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社群中秋節活動方案2篇 "共度中秋,歡聚社群"

近年來,隨著社群建設的不斷髮展,社群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多彩。為了讓居民們可以共同感受中秋佳節的歡樂氛圍,社群決定組織一系列精彩的中秋節活動。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裡,居民們將有機會參加月餅製作比賽、賞月、品嚐傳統美食等活動,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共度美好時光。

社群中秋節活動方案2篇

第1篇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在充分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結合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廣泛開展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孝親敬老、扶貧助困、衛生環保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專案,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進一步提升文明素養。

1、組織開展中秋節日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各教學院部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中秋民俗文化講座、中秋民俗故事會、歌曲演唱會、體育健身、茶話會等活動形式,讓師生在參與中體驗節日民俗、感受節日傳統。

2、組織開展以“愛國報國、自強不息”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各教學院部要因地制宜,結合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組織開展以中秋節為主題的詩文朗誦會、詩詞賞析講座、優秀詩歌徵集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使廣大學生感悟中華經典,傳承文化血脈,汲取思想精華。

3、組織開展以“互助友愛、共度佳節”為主題的學雷鋒獻愛心志願服務活動。各教學院部要積極組織各類志願者進社群、進鄉村,開展“送溫暖”、敬老助殘愛幼志願服務等活動,與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一起過中秋、吃月餅,使廣大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升道德素養。

4、組織開展以“感恩、團圓”為主題的中秋網上寄語活動。各教學院部要組織引導廣大學生利用網路媒體,通過微博、微信和網上寄語、qq及手機簡訊等平臺,抒發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黨、感恩祖國的肺腑之言。組織向外地及國外的親人傳達節日的問候,表達企盼團圓的思念之情,在人人思親情、家家思團圓的氛圍中,提升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民族責任感。

1、精心組織。各教學院部要把開展好“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抓手,作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加強組織領導,在制定具體活動方案時,要注意緊密結合學校《關於組織開展“誠信校園·善孝師生”系列活動的通知》(校黨宣[20__]12號)精神,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推動活動安全、有序、廣泛開展。

2、創新形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新傳統節日文化的活動形式和載體,使傳統節日和現代生活方式相適應,與現代人際交往相結合,與學生文化需求相吻合,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立足實際。基於20__級新生軍訓結束後就是中秋假期的情況,請各教學院部,把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與新生軍訓和入學教育工作結合起來,認真組織策劃。

4、及時反饋。各教學院部要認真做好活動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9月29日上午9點前上報活動開展情況、照片(不超過5張)及視訊影像資料(視訊影像資料要清晰、穩定,刻製成光碟單獨上交至學生處張忠強),電子版傳送__。學生工作部(處)將在校園網等媒體集中報道各教學院部的活動開展情況,並將本次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學生工作考評。

社群中秋節活動方案2篇

第2篇

中秋到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意蘊和魅力。我們的老師、家長和孩子們更深刻的行動紅紅火火過一個愉快的節日。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和小朋友、老師一起製作月餅、品嚐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1、有關月亮的圖片、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春江花月夜》湯旭。製作月餅的各種材料、標有幼兒名字的標籤。

2、請三個班派一個幼兒代表講述一個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

一、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2)保育老師要及時將製作好的月餅送到廚房讓主廚烘烤月餅。

1)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家長代表來講述中秋節美好的傳說。

2)人們怎樣過中秋?請幼兒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1)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麼樣?(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日嗎?

我們是全員最大的孩子了,我們明白中秋具有吉祥、美好、團圓的含義,我們在分享中體驗人與人交往的快樂。更重要的是瞭解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和風俗,並接受了中華文化和美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