專門為我們推薦了不同型別的書籍,並且一一向我們講授那些書有哪些可讀之處。非常細心。我自覺我讀的書並不少,現在來看,還是不夠,而且太偏了,不夠全面。

我想,我應該不斷地反思自己。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能力不僅是在學習中來,更應該在反思中提高,我們應該有靈活的頭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學套路,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們必須要有開發課程和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還應該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矛盾,這樣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就像李元昌老師那樣。

我應該不斷調整自己,去適應不斷變化的角色。與時俱進是當前形式所要求。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學生的學習從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我理想中的教育應該是輕鬆愉快的。東北師大成教院院長於偉教授現在就成為我的偶像。他在講《什麼是教育》中,真是舉重若輕,談笑間就把教育的真諦闡釋的淋漓極致。我忽然想起《論語》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所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詠而歸。”哈,如果我教的學生也能這樣,那該多好。

第5篇

十一月中旬,有幸參加了20國小年第二期江蘇省國小骨幹教師高階研修班培訓,近距離地聆聽了幾位省內較有名望的名師的專題講座,真是收益匪淺,收穫頗豐。

幾位特級教師的講座都結合課例展開,觀點鮮明,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在被名師大家的教學智慧折服的同時,我深深意識到,數學學習活動必須是教師、學生“兩廂情願”的'事情。以往我們總是十分注重教師如何教,對於學生如何有效地學則關注得還不夠。正如北京東路國小陳靜老師所說的,我們在如何理解、讀懂、尊重兒童方面還應多努力,多踐行。每一位教師應具有“生本意識”。我們應該在學生的原有基礎上研讀教材,做好前測,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目標定位,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難點。我們應該多向兒童學習,多分析揣摩孩子的心理諮詢,敢於把講臺讓給學生,智慧地組織學生進行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有策略的同伴互助往往勝過教師的千遍說教。

我們的數學課堂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找準學生的已有認知基礎?何讀懂學生心裡所想?如何為學生多預留一些表達的機會?如何給學生多預留一點創造的空間?數學是美麗的,會思考,有智慧數學老師則更美麗!

第6篇

從20__年11月19日到29日,我有幸參加了四川省教育廳主辦、成都師範學院承辦的省級骨幹教師英語班的培訓,歷時10天。這次培訓安排的十分周到細緻,活動十分緊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上級領導對這次培訓工作非常重視,在開班典禮上,省教育廳、成都師範學院研培中心、成都師範學院外語系的領導就此次培訓的目的、意義和要求做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珍惜培訓機會,在培訓中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善於反思,遵守培訓紀律,通過這次培訓更新觀念,結合自己學校工作的實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我和其他參訓的省級骨幹教師一樣,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通過此次學習,不辜負上級領導對我們的'信任與囑託,認真學習、勤于思考,並且學以致用,更好地開展好我們的教學管理工作。在這次培訓學習中,一位位專家精彩的講座可謂旁徵博引,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無論是詮釋“新課改下教師和諧道德修養提升”、“新課改,新大學聯考”、“教師的的心理素養”和“教師成長之路”,還是解讀“四川省高中英語新課程實施問題與對策”、“高中英語課堂設計”、“多角度改進寫作教學”和“培訓反思、討論、教學設計展示”,無論是研討“如何使用高中英語新教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索與思考”、“集體備課、磨課策略”和“高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無論是思考“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專業發展”,還是關注和討論“高中英語教學模式”等,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帶給我很多思考。猶如縷縷和風滌盪心靈,猶如春天甘露滋潤心田。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以及到玉林中學參觀學習,開闊了視野,我發現了我們和優秀學校之間的巨大差距:無論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還是教學風格和模式;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還是教育教學管理;無論是校園人文氣氛,還是素質教育和教學質量。同時,我更是感受到了一種壓力和動力,也從中學到了許多可以借鑑的做法,收穫之大是我歷次培訓前所未有的,我感覺我們自己、自己學校今後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教學和教育管理中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完善,必須完完全全地拋棄落後的思想和理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紮紮實實地推進新課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品位。我對自己以後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要想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我們知道窮人缺什麼:表面缺資金,機會缺瞭解,骨子缺勇氣,改變缺行動,事業缺毅力,本質缺野心,腦子缺觀念,教導主任必須做到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質量評價等的轉變,並且要求和帶動全校教師這樣做。

明確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必須按照常規工作要求,切實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

教育教學管理是一項高智慧的活動,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激情、活力和創新,教育需要恆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發展。必須著力增強管理意識、服務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新課改不能流於形式,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務必牢牢把握住素質教育中心,高舉創新教育的大旗,踐行新課改,搞好校本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導主任要心中有大愛,腹中有墨,手中有法,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育教學理論的踐行者,引領者。

第7篇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參加了縣國小語文教研室在雙語實驗學校舉辦的“沂南縣國小語文骨幹教師暑期培訓”。對我來說,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有教研室朱老師關於網路大集體備課的詳細講解與演示,裡莊國小林老師集體備課先進經驗的介紹,沂南一小夏萍老師對國小語文新課標的獨到見解,裡莊國小王慧老師精彩的外出學習彙報,教師間的互動交流,名家的課堂實錄……一次次精彩講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學習變的豐富多彩,讓我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通過三天的培訓,使我對網路集體備課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為集體備課正是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使教師們達成教學的共識,有了教學的共同目標。使教師及時學習其他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各位教師備課過程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可以將集體的智慧與個人的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提高。我將利用好集體備課和網路備課,使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迅速成長。

沂南一小夏老師的精彩講解和裡莊國小王老師的幽默樸實的彙報,會議室的掌聲不斷響起,喝彩聲連連不斷。讓我在愉快的氣氛下,對新課標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對於老提倡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瞭解。使我對於以後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理念和實踐的信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聆聽的名師課堂,可以稱為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徐慧穎老師執教的三年級的《給予樹》,一節五年級的《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另一節是二年級《寓言二則》。使我發現了自己課堂上存在的不足,發現了自己和名師之間的差距,也給我敲響了警鐘。提醒自己要不斷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鑽研教材;認真落實於老的語文課堂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師邁進。

只有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終身學習型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終身學習型教師,就是要堅持思考和學習,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儲備知識,摸索教學方法,尤其要加強學習並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要做終身學習的教師,只有具備櫛風沐雨,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才會厚積薄發,得心應手,才會不負歷史的重任。至此之後,我將努力地追尋前輩們的步伐,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好以後的路,儘快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相信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事業中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