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故鄉讀後感《故鄉》讀後感想5篇 故鄉:情愫鄉愁,故園緬懷

《故鄉》是魯迅先生創作的具有強烈現實主義色彩的小說之一,講述了一位小說家返鄉參加妹妹的婚禮,面對家鄉的落後和人們的無知,感到無奈和悲涼的故事。本文將分享作者讀後的感想,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示和思考。

故鄉讀後感《故鄉》讀後感想5篇 故鄉:情愫鄉愁,故園緬懷

第1篇

以前一直以太深了,難懂之類的藉口不看魯迅等文學大師的作品,從未想過要藉以閱覽一番。當我們今天學到《少年閏土》這一課的時候,陳老師把魯迅的原小說《故鄉》讀了一遍。這使我們感觸頗深。如果單單只是《少年閏土》的話,恐怕我們還只能理解到魯迅和他的夥伴不及閏土見多識廣這一方面,可是當聽了《故鄉》全文之後,魯迅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也能理解七八分了。

閏土當之無愧是重點人物。20年的轉變,使得他從一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小男孩成為一個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麼使他的改變如此之大呢?是貧窮?還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得知的。但是從魯迅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知道,在魯迅的心裡,閏土一直是一個勇猛聰明活潑的人,要不然不會一提到閏土就想起他在刺猹的場面。可是,當閏土與魯迅說話的時候,第一個詞竟然是老爺。我相信當時魯迅的內心震動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許料想過千百種交談方式,但是肯定惟獨沒有料到這種。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說,閏土是應該叫魯迅老爺,但是,從20年前的迅哥兒到20年後的老爺,跨度是不是太大了一點?閏土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都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但是,容貌的改變並不是他最大的改變,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心理上的改變。也許,他的心裡還是把魯迅當成迅哥兒的,但是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也許,他的心裡還是想和魯迅一起玩耍,但是他知道,他和魯迅之間還有主僕關係。一聲老爺又包含了閏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還是因為久久不見不熟識的陌生?這,也許只有閏土知道了。不知看過《故鄉》的朋友們注意過沒有,雖然楊二嫂是一個配角,但是她也是其中一個改變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曾經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後,她的樣子簡直讓魯迅認不出來了。對於她的樣子,魯迅只找到了一個形容詞——圓規。如果單純是外貌上的改變也就算了,楊二嫂成為現在這副醜模樣也是因為她的內心在漸漸地改變。她去魯迅家的時候,居然提出了要一些舊傢俱的要求,被他拒絕後大放厥詞,說什麼越富越一毫不肯放鬆,一毫不肯放鬆便越有錢。如此尖銳的語句,簡直不像是一個西施所能說出的話,倒像是一個混著菜味和尖酸刻薄話的中年婦女。不僅如此,楊二嫂離開的時候,還拿了魯迅母親的一副手套。如此種種,此人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特別是最後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故鄉讀後感《故鄉》讀後感想5篇 故鄉:情愫鄉愁,故園緬懷 第2張

第2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故鄉變得美好,魯迅先生就是借小說《故鄉》表達了他對自己故鄉的一份特殊情懷的。

?故鄉》的內容大部分取材於真人真事。那麼,《故鄉》是如何成為一篇著名的小說的呢?它主要運用了對比映襯的手法。小說以“我”(迅哥兒)回故鄉的經歷和見聞,寫了故鄉的景色、事件和人的前後種種變化,從而揭示了深刻的社會主題。

在“我”的心裡,故鄉過去的景色十分美麗。那時候,天空是深藍色的,圓月也是那麼金黃,天空下面是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人們的生活優裕富足。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樣的景象已經不再出現了。跨入故鄉的第一眼,首先給人留下印象的是深冬陰晦(huì)的天氣,吹進船艙中嗚嗚響的冷風,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的蕭索的荒村。這樣的景象只能使人產生悲涼的感覺。

在準備搬家的過程中,迅哥兒再把他前後經歷的事和人一一對比,心中就有了一種比悲涼更為沉重的心情。比如,過去他們的老屋,是多年聚族而居的,但現在已經賣給別姓了;而且現在這老屋的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說明老屋已經朽敗不堪了。

那時,他們的家景很好,大祭祀的年頭,他們家的供品不少,祭器也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還要請一個忙月來幫忙。和迅哥兒相處的小朋友閏土,才十一二歲,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能手捏一柄鋼叉刺猹(chá),能管祭器;能裝弶(jiàng)捉小鳥雀;能講故事;還有許多“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迅哥兒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但是,現在的閏土卻跟過去完全不同了。他的身材變了,臉色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腫得通紅;頭上戴的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穿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sè)索著;那手也不是迅哥兒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更為嚴重的是“……他景況也很不如意……”。

還有“豆腐西施”楊二嫂,當年因為她,豆腐店的買賣非常好。而現在卻成了一個市儈小氣,愛佔便宜,貪財,勢利,捕風捉影,無事生非的人,所有這一切都給人一種世道淒涼的感覺。

本來我和閏土,當年可是無所不談的好朋友,而現在,卻“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那麼所有這一切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人公對自己的故鄉有沒有一點希望呢?小說又是用什麼敘述方法把這些不同的材料組織在一起的呢?只要認真讀書,同學們也能從小說中找出答案。

第3篇

讀完魯迅先生的《故鄉》這篇文章,我最想說說文中的閏土了。

魯迅在文中回憶閏土是講了一個活潑能幹的少年形象:“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凡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是一個典型的南方英俊少年形象。在家族的一次大祭祀中,閏土和魯迅認識了,併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那時,閏土的家境雖然不好,但是他見多識廣,知道許多事。魯迅的家境很好,是個地主少爺。卻整天被困在四角的天空裡。閏土還想他講了許多稀奇的事:獾豬、刺蝟、角雞、鵓鴣……使魯迅終生難忘。

讀了《故鄉》這本書,使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對當時和現在都有著獨到的詮釋。《故鄉》這本書。它主要是想告訴人們空有希望不去奮鬥,那希望也就無所謂有,而如果為了希望去奮鬥,那希望也就無所謂無。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是隻要你去探索了、去實踐了,那麼就會有實現的可能。希望之路是祖祖輩輩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路,是祖先們實踐出來的路,也是祖先們探索出來的路。

剛開始我讀《故鄉》時以為太無聊了,常常浪費時間,寫作業不認真。匆匆忙忙地寫,馬虎潦草,效率很差,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知道原來讀書是多麼的有趣,也漸漸懂得了珍惜時間。還記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嗎?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而這句話的含義就是在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讓我們把它作為座右銘吧!

每次重讀魯迅的《故鄉》,幾乎都有一些相同的感受,強烈而又無從言說;這次再讀《故鄉》,也許能夠稍微理清其中的感受了。

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說道,他當時做小說不過是“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而自己“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故鄉》同樣體現了魯迅的這種意圖。

第4篇

小說中的故鄉,一個是少時記憶中的,一個是現在的,也是極其現實的。

記憶中的故鄉以少年閏土的形象為中心,描繪了令少年神往的境地: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月下是海邊的沙地,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少年閏土有一副“紫色”的圓臉,脖子上帶著“明晃晃”的“銀白”色項圈,海邊有五色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還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這裡,沒有一種色彩不是鮮豔的,明麗的,任何兩種色彩之間的對比都是鮮明的,它們構成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它幽靜而不沉悶,活潑而不雜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和諧自然,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世界。

回憶中的“故鄉”並不僅僅是一個現實的世界,同時更是一個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與少年閏土的接觸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來的一幅美麗的圖畫。它更是“我”少年心靈狀態的一種折射。這顆心靈是純真的、自然的、活潑的、敏感的,同時又是充滿美麗的幻想和豐富的想像力的。它沒有被“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縛,而是在與少年閏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給自己展開了一個廣闊而又美麗的世界。

少年的“我”是純粹的,少年閏土也是純粹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用封建禮法關係組織起來的,是平等相處的玩伴,是一種友誼,而非主僕。少年閏土的概念裡“我”不是一個身份高貴的“少爺”,少年的“我”也不會意識到將閏土當作奴僕。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暢通無阻的,是沒有任何顧忌和猶豫的。重讀他們之間的對話,便可以感到他們之間的交流是無拘無束的,並沒有太多的利益思考。少年閏土來到城裡,“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少年“我”通過與少年閏土的談話,也像看到了過去自己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世界。

總之,回憶中的“故鄉”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實際是少年“我”美好心靈的反映,是少年“我”與少年閏土和諧心靈關係的產物。但這種心靈狀態不是固定的,那種美好的幼時友誼也無法得到永恆的維繫。生活讓閏土變了,“我”自然也變了之間的情。

第5篇

葉落歸根,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可是還有很多人一輩子漂泊在外,無法回到故鄉。時光荏苒,有多少人漸行漸遠,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難忘。初夏時節,閱讀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在書中慢慢回味舌尖上的故鄉。

喜歡汪曾祺的文字,源於那篇《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了出來。”一個“吱”,一個“紅油”,勾起了多少人的`饞蟲,記住了高郵鴨蛋,也被他靈動的文字深深吸引。一個人如果對故鄉沒有深厚的感情,他無法寫出鮮活生動的文字。用真心情書寫文字的人,註定被讀者永遠欣賞。

汪曾祺行文簡潔,短短几句,讓人回味無窮。他博古通今,知識淵博,文字裡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令人佩服。他遊歷四方,走遍祖國的角角落落,對美食的研究,對風土人情的瞭解,讓人羨慕不已。閱歷淺薄的人,寫不出這樣津津有味的美食文章。

不管走多遠,不管吃過多少山珍海味,還是故鄉的食物最難以忘懷,小時候吃到的就是最好的味道。《故鄉的食物》分為六輯,前三輯的文章都是與食物有關的,後三輯《一枝一葉》《鳥獸蟲魚》《南北遊蹤》,看似與食物無關,實則不然,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匯成食物的味道,故鄉的味道。

五味人間,酸甜苦辣鹹,汪曾祺由南到北,又從東到西,在各座城市,各個民族間娓娓道來,給我們講所見所聞,文字成熟剔透,又不失幽默,告訴我們少了哪一味,都是有缺憾的人生,因此口味要寬一點,雜一些,對文化也要如此,試著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事。

尋常生活,日常滋味。幾道家常小菜,也在汪曾祺的筆下開出絢麗奪目的小花,懷著對食物虔誠的心,美食美味不再是海市蜃樓。故鄉食物的香甜,那一聲聲吆喝“賣楊梅———”聲音嬌嬌的,長鎖心頭。即使一棵普通的野菜,也因為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而賦予它高尚的品德,“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膠漆……”這份美好緣於家鄉的野菜。

民以食為天,文字與食物,最美的結合。食物之美誘惑的是味覺,文字之美是一種升級,讓你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渾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佈全身,心要嚮往的地方,必定會實現。如果文人都是如汪曾祺那樣的好廚藝,相信中華美食的春天一定會錦上添花。

一枝一葉,鳥獸魚蟲,皆是緣,細心觀察,都會帶來無限驚喜。沒有土壤,沒有水分,被人遺棄的芋頭也能讓我們看到一點生活的勇氣,感悟出人生的真諦。一個人遠離故土,辛苦求生,或許這點點希冀撐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才勇敢前行。

身還在,心已遠。《故鄉的食物》帶著一顆流浪的心,回到清清小河邊,母親的一聲聲呼喚,姥姥蒼老的手熬煮的湯粥,張開嘴,細細品,慢慢嘗。故鄉,舌尖上的味道,永難忘。劉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