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懷念母親》綜合資料5篇 「母親,我想念您」- 懷念母親的深情故事

《懷念母親》是一首由著名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詩歌,通過表達對母親的眷戀之情,深刻表達了兒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這首詩歌對於理解唐代文學和詩歌傳統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綜合資料將深入解讀這首詩歌,並分析其文化背景及藝術價值,以便讀者更好的理解其內涵和意義。

《懷念母親》綜合資料5篇 「母親,我想念您」- 懷念母親的深情故事

第1篇

1.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回顧中心,體會作者的悔恨。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有助於喚醒孩子們的記憶,讓孩子們獲得成功的感受體驗。讓孩子們帶著上節課的情緒體驗進入到本節課的學習,會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匯入.

痛失母親的“悔”“恨”還未淡去,李老又離開了祖國。思國,思鄉,追憶母親的複雜情感,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呢?

動情地讀一讀季老的幾段日記。勾畫出表現作者對生身母親和祖*親懷念的詞句,把你的感受簡單地寫下來,標記出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展:讀出表現作者對生身母親和祖*親懷念的詞句,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古今中外的母親在哪些方面都是一樣的? 展示時注意點撥:

我的祖*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 意思是祖*親經常到夢中來。作者身居異國他鄉,心中無限思念祖國,心中不斷湧現祖國的身影,不斷回想起故國的生活、故國的親人。句子中一個“也”字很巧妙地將祖國與母親聯絡起來,可見在作者心目中兩者的確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

(設計意圖:學生理解之後,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旨在加深理解二者的因果關係,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用合適的關聯詞把下面的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我第一次離開我的祖*親。

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淒涼”,寂寞冷落,悽慘。作者身在異國小城,心中十分憂愁;但是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裡,能時常懷念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作者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親的懷念表達的非常充分。

(設計意圖:學生理解之後,我設計了下面的練習,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懷念母親》綜合資料5篇 「母親,我想念您」- 懷念母親的深情故事 第2張

第2篇

學完《懷念母親》一課後,在練習題後有一問:在你的想象中,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我把它設計成了書面作業,讓學生展開充分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筆描述一下季羨林母親的面影。作業上交後,學生完成的很出色,以下是幾位學生的精彩之作:

您,一位和藹慈祥的母親,您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彷彿刻滿了您以前所受的壓迫和折磨。雖然您未過半百,但您的頭髮以變得花白,您那一雙眼睛裡流露出憂鬱的眼神,又彷彿在訴說操持家務的不易。

她,既不年輕也不漂亮,一條條皺紋佈滿整個臉頰,臉色還有幾分暗淡蒼白,能看的出,她日夜為家庭操勞著。眼角也有幾絲魚尾紋,黑眼圈是那麼明顯。但是,她的嘴角邊有兩個酒窩,常常掛著甜蜜的笑容。

作者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那是一張飽經風霜的臉,滿頭銀絲,彎彎的鼻樑,嘴脣上佈滿了道道裂痕,從她那滿臉的皺紋,含著幾條血絲的眼睛裡,我彷彿看到了她經受過的痛苦與磨難。

在為學生豐富想象力以及精彩描寫感到高興欣慰的同時,我突然閃過一念,何不趁熱打鐵,讓學生寫寫自己的父親與母親呢?同時讓自己的父母“拜讀”一下孩子的“大作”,既能為他們創設一個交流的平臺,還能讓家長趁此機會了解一下孩子前面作業的情況,何樂而不為呢?但此題材學生接觸太多,把握不好易讓學生厭煩,感覺沒有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慾望,起到“舊瓶裝新酒”的功效,我特意為學生們播放了《父親》和《母親》兩首歌曲,感人肺腑的歌詞,歌唱家動人的演唱深深打動了學生,有些學生情不自禁跟著哼唱起來,眼中浮現出淚光。時機成熟,就等欣賞學生的精彩之作了。果然,第二天作業上交之後,學生的習作處處流露出真情,毫無矯揉造作、生編硬造之感,有些家長還寫了讀後感言,現摘錄幾段:

說起我的媽媽,你們也許都不知道,是的,她在幼兒園教師崗位上默默無聞工作了17年,沒有創造什麼豐功偉績,更未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卻因為擁有一位慈祥的母親而自豪。有一次,她在為託班的孩子們備課,我低頭看她:一對有神的大眼睛透出無限的慈祥和智慧,緊抿的嘴角微微上挑,像美麗的蒙娜麗莎一樣,一頭烏黑的靚發中攙雜了幾根銀絲。隨著歲月的流逝,大自然這位能工巧匠也在她皺紋裡刻上了成熟與穩重。

“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一聽到這首歌,我就不禁想到了我自己的母親。“天涼了,記得加件衣服。”“下雨了,別忘了帶把雨傘。”……這些話經常回響在我耳邊。這些話語聽起來沒有什麼,可仔細一想,這裡面飽含了母親的多少愛與關懷呀!

當我來到世上,最先熟悉的就是我的媽媽。媽媽長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媽媽的笑容就像春天裡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生活中的每一天,她給我信心,使我振奮,讓我歡樂……媽媽每天為我洗衣做飯,接送我上學,一天下來沒有多少休息時間。有一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美麗的身影是媽媽的,最熟悉的聲音也是媽媽的。”

在熾熱的夏天裡,晚上有一絲絲涼爽慢慢滑進心田,那是媽媽手中輕輕搖擺的扇兒,讓我進入甜美的夢鄉;在早上出門前媽媽一聲又一聲的叮囑,讓我心中湧起點點甘甜;在我每一次遇到困難後媽媽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讓我心中的希望重新燃起。我的媽媽,一位偉大母親給我的愛,是我永遠也還不起的濃濃的愛。

讀完這篇短文我很感動,孩子用她自己的視覺感受描寫了她心目中母親的完美形象。可我感覺我在個別地方做的還不夠到位、不夠耐心,雖然我很疼愛她,也為她付出了許多,但很少像朋友一樣平等的、心平氣和的和她交流溝通。以後我會注意並努力做到最好。

話語雖然不多,但我深深被震撼了!我的女兒長大了、懂事了。說實話,工作之餘我常企望女兒能儘快長大,但我也常感嘆歲月流水,轉眼間我已從一個毛頭小夥子進入了不惑之年,女兒也一天天長大了。我工作確實很忙,每年除了春節,從沒有星期天,終日忙碌,但有了女兒一顆誠摯的心,做父親的還有什麼遺憾呢?

讀了孩子寫的文章,我的思緒也多了起來。通過女兒這些簡單的描寫概括,我感受到孩子對我的愛,平時總以為嘮叨的話孩子不愛聽,很煩,看來其實不然。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媽媽對孩子的付出,孩子都是記在心裡的。所以,我作為一個平凡的母親,必將所有的愛傾注給我心愛的女兒,希望她在我的愛的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此次作業,在鍛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使學生明白了作文只有“真”才能出色,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再次感悟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父母之愛的偉大,要尊重、孝敬父母,把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聯絡了起來。如果我們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有意識地把人文思想、道德教育等內容融入其中,讓孩子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思想的洗禮與薰陶,那麼我們的教育就能起到春風化雨般的神奇效果,正如杜甫詩中所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第3篇

以讀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字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地觸控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之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受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力求實現訓練與感悟並重,工具和人文共振。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之情。

⒉學生準備:收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瞭解課文的寫作背景。

1.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學習、掌握文字真實自然的描寫方式,感受文字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詩——課件出示余光中的《鄉愁》。

聽了老師的朗誦,你的眼前浮現出哪些畫面,從這一幅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什麼?

3.是啊,這首詩寫出了中國臺灣人民的心聲,也道出了無數海外遊子的心聲——身處異鄉,思念親人,思念祖國,渴望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海外遊子傾吐心聲的課文——《懷念母親》。

[設計意圖:余光中的《鄉愁》語言質樸,動人心絃。以此匯入新課,易於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激發學生探究文字的慾望。同時,也為學生朗讀文字作好了情感的鋪墊。]

(在自主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作者懷念的母親,一是生身母親,一是祖國母親。)

[設計意圖:《懷念母親》一文感人至深,課文錄音如泣如訴,再加上音樂的渲染,使得情、境共生。凝神靜聽給師生帶來的必然是心靈的震撼和靈魂的洗禮,文字會像磁石一樣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孩子的心。]

季羨林,語言學家、文學家、佛學家、翻譯家、散文家。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季羨林6歲時被送到濟南叔叔家開始讀私塾,9歲開始學英語,12歲讀《左傳》、《戰國策》、《史記》,15歲學德語,17歲開始發表小說,19歲發表翻譯作品,24歲赴德國留學。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任北京大學教授,為終身教授。他從讀高中時開始創作散文,幾十年筆耕不輟,至今已出版散文集20餘本,150萬字以上。

季羨林家境貧困,小時候整天跟隨著母親跑前跑後,一有問題便問個沒完沒了,母親總是耐心地回答,在與母親共同生活的6年中,母親總是把家中最罕見的白麵餅子給季羨林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難以下嚥的高粱餅子為伴。季羨材曾暗下決心,自己大學畢業後,有了工作,就立刻迎養母親。可是,沒等他大學畢業,母親便永遠地去了,這使他感到悔恨萬分,季羨林一生寫過許許多多懷念母親的文章。

季羨林熱愛祖國,在他留德的十年裡,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多災多難的祖國。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學業期滿,幾次想返回祖國,報效祖國,可都沒有成功。季羨林說:中國優秀傳統的人文精神,集中起來就是兩點:一是愛國主義,二是有骨氣。

這篇文章抒發的就是作者身在德國留學時對祖國、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設計意圖:課文語言樸實,意境深遠,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對於學生深入文字,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出示帶有新詞的句子,或者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相關語句。)

6.用心讀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這些詞語是什麼意思?

(尊重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不必苛求與詞語解釋上完全一致。)

[設計意圖:從生字到新詞,再到課文中含有新詞的語句,從字音到字形,再到詞語的意思,步步為營,層層深入,生字新詞的教學紮實有效,學生既習得了語言,又掌握了方法,同時也為解讀文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小組合作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小節,讀得不正確、不流利的地方停下來重新讀。

(課文中有許多詞語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如:奔喪、棄養、終天之恨等。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應組織學生質疑解疑,及時幫助學生積累理解詞語的方法。)

[設計意圖:讀,讀,讀,學生在形式各異的朗讀中與文字零距離接觸,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的朗讀和感悟之中,促使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歷練語感,在讀中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⑴朦、朧、悽、頻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朦、朧、悽左窄右寬;頻左右相等。

[設計意圖:從細微處入手,紮紮實實地過好寫字關,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文化魅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寫字技能,引領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設計意圖:通過摘抄、朗讀、收集資料等語文實踐,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引領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文章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對母親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⑴課件出示: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生身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⑵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讀……

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劃出相關語句,用心品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方法,是對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學生意識到自己是閱讀的主人,創造的活力才有可能在他們身上迸發。正如巴士卡里雅所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 ]

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的朋友,我有時想得簡直不能忍耐。

一想到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湧,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我度過了在歐洲的十一年。

只許讀,不許說,用你聲情並茂的朗讀,把你內心的感受傳達給大家。

②從他的朗讀中,你聽出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到困惑的地方嗎?教師相機點撥指導,引向深入。

頻來入夢是什麼意思?我的生身母親為什麼會頻來入夢?

(教學策略:1.引導學生聯絡課文的第二節,並指導學生讀好幫助理解生身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2.出示作者與母親生活的故事,以促進學生理解的深入。)

(教學策略:1.出示作者在留德十年中的飽含深情的語句:我的祖國正處在苦難之中,我是多麼想看到她呀!2.介紹我們國家當時的情況。)

讀著這幾個句子,哪些詞語會跳入你的眼簾,讓你久久拂之不去?

(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抓住簡直不能忍耐、心潮騰湧、一直等詞語感受作者內心情感的真摯。)

[設計意圖:給學生搭建充分自主的舞臺,書讓學生盡情地讀,情讓學生自己去悟,以實現情感和情感的溝通,心靈與心靈的接納。]

①請同學們用心朗讀課文,看看文中還有哪些語句深深地觸動了你的心絃?把你的感受寫在課文的旁邊。

③學生交流內心的感受和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注意點撥引導。

課件出示: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b.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這裡的一樣指的是什麼?

課件出示: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

課件出示: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b.你不覺得這句話有問題嗎?(為什麼我在想到故鄉、老朋友時,心裡感到淒涼,卻又是甜蜜的?)

[設計意圖:讀令你感動的語句,充分發揮了文字的薰陶和感染作用,讓學生在朗讀感悟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認識得到提升,心靈受到震撼。]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讀著讀著,你的腦海中很自然地會浮現出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2.如果讓你給課文配上插圖,你覺得可以配上哪些圖畫,為什麼?

[設計意圖:給課文配插圖的過程,既是學生深入文字的過程,也是學生對文字解讀外化的過程,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讀得進,用得出。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得到歷練。]

2.師激情:同學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國家每年都有近四十萬中華兒女拋家離子,遠渡重洋,他們獨自承受骨肉分離、孤獨無依的痛苦。他們何曾不想孝敬雙親、享受天倫?他們何曾不想回歸祖國、報效祖國?著名歌唱家張明敏演唱的一曲《我的中國心》唱出了他們共同的心聲。

5.深情誦讀: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胸中重千斤,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⑴同學們,讀過這首歌詞,再回首課文《懷念母親》,你不想對誰說些什麼嗎?

[設計意圖: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讓學生由讀到悟到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歷練語言、宣洩情感的時空,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3.閱讀季羨林的著作《留德十年》,繼續深入體驗季先生對祖國,對母親的真摯的思念之情。

季羨林先生是散文大家。這篇《懷念母親》是他留德十年的內心寫照,文中既有真摯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樸清純的語言韻味,讀之如品陳年佳釀,醉意濃烈且又芳香四溢。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披文入情,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真切體驗作者的綿綿思母意,悠悠愛國情。

課文內容時代久遠,與學生的生活遠離,學生對文字的解讀有一定難度。因而,本課教學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魅力,向學生介紹作者的情況和寫作的背景,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家境,瞭解作者的處境,瞭解作者的心境,力求在課內外聯絡中促進學生與文字、與作者情意相通,在學生的心田裡播種愛國的種苗,生髮出對祖國的崇敬和愛慕之情。

課堂上,應該為學生提供自主朗讀、自主感悟的時空,保證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把學生完全投進課文的語言文字之中。通過研讀文字,咀嚼文字,感受文字樸實的語言中包蘊的深情,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享受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得好: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使用語文的技能。教學時,不要為思想教育所囿,一味追求朦朦朧朧的感悟,要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機會,讓學生讀感動的語句寫批註,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品偉大的靈魂抒真情,在紮紮實實的語言歷練中,融入文字豐厚的情感意蘊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啟迪。

第4篇

1.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1.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複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母親,多麼熟悉的字眼,多麼親切的稱呼,我們曾無數次呼喚著母親,無數次沐浴著母親的愛.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喊一聲——母親.

你腦海中浮現怎樣的形象 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練說: 的母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一份獨特的愛.著名學者季羨林的文章裡,對母親也有著獨特的解釋.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句子讀通順.

2.交流哪些字詞比較難讀或者難懂,引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環境理解.

3.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語句再讀一讀,請部分同學進行交流.

4.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著同樣的敬意和愛慕.)

(2)聯絡上下文,說說為什麼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我的願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1)聯絡上下文理解:我的願望(隨母親於地下)終天之恨.

(2)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麼 (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離,並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麼 (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著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

1.……不知道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2)你知道頻來入夢的原因嗎 (作者旅居在外,對生身母親,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與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兩位母親不斷出現在作者的夢中.)

2.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甜蜜和淒涼是不是有矛盾 你怎麼理解 (因為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裡,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彷彿就在身邊,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淒涼,孤獨.)

3.想起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麼樣的 (關愛孩子,思念孩子)

(2)在作者腦海裡,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 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兩位母親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偉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為——

這樣的體驗,我們能理解嗎 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過 請大家互相交流.

第5篇

?懷念母親》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求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覺得,此文體現語文人文性一面的應該是季老對母親,對祖國深沉的愛,而語文的工具性一面則是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將這兩者完美的結合,是最理想的課堂。

1、學會8個生字,理解奔喪、棄養、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抱終天之恨、頻來入夢、可見一斑、悵望灰天8個詞語。

2、熟讀課文,體會季老的愛母之心、愛國之情,傳達愛國應從愛母親做起的道理。

3、憑藉閱讀經驗找到對錶情達意起關鍵作用的詞句,並從中體會文章傳遞出來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落實從關鍵詞體會情感等閱讀策略,培養語感。

從關鍵詞句中體會文章表達出來的情感——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1、自學課文生字詞,感情得體的出聲朗讀課文,讀流利。畫出你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或自己想辦法解決,或上課時設法提問。

2、作者懷念的是誰,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我對她們同樣的懷念?

3、用橫線畫出我懷念生身母親的詞句,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4、用浪線畫出課文中體現我懷念祖國母親的詞句,寫下批註。

課前播放:歌曲《母親》,談話:孩子們,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隨便聊聊)

季羨林,一代國學大師,今年七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同學們知道,他生前最悔恨的是什麼嗎?(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賦得永久的悔》)

季老的許多文章裡都說到了故鄉、母親,那是他魂牽夢縈的地方,魂牽夢縈的人!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懷念母親》(板書課題)

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疏通詞句(即完成預習一)指名說說,你覺得他們讀的怎麼樣?(應該讀出什麼樣的情感?)引入懷念,進入第一板塊。

1、理解懷念(明確懷念是過去經歷的一些場景、聲音、事件在腦海裡的回味,其主要是對過去記憶的一種內心體驗)

2、品讀懷念。我懷念的是誰?母親是指誰?(生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課文中哪個關鍵詞可以讀出我對兩個母親同樣的懷念?(學生自由表達預習時的收穫)

關鍵詞句:……不知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理解頻來入夢,可結合下文中日記日期的頻繁,下文中沒有斷過、一直、十一年等)

讀頻來入夢這一句,引入思母之痛(自己的生母頻來入夢,季老卻說不知為什麼,我們來幫他看看為什麼!)

1、出示第二自然段(我六歲離開母親……數十年如一日)自讀,說說讀後的感受。(抓住幾個量詞:只待了幾天、只活了四十多歲、痛哭幾天、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體會作者心中的痛與悔)

2、補充《賦得永久的悔》中的幾段,加深這種感受(在季老的另一篇文章中,他詳細的記敘了和母親的點點滴滴,我們來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到了中秋節——農民嘴裡叫八月十五—— 母親不知從哪裡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塊,我就蹲在一塊石頭旁邊,大吃起來。在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龍肝鳳髓也難以比得上的,我難得吃一次。我當時並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來,她根本一口也沒有吃。不但是月餅,連其他白的,母親從來都沒有嘗過,都留給我吃了。她大概是畢生就與紅色的高粱餅子為伍。到了歉年,連這個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squo;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squo;簡短的一句話裡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

到上了高中的時候,自己大了幾歲,逐漸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籬下,經濟不能獨立,空有雄心壯志,怎奈無法實現,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願: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

3、學生快速瀏覽上面的三個片段,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子欲養而親不待啊!母親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我,可是還沒等我有迎養母親的機會,她就已經走了!這,怎不是我心中永久的痛與悔啊!(引讀:我痛哭了幾天,……數十年如一日。)後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就因為這樣,母親頻來入夢!

遠在異國他鄉,孤寂的我頻入夢中的除了生身母親,還有祖國母親,這又是為什麼呢?讀讀季老的日記吧!看你能從中發現什麼?

2、關鍵詞句: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濃濃的糊在心頭。理解:他因為什麼感到心裡酸酸的,有點淒涼?(可聯絡上下文)既然思念是淒涼的,有為什麼這淒涼與普通的不同?甜蜜的是什麼?濃濃的味道是哪些往事?(來個小練筆吧!寫寫季老會想起故國的什麼)

這些淒涼的、甜蜜的往事交織在黃昏的暗夜中,濃濃的糊在我的心頭,我的心又怎能平靜!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懷念故國的心聲!(引讀:11月18日……這種思念是如此的真切!11月20日……時間越久,思念越深,甚至窗外的風也會觸動我敏感的神經!11月28日……)

1、日思夜想,想念母親,想念祖國,那樣強烈的情感始終貫穿了季老厚厚的一本《留德十年》。我們所讀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點,就像季老所說可見一斑。(理解一斑)他在《尋夢》中這樣寫到:(出示《尋夢》開頭與結尾兩段)齊讀

2、讀著讀著,你彷彿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母親怎樣的面影?你又看到了祖國母親怎樣的面影?(指名說說)

3、再讀這幾句(將它們改寫成詩的形式出示)你從中感受到怎樣的情懷?

4、總結:苦苦的追尋啊!只為得到一個清晰的面影!聲聲地呼喚啊!只為得到一個美麗的微笑!一次次流淚,只因子欲養而親不待,一次次流淚,只因無法歸故國!季老的心中始終迴盪著這樣幾個字:母親!祖國母親!課後去讀讀季羨林的其它作品吧,再次體會一下這種魂牽夢縈的情感!

課後連結:《賦得永久的悔》、《尋夢》、《寸草心》或者是《留德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