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電影飛屋環遊記個人觀後感總結6篇 探討電影《飛屋環遊記》深刻的寓意與情感共鳴

《電影飛屋環遊記》是一部由皮克斯動畫公司製作的經典電影,講述了固執老人卡爾與熱情少女拉塞爾一起展開冒險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充滿了幽默感和溫情,更讓觀眾感悟到珍惜與深情的重要性。

電影飛屋環遊記個人觀後感總結6篇 探討電影《飛屋環遊記》深刻的寓意與情感共鳴

第1篇

在《榜樣3》中的主人公們用不懈的努力踐行著當初的誓言。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無私奉獻,什麼是一心為民。

一個有期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政黨不能沒有標杆。高校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要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離不開全體教師共同努力,更離不開教師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充分發揮。首先,教師黨員要不斷學習,把師德與育人和諧統一。其次,教師黨員要把奉獻意識和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和諧統一。

在自我的教書育人中,在與同事的相處中,在領導分派的工作中,以高度的政治職責感、飽滿的工作熱情、良好的精神風貌時刻嚴格要求自我,維護黨的形象。可是多追求物質利益與個人得失,要經常回想在鮮紅黨旗下舉起右手時的錚錚誓言,高校教師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是加強黨執政本事的要求。

一、願意舍小顧大。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應當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任何時候任何情景下都要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異常是在危急關頭和關鍵時候,要舍小家、顧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多做貢獻。

二、敢於棄軟啃硬。沒有什麼事業能夠易如反掌、一帆風順。成就任何事業,都需要克服艱難險阻。對於共產黨人來說,就不能貪圖安逸和享受,敢於迎難而上,敢於啃硬骨頭。

三、勇於捨生取義。對於共產黨員來說,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都應當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

四、甘於從一而終。在各種利益誘惑的今日,堅定理念、堅守初心,顯得更為珍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應當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擊還堅勁,下決心、下氣力做好當前正在做的工作。

電影飛屋環遊記個人觀後感總結6篇 探討電影《飛屋環遊記》深刻的寓意與情感共鳴 第2張

第2篇

我猶記得那年深夜,趴在茶几上,反覆回放1900留給他兄弟姐妹的最終話語,然後一字一句地用黑筆摘抄在白紙上。

多年之後,那張從路邊攤上淘來的碟片早已在搬家的過程中遺失。而我也背上巨大的行囊遠走他鄉。可是一向不曾忘記,1900最終留下的話語,眼神,是那樣堅毅,孤獨,而溫柔。始終會在心底出沒,帶來聲息。

學習,工作,為人父母,然後老去,聽來彷彿一切都已明瞭,人生卻還是那樣長。

因而在漸行漸遠的以前,心中有強烈的無處排解的情愫和孤獨的那時,我也曾在高樓上凝視遙遠的地面,想象自我縱身一跳,人生的樂章戛然而止。

然而終究不可能成為1900,正因咱們的人生道路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不一樣。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養。他僅有水手給予的名字,一個年代,1900。他應對鋼琴,無師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和掌聲。他也開始愛,愛一個女孩,靜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測他是否會為了她而下船應對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終選取的卻仍是他的鋼琴,他的大海。他說,鋼琴僅有88個鍵,可是外面的世界,卻是有著無數黑白鍵的巨大鋼琴。他無法駕馭。

之後我漸漸明白,1900代表著一種夢想,代表著這個塵世中的多數人,註定不會付諸行動,卻會始終心懷嚮往的夢想。矗立在那裡,自由,決絕,而悲傷。

咱們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裡的人。這個世界的好處在於“傳承”。就像一個遊戲,每個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獲得的任務,卻是如何使這個遊戲永遠存在。贍養父母,繁衍後代,諸多務必揹負的職責令前行顯得緩慢而艱難。然而咱們的人生對於整個遊戲而言,存在的時刻或許僅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暫,這個遊戲的執行時刻才會越長,才有可能,“永不結束”。

這樣一想會不會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奮鬥的生命,其實可是一粒微塵,輕得彷彿隨時都會消失。

然而在閉上眼的那一瞬還會不會含笑著想起,自我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帶領他們的孩子在綠草地上放起風箏;會不會含笑著想起,自我曾擁有良人在側,從此不再無枝可依;會不會含笑著想起更久遠的從前,父母曾令你無憂無慮,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緒,或許唯有感慨地大笑出聲,無奈地搖搖頭,道一句,那時真小。

會不會想起那些溫暖的片段,想起自我以前的付出與所得,帶著回望的滄桑,感懷,和嶄新的期望。

咱們為什麼不會像1900一樣,選取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這樣壯烈,卻獲得永生的自由?

正因,正因咱們一向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卻正因某一瞬間體驗到的那些溫情,那些無以倫比的完美,而心甘情願地忍受著它所給予的傷害,發奮彈奏出最華美的人生樂章。

咱們或許從來都不是天才,可是咱們至少能做到勤懇、踏實。咱們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習並領悟圓滑,學習並領悟世故,但內心深處,終究會一向記得,這生命所做的種.種妥協,可是是為了在這個微塵世界,在這架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於自我的旋律與琴音。

第3篇

灰色煙霧籠罩的城市,高大陰冷的建築,機械喧鬧的轟鳴聲講述著工業禮貌時代的故事。巨大的客輪弗吉尼亞號載著一批又一批為追逐利益的過客往返於大西洋間,誰也不會為誰停留。僅有一個人,一生都漂浮在這艘船上,用一架鋼琴,在生命的大海上抒寫自我的故事。

他是個自幼被遺棄在弗吉尼亞號上的嬰兒,是那個無數人都在做著“美國夢”的年代中的鋼琴奇才。他的名字叫1900——紀念他在這一年出生。他的一生都在大海上漂泊,從未踏上陸地,直到與弗吉尼亞號一齊沉落大海。他精湛的鋼琴技藝,演奏出潛藏在這艘船上每一個過客的故事,跳躍的音符,宛若他們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與複雜矛盾的思想。之後,他遇到了一生中唯一的知音——一個吹小號的max。max未能永遠地陪1900在那艘大船上,他是陸地上的人,終究要回到紅塵中忙忙碌碌。而在無邊無際的大海度過年年歲歲卻是1900一生的宿命。

直到有一天,碧藍的大海上,清新的海風吹起甲板上那個少女淡金色的長髮,少女站在風裡,他透過玻璃窗看見了她,他們的目光相遇,輕柔的音樂從他的指尖滑過。這是他看到她,為她寫的曲子,娓娓道來,他與她相遇的故事——是一場充滿宿命味道的相遇,是上帝不細心的安排。

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到陸地上尋找這個與他擦身而過的女孩。他穿著max送給他的新大衣,戴著黑色的禮帽,一步步緩緩走下舷梯。

然而——他停住了——在舷梯的正中停住了。此時此刻,廣闊的天地間彷彿僅有他一個孤單的身影。他雙眼迷茫地望著眼前這個陌生的世界——霧靄籠罩的城市,離群的鳥在高樓間盤旋,交錯縱橫的街道,永無止境地延伸,遠遠望不到城市的邊緣……他像一個孩子一樣無助,始終不能再下一個階梯。他的腦海中做著複雜的鬥爭,何去何從,彷徨無措。最終他把頭上的禮貌摘下,奮力扔出——他似乎在玩一個決定命運的遊戲——帽子穩穩地落在了海面上——他最終要留在海上。生於海,死於海。

生命的時光對1900來說就像為少女演奏的那首曲子,舒緩,輕柔,深邃。在那金迷紙醉,物慾橫流的年代裡,唯獨他找到了自我的世外桃源,他用八十八個琴鍵演奏生命的絕唱。他是一個優雅孤寂的男子,更是在大海中感悟生命,看到世間繁華蒼涼的鋼琴師——儘管他從未踏上陸地,他經過自我的音樂而敏銳地洞察到人生況味。我曾一向固執地認為,是那艘對於時間來說過於渺茫的船禁錮了他的思想,他從不願踏上陸地,因為他害怕,他迷失了方向,他看不到自我的未來。之後,我最終明白了,不是他的懦弱,而是他的覺悟太高。

在將要與船一齊在大海中永遠消失的時候,他對max說:琴鍵有始有終,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琴鍵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簡便應對。而你此刻讓我走到城市裡,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琴鍵,我又怎能再這樣的琴鍵上彈奏呢那是上帝的琴鍵……

應對已不能用固執形容的1900,max忍著淚水走下即將引爆的破船。

hi!max!1900帶著俏皮的口吻與他訣別。那一刻,我幾乎忍不住淚水——生死契闊,會和無際。我看見最終的1900緩緩抬起手,在虛無的空氣中彈奏,那首喂少女而作的曲子彷彿再一次從他的指尖汨汨而過。他抬頭望了望上方——此時此刻,海面上一艘破廢的輪船發出爆炸的轟鳴聲……

破碎的唱片上,少女的曲子嘶啞地演奏著;古玩店裡,max將要賣掉曾與他一齊合奏的小號,他向店主講述了這個故事;天堂裡,1900,但願他成為上帝的樂師,永遠舞蹈在八十八個琴鍵上。

第4篇

這部影片以感情為線索,開始一段為完成最初的約定而不懈努力的旅程,講述了途中遇到的種.種......

幸福的開頭讓人嚮往,這是一對多麼令人羨慕的小夫妻,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然而離別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最終有一天,妻子去世了,留下為完成的約定和形影孤獨的丈夫。

丈夫於是開始一段驚險的飛屋之旅,在途中,他遇到了羅素、道格、凱文和他少年時崇拜的偶像——探險家查爾斯·蒙茲。他發現往往事與願違,但他也體會到了大自然的親切,體會到了童心之美,體會到了助人之樂。

這部影片讓我心潮湧動的不止是卡爾和艾麗的感情,還有羅素——一個愛好探險的小男孩的善良、勇敢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還有影片裡動物和人所表現出的互相幫忙的品質。

初始,我是不喜歡羅素的,只覺得他不懂禮貌,老是增添麻煩。可是之後覺得他是個很優秀的孩子。文質彬彬、每句話都能貼人心眼的人未必是個不錯的人。羅素他只是一個孩子,所以口無遮攔,不怕說出自我找卡爾的母的,所以不加思考地說出凱文的喜好、透露凱文的行蹤,讓卡爾的旅途充滿艱辛。最終也是因為羅素要去救凱文使卡爾丟了他心愛的房子。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人必定遭人唾棄,因為此刻的人們太浮於外在的種.種了,太在意利益了。真心朋友的言行往往會刺到你“偉大”的自尊心,是最讓你受不了的人,於是你以為他(她)對你不夠好,不瞭解你;於是~你又少了一個真心朋友。

也許因為羅素還小,不明白這個世界是危險的,他不會細心翼翼,他不害怕朋友會傷害他,所以他很快和凱文成了好朋友,跟凱文歡樂的玩耍。而卡爾卻是經歷害怕凱文到厭惡到理解到救助到熱愛的歷程。這就是差別啊。從這方面,我收到了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應當多堅持童心,敞開心扉,你會發現很多人和事會被你包容進心門裡,融化在你的心下。

羅素說:“要愛護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沒錯,在資源環境被殘酷破壞的現代,我們思考過大自然付出了多少嗎?多少動物的皮毛被活生生地扒下,多少動物的器官被分割去製造一些東西......想到這些都讓我毛骨悚然。其實我們都是動物,只可是多了些“小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大自然使我們的好朋友,一切的動物是我們的親人,好好善待他們呀!

這篇觀後感也許像是跑題了,可是,也許作者真也有意在說些出了感情之外的什麼吧。

第5篇

梅村中學雖然是一所四星級省重點中學,但文科生源一向較差。應對不理想的學生群體,加上課改後面目全非的新教材,以及20__年未知的考試,我們也一向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憑著感覺教學。所以絕對談不上是介紹經驗心得,只是粗略地談談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期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望廣大同仁指正。

對中學一線教師而言,當然期望課程標準的指導性、可操作性越強越好。但現有的課

標顯然不對我們的胃口。它太寬泛,太模糊,使用的大都是很抽象的語言,如“明白”“瞭解”“理解”等等,讓人無所適從。要了解哪些史實,掌握到什麼程度,很難定位。但課程改革的專家們是高度評價這個課標的。說課標就是要寬泛,否則教材就會千##第1篇律。教材由統編制到審議制的變化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也是新一輪課改的重點。所以我們抱怨這個課標不好非但無濟於事,而且還被認為是唱反調。因此能做的只能是仔細研究它,根據我們自己的理解來揣摩它,抓住重點知識。

我們備課組在一個單元教學開始前,先看課標的要求。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是這樣寫的:(1)明白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構成的重要好處;瞭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構成。(2)明白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3)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展。(4)列舉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瞭解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根據這些描述,我們備課組的四個成員討論研究,達成共識。第一節資料中諸子百家只要求明白,能夠理解為簡單識記就能夠了。百家爭鳴局面的重要好處既然要求認識,那麼很明顯要作為重點處理。而要認識其好處勢必要結合其產生的時代背景思考,所以百家爭鳴的產生背景、百家思想的實質共同處、百家爭鳴的歷史好處就要講到位。孔孟荀等儒學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構成要求瞭解,就應比簡單識記的要求高。教學中要把孔子的貢獻總結全面,孟子荀子的主張從仁政、民本思想、倫理觀三個方面比較掌握,民本思想學生可能較難理解,需要適當解釋其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成因。第二節重點分析儒家思想在漢代成為正統思想的原因。要教會學生從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迎合漢武帝大一統的需要以及漢武帝的一系列尊儒措施最終確立了儒學正統

地位兩個角度分析。第三節重點學習宋明時期儒學的新發展,把握理學、心學的主要資料,分析其本質的共同點。第四節明清時期儒學思想的發展,重點放在黃、顧、王三位思想家上,把握其思想的共同處:即反君主專制的民本思想、重商思想、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清楚。透過討論課標,備課組就重點資料構成一致的看法,具體教學中就容易做到統一。

新教材剛出來的時候,大家就都覺得很不適應。專題性強,跨度大,面廣量大,支離破碎。有些地方羅哩八嗦,有些地方語焉不詳,教學難度確實很大。我們備課組在教學中,透過共同備課,把每一節資料都整理成一個簡單明瞭的知識結構。如果教材資料體系不夠清晰,就大膽整合,盡力使其清晰化。比如必修3的第一單元第一課“百家爭鳴”和儒家的構成,課文子目是百家爭鳴局面的構成、孔子和儒學、戰國時期儒家代表,我們就沒有用這種目錄,而是按照課文標題把結構分成兩大塊。一塊百家爭鳴,從概念、構成的原因(根本、具體)、實質、歷史影響幾個方面把握。另一塊儒家思想的構成,分成兩點,春秋時候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春秋時期孔子的貢獻把握三個方面:教育上的私學、有教無類,著述上的整理六經,政治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的道德倫理觀以及民本思想。戰國時期的初步發展把握孟子荀子的思想,分別從仁政、民本、倫理觀三個方面分析掌握,荀子思想增加一點綜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學的資料。還比如第三單元第三課“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資料個性煩亂,我們就完全改變了教材的子目,設計了這樣的結構:(1)傳入:把握內部外部原因以及傳入狀況。(2)廣泛傳播:重點掌握原因,分四點:五四運動的

促進;先進知識分子的大力宣傳(並把他們的宣傳活動概括為幾句話:寫文章,組社團,譯原著,紀念勞動節);問題與主義之爭的影響;中共早期組織有計劃的宣傳(辦刊物,辦學校)。(3)傳播特點:突出與工人運動的相結合以及馬克思主義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鬥爭。(4)影響: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帶給了新的救國方案,為中共誕生奠定思想基礎。這樣學生聽課、記筆記、鞏固複習都比較順暢。對教材的處理,我們的體會是必須要儘量把課本資料整合成清晰直白的結構,教師好講,學生也好學。

很多教師都反映新教材來不及講,時間總是不夠用。確實,由於教材專題式的體例,跨度大,加上政治經濟文化的割裂,使我們對這套教材普遍沒有好感。它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很高,但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文科生源都不理想,高一又普遍不重視歷史學習。文科班上課,問題問下去沒有反應,教師不得不放慢速度,儘可能把每個知識點都講清講透。還有的教師則因為課標難以把握,教學就寧多勿缺。所有這些都影響著教學進度。解決的辦法就是大膽取捨,不能面面俱到,每堂課的教學肯定要突出重點難點。我們的做法是,只要求簡單識記的知識課堂上就一帶而過,記不住自己課後去記。課堂教學時間主要用在解決重點難點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潛力上。比如必修3第二單元第一課“發明和發現的國度”,講的是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每個領域的成就除了一些容易產生誤解的知識點解釋一下外(比如渾儀學生常常和渾天儀混淆),基本上就是劃書,沒有什麼好講的。我們的重點就放在解決兩個問題上。(1)中國古代科技為什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如此輝煌,為什麼率先進入近代社會的卻是歐洲?近代中國科技落後的原因何在?透過這兩個問題的解析,提升了學習的高度,並且以後學習第七單元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歷程

中17世紀歐洲近代科學的誕生時,分析其誕生原因,還能夠彼此比較呼應。教材有些地方寫的相當簡單,但往往埋伏著學生不理解的問題。比如第七單元第三課“蒸汽和電的革命”最後一個子目中寫到“生產力的發展也改變著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資產階級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問學生這些話怎樣理解,幾乎都說不上來。這些問題其實必修2裡講的很詳細,但學生早就已經忘光了,教師在那裡就務必花時間重複講解強調。

第6篇

一個人,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能證明他存在的法律檔案。他在嬰兒時期被遺棄在一條叫“維珍尼亞號”的蒸汽船上,然後一生在船上度過,不曾踏上過陸地一步。他的職業是“維珍尼亞號”上的鋼琴師。當“維珍尼亞號”廢棄的時候,好友前來的勸解未能改變他與船共存亡,同船一齊在海面上毀滅的決定。記錄了他曾活在這個世界的唯一痕跡,是一張他彈奏的唱片模版。當然,唱片中的琴聲絕大多數人聽不到,即使聽到也不明白琴聲的另一邊是誰。

音樂,是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不用解釋,就能打動人們的心絃。與生俱來的天賦,造就了這位海上鋼琴師。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鋼琴領域才華橫溢的天才。而一場震耳欲聾的爆炸場面,不僅僅讓我們震驚和深感遺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蹟。天妒英才,用在這位海上鋼琴師的身上,我不明白適宜與否?但人們總說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麼,總會還給你些什麼,就當關上了一扇門時,他總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如此看來,上帝也是方圓有度的。

國小的時候,我們的教師就告訴我們“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賦。”此刻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至今為止,我們能夠十分確定我們都還不是天才!我們沒有如這位海上鋼琴師般的天賦,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明白88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簡便應對!”他喜歡做他能簡便應對的事,他覺得陸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無法應對,會使他崩潰。

他選擇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陸地的步伐,為心靈加上了一把枷鎖。回憶一下,愛迪生為人類開啟電燈時代做了多少次的嘗試!生命因嘗試而勇敢,人生因嘗試而更加富有意義。這位鋼琴師沒有讓音樂離開他的身邊,未能用自我的琴音點亮別人的世界。如果多一點嘗試,多一份勇敢,也許他就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自我,不一樣的世界。

一聲轟響,巨大的火花在海上開放,他帶著他尚未奏完的樂曲飛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結了,但我們生活還在繼續。疲憊的奔波於這個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的世界,拷問自我靈魂的深處,我們為了什麼而活,我們怎樣活,又是什麼支撐著自我,我們是否能像這位鋼琴師做到忠於自我的價值觀,不被利益所左右呢?雖然很遺憾,但不得不說,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家,他有著真正藝術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人生最大的杯具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或堅持,或放棄,如當我們取捨有道,則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