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數學課學習心得體會9篇 數學課中的奇思妙想:國小生的學習心得

本文主題為國小數學課學習心得體會。在國小數學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各種基礎概念和計算方法,從而培養了我們的邏輯思維和數學能力。通過參與趣味的數學遊戲和解題訓練,我們不僅增強了數學興趣,還提高了自信心和團隊合作能力。本文將分享我在國小數學學習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國小數學課學習心得體會9篇 數學課中的奇思妙想:國小生的學習心得

第1篇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劉老師上三年級《四邊形的認識》,王老師在課件裡呈現給圖形分類,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王老師在激發興趣聯絡自身,體驗探索新知運用新知,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幾天學習,共聽了8節課,在這些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範文寫作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分析教材時,要適當舍取一些教材內容,做到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做一名合格、優秀的人民教師。

非常有幸奔赴美麗的江蘇徐州參加了“和美課堂”的教學活動,聆聽了仰慕已久的徐長青老師一節課——《數與形》,這節課是我們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節課,我曾經講過,但是沒有徐老師講得這麼精彩生動,感覺收穫特別大。現在把自己的聽課心得分享給大家。

上課伊始,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互動,做課前熱身運動。

課件顯示出“嗨!數學”這樣幾個字,讓孩子們都和數學大聲打招呼。然後問:“我們都是因為數學而相識,數學已經陪伴了你們六年了,數學已經陪伴我44年了,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數學嗎?”孩子們面面相覷,個個都想茶壺裡煮餃子一樣,心中有數學,但是表達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很快就從大螢幕上打出了這樣一段話:“數學就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然後老師指名學生站起來讀一遍這句話,但是這時候大螢幕上的字幕已經關掉了,等孩子們站起來不知道該讀什麼了,因為他已經忘完了,根本沒有用腦子去記,總認為這些話一定會停留在字幕上,只要自己用眼睛去看就可以了。

這時候老師說:“現在知道什麼叫用心學習了吧!學習不能光用眼,要學會用腦子學習。”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這時候學生說:“老師,求求你,再讓我們看一眼吧!”於是老師就滿足學生的這種強烈需求,很快再次在大螢幕上出現這行字。這時候你看孩子們一個個精力高度集中,不僅讀得非常專注,而且記憶非常迅速。因為他們知道,等會老師還會關掉這些字型的。果然等老師喊起學生的名字,讓學生站起來說的時候,字幕已經關掉了。但是這次孩子們已經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這次不僅記得非常牢固,而且很快就流利地說出了這句話。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說:“學習不能光用眼睛,只用眼睛的學習是淺學習,現在提倡的是深學習,就是用腦子去學習。”

這個小環節,看似老師無心的安排,其實是老師精心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數學,而且還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調動自己身上的各部分器官一起進入學習狀態,進行深度學習。

後來,他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們把學習緊緊停留在眼睛看到的,當他們看不到的時候,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再用的時候,根本提取不出任何有用的東西。所以學習是講解方法的,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會用腦去學習,去記憶,把有用的資訊記憶在腦子,然後再次從腦子中提取出來,從嘴中說出來的時候,知識已經深深地停留在了腦子的深處。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說:“老師通過這個小遊戲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學習是要講究方法的,只要方法對了,就能很快學好數學。”

然後讓孩子們做好,瞪大眼睛聽老師怎麼讀?這時候老師嘴張得大大的,而且一字一句地讀,但是就是不發出聲音,學生乾著急,就是聽不到聲音,於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力集中看,老師這是怎麼回事呀?讓我們瞪大眼睛聽,而且有不發出聲音,我們怎麼聽呀?

這就是老師的精心安排,提醒孩子們學習中的聆聽是要用腦去聆聽,而不是僅僅用耳朵聆聽,我們用眼睛,用腦子一樣可以聆聽,而且不僅僅要學會聆聽老師的聲音,還要學會聆聽同學的發言,聆聽的的時候不能只當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要當一個會用腦思考的合作者,如果發現同伴出現錯誤,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及時糾正,範文網這才是真正的會聽課。

這是課前的亮點,真是讓我感到耳目一新,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僅僅教會學生學好一節數學知識更實用,會讓學生受益更大。我們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麼用心研究學法,教給學生怎樣去正確學習的老師又有多少呢?看來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能不能學好一節數學知識,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到底會不會學習數學。

今天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短短的一天時間裡,我有幸觀摩了國小數學優質課的展評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臺,令各家可一展風采。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提出疑問,設定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第一心得範文網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第一心得範文網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通過一天的學習使我對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絡

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第一心得範文網手機版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5、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

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單純依模仿與記憶。數學本身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裡充滿數學。我們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價值的,生動有趣的,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事物,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策略與機智,吸收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意義。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月下旬,我有幸參加了“湖北省教育學會第七屆國小數學專業委員會會員大會”。會議內容主要是湖北省各地區選拔的教師優質課競賽。3月20日,我只聽了四節課。印象最深的是黃石鐵山三小方儒廣老師講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統計》一課。方老師這節課通過創設一個“動物踢球比賽”情境,讓學生當裁判,嘗試記錄資料。從中學習統計圖、統計表的知識。這節課我認為整個設計比較好,一是設計的“小動物踢球比賽”的情景匯入很適合一年級的學生;二是課中設計了一個學生比賽夾球,完成統計圖表。學生既體驗了緊張的比賽,又學習了統計的知識,真是玩中學,很輕鬆;三是本節課最出彩的地方,老師告訴學生本節課的知識學完了,請同學們看動畫片,同學們樂不可支,但只有三部動畫片供大家選擇,,在同學們選擇的同時,又運用了統計的知識,這個設計真是巧妙,對整節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人回味。講這節課的方老師教學語言也很有****,善於把握和調動整個課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注意力集中,學得輕鬆而快樂,整節課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月21日上午,我先是聽了兩場專家報告,後來又聽了武漢東西湖區吳家山一小特級教師朱小麗的一節五下的數學課——《分數的意義》,碰巧我也教五年級數學,週四剛上的這個內容,所以這個內容我非常熟悉,更能感悟特級教師的風采。這也是我第一次現場聆聽特級教師上課,以前總是聽同事們說特級教師上課怎麼好,怎麼好,今天如願以償。整節課沒有很精彩的設計,也沒有很精美的課件,只是按書上的內容講,但老師教學節奏緊湊、語言準確精煉,重難點很突出,學生學習效果也非常好。數學課的原汁原味,讓人細品,韻味無窮。我覺得很適合平常的教學。不像賽課,或多或少都有表演的性質。一節這樣的大型賽課,反覆修改演練,至少不下十幾次,課件要求多麼精美,設計也要求有新意,能創新。雖然賽課有許多學習借鑑之處,但能運用推廣嗎?平時,數學老師上兩個班的數學課,課多,作業批改也多,哪有時間對一節課反覆研究,根本就沒這個時間,連備課都是晚上在家裡備。而且這樣的表演課可害苦了執教老師,每天一心二用,甚至沒心思正常上課,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在家裡還要反覆研究課,上了改,改了上,教案都不知要寫多少遍詳案,晚上熬夜到一兩點正常,真是勞命傷財,老師的壓力還要揹負至少一個月。請問這種賽課難道不是表演嗎?能推廣到平常幾乎不能用課件的常規課嗎?

我希望不在基層上課的領導們,不要給我們夠忙夠累的一線老師再加負,讓我們安心教書,有點時間學習,搞點研究。我想這是每位老師的心聲,賽課應搞點實用方案。

這次的停課已經結束了,我作為一名教師,感覺自己的教學方式還是有的,進步的聽課當中,我也聽取了別的老師在上課期間是一個什麼樣的方式,是一個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就讓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也讓我在這個過程當中瞭解到了更多的教學方式,知道了,自己有哪些缺點,應該怎麼去面對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開心的,也是值得一提的,這是停課期間,我也學習到了很多教學方式,就是技巧,我在後面聽課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應該做好哪些東西應該做好哪些教學規劃學習到了很多珍貴的教學經驗,我也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在這次聽課當中,我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聽課當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先進的教學方式,也瞭解到了各種老師在教學當中發揮的一些能力,這就讓我更加看清了自己在工作當中應該做好哪些,我的教學方式一直都是在挑戰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夠有所進步,這次的聽課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也讓我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到了很多很多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有很多種方式,但是在聽課這個過程當中是直接看到別人的教學經驗,這也讓我成長了很多,也讓我吸收了很多知識,不僅僅對我來講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挑戰,也是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這份工作已經不斷地打磨了,我也讓我在這個過程當中需求了足夠多的經驗,聽課的過程雖然說比較枯燥,但是我卻感覺是非常充實的,也是感覺非常的有樂趣,能夠看到別人的一個教學方式,對於我來講是十分有趣的,也是有很大幫助,因為這其中直接牽涉到的別人的教學經驗,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時刻都清楚自己在教學方式當中有哪些不足,需要做到哪些地方?有什麼東西要改正,這都是我面對的一些問題,所以在下一階段的工作當中,我一定會加強對自己教學方式的一個完善,也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了這些才能夠有希望,在下一階段的工作當中處理到位,積極的做好相關的工作規劃,讓自己時刻處在一個清醒的狀態,下面保持好狀態,這份工作對我而言是非常好的,也是有一個正面的影響作用,讓我也能夠把控好機會,從這個聽課過程當中吸取到的學習經驗,教學經驗,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3月13日,由縣教研室組織的全縣國小數學學科優質課評比活動在無棣第一實驗國小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我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著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於會場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裡,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我感受最深的是選手們基本功都很紮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都很強,理論水平較高。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每一位教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直面學生的教學現實。

每一位老師都能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稍複雜的問題,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老師都能耐心的去啟發引導,突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理念。但個人總體覺得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師說的嫌多,引導得也太多。

本次活動,好多教師不是把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更注重了小組合作的實效性。課堂中老師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採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並且能在活動前明確活動要求上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學具,通過讓學生擺、剪、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活動中巡視指導,活動後小組展示交流,使小組合作學習紮實有效。

認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5月20日上午,有幸能夠聽到農安縣紅旗國小優秀教師的課,活動中的幾節課真的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領略了縣裡優秀教師的風采。

回到學校我對整個聽課的感受進行了一次梳理,讓我最受觸動的是,作為一次全縣開放課活動,作課的老師們,絲毫沒有“花拳繡腿”的架子,沒有絲毫的作秀,而是給我們一個課堂的本面目,讓我看到了純粹的數學課堂。這幾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老師們的課以豐富的人生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使我在聽課活動中可以說是如沐春風。可以用兩個安概括,那就是“實在”,雖然各位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幾節課表現了以下優點:

我非常驚歎於這年輕的老師課堂上能有如此嚴謹的思維,精練的談吐,如果沒有知識的積澱與認真的鑽研難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課本,又很好的把握學生的。

坐在她們的課堂上,卻發現她們的親和力不僅是在臉上,更是在師生的心裡,聽這樣的課想走神都很難。

課堂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培養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注重數學來源生活,用之於生活,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總之,這幾節課無一例外地體現著新課論的要求趨勢,課堂生動,預設生成與動態生成相結合,目標達成高。無一不滲透著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在他們的課堂上應用的活錄活現。但不足的是四年級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激勵性評價太少。通過聽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的完善與培養:

1、注意創設情境,從身邊熟悉的問題開始,在濃濃的情感交流中匯入教學很自然,很親切。

2、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徹,教法靈活多樣,在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3、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數學的資訊,發揮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總的來說,這次教學開放日活動比較成功,效果不錯,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既是對他人的學習,也是對自己的警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求真和實,踏實工作,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素養,上出精彩的一課。

國小數學課學習心得體會9篇 數學課中的奇思妙想:國小生的學習心得 第2張

第2篇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新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總之,重視傳授系統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學生投入數學學習的程度;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係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相互啟發,敢於發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揮。

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範文寫作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大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於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創新見解。

關於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範文參**網手機版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

首先,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必須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基礎上,創設“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參與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促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使人人體驗成功的喜悅,感悟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講數學”、“聽數學”、“練數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鼓勵學生用眼觀察、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最後,轉變教學評價標準。傳統的教學評價重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多用激勵性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學生不同的需要應採用不同的評價方式。

為轉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如某教師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10的認識”時,通過課件演示教材p64主題圖,老師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數出10人、10 只鴿子,通過比一比、填一填等數學實踐活動,學生經歷抽象10的過程,感受10的組成,培養10的數感,形成和建立數10的概念,讓學生在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完成數學抽象,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發現,有所認識與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體會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數的抽象美。

與傳統國小數學教材相比,新課程對國小數學教材做了重大變革,其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良好的課程環境;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第一心得範文網所以每一小節數學知識的出現,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為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倡導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如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科書數學第一冊p96—97“9加幾”時,“有幾瓶牛奶”(9加幾),教材給出兩筐牛奶實物圖(一筐9瓶,一筐4瓶),通過學生提問題,得出算式9+4。在計算9+4時得多少時,學生可以通過直接數瓶子得出:9+4=13;或者把牛奶用小棒代替,數小棒得出9+4=13;或者將4分成1和3,先算數9+1得10,再算10加3得13,即9+4=13;或者把9分成6和3,先算6加4得10,再算10加3得到13,即9+4=13,或者直接用10加4得14,再用14減去1得13,即:9+4=13……總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討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在鼓勵計算方法多樣化時,實現計算方法最優化.練習題型設計上也充分考慮了一些開放題型,為了使學生喜歡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材引入了國小生特別喜歡的卡通人,“智慧老爺爺”、“笑笑”、“淘氣”,教材中很多問題的設計都富有彈性,使不同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產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這一點在我們的課堂上落實的不是很好,這裡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一、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是基??

國小數學是一個多層次第一心得範文網、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國小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為,瞭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並知道各個知識點與前後知識點的聯絡。同時要領會教材意圖。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裡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希望學生儘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餵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範文網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裡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儘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儘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三、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保證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我們都曉得“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歡哪個老師就會對該老師上的課青睞有加。現代教育家認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所以,師生關係的和諧,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備課從瞭解學生入手,有利於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利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資訊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

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瞭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係。經過筆者實踐: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瞭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係。

傾聽這一行為,是讓學習成為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為。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

要實現高效課堂首先要轉變“發言熱鬧的教室”為“用心的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傾聽的教室”裡,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導學生在發言之前,要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學生的聲音。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著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傾聽學生的發言,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為教師要擅長接學生投過來的每一種球,特別是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這也是作為教師其自身的專業素質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最好表現。

傳統的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現代的教學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眼神、表情、動作等。學生在課堂上想什麼、說什麼、探索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成了課堂評價的重點。一個學生思路沒理順出錯了,老師要給予提示,不要立即批評,也不要急於把答案說出來,要留給他們的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總之,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深入解讀教材、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等方面一個有機的整體組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教師的基本素質、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係。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要堅持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我們跟隨新課改步伐實行了“目標”教學法,以目標教學統領課堂,構建高效課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值得我們反思的東西。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所有的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刻的反思,下面我就簡單的談一下教學中的收穫與困惑。

課改中,我們努力探索,大膽實踐,認真思考,把課程實施落到了實處,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課改推動和促進了我們的成長。在課改實施中,我常有一種感受,我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

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只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說是一個工匠,僅是用他人設計好的方案去達到他人設計好的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多地是一個被動的執行者,而很少成為主動的設計者和實踐者,更難成為自覺的教學問題的研究者。在課程改革中,在新舊理念的不斷碰撞中,我們數學教師走上了一條“問題-設計-行動-反思”的旅程。一個個的問題和需求,激發教師“我要學,我要改,我要做”的參與意識。書寫教學反思有力地促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教學行為和方法。我校經常組織課改展示課,積極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取長補短。我們自覺地進行新理念的學習,不僅理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中的理性思考逐漸增多,並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體現用教科書教學生,而不是教教科書的理念。新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為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為研究者,設計者。

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課堂教學凸顯:

(1)創設良好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對促進學生學習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協調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平等和諧、合作交流,求知進取三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中教師首先做到的是:必須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們的一切努力,保護和激勵他們所有的嘗試和創造慾望。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教師不僅要付出愛心和關心,更多的是耐心,細心,為每個學生提供良好教學的機會和保證。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形式,學生間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感,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並善於採用競爭策略,營造一種催人奮進的情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去探索,去創造。

(2)創設問題情境。我們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充滿數學的實踐問題。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充滿趣味的問題情景,如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小故事,用小動物來作主人翁,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與現實生活相聯絡的問題情境,力求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並在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和數學的魅力。

(3)實施五大開放。“開放”就是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及群體討論,獲得數學知識,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機會。讓學生用一雙智慧的眼睛去尋找身邊的數學知識;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將數學知識寓於童話故事、有趣的遊戲中,讓學生在熟悉喜愛的情境中領悟、表達,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在解決問題中,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經過學生自身積極地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結論,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通過“塗一塗、分一分、圍一圍、折一折、拼一拼”的實踐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

課改中的數學教師為課程實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在數學上得到儘可能充分的發展。長期的課改表明,孩子們身上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的願望逐步得到實現。

1、學生樂學、愛學、興趣濃厚。重視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和學生主動喜聞樂見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其心靈的共鳴。教學中的精美教具和學具、生動畫面、講故事、猜謎語、集體搶答、小組競賽讓孩子們學得愉快、投入,使得學生在獲得積極向上,活潑快樂的情感體驗的同時,獲得數學的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並使得他們的多種才能得以展現和培養,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快樂、有趣的。

2、學生善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促進學生更主動地學習數學。有趣、來源於現實,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課堂上,經常出現有的學生打斷教師的話並站起來說:“老師,這道題我還有不同的想法”,“老師,我有問題想問一問”,“老師,我還可以再補充2點……”,答案不唯一,解法最優化,學生思路逐步開闊,解題中不斷湧現創新精神,數學課堂經常成為學生的“答辨”現場,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想象力,活躍的思維,以及提出的有較高思考價值的問題,靈活的解題方法,結合實際問題作出的合理解答,無不讓我們為今天孩子的能力和潛質所折服。

3、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新教材中編入了許多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素材。在“數與代數”、“空間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各個領域裡所設計的情景,都是經常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裡、家裡、校園裡、大街上尋找所學的數學。如“說說你身邊的圖形是什麼形狀”等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舉目望去,信手拈來,到處是數、形、大小、位置、統計、加減乘除關係等數學資訊,我們就生活在充滿數學資訊的現實世界中。

4、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獲得成功體驗。課改中,我們遵循著這樣一個原則去教學:學生能讀懂的,老師一定不講,學生能通過小組研究解決的問題,一定讓學生去討論,這樣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進而逐步學會學習。教學設計中著眼於人的發展,著眼於兒童獲取資訊的多向交流,挖掘教材中的良好素材,給合合作學習提供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群體協力。許多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活動中逐步學會如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地傾聽他人的意見,概括吸收同伴經驗,從而形成團結合作,相互尊重,互幫互助的良好學風。在合作學習中又適當引進競爭機制,採取小組競賽的形式,鼓勵小組內成員的合作配合。強調集體榮譽,把合作與競爭統一起來,並儘可能給予激勵性評價,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新教材資訊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2、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如第二冊“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對學生很抽象,要求過高。如元、角、分的認識、二十四時計時法等內容,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0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

5、課堂活動與缺少教、學具的問題。在我們農村地區,雖然大部分學校都有擁有計算機,但每個班級都用計算機來上數學課還有一段時間。新課標更加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有很多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動手去實踐、操作,也就特別需要相應的教具。儘管有些教具可以讓學生自制,但是,也有一些教具自制起來比較困難或自制的教具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很不方便。

6、我校的“目標”教學模式在一些課堂中不適應的問題。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指引下,全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全都一個模式,這就產生了很多問題,如低年級學生和一些複習課不適合這種模式等。有模式可循固然好,但怎麼按模式上課還值得商榷。

以上是我個人對新課改的一些體會,課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我將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課改活動中去。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幾年來,在課程改革的實施程序中,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課程改革的推行確實對我們的學生受益非淺,對我們的教師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師生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充分地實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煩,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談一談我們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教學方式的轉變。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那麼教師如何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新知識有親近感,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呢?我們在教學中注重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絡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根據知識特點的不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兩位數加兩位數第一課時,教材給學生提供的超市買玩具的情景是學生一般都經歷過的,容易從中提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也便於調動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同學的意見進行必要的反思,從而選擇合理的、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更關注了知識過程的呈現,探究性的學習、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現了,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如何計算,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這些設計使數學學習擺脫了機械乏味技能訓練,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探索和思考,對知識的應用也變得靈活。

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設立了相應的情景教學環境,學生不僅能夠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聽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而且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和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機會。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絡,摒棄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思想,更加註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評價方法的轉變。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要求評價注重過程,強調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有“盡力則行”的要求和評價,既承認個人的侷限又能表現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別人,因為努力是每一個願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種結果卻不是我們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獲得不同的心理髮展水平,淡化“區分”,突出“轉變”,追求每個學生在原有心理髮展水平上的進步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診斷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從而發揮評價的改進與激勵功能。正如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學專家斯塔弗賓所言:“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運用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發展,更清晰、更準確地描述學生的現狀和進步。

四、師生關係的轉變。新課程標準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注重激發學生回答的慾望,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新課改對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我們是農村國小,留守兒童很多,加上家長對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過問,頂多關注分數,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能力,不懂得什麼叫“減負增效”,給教學帶來了困難。

二、新課改在課時安排上更緊了。新課程方案的課時數有了很大的變化,象三年級每週只有四課時,對於優生來說,問題不大,尖子將更尖,教材的編排有利於他們發展思維,拓寬思路,但對差生而言,差生更差,教師有時為了幾個差生通常要費好幾倍的時間,但是還是跟不上趟,而每天課表又都安排的滿滿的,學生在校時間又嚴格控制,這樣就成了一對矛盾,迫於進度的要求,又不得不開新課,這個知識還未掌握,下一個知識又來了,簡直是應接不暇,最後就達到了雲裡霧裡,糊里糊塗的境界,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新課程要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的機會相對多了,班級名額多,動手機會多,組織教學難了,讓學生多活動,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因為一週只有四節課,不讓學生自主探究吧,又與新課程相違背,現在每學期市局要調研,平時學校要檢查,也許是我們太在意結果吧。

三、新課改對教師課堂調控更難了。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發難收,課堂紀律,難於控制。學生分小組活動,合作探究,這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也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並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同時關注討論的程序,瞭解各組討論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但問題又來了,目前教學班人數多,學生分組六人一組,一個班要分八組以上,四人一組要分十二組以上,活動中教師照顧不全,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就把活動時間變成聊天時間了,教師的輔導引導作用就起不到了,難以實現關注每一個學生。

四、新課改對課前準備更復雜了。為了實現《標準》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所有數學知識的學習,都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並展開數學探究。因此教科書中創設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引用了許多真實的資料、圖片和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並提供了眾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實際問題,所以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充分的教學準備,教師不僅要把教材處理好,課備好,而且要準備好一些教具、投影儀等,條件好的學校要準備課件。但是,由於我們是農村國小,硬體條件跟不上,不可能同時使用課件,全校二十個教學班只有一臺投影儀,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師的自制教具又相當缺乏,從而造成教學準備不夠充分。上課只能讓學生看課本或看掛圖,失去了實物形象的效果。

我們學校從20××年5月份開始進行教學改革,一年多以來我們不停的學習、嘗試試圖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們學校校情的教學思路。以下是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年版)》在數學教學“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雙基”到“四基”的轉變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再是傳統的教和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

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課堂的組織者,促進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在課改實施中,我常有一種感受,我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只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說是一個工匠,僅是用他人設計好的方案去達到他人設計好的目標。在課程改革中,在新舊理念的不斷碰撞中,一個個的問題和需求,激發我們數學教師“我要學,我要改,我要做”的參與意識。新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為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為研究者,設計者。

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我們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充滿數學的實踐問題。是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及群體討論,獲得數學知識,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機會。讓學生用一雙智慧的眼睛去尋找身邊的數學知識;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將數學知識寓於童話故事、有趣的遊戲中,讓學生在熟悉喜愛的情境中領悟、表達,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在解決問題中,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經過學生自身積極地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結論,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通過“塗一塗、分一分、圍一圍、折一折、拼一拼”的實踐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

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新教材資訊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題策略多樣化,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如第二冊“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對學生很抽象,要求過高。如元、角、分的認識、二十四時計時法等內容,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0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

新的時代對我們數學教師有了新的要求,我們會與時俱進,不斷進取,跟上時代的腳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本學期,我校的課改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而我主動捲入課改的浪潮。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改革、實踐,逐步構建了“四善”課堂。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近一年來,在課程改革的實施程序中,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課程改革的推行確實對我們的學生受益非淺,孩子們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對我們的教師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師生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充分地實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煩,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談一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那麼教師如何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新知識有親近感,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呢?我們在教學中注重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絡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根據知識特點的不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第一課時,教材給學生提供的分氣球的情景是學生一般都經歷過的,容易從中提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也便於調動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同學的意見進行必要的反思,從而選擇合理的、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更關注了知識過程的呈現,探究性的學習、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現了,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如何計算,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這些設計使數學學習擺脫了機械乏味技能訓練,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探索和思考,對知識的應用也變得靈活。

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設立了相應的情景教學環境,學生不僅能夠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聽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而且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和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機會。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絡,摒棄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思想,更加註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新課程要求評價注重過程,強調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有“盡力則行”的要求和評價,既承認個人的侷限又能表現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別人,因為努力是每一個願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種結果卻不是我們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變重結果評價為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獲得不同的心理髮展水平,淡化“區分”,突出“轉變”,追求每個學生在原有心理髮展水平上的進步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診斷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從而發揮評價的改進與激勵功能。

新課程標準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注重激發學生回答的慾望,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留守兒童增多,加上家長對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過問,頂多關注分數,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能力,不懂得什麼叫“減負增效”,給教學帶來了困難。

小班展示或個人展示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學生在展示過程中,不能調控時間,我們還不能打斷孩子的發言,這樣,也許教學任務就完不成,而每週只有五課時,對於優生來說,問題不大,尖子將更尖,教材的編排有利於他們發展思維,拓寬思路,但對差生而言,差生更差,教師有時為了幾個差生通常要費好幾倍的時間,但是還是跟不上趟,而每天課表又都安排的滿滿的,學生在校時間又嚴格控制,這樣就成了一對矛盾,迫於進度的要求,又不得不開新課,這個知識還未掌握,下一個知識又來了,簡直是應接不暇,最後就達到了雲裡霧裡,糊里糊塗的境界,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

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分小組活動,合作探究,這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也成為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並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同時關注討論的程序,瞭解各組討論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但問題又來了,目前教學班人數多,學生分組六人一組,一個班要分十組以上,四人一組要分十五組以上,活動中教師照顧不全,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就把活動時間變成聊天時間了,教師的輔導引導作用就起不到了,難以實現關注每一個學生。

我們學校從20xx年5月份開始進行教學改革,一年多以來我們不停的學習、嘗試試圖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們學校校情的教學思路。以下是我在教學改革中的一點心得體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在數學教學“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雙基”到“四基”的轉變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再是傳統的教和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

教師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課堂的組織者,促進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在課改實施中,我常有一種感受,我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只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說是一個工匠,僅是用他人設計好的方案去達到他人設計好的目標。在課程改革中,在新舊理念的不斷碰撞中,一個個的問題和需求,激發我們數學教師“我要學,我要改,我要做”的參與意識。新課程的實施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為教師個性化教學提供發展的空間,提高了教師的素質,使我們從普通的教書匠成為研究者,設計者。

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我們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數學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提供充分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主動研究充滿數學的實踐問題。是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及群體討論,獲得數學知識,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開放學生的眼睛,提供觀察機會。讓學生用一雙智慧的眼睛去尋找身邊的數學知識;開放學生的嘴巴,提供表達的機會,將數學知識寓於童話故事、有趣的遊戲中,讓學生在熟悉喜愛的情境中領悟、表達,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開放學生的頭腦,提供思考的機會。在解決問題中,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經過學生自身積極地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結論,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活力;開放學生的雙手,提供操作的機會。兒童的思維離不開動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通過“塗一塗、分一分、圍一圍、折一折、拼一拼”的實踐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開放學生的空間,提供表現的機會。

1新教材注重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與教學中個別學生知識掌握不紮實的矛盾。

新教材資訊的呈現形式多樣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實際中發現,思維能力強的學生,課堂學習中能掌握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學困生可能是一種方法也沒有掌握。久而久之兩級分化的現象出現。

但對於純計算題的練習相對少,以至產生學生算得慢,容易錯,計算能力較薄弱的問題不可忽視。

3新教材有的內容編排較難,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認知規律。

如第二冊“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對學生很抽象,要求過高。如元、角、分的認識、二十四時計時法等內容,對於學生是難點,課時又少難掌握。

4教學班規模大,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許多商榷的問題。

要給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但有限的40分鐘時間若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與討論的時間又與課時進度發生矛盾,如何把握給予“時間”的度?

新的時代對我們數學教師有了新的要求,我們會與時俱進,不斷進取,跟上時代的腳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明確指出: “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 ” 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結合自身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感受。一、數學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總目標。

新基礎教育強調從培養21世紀現代人才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啟度來確立教學思想,誠心誠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十分明確。因此,數學課程的目標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技能,它還應當包括在啟迪思維、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會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旨在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用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做數學”和“數學地思考”,發展學生的理性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等。

二、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旨在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

新教材在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在此思想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題、習題形式,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的。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如:“實踐活動”、“數學小調查”、“做一做”等欄目。加強了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在題材上引入了“奧運”、“環保”等內容,著眼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

三、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演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數學課程在評價體系上,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關注過程。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著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五、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在課改這一大環境下啟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構築新課堂。力求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呢?主要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教師不教,學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師不代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準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玩、說、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學《有幾輛車》時,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說算式,再經過交流合作結合一系列玩、說、練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這樣不僅學生輕易掌握了所學內容,還啟動了其思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根據一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數文具;聯絡實際說說6、7、8、9、10可以表示什麼?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循規蹈矩走不出封閉的大門,因步自封編不出優美的童話。在新課改這一廣闊天空裡,我們應該不怕失敗,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我心中湧動著一股澎湃的課改****。一、培訓心得 伴隨著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啟動,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引發了課程目標、、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全方位的變革。通過去新安縣學習,聽課學習我開始在教學中嘗試改革。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在新課程、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在課改這一大環境下啟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構築新課堂。力求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呢?主要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教師不教,學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師不代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準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玩、說、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學《半圓柱》體積和表面積時,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說算式,再經過交流合作結合一系列玩、說、練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這樣不僅學生輕易掌握了所學內容,還啟動了其思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循規蹈矩走不出封閉的大門,因步自封編不出優美的童話。在新課改這一廣闊天空裡,我們應該不怕失敗,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3篇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瞭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下面給大家分享國小數學課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非常有幸奔赴美麗的江蘇徐州參加了“和美課堂”的教學活動,聆聽了仰慕已久的徐長青老師一節課——《數與形》,這節課是我們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節課,我曾經講過,但是沒有徐老師講得這麼精彩生動,感覺收穫特別大。現在把自己的聽課心得分享給大家。

上課伊始,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互動,做課前熱身運動。

課件顯示出“嗨!數學”這樣幾個字,讓孩子們都和數學大聲打招呼。然後問:“我們都是因為數學而相識,數學已經陪伴了你們六年了,數學已經陪伴我44年了,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數學嗎?”孩子們面面相覷,個個都想茶壺裡煮餃子一樣,心中有數學,但是表達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很快就從大螢幕上打出了這樣一段話:“數學就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然後老師指名學生站起來讀一遍這句話,但是這時候大螢幕上的字幕已經關掉了,等孩子們站起來不知道該讀什麼了,因為他已經忘完了,根本沒有用腦子去記,總認為這些話一定會停留在字幕上,只要自己用眼睛去看就可以了。

這時候老師說:“現在知道什麼叫用心學習了吧!學習不能光用眼,要學會用腦子學習。”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這時候學生說:“老師,求求你,再讓我們看一眼吧!”於是老師就滿足學生的這種強烈需求,很快再次在大螢幕上出現這行字。這時候你看孩子們一個個精力高度集中,不僅讀得非常專注,而且記憶非常迅速。因為他們知道,等會老師還會關掉這些字型的。果然等老師喊起學生的名字,讓學生站起來說的時候,字幕已經關掉了。但是這次孩子們已經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這次不僅記得非常牢固,而且很快就流利地說出了這句話。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說:“學習不能光用眼睛,只用眼睛的學習是淺學習,現在提倡的是深學習,就是用腦子去學習。”

這個小環節,看似老師無心的安排,其實是老師精心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數學,而且還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調動自己身上的各部分器官一起進入學習狀態,進行深度學習。

後來,他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們把學習緊緊停留在眼睛看到的,當他們看不到的時候,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再用的時候,根本提取不出任何有用的東西。所以學習是講解方法的,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會用腦去學習,去記憶,把有用的資訊記憶在腦子,然後再次從腦子中提取出來,從嘴中說出來的時候,知識已經深深地停留在了腦子的深處。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說:“老師通過這個小遊戲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學習是要講究方法的,只要方法對了,就能很快學好數學。”

然後讓孩子們做好,瞪大眼睛聽老師怎麼讀?這時候老師嘴張得大大的,而且一字一句地讀,但是就是不發出聲音,學生乾著急,就是聽不到聲音,於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力集中看,老師這是怎麼回事呀?讓我們瞪大眼睛聽,而且有不發出聲音,我們怎麼聽呀?

這就是老師的精心安排,提醒孩子們學習中的聆聽是要用腦去聆聽,而不是僅僅用耳朵聆聽,我們用眼睛,用腦子一樣可以聆聽,而且不僅僅要學會聆聽老師的聲音,還要學會聆聽同學的發言,聆聽的的時候不能只當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要當一個會用腦思考的合作者,如果發現同伴出現錯誤,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這才是真正的會聽課。

這是課前的亮點,真是讓我感到耳目一新,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僅僅教會學生學好一節數學知識更實用,會讓學生受益更大。我們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麼用心研究學法,教給學生怎樣去正確學習的老師又有多少呢?看來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能不能學好一節數學知識,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到底會不會學習數學。

3月13日,由縣教研室組織的全縣國小數學學科優質課評比活動在無棣第一實驗國小舉行,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我看到參賽的每一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著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範文網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置身於會場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裡,我親身領略著他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他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他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

我感受最深的是選手們基本功都很紮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都很強,理論水平較高。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每一位教師的課都是實實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瞭解學生的起點,直面學生的教學現實。

每一位老師都能讓學生獨立的去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稍複雜的問題,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老師都能耐心的去啟發引導,突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理念。但個人總體覺得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師說的嫌多,引導得也太多。

本次活動,好多教師不是把小組合作流於形式,更注重了小組合作的實效性。課堂中老師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採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第一心得範文網並且能在活動前明確活動要求上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學具,通過讓學生擺、剪、畫,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活動中巡視指導,活動後小組展示交流,使小組合作學習紮實有效。

認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這次參加校級教研活動,聽了三位數學教師的公開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針對這三節課,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的藝術,不是傳授而是激發和喚醒,所以老師要利用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折扣》一課中,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逛大世界商場購物入手,範文寫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數學問題處處存在。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進行了情感鋪墊。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變為“會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只作恰如其分的點撥,不能一問一答的大包大攬。創設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學習的方法,獲取成功並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位老師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如“你說的真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裡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三位老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夠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並給足學生動手、觀察、交流、合作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具體操作活動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如《認識幾分之一》一課中,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在動手摺一折中,認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在《可能性》一課中,教師讓學生在拋硬幣、轉轉盤活動中領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練習設計重視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髮展第一心得範文網。如《折扣》一課中,教師先讓學生明白幾折就是百分之幾十,打幾折表示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十銷售;然後設計已知原價和折扣,求現價的問題;再設計已知現價和折扣,求原價的問題以及已知原價和現價,求折扣的問題;最後又出示已知原價和折扣,求現價比原價便宜多少錢的問題。整個教學設計環環相扣,步步深入,每個問題都是紮紮實實得到解決。

總之,本次校級教研活動,讓我收穫很多,感觸很深,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加強學習,在實踐中加強探索總結,爭取進步。

5月20日上午,有幸能夠聽到農安縣紅旗國小優秀教師的課,活動中的幾節課真的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領略了縣裡優秀教師的風采。

回到學校我對整個聽課的感受進行了一次梳理,讓我最受觸動的是,作為一次全縣開放課活動,作課的老師們,絲毫沒有“花拳繡腿”的架子,沒有絲毫的作秀,而是給我們一個課堂的本面目,讓我看到了純粹的數學課堂。這幾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老師們的課以豐富的人生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使我在聽課活動中可以說是如沐春風。可以用兩個安概括,那就是“實在”,雖然各位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幾節課表現了以下優點:

我非常驚歎於這年輕的老師課堂上能有如此嚴謹的思維,第一心得範文網手機版精練的談吐,如果沒有知識的積澱與認真的鑽研難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課本,又很好的把握學生的。

坐在她們的課堂上,卻發現她們的親和力不僅是在臉上,更是在師生的心裡,聽這樣的課想走神都很難。

課堂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培養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注重數學來源生活,用之於生活,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總之,這幾節課無一例外地體現著新課論的要求趨勢,課堂生動,預設生成與動態生成相結合,目標達成高。無一不滲透著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在他們的課堂上應用的活錄活現。但不足的是四年級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激勵性評價太少。通過聽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的完善與培養:

1、注意創設情境,從身邊熟悉的問題開始,在濃濃的情感交流中匯入教學很自然,很親切。

2、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徹,教法靈活多樣,在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3、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數學的資訊,發揮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總的來說,這次教學開放日活動比較成功,效果不錯,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既是對他人的學習,也是對自己的警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求真和實,踏實工作,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素養,上出精彩的一課。

?國小數學課聽課心得體會範文》是篇第一心得範文網,涉及到學生、老師、學習、教師、數學、教學、問題、孩子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第4篇

今年3月中旬,我有幸閱讀了《給教師一生的建議》,當我捧起這本書時,我才懂得“愛不釋手”的真正含義。這本書為我們學習新課程.掌握新課程.感悟新課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可能。特別是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老師的《課堂提問,要問到點子上》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錢老師說:“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應該鍛鍊和掌握“善問.巧問.妙問”的技巧,讓自己的提問給學生的思維指明前進的方向,為學生的成長樹一座風雨航程中的燈塔。

是啊!“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善問的讚揚。其中“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精闢的指出提問是一門藝術,所以,課堂提問更是一種教學藝術,有效的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學習效果.增進師生情感.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啟用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作為一線的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猶如響鐘重重叩擊我的心靈,“課堂提問要問到點子上”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迷茫的前程。下面結合培訓會上的兩節數學課談談我的粗淺認識。

例如,觀摩了張xx老師執教《平均數》的教學,感受最深的是張老師不斷的追問巧妙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一開始張老師設計了“投籃比賽”的情景引入,引出資料3.7.2,學生憑直覺發現4可以表示小剛一分鐘的投籃成績,有孩子就說4是3.7.2這三個數的平均數,老師追問:“這裡的平均數4能代表小剛第一次投中的成績嗎?”生答:“不能。”“能代表小剛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個數嗎?”“也不能。”老師又問:“奇怪,這裡的`平均數4既不能代表小剛第一次投中的個數,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個數,那他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個數呢?”生答:“這裡的4代表的是小剛三次投籃的平均水平。”通過不斷的追問,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有了較深入的思考和認識。像這樣的追問貫穿整節課,而且問得巧妙,引導得當,有效的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又如一位老師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講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後,出示三個紙袋,裡面裝著三角形紙片,並且露出一個角問一“紙袋裡面裝著各是什麼三角形”?同學們順利地判斷出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分別露出的是直角.鈍角),適時發問:什麼樣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什麼樣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個紙袋的一個銳角,有的同答銳角三角形,有的同學猶豫不決。教師適時再問:能根據一個角是銳角,這一個條件來判斷這個三角形嗎?這樣在學生的疑問點上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茅塞頓開。

“善者問,如攻堅木”在課堂教學中,巧妙的設問是師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發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只有問得巧,問得妙,才能讓課堂提問更有效,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理應重視的問題。我們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地總結反思,形成獨特的提問藝術,在師生之間一個一個的互問中探究,揭開一個個數學知識的面紗。

第5篇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展、引導者和合作者 ” 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結合自身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感受。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二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組織相互間的交流發祥總結演算法,然後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或通過情境變式,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己的觀點後,並作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他認為從五個方面入手,解放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兒童的大腦,讓他們敢想;解放兒童的雙手,讓他們多做;解放兒童的嘴巴;讓他們敢問多問,有了問題的自由,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解放兒童的空間,讓他們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多學,兒童的空間,得到解放,才能收集豐富的資料,擴大眼界,發揮內在的創造力;解放兒童的時間,讓他們有空暇時間消化知識,增長知識

新一輪課程要求學習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相學習.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讓每個學生承擔著不同的學習任務,每個人承擔的角色隨時改變,這樣,每人都需要與他人交流、合作。《數學課程標準》十分重視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這是學生的主體參與,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習的互相作用,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許多過去課堂上需要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可以有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產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慾望,教師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出自己解題的方法,同時有分享別人的解題方法,共同討論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對於發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創造性思維十分有利。

總之,數學教學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價值,生活中離不開數學,使他們喜歡數學,樂於數學。

第6篇

新課程突出數學學習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推崇“數學應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大眾化數學’的理想”。因此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通過近期的學習和實踐,我對課標的理解更加深入了,真正懂得了進行新課改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會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上好每節課, 促進數學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數學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數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數學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數學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基本技能、知識的掌握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數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知識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整體提高。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新課標的要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質得到全面提高,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正如課標指出的: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第7篇

“高效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改教學理念。課堂是一個舞臺,人人自由,充分展示自我,我成功、我快樂。教師起引領作用,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還課堂於學生,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高效課堂的實質應重點專注於學生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積極的、有效的學習。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

回顧建立高效課堂的學習,結合我校的課堂教學,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真正擁有了時間和空間,才能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學習。 “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校園裡充滿民主平等,讓老師學生在校園裡自由呼吸!教育就不會有多少問題”。由此,我聯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儘管並不完全是老師“滿堂灌”,但是學生並沒有完全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只是被動地聽。這樣就大大地助長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和懶惰心理。因此,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大膽地講,大膽地說,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動”中學。我們教師的任務並不僅僅為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新課改的目的!

課堂上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要參與討論,儘量給更多的孩子以表現的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和學困生,為此課堂上,教師並沒限制學生髮言的機會,大家可以主動爭取發言,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有了熱情,有了熱情學習成績自然也就上來了。

我覺得今後我們的課堂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親切、和諧的氛圍,給課堂創造一種群體的感情氛圍,使師生產生共鳴。今後在課堂上,注意到用自己真誠的心,親切的教態來組織課堂,來感染每一位同學,並且要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三、教師精心備課,使學生們的課堂真正達到了積極參與和有效參與的統一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真正的還給了學生。老師真正輕鬆了嗎?

不是的。因為“功夫在課外”,老師的任務更重了。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堂展示。要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有意義,一定要加強預習。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學,幫助學生明確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式方法,教師的精心備課準備,充分自覺地把學生帶入了一種想學、能學、搶著學的氛圍之中。使學生們不但能積極參與課堂並且能有效地參與課堂。

回想課堂,有時學生動起來了,大多數是形式上的花樣翻新,我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不搞形式,精心備課,讓學生們的潛能在課堂上超常的釋放出來,讓學生們的思維在課堂上動起來,學生的靈感生髮出來,課堂精彩起來!

第8篇

數學教學要給學生教生活,其核心主線是:以生活為起點,引導學生髮現數學,激發數學興趣;幫助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究數學、理解數學,進而抽象,建立數學模型;再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在應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數學觀念。

下面就以課堂教學為平臺,闡述一下自己在這方面所嘗試的一些體會。

數學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作為教師應努力挖掘數學知識中的生活資源,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中發現數學,進而產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如在學習“ 6 的組成”時,為了讓學生能獨立地發現數學,激發探究的慾望,我聯絡生活實際創設了一個這樣的情境:小明家有 3 口人,每天吃飯都是小明為大家取筷子。你猜一猜,小明會怎樣取筷子?取了幾次?每次取了幾支?用小棒代表筷子取一取。通過操作,學生們發現可以取一次( 6 和 0 )、取兩次( 1 和 5 、 2 和 4 、 3 和 3 或是取多了再去掉多的部分)、取三次( 1 、 2 、 3 ; 2 、 2 、2 ; 1 、 1 、 4 ;……)……有的學生一根一根地取了 6 次,即 6 個 1 。通過日常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生活情境“取筷子”,學生便發現了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並且玩得高興,學得輕鬆。

要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去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親自探究的機會和素材。如藉助動畫幻燈片的手段再現了“上車下車”的生活例項,以此來幫助學生探究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例題為 4 - 2 + 3 ,動畫展示:公共汽車上原有 4 人,到站後先下去 2 人(先減 2 ),又上來 3 人(再加 3 )。使學生直觀清楚地看到:計算時,先從 4 人中去掉下車的 2 人,再加上上車的 3 人,結果車上還有 5 人。即 4 - 2 + 3 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減法,再算加法。這一生活例項的引入使學生直觀地認識了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運算;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探得了知識的本源,培養了探究能力,而且使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這些意外所得的關鍵在於將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生活例項緊密地融合到了一起。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學習的機會,從而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數學要應用於生活的意識和實踐能力。如在學習了“認識物體和圖形”之後,可讓學生們用各種立體圖形搭建一面牆或蓋房子,看誰搭得最結實?結果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長方體或正方體,都不選擇球體,因為球體愛滾動。剛學的知識就派上了用場,每個學生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總之,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特別是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生活與數學相互滲透,有機地融為一個整體,用生活之泉來滋潤學生的數學素養,用數學之法來完美我們的日常生活。

第9篇

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老師講解多,學生思考少;一問一答多,研討交流少;操練記憶多,鼓勵創新少;強求一致多,發展個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動少;顯性內容多,隱性內容少;應付任務多,精神樂趣少等等。總之,重視傳授系統書本知識,忽視好奇心、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使我受益非淺。下面把我的幾點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勉: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標準粗線條地確定為五個方面: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學生投入數學學習的程度;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

學生喜歡不喜歡上數學課,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師生關係是否和諧。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環境是否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情感是否得到了較好的培養。

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留有的思維空間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認知需要。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體現的情況,這一項指標主要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啟發,敢於發表新想法、新做法的表現情況,評價學生智力潛能是否得到較好的發揮。

數學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這一項指標主要評價學生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合作學習習慣養成的情況和靈活、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特別是學生獨立構建新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新課改的學習,我逐漸受了新的教學思想,駕馭課堂和管理學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而且對改革很有興趣,因此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進展。

大課堂教學有利於教師為中心的講解,但不利於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要想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地位,不改變長期延續的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很難辦到的。為此,我積極探索班級、小組、個人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加強小組研討的學習方式,相對削弱大課堂講解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膽發表創新見解。

關於教學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問題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目前不少教師還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接受'書本知識的過程。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教師把書本內容講清楚,或一問一答問清楚,學生用心記住,能按時完成作業和應付考試,就算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做其實把一種'隱形的'、寶貴的東西,而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別是創新意識的培養統統丟掉了。我通過探索,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這樣的: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問題情景中,緊緊被問題吸引,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一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地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知識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創造'著獲取知識的方法,體驗著獲取知識的愉悅。同時,在和諧誠懇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個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