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我是醫生觀後感題目5篇 《醫生的視角:治療與擔憂交織的病房旅程》

《我是醫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為觀眾們展現了醫生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病患的關懷之情。影片通過真實而細膩的人物刻畫,揭示了醫生們在醫療事業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壓力。觀後感中,我們將一同感受到醫生們的堅韌、勇氣和愛心,同時也會思考人與醫生之間的溫情與親近。

我是醫生觀後感題目5篇 《醫生的視角:治療與擔憂交織的病房旅程》

第1篇

為進一步營造公司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在職工隊伍中提倡學先進、爭優先的工作氛圍,積極響應區委宣傳部關於組織觀看經典優秀宣傳教育題材電影《我是醫生》的號召,公司於6月7日下午組織觀看了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吳孟超院士傳記電影《我是醫生》。

這部電影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他年逾九旬依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最前線的故事。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臺;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這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人物傳記影片,吳老身上的無私奉獻、情繫人民、堅持不懈等精神時刻為我們樹立起時代標杆,大家觀後感到,要以時代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勤奮學習、思考和鑽研,立足本職工作,知難而進,攻堅克難,努力做一個對社會建設、單位發展有用的人。

我是醫生觀後感題目5篇 《醫生的視角:治療與擔憂交織的病房旅程》 第2張

第2篇

昨天下午,電影《我是醫生》研討會在上影舉行。95歲的吳孟超身著軍裝一出現,場內所有人起立致敬並鼓掌。吳孟超在感謝電影主創的同時,也幾度敬軍禮,“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要堅持做一個軍人、一個共產黨員、一箇中國醫生,始終為人民服務。”

吳孟超至今堅持在醫療一線,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已經超過1萬5千臺。無論是年輕時從割膠刀改拿手術刀,還是毅然回國報效祖國,以及創造出中國肝膽外科無數個第一,吳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書寫的部分。

拍吳孟超的醫者仁心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電影篇幅裡不走尋常路。導演謝鳴曉說:“製片人最初把故事梗概交到我手裡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頭皮有點發麻,這部電影不容易拍,尤其是如何用電影的方式去表現吳老的家國情懷。”

所幸,編劇黃丹拋開了常規的手術檯救人套路,他總結了吳孟超一生的奮鬥目標是:搞超前的科研,從根本上救治病人。“這也是他醫德、醫術中的'最閃光之處。”

?我是醫生》中,吳孟超有句讓人過耳不忘的臺詞:“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一片基礎研究的華蓋能庇佑更多人”。

電影中,吳孟超想搭建基礎研究平臺,擴大實驗室規模,他希望得意門生趙一濤能隨己投身其中。但對外科“一把刀”趙一濤而言,從手術室抽身去實驗室,尤其是要致力於當時還被普遍質疑的細胞治療,他的事業前景不啻於“霧裡看花”。

現實中,由於癌症至今並沒有攻克,趙一濤的質疑心理曾存於不少人心間。對此,吳孟超的迴應是:“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手割過橡膠,描過圖紙,但自從拿起手術刀後便再沒有放下。我已經90多歲了,還能做多長?不知道。我要趕緊把科學院、研究院建好,把平臺建好,再培養人才。有人、有平臺,基礎研究就能開展下去,20年、30年、40年總能解決問題。到那時,我在天上看。”

第3篇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上下十四億人感受到病毒的無情 但同時也看到了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感人場面,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在面對國家民族危難之際衝鋒在前 個人在後的奉獻精神。

這場戰役是全民族的戰役,也是對社會全方面的一個考驗,而絕非一個單純的公共衛生事件。從疫情發生到嚴重,從認識疫情到救助和隔離病人,從全國支援武漢到口罩物價哄抬,從一方面地報喜不報憂到輿論滿天飛,這次戰役帶給我的認識是社會各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也認識到輿論的重要性,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個國家一個規模如此龐大國家,在行政和社會治理上的諸多挑戰,也沒有看到最近央視帶頭為了防止某些別有用心的謠言過分解讀,開始在多個城市試點直播在武漢小湯山模式醫院建造過程直播 讓新聞和事實呈現到觀眾眼前跑過謠言。當然,最近很多事件需要帶給我們認識的反思,需要我們認識到我們國家的行政能力依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在疫情結束後深入調查吸取教訓,但目前的首要任務是上下團結一心 共同抗“疫”。

在另一方面,我看到的是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史蹟。一批批黨員先鋒隊衝在了防空疫情最需要的第一線上,醫療衝鋒隊 基建衝鋒隊黨政衝鋒隊,這些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和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讓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熱淚盈眶,讓我們對擊敗病毒對國家的明天充滿希望。天災無情人有情,隔離並不不隔離愛,希望在全國各民族齊心協力下,早日戰勝病毒,恢復美好生活。

第4篇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發出通知,要求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積極主動履職有效發揮作用。可偏偏有這樣一些“公務人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想擔當,不敢擔當。比如原黃岡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唐志紅,比如原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王增田……疫情嚴峻,人命關天。不掌握關鍵資料,如何謀篇佈局,安排工作?不做到盡職盡責,怎樣統籌規劃,推進防控?這樣的人經得起“黨性三問”嗎?

“我是何人”?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才能無愧黨性。疫情忽至,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是敢擔當 勇作為 有智慧篤執行的人。戰爭年代,關鍵時刻有黃繼光 董存瑞 邱少雲等等無數先烈拋頭顱 灑熱血,用生命鋪就共和國的成立之路。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有王進喜 錢學森鄧稼先等等千萬英雄挺身而出 迎難而上,用不屈的精神鑄成共和國的脊樑。和平時期,我們身邊依然有杜富國 黃文秀張富清等等燦若星河的勇士衝鋒在前。他們始終記得“我是何人”,更用實際行動把黨性完美詮釋。相比之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唐主任”們失責失責,毫無擔當,一問三不知。觀疫情為無物,視責任為浮雲。不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及時有效抗擊疫情。在面對“我是何人”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知他們要作何感想。

“來自何方”?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胸懷怎樣的信念,才能有效應對。每臨大事有靜氣,並不是因為毫不在乎,恰恰相反,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沉著冷靜。而這樣的心態來自於我們“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和信念,因為太在乎所以必須胸有成竹認真對待。曾經我們歷經槍林彈雨;我們衝破西方敵對勢力的層層封鎖;我們白手起家,建立起今之繁榮華夏。我們始終篤信紅船精神,從未忘記我們來自於人民。立根原在群眾中,不能為群眾排憂解難,不能讓群眾感到心安,就是尸位素餐,就是毫無作為,就是“不知來處”。共產黨人就應該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安群眾之所慮,解群眾之所憂。可面對上級的詢問,“唐主任”們有的只剩下“一臉茫然”。為官不明“來何方”,關鍵時刻怎擔當?

“去往何處”?在面對考驗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將初心一脈相承,發揚光大。因為初心使命,太多的人懷著“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信心,踏上阻擊疫情的征程。他們有援助非洲的軍醫,有朝氣蓬勃的醫護人員,有身患重疾,卻依舊奮戰一線的醫院院長,也有不辭辛苦親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此時此刻,有太多太多的人,感動著我們。他們本可以留在更為安全的地方,但他們放棄選擇安逸。他們去往祖國和人民最為需要的地方,這就是最為純粹質樸的初心。“疫”至處,君必往之,此謂勇士也。相比之下,本應坐鎮一線,現場指揮,掌控全域性的“唐主任”們卻在此時迷失了方向。每浪費一秒,就有可能失去“戰機”;彙報不準確,就有可能犯下致命錯誤。忘記“資料”,就是忘記初心;不明情況,便是不明“去往何處”。

這段時間,網路上流行起這樣一個詞——逆行者。這是對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遠千里,馳援湖北,馳援武漢的勇士的讚美。相比之下,那些經不起“黨性三問”的“唐主任”們則顯得相形見絀無地自容。請所有黨員在面對考驗時,牢記“黨性三問”,恥做“唐主任”,爭做“急先鋒” “真勇士” “逆行者”!

第5篇

今年春節,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在2020年最重要的日子裡,我們放棄了相聚,放棄了娛樂。國家有難,人人有責。每個人都在為抗擊肺炎疫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黨中央 國務院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從國家層面作出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當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這次的疫情防控,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它有能力帶領全國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它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黨中央強大的號召力 組織優勢 群眾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也體現出我們祖國的強大影響力。

一時刻加強理論學習,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正人先要正己,要想監督別人,首先要有堅強的黨性支撐,保證自己不違規犯紀。加強作風建設,必須要從增強自身黨性入手,帶頭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 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價值觀,尊崇黨章,自覺增強對不良風氣的抵抗力;要深刻認識黨風不正的危險,在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上,絕不能有見好就收的倦怠,全面從嚴治黨沒有完成時,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二 加強學習建設,要想做好本職工作,必須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少,不為不成”,要自覺樹立起自身的形象,善於學習,勤于思考,樹立“學習為本 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當作一種終身追求。

事實證明,再難的戰疫我們也能戰勝;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克服,中國人從各種磨難中挺了過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電影《我是醫生》研討會在上影舉行。95歲的吳孟超身著軍裝一出現,場內所有人起立致敬並鼓掌。吳孟超在感謝電影主創的同時,也幾度敬軍禮,“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要堅持做一個軍人、一個共產黨員、一箇中國醫生,始終為人民服務。”

吳孟超至今堅持在醫療一線,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已經超過1萬5千臺。無論是年輕時從割膠刀改拿手術刀,還是毅然回國報效祖國,以及創造出中國肝膽外科無數個第一,吳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書寫的部分。

拍吳孟超的醫者仁心不難,難的是如何在有限的電影篇幅裡不走尋常路。導演謝鳴曉說:“製片人最初把故事梗概交到我手裡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頭皮有點發麻,這部電影不容易拍,尤其是如何用電影的方式去表現吳老的家國情懷。”

所幸,編劇黃丹拋開了常規的手術檯救人套路,他總結了吳孟超一生的奮鬥目標是:搞超前的科研,從根本上救治病人。“這也是他醫德、醫術中的最閃光之處。”

?我是醫生》中,吳孟超有句讓人過耳不忘的臺詞:“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一片基礎研究的華蓋能庇佑更多人”。

電影中,吳孟超想搭建基礎研究平臺,擴大實驗室規模,他希望得意門生趙一濤能隨己投身其中。但對外科“一把刀”趙一濤而言,從手術室抽身去實驗室,尤其是要致力於當時還被普遍質疑的細胞治療,他的事業前景不啻於“霧裡看花”。

現實中,由於癌症至今並沒有攻克,趙一濤的質疑心理曾存於不少人心間。對此,吳孟超的迴應是:“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手割過橡膠,描過圖紙,但自從拿起手術刀後便再沒有放下。我已經90多歲了,還能做多長?不知道。我要趕緊把科學院、研究院建好,把平臺建好,再培養人才。有人、有平臺,基礎研究就能開展下去,20年、30年、40年總能解決問題。到那時,我在天上看。”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名叫《我是醫生》的電影,感觸很深。故事主要講了新冠疫情爆發後,原本為呼吸科主任醫生的鄭直臨危受命,轉入重症區全面負責新冠肺炎的收治工作。在病人數量暴增,醫療物資奇缺,甚至連在抗疫一線的醫生也感染上病毒的情況下,他們不懼困難,盡心盡力,團結一致,終於迎來了勝利曙光的故事。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場景是,鄭直在醫療物資緊缺,人心渙散的情況下,對每一位醫護人員說的話:'我們每天堅守崗位,為的是什麼?因為我們是醫生!'就是這麼簡單樸實卻又擲地有聲的一句'我們是醫生',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體會到了他們堅定的意志與偉大的精神!從事了這個職業,走上了這個崗位,就不懼生死,責無旁貸,他們用堅守讓我們敬仰,用熱情讓人感受到了無與倫比的愛。

每每看到那些'白衣天使'們每天工作到凌晨,只休息一小時不到時,我心裡就如被針紮了一般。儘管整個臉部都是被口罩勒出的傷痕,心裡還承受著朋友病危、親人病逝這些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可她們臉上還是保持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給患者以溫暖和信心。如果她們不是天使,哪還有誰能配得上呢?

最深深打動我的一幕,是鄭直的父母感染新冠肺炎隔離時,與鄭直一門之隔的'對話'。鄭直用便利貼貼在病房門上,寫道:“爸媽,你們要照顧好自己,多吃蔬菜。”夫婦倆見了門上的字,笑著朝鄭直點了點頭。當鄭直又寫道:“我以後會經常來看你們的。”夫妻倆卻輕輕地搖了搖頭。誰不想自己的孩子留在身邊照顧自己呢,何況是在那樣的情形下,但他的父母卻知道自己的兒子是醫生,他有責任與義務要去救助更多的人。

靠手指的比劃,眼神的交流,那對孩子的親情與不捨的深情,深深地融入在父母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就是這樣一場'無聲'的交流,使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滑過臉頰。

就是這樣一部普通而又不尋常的電影,令我不止一次笑著流淚,心痛又欣慰。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的來臨,醫護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終於迎來了回報,全國的確診、疑似病例全部清零。

經歷了這一次疫情,觀看了這樣一部電影,我不禁為中國而自豪!雄踞東方的獅子,不會因疫情倒下,只會愈戰愈勇!

為進一步營造公司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在職工隊伍中提倡學先進、爭優先的工作氛圍,積極響應區委宣傳部關於組織觀看經典優秀宣傳教育題材電影《我是醫生》的號召,公司於6月7日下午組織觀看了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吳孟超院士傳記電影《我是醫生》。

這部電影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他年逾九旬依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最前線的故事。95歲的吳孟超是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國醫大家的情懷:一方面,他親自主刀的手術紀錄超過18000臺;而同時,他又帶領學生在醫學發展前沿開展細胞免疫療法研究,開啟了免疫系統防治癌症的大門。吳孟超至今仍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的最前線,“一把刀一臺手術只能救一個人,但是他想庇佑所有人”,就是他心路歷程的最真實寫照。

這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人物傳記影片,吳老身上的無私奉獻、情繫人民、堅持不懈等精神時刻為我們樹立起時代標杆,大家觀後感到,要以時代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勤奮學習、思考和鑽研,立足本職工作,知難而進,攻堅克難,努力做一個對社會建設、單位發展有用的人。

在上影集團和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舉辦的影片研討會上,評論界一致認為,《我是醫生》是一部具有創新意義的主旋律英模人物傳記影片,它突破了常規的創作模式,以平實的生活場景,讓崇高變得平易近人。這裡摘錄刊發部分評論家的發言。

?我是醫生》是一部令人感動的人物傳記影片,其中的科學精神、動人情感,以及藝術手法的使用,在高妙的結合後達成感染力很強的觀看效果。

影片始終“緊貼”傳主的真實生活,臺詞對話質樸有趣,語句精到,同時包含豐富的人生況味。雖然要表現的傳主是事業卓著、感動中國的可敬老人,卻始終賦予他不僅可敬,而且可感、可親的真實、生動、完整人格。影片中有這樣的人物自述,“我是割膠人的兒子,父親從小就誇獎我的手靈活。用割膠刀,穩準快,後來就換成了手術刀。”從割膠刀到手術刀,從橡膠林到手術檯,大弧度聯想的意象跨越使一位功勳卓著的老人形象首先具有了穩固而紮實的生活基底。

作為一部上影出品的高藝術水準傳記片,《我是醫生》並未將偉大人物簡單化,而是採用獨特的敘述視角,著意展現吳老作為醫生的日常。有一處畫面令人感動,觀之難忘。吳老和學生一起面對堆積的患者檔案,那些雖然接受了成功的手術,卻因為後發的擴散轉移而“不在了”的病人。身為醫生的吳孟超為此在辦公桌前特闢一個立櫃,高高摞起故去的病患檔案。他用樸素至極的話語教育學生:科學是事實本身!哪怕是已經離開了世界的患者,好的研究仍然能夠讓他們的存在於醫學推進上繼續發揮作用!

“我想揹著每一位病人過河。有一些過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最後一步。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實驗室!”影片中,這句話和盤托出人物心跡,表現吳孟超院士作為一名偉大的醫生,真正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同時也是這部傳記影片最值得重視的價值所在。

?我是醫生》電影中的所有故事都來自於吳孟超院士的真實生活,描繪他年逾九旬依然奮戰在無影燈下,每年完成200餘臺手術,與肝癌患者肝膽相照,一心投身醫學發展的故事。

影片中吳老講的‘揹著病人過河是醫生的職責所在’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心中懷揣著救死扶傷的信念,馱著一位一位的病人過河,這種無私奉獻的醫患關係正是我們所提倡“以病人為中心”思想的完美體現。

這部影片在我眼前展現了一位年逾九旬的傳奇醫者的仁心仁術,作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我要以吳老為榜樣,努力加強個人修養和黨性修養;努力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理想和信念;堅定不移的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端正醫德醫風。我要堅持從本身做起,努力改善服務,保證醫療質量,減少醫療事故,加強醫患溝通;從工作中的每個環節、每個行為、每句語言做起,本著服務熱情、語言文明、工作快捷的原則,構成細緻嚴謹的優良服務行為準則,並在實踐中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