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教師高效課堂工作總結3篇 《掌握高效課堂教學之道——教師工作總結》

本文主要總結了教師在高效課堂教學工作中的經驗與心得,探討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教師高效課堂工作總結3篇 《掌握高效課堂教學之道——教師工作總結》

第1篇

推進新課改,實施高效課堂教學,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高效課堂活動的開展,要在教學時間的科學利用上下工夫,在提高教學有效性上尋找突破口,在提升課堂效率上探尋途徑,在新課改實施中作好研究。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是課改實施中的重中之重。誰抓住了課堂,誰就掌握了課改的主動權。只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策略,才能使新課改得以順利進行。我積極倡導撰寫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一堂課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反思:教了什麼?怎麼教的?教得怎樣?這對自己的專業成長很重要。

新課程中三維目標之一就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學校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2、要創設問題情景,實施啟發式教學,推進學生學科學習動機的形成與發展。問題情景的設計,要有思考的價值、思考的必要和解決的可能。

3、要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教學內容的邏輯性、系統性、趣味性、新穎性中,從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中,獲得精神上的某種滿足。

4、要及時反饋學習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或鞭策學生髮憤學習。

6、要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成就感,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合理評價、判斷和自我反應,誘發學生自我激勵,形成學習動機的自我調節系統。

新課程倡導的是探究學習,但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學內容很多,課堂容量又比較小,如何進行探究學習教師感到無所適從,有時稍一探究教學內容就完不了,不讓學生探究又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學習是正確的,但是探究學習是有層次的,也並不是所有的課都要讓學生去探究。 學校把高效課堂工作重點放到四個方面: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有效練習、有效輔導。

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它對課堂教學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備課中做到細緻、新穎、獨特,具有操作性。要細緻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蘊涵的資訊,注意把教學內容向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發展。側重知識之間的聯絡,體現知識產生的方法,展現研究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側重知識的運用,體現實踐性;側重知識的更新,體現時效性。教師在備課中必須做到”六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設計、備習題。

要提高教學質量,根本出路在於提高課堂效益,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全過程。教學過程要做到開放性,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過程,關注學生思維實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質疑,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決不搞一言堂,堅決不做無效的提問。課堂上以“一要精講、二要多練、三要有法、四要緊湊、五要高效、六要完整。”來嚴格要求自己。

練習是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知識、探索知識的重要途徑,是課堂知識鞏固的基本環節。所以,抓好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練習設計要做到多樣、開放、創新,具有實效性。練習形式要多樣,同一知識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促使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不同型別的問題;練習內容要開放,要結合社會生活題材以及學生生活素材來選題或命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方法要創新,筆答、口答、競答、徵答等多種方法並舉,提高學生的體驗能力。

培優補差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輔導是實現這一要求的一個有效辦法。對於優等生:要求以擴充與提高為主,完善課內打好基礎,豐富課餘提升能力,重視激勵知難而進,加強輔導脫穎而出。對於中等生:要求以補充與轉化為主,促進向優生轉化。豐富課內強化基礎,適當擴充有利提高,及時鼓勵重在推進。對於學困生:要做到多關心、多接觸、多面批、多鼓勵。要重視其特長髮揮,多增加他們成功的體驗,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引導他們樹立自信心,完成基本教學任務。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是知識鞏固的基本途徑,是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反饋,所以,作業題的質量一定要高,作業要有針對性、遷移性、延伸性、整體性。學生完成作業要認真,除了作業的量要適當以外,教師一定要加強指導、檢查和督促。教師對作業要有及時、精到的講評,要在教新課前把作業講評好。要重點講評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帶普遍性的典型問題。對作業講評以後,教師要督促學生及時訂正錯題,鞏固講評的效果。有的學生的錯題教師沒有講評到,教師要做好個別輔導工作。

總之高效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校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實踐、探索,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高效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教師高效課堂工作總結3篇 《掌握高效課堂教學之道——教師工作總結》 第2張

第2篇

隨著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教師必須研究新課程的理念如何真正轉化為促進學生髮展的實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呢?應該說具體的方法、方式多種多樣,作為引導者的老師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摸索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才能成為成功的課堂教育者。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

在教學中,教師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重組,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建立起更為科學的現代英語學科理論體系並不斷使其完善,用以深化英語教學實踐。教師要不斷學習學科理論來充實自己的教學,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學生會如沐春風,學得津津有味。

英語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教師要潛心解讀文字,做到正確解讀文字,正確把握文字的價值取向,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字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教學中教師還要以一種欣賞並悅納的良好心去態尊重學生的多元化解讀文字,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如果教師能夠指導學生超越文字解讀會使孩子的文學素養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更沉實。就像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的“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創設一定的情景,烘托出一個學習的氛圍讓學生進入狀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鍛鍊學生能力,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各種活動和教學方式如開火車、摘果子、小組競賽等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形式多樣的遊戲中,枯燥乏味的學習會變得充滿樂趣,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學會知識,形成學習能力。正如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

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隨著學習經驗的積累,學生會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越紮實,學生探索知識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教師在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知識本身的魅力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殿堂之後,更應注重學法指導,引導他們發現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形成英語學習能力。如在識字教學中我就注重指導學生掌握識字規律,學會方法,從而提高識字效率。教學中採用了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熟字換偏旁、熟字加偏旁等識字方法指導學生主動識字,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一些難以識記的生字,並且記得相當牢固。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腦筋想一些適合自己的更為合理的學習方法。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文字、圖畫、聲音、動畫、視訊等綜合資訊效應,為英語教學插上雙翼,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教者樂教、學者樂學,讓教與學兩方在教學的雙向活動中領略共同參與的愉快,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如在識字教學中以往的識字教學無非是反覆讓學生多讀、多寫、死記硬背,學生興趣不大,教學效果也不佳。教師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為漢字加以色彩、聲音、動作,賦予漢字的活力,這樣更能為低年級學生接受,可以讓漢字活起來,解決字形記憶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迅速記憶漢字。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過程應該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教學中教學及時反思、及時總結更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髮展。一個優秀的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教學反思可以啟用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的新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和總結,我認為,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不管方法如何變換,不管模式怎樣不同,都應當實現三個迴歸:迴歸原點課堂價值,迴歸本體英語學習,迴歸落點學生髮展。

第3篇

?摘要】“有效教學”是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伴隨著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題。當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文章就目前課堂的有效性在教師眼裡的誤區及如何構建有效課堂、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等作了一個較好的闡述。

教師常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教師教學累,學生學習苦,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因而,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必須思考的問題。通過學習《有效教學十講》這本書,本人感觸極深。所謂“有效”,指的是隻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所以我們把有效教學理解為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的教學。這裡的“發展”不僅僅是學生新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還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一、“課堂的有效性”在一些教師眼裡存在著一些誤區:

不少教師認為:只要多給學生“灌”一點,“喂”爛一點,就可以幫助其減輕學習負擔,就可提高其學習效果。這樣即使學生沒有學好,也自感問心無愧。這種教學,由於把學生當成了儲存知識的容器,儘管教師煞費苦心,但往往向學生“灌”得越多,他們就越不願意動腦筋,效果常常適得其反,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各門課程,各種知識容量相當大,不進行有效的學習,根本就無法學好每一門課程。有一位特級教師曾經在一次骨幹教師培訓會上說:“學生要有一碗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桶水。你對這句話有什麼看法?”老師們各抒己見,最後她亮出自己的觀點:只要這位教師能把自己的一碗水一滴不差地端給學生,那麼這位教師就是成功的,他的教學就是有效的!

1在當前教學改革中,一些教師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驢非馬的“偽創新”。比如,為追求師生互動,用“滿堂問”來代替“滿堂灌”;為追求課堂氣氛,用“牧牛式”教學取代“填鴨式”教學。這種作秀式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把學生當成了演戲的道具和觀眾,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例如某堂普通的英語閱讀課,任課教師使用了多媒體課件,結合教學案,她本人說這節課完全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適合她所教的學生的認知水平。但評課的某高階級教師的評價是對於重點中學的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很對味,思維訓練到位,而且三維目標的達成也是可以實現的。但對於普通中學的學生不宜採取此種教學方式,要求過高,什麼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並不完全適合我們的學生,要求所有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討論,的確非常困難,學生的表現平平。所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要低起點、小步子,腳踏實地,這樣才能上出一堂有效的課堂來。

加班加點,是當前不少中國小教師提高教學成績的“法寶”。實踐證明:苦教苦學苦考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分。但考試分數並不能等同於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不僅包括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等“硬性指標”更包括能使學生受益終身的自學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等“軟性指標”。教師為社會培養的不是“考生”而應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那種靠“磨”出來的學生,即使一時能獲得較高的考分,但往往學習無後勁,日後也很難有作為。

一個教師絕不能憑感覺、憑經驗、憑苦幹去搞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機械性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運用上。要深深懂得課堂上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課堂上的無效是最大的無效。要經常思考自己到底應該給學生一些什麼東西,怎樣教學才是最有效,要時時提醒自己不當那種一心只顧加班加點、兩眼只盯著分數教學的教師。

學習興趣是驅使學生學習的強大內驅力,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情境創設,學生會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從而主動愉快地進入學習活動中。教學中可以誘發學生求知慾,激發參與的積極性。

質疑問難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學生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當學生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問題時,教師要“恰到好處”地及時引導。通過質疑,教師可以瞭解學生學習的難點、癥結在什麼地方。

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啟、閱、練、知、結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讀、練、知交替進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觀察、注意、記憶、思維都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在練習指導中,側重於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和一題多解的訓練。在“知”這個環節上看重培養學生的自檢能力。

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於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充分利用課堂四十五分鐘,不僅可以減輕學生負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施有效性教學,必須提高訓練的有效性。要科學安排時間,適時、適量、適度,練習要有效率。做到有練習教師要先做;有練必選;有練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改。

要力使課堂教學有效,一是在課堂教學的理念上,應明確樹立為能力而教、圍繞問題而教,而不是單純為知識而教、為考試而教。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只有這樣,才不會上“糊塗課”。二是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師生應善於分別學會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或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其靈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護。三是要自覺加大課堂教學“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虛擬教學行為和“正確的廢話”,不亂搶佔本該屬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讓課堂教學更加和諧有效,使師生的教與學能最佳的呈現互動、互助、互進的效果。

一個教師要想搞好有效教學,除了要加強自身的努力實踐總結外還要善於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借鑑好別人的成功經驗。比如,江蘇洋思中學提出的“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的教學經驗,斯霞老師總結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經驗等。同時,還要學會反思自己和別人開展有效教學的經驗,經常反思自己的各種“教學定勢”和日常教學行為。

總之,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成功的教學是一個不斷試驗的過程,是終生的學習過程。怎樣實現有效教學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課題。提高教學質量不能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我們研究教育科學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提高教學效能,不斷探索有效教學的途徑,完善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有效教學十講》,余文森,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教師如何做研究》,鄭金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