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清明祭祖作文5篇 “祖先的叩問,靜思傳承”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節日,是人們緬懷祖先、瞻仰先輩的重要時刻。祭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達了對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清明祭祖作文”成為孩子們深入瞭解祖國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的重要途徑。本文將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祭祖的作文精選,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和追思之情。

清明祭祖作文5篇 “祖先的叩問,靜思傳承”

第1篇

清明節前兩天,爸爸決定帶我回鄉掃墓、祭祖。我聽了這個決定後,既開心,又好奇,終於可以知道掃墓是怎麼回事兒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都要去給太奶掃墓,可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時候,爸爸、爺爺奶奶都不讓我去,他們告訴我說,等我長大了再帶我去。今年我10歲了,終於能夠去掃墓祭祖了。

掃墓前,爸爸帶我去商店買了幾捆大黃紙和一些大寶紙,爸爸教我疊大寶,我們一共疊了4方便袋元寶。奶奶告訴爸爸說今年好填墳,爸爸又準備了一把鐵鍬。爸爸還給我講了一些有關掃墓祭祖的禁忌,比如到了墓地要嚴肅,不要亂說話,能幫他乾點就幫他,不能看著就行。

掃墓那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春風和煦,爸爸領著我,20多分鐘就到了墓地,這是一塊公共墓地,方圓近10公里,附近這十個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這裡。我家的祖墳有四個,墳上都長著很高的蒿草,每座墳頭上還有一塊磚頭,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個墳上都填了點,然後拿出四張大黃紙,每個墳頭上都用磚頭壓上一張。接著爸爸告訴我每個墳都應該怎麼稱呼,燒紙要按輩份高低順序燒,輩份最高的先燒。我也拿著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棍子幫爸爸燒。在太奶奶的墳前,爸爸問我:“還記得你太奶嗎?”我說:“記得!”爸爸聽了就說:“那你就給你太奶多燒點吧!”

燒完紙,我和爸爸就往回走,路邊的楊樹正泛著新綠,田地裡也熱鬧了起來,農民開始整地準備春耕,“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爸爸和我說,“你看,多應節氣啊,大家都忙起來了,到什麼時候辦什麼事兒!”

清明節掃墓祭祖,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而且還知道了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之一。

清明祭祖作文5篇 “祖先的叩問,靜思傳承” 第2張

第2篇

清明節。早上一起來便知道今天的使命!毫無疑問,拜祖墳,掃祖墓。也罷,餐畢便隨著爺爺風塵僕僕地趕回故鄉——我出生的地方。順便看望慈祥的奶奶。

路上,我真觸動了!一路都有賣所謂金元寶 銀元寶 紙錢 ……之類的。森白的陽光照射其上,反而映襯出另類的光華~來往的路人皆是提著這類祭祖之物,大多也是向城外奔去,奔向那深山藏翠,那瓦房納魂。

到家之後,與奶奶聊了幾句,稍作整頓便出發向那祖墳。路上的寒風,呼呼作響,刺骨的冰冷卻也不覺得什麼。到了之後,站在那顛簸的田路上,望著墨翠的大山,我頓時心生曠達……那在學校的苦悶霎時化解了去。不過在我往前走了幾步後,我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從墳山飄來的濃煙令人作嘔,那都是燒紙製品的味道……

不過沒辦法,這樣的事被父親稱作習俗 。我硬著頭皮衝進人群中時,徹徹底底的無語了:漫天飛舞的紙燼,瀰漫不散的濃煙,撲面而來的熱浪,纏繞耳邊的'聒噪……這些對我來說真是一種折磨,痛苦!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便跑了出來,在人群外邊,手提著時刻陪伴著我的水瓶四處晃悠,欣賞這大山。至於那祭祖大軍,饒了我吧!那樣的環境我會當場暈掉的……

祭祖回家後,我唯一的感覺便是,暈。這樣的活動也叫做緬懷先祖?燒燒紙錢,拜拜墳?祭祖的祭字含義恐怕不僅僅如此簡單,或許不必要弄得這樣煙塵抖亂,又汙染空氣,又浪費資源,還耽誤時間。其實,祭,應該是懷著敬畏的心態,去掃墓,回想先祖曾經的輝煌對後人有何影響?也許,墳座落在那,對我們後人的要求並不是燒紙錢,而是深記曾經有這麼一個人在這片大地上,只不過現在累了,想要長久地休息一下。一束花,一顆尊敬的心,足矣……實在不必如此大費周章!面對著祖墳,閉上眼睛,讓心靈在這兒洗滌!

第3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說來也巧,我們剛剛出發,天上就下了小雨,但我們還是去給他們燒紙。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突然,我看見鈔票上有天地銀行,我就想啊,要是上面印中國銀行就好了,這樣就不差沒錢花了。

但是,說來說去,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太快了,兒子們剛剛成家,剛剛要孝敬孝敬你老們,你們就走了,如果要是你們還在的話,我想他們一定會好好的孝敬你們的。你們在天上要好好的過,我們也就高興,但願你在天上也要報你的下代平安。

第4篇

可是我為什麼要去祭祖必須在清明呢?我帶著這個去問他,他不知道我又是查。原來是這樣:

“在春秋時期時,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就逃到了國外,逃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沒有力氣站起來時,隨行的大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就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有一個隨行大臣介子推走到沒有人的地方,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皇帝,也就是晉文公。上位後晉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逃亡的功臣,就是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感到不公平,就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討厭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便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原來清明節祭祖是因為以前的君王在清明節前後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就成了現在的'清明節。”

所以,每個節日背後都不知道經歷多少的變化,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來之不易的生活。

第5篇

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人們將會去墳地祭祀,掃墓。據說,清明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

在秦朝末年,有一位叫劉邦的男子,離鄉去打仗,後來他立了大功,當上了皇帝,就坐著馬車回故鄉。大將問劉邦要去哪裡?劉邦說:“我要去墓地看望我的父母。”到了墓地,很多墓碑旁長滿了野草,看不清字了,劉邦怎麼也找不到父母的墓碑,於是他將一張紙撕碎,如果哪一塊小紙片粘在墓碑上,連大風也吹不走,就是他父母的'墓碑。紙片在空中飛呀飛,終於有一片小紙片粘到墓碑上,連大風都沒有颳走,劉邦扒開草一看果然是他父母的墓碑。他激動地叫:“天緣,真是天緣啊!”於是,劉邦就祭拜了父母。後來民間的人們也效仿這種做法,在每年的這時都會祭祀祖宗。在我們這兒也是如此。

清明節這天,爸爸爺爺帶著我和妹妹,還有哥哥去給太奶奶上墳。我們一直繞了很遠的路才來到太奶奶墳前。爺爺和爸爸先跪在太奶奶的墳前,我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跪著,接著爺爺和爸爸給太奶奶燒了很多的紙錢,爺爺嘴裡還唸叨:“活著沒有享福,現在給您多燒些錢,在那邊吃好喝好……”只見爸爸臉上神情嚴肅,眼角溼潤,顯得很傷感。我想爸爸和爺爺肯定很想念太奶奶。看到這個情形,我不禁想起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上完墳,我們懷著對太奶奶的思念,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清明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我們要將這個有意義的節日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