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3篇 "感受家國情懷:《二十四孝圖》引發思考"

《二十四孝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作,記錄了二十四位中國古代孝子的感人事蹟,引領了全民族的道德風尚。通過這部作品,我們不僅可以瞭解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還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對家庭和親情的重視,讓人對我們的文化傳承倍感自豪。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3篇

第1篇

寒假通過老師的推薦,我看了《孝經·二十四孝》這一本書,並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孝,自古以來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一代又一代得傳承著,迄今為止,依舊被人們所重視。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個都沒有孝心的人,是沒有道德的。孝,是一切品質中最為基本的一個,但是卻又是最為重要,很多人也並沒有做好的。孝,是一個人一生的作業,無論你是萬人之上的富豪,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謝父母。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育長大、教育我們,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一個孝順的皇帝,對百姓也能施仁政;一個不孝順的皇帝,再興旺的國家也會滅亡。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最基本的就是從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現在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繁忙”,經常早出晚歸、遊蕩他鄉,哪怕好不容易有時間陪父母,也總是厭煩地辭掉,寧願去陪朋友一起發呆,也不寧願回家看看愈發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檔十分火熱的綜藝節目《旋風孝子》幾位明星和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一起度過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動彌補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太忙,並沒有時間。這也引發了各大網路的關注:孝,是否被我們說得太過於轟轟烈烈,而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父母並不在乎你的官銜職位,而是想要讓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時候他們陪你一樣。盡孝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了,而是要每天都堅持,為父母做好每件點滴小事,讓他們感受你那顆最誠摯的心就足以。

從現在開始盡孝吧!我想我們都不希望有後悔的那一天。

二十四孝圖讀後感3篇

第2篇

魯迅的《二十四孝圖》是收錄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敘述了自己對於《二十四孝圖》中對於“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這種封建制度下變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古人講“孝道”擺在所有道德的最前面。一個人品德怎麼樣,首先看這個人孝不孝順,如果不孝順,連官都做不了。自古以來流傳的孝道故事有很多,給人很好的教育意義。但是《二十四孝圖》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們孝道的觀念,魯迅先生給與了強烈的抨擊。“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是一種封建社會畸形的孝道,為了孝道就能枉顧子女性命嗎?這種低階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嗎?這些都屬於愚孝,這些故事遺留下來的封建孝道觀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們為人子女的,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要科學,而不是迷信,要觀念要與時俱進,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因為孝道而傷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觀念的虛偽和殘忍,就是要我們有意識,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魯迅認為的那樣,只要自己孝順父母做到心中無愧就行了。

作者對於封建孝道給與了無情的批判,同時,《二十四孝圖》也能讓人對孝道與更深的領悟。千萬不要再出現“嘗糞憂心”、 “郭巨埋兒”這樣的愚孝了。其實,我覺得讓父母開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第3篇

這個寒假,我看到魯迅的《朝花夕拾》上提到了《24孝圖》,於是,我便上網查了個究竟。我非常讚揚孝敬父母,但是,也不能只孝敬父母而不顧及其他的,比如說《埋兒奉母》和《臥冰求鯉》這兩個故事。

?埋兒奉母》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叫郭巨的人,他父親死後,郭巨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單獨供養母親,對母親十分孝順。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了一個男孩,郭巨擔心養活這個孩子,就無法供養母親,便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罈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雖然孩子並沒有被埋掉,但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對的,萬一被埋,母親也會傷心呀。更何況要“尊老愛幼”,光“尊老”不行,還得“愛幼”,再怎麼貧窮也不能把親生孩子活生生的埋掉啊!

?臥冰求鯉》講的是有一個人叫王祥,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父親也不喜歡他。後來,父母患病,他不計前嫌,衣不解帶的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可那時正是冬天,天寒地凍,他便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就好了。釣魚的方法有很多,不會可以請教漁民們嘛,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又笨又毀身體方法呢?!要是沒掉著魚,自己也被凍住了,那可怎麼辦?!

“孝”是中華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違背咱們的美德,但也不能像郭巨、王祥那樣盲目孝順,從而有悖其他理論呀!希望大家不要向他們學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