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走進敬老院活動策劃3篇 “尊老愛老,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策劃”

近日,本網站組織了一次“走進敬老院”活動,旨在加強社群與敬老院的聯絡,給老人帶去溫暖和關愛。活動中,志願者為老人們送上慰問品,與他們聊天、唱歌、表演等,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走進敬老院活動策劃3篇 “尊老愛老,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策劃”

第1篇

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個人都會老,通過此次活動給敬老院中的老人們獻上我們的愛心,呼籲更多的青年大學生去關注老年人,敬老愛老,讓他們時時刻刻能夠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並且增加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經驗與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廣大同學的社會責任感。

為社會服務,踐行機械風格,鍛鍊自我能力,提升團隊凝聚力。

由甘甜和賀行負責海報製作,在公寓門口的宣傳櫥窗貼出宣傳海報。

1、由副團長譚威和李磊於11月26日前分別去嶽麓區街道敬老院聯絡,討論相關事宜。

2、策劃做出後,由譚威於11月25日前去院會找劉亦君老師審批。

3、完成後由辦公室遊雅莉將通知下發,通知各成員以及集合時間和地點,同時做好考勤表。(見附表1)

5、由李瑞斌11月26日前採購好活動必需品如大米,麵條等,以及衛生清潔工具,注意保留採購時的發票。

1、去探望老人時儘量不要觸及一些敏感話題,以免引起老人的反感。

3、遇到突發狀況,立刻聯絡負責人,同時不要慌張,及時做好處理。

1、活動當天由鄧琴負責出一篇500字的新聞稿,並於當天將新聞稿發到薛杉的郵箱

2、由譚威收集好此次活動的所有資料,包括活動照片,活動記錄,以及考勤記錄,老人的滿意程度以及反饋資訊和改進建議,進行整理與歸檔處理,完成後發給本團辦公室和院會辦公室存檔。 3、由胡濤收集發票並負責做出財務報表。

走進敬老院活動策劃3篇 “尊老愛老,走進敬老院的活動策劃” 第2張

第2篇

“九九重陽節”是我國全社會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所有老人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健康、文明的老年節。進而更好地發揮老同志社會作用和地位,更好地服務於和諧的精神文化建設。因此,由團縣委組織我們xxxx級西部志願者在重陽節以身體力行為老人幹實事、做實事,從根本上關懷老人、愛護老人、呵護老人為目標認真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助老系列的主體活動。

以敬老助老愛老為主題,開展三次新穎且有實際意義的敬老活動。

系列活動一:“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敬老院義工日策劃方案(定於20xx年9月24日)

系列活動二:“身體力行幹實事、下鄉鎮關懷老人”三門鎮幫忙幹農活(收稻穀)並且探望和關愛百歲老人(預定20xx年10月1~4日)

系列活動三:“關愛縣裡老紅軍,齊唱紅歌迎國慶”九九敬老茶話會(預定20xx年10月5日)

系列活動一“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敬老院義工日活動方案

1、在敬老院做義工,既可培養西部志願者的優異品格,又可豐富西部志願者的`日常生活

2、在迎接九九敬老節來臨之際,為之後的系列活動增添更多的活動意義,且主要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真正履行落實行動做到敬老、愛老、助老。

3、為敬老院老人做義工,真正讓老人在九九敬老節來臨之前就先給他們以愉悅的心情,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從根本上做一些實事,為老人帶來更多的活動與溫暖。

主辦單位:龍勝縣縣團委西部志願者自管委員會承辦單位:龍勝縣敬老院

第3篇

本次活動秉承“情繫中秋節,愛駐敬老院”的理念,通過慰問活動,為敬老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志願者們也在活動中充實自己,在奉獻中感受快樂,並使得活動得以有效展開。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商企及永定區紅土地公益協會志願者

1,簡訊形式聯絡本次活動負責人(簡訊內容:姓名,電話,參與人數,是否帶車)

1,尋求贊助,確定具體敬老院。(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可以指定具體敬老院)

3,清點人數並分組(具體分為談心組,衛生組和物資組)

a、志願者在活動開展期間應當服從隊長安排、注意個人行為,注意維護志願者形象和團隊形象。

b、隊長要合理分配好每位志願者的工作,到敬老院的志願者務必要接受統一的.志願服務工作安排,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c、由於老人的年齡等問題,在幫助老人時要小心,確保活動期間自己與老人們的人身安全。對老人要親切,不可煩躁,儘量滿足其合理的請求。

d、活動中,要儘量避免只針對一個或其中幾個老人家,要普遍關注敬老院中的老人。

e、本次活動是公益活動,所有參與人員皆為自願無償奉獻愛心,鑑於活動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參加者必須對自身的財產及個人安全負責,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如若發生意外事故,責任由參與人員自行承擔,組織者不承擔任何法律和經濟責任,特此宣告!本活動開始後,本宣告將自動生效並表明你接受本宣告,否則,請在活動開始前退出本次活動。更多注意事項請遵守紅土地公益《愛心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