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公益心得體會7篇 分享我的公益經歷:感受與收穫

公益事業志願者對於社會穩定與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貢獻。他們默默為我們的社群和人們提供服務、幫助、教育。作為公文網站編輯,我深刻領悟到公益事業的重要性。參與公益,不僅可以提升個人價值,還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讓我們一起關注公益,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願努力。

公益心得體會7篇 分享我的公益經歷:感受與收穫

第1篇

這個學期,我們按照學校的規定組織了一次公益勞動。這次公益勞動對我們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聯絡了學校周圍的小區,最終把地點定在了人和公寓旁邊的青教花園。我們活動大體的內容是:瞭解社群基本情況,打掃社群衛生,修剪花草,清潔社群公共標語。訪問社群孤寡老人,幫助老人做家務,以及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和安撫。通過這次勞動,主要想鍛鍊同學們樂於助人的傳統美德。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提高班級凝聚力和戰鬥力。緊密圍繞活動主題,切實提高同學們的核心競爭力。在活動期間,對學校進行積極宣傳,提高學校形象。我們有專門安排的進行花草的修剪的同學。他們在社群工作人員的指導之下,做的十分認真。不但使小區更加漂亮,而且也鍛鍊了自己,體會了修剪花草的.樂趣,同時也掌握了修剪的一些基本方法。還有同學去清理單元門。

這個小區大概有30來個單元,我們把每一個單元都仔細清掃了一變,對於那些死角,我們同學一點一點耐心的清理,基本把每一處可能的地方我們都擦到了。除了去清理單元門,還包括對那些無處不在的小廣告的清理以及樓梯扶手的清潔,還有樓道內衛生的清掃。我們還安排了同學負責小區的路面衛生,他們不辭辛苦的拿著掃帚和簸箕,從小區的一頭掃到了另一頭,使小區變得更加清潔,美麗。由於我們用水不太方便,還有專門送清潔水的同學,他們在社群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借來兩輛車子,往返於打水點和用水點。忙得不亦樂乎。在我們勞動期間,沒有忘記去和老年人進行交流。我們和他們聊天,介紹了我們的活動大體情況,得到了一些老先生和老太太的支援和指導。

通過交談,我們瞭解到,社群有很大的一批老年人,他們平時生活平平淡淡,享受著這種平淡的幸福。他們教導我們要知足常樂,認真體驗生活,酸甜苦辣,讓我們做好未來走向社會生活的思想準備。同時他們說很感謝我們能到社群義務勞動,對我們的做法很讚賞,並且希望我們以後能夠經常組織這樣的活動。我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不斷總結,吸取他們寶貴的人生經驗。最後同小區相關人員進行了合影留念,我們有的同學沒有忘記佩戴校徽,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既達到鍛鍊的目的,同時也對學校進行宣傳。這次活動使我們的勞動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種對於以後的獨立生活會有很大幫助。活動中我們接觸了很多的不認識的人,這不但對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鍛鍊,而且對我們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也是很有幫助的。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我們明白了很多學校裡面學不到的東西,這些經驗對我們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此外,我們在活動中也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我們代表的是科大,我們的形象就是科大的形象。一方面強化了主人翁的意識,另一方面有對母校進行了強有力的正面宣傳,爭取為我們學校在儘可能多的地方樹立起更加優良的口碑和高大的對外形象。

公益心得體會7篇 分享我的公益經歷:感受與收穫 第2張

第2篇

上週六和我就讀於嶗山三中的外甥女參加“成長心連心”親子活動,可真是受益匪淺那,“成長心連心”是一項公益活動,它引用體驗式學習方式作為活動的基礎模式,透過不同型別的練習與分享,從體驗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良好的溝通、信任、欣賞和感恩,自信與責任心等等,從而為社會新一代創造一個更有效、更好的發展環境,社會整體素質此得以提升。

活動期間,不論參加者平日的身份是同學還是老師或是家長,都可以暫時放下,沒有身份、年齡的界限,讓我們每個人都回歸到最根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很愉快和外甥女共渡了美好的一天。我也相信她能從中體會到一些比平時更有內涵的素質教育。我相信外甥女是最棒的.,能健康開心投入學習中去。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家長們更深刻地瞭解了我們的孩子,瞭解了我們那些可愛的老師們和那些為了我們丟下手中工作的義工們。孩子本身具有天真、活潑、好動的性格,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的性格發揮的更極致。雖然有的孩子在談體會時爭先恐後,有的孩子推都推不上臺,但這些不上臺的孩子並不是她(他)沒有體會,而是沒有上臺的勇氣。我們組裡有四個孩子,三個八年級男生的和一個九年級的女生(既然是一場親子活動,很遺憾家長們沒能和自己的孩子分在一組。),他們都沒有上臺的勇氣,無論我們怎樣鼓勵都不行,由此我們聯想到一些在課堂上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我們問他們為什麼的時候,孩子是這樣回答的: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害怕說錯了別人會笑話自己。其實這樣的孩子很多,他們不夠自信,也不能信任別人,當讓他們閉上眼睛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別人來傳送時,開始都做不好,我們組的幾個孩子在義工的堅持下做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們能放鬆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完全交給自己的團隊,這是自我意識的一種挑戰,相信這些挑戰成功的孩子在今後的一定會是最棒的。

我們那些可愛的老師們別看他們平時是那麼嚴肅,其實他們也有一顆柔弱、善良的心。在做ab搭檔遊戲時,我的搭檔是一名七年級的語文老師,她講述的近半年了最高興的事是有一個學生在學校組織的作文比賽中,以她為主題寫了一篇《我的語文老師》,她當時非常感動,非常開心,感動於這些平時看來不怎麼關注她的學生其實是把老師放在心裡,開心於她的付出有了回報,而正是這些關注、這些回報讓她體會到了其實她作為一名教師的價值。

在活動中最辛苦的是我們的快樂的義工,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來傳遞快樂。要讓他們的快樂來幫我們如何在遊戲中體會樂趣,體會如何感受、如何感謝、如何感動、如何感恩。

活動結束了,但我們的體會不會結束……活動結束時我們流淚了,但我們的快樂沒有結束……

第3篇

11月28日我們開展了我們的公益勞動,我們勞動的內容是打掃圖書館及附近的校道。雖然這看似一個很普通很簡單的勞動,卻使我從中產生以下心得。

首先,此次活動增強了我的服務意識。勞動中我更加深刻地瞭解到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的重要性。這不是從口上說說就行,還要從實際勞動中體現出來。作為黨課培訓的'物件,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雖然我們是在學校中進行的勞動,這也是為同學服務的表現。我們每一位同志都十分認真地對待著。我們在認真學習增強黨性修養的同時還要時刻謹記用實際行動來樹立黨的形象,保持黨的先進性。

其次,我們要起到帶頭作用。要有“團結、拼搏、務實、創新”的工作態度,要有“領頭、嚴己、開拓、實幹”的工作精神,雖然此次勞動只有我們在進行著,但是我相信,在我們的帶領下會有很多同學向我們學習的。此次雖然是一次平凡的勞動,但在我們每一位同志的心中卻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我們的每一位同志都是黨的形象的體現和代表,我們都以黨員的標準嚴格地要求自己。黨的形象是好是壞,人民心中有一杆秤:形象好,就會得到人民廣泛的認可和支援;形象不好,人民就會感到不滿和失望。所以,形象問題不是個小問題,直接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雖然我還沒有成為一名黨員,但是我的思想和行動告訴我:我要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樹立好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讓自己滿意,讓同學滿意。

最後,我認為此項活動不僅僅給我帶來感觸,我相信,我的每一位同志也能從中有所收穫。我們牢記黨課上學習的:

3、積極起到帶頭作用,要肯幹、愛幹,並且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以上就是我從此次勞動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和體會。

第4篇

一週的公益勞動馬上要結束了,這幾天的勞動,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勞動改造人。我想應該是我們在勞動中明白了許多平時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長大了,改變自己。勞動中,我知道了許多自己的不足之處。當我走進辦公室,不知道幹什麼。看上去很乾淨整齊。在現實中,去找工作,老闆請了人是減輕負擔,幫助企業的,什麼事都要老闆說了什麼,然後再去做,假如我是老闆這樣的辦事效率我也不要。也許叫我勞動不難,但要做得好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到第二天還是做同樣的工作。假如我不去認認真真再做一遍,就發現不了窗臺又有灰了,工作也不一樣,我是學會計的,每天的工作都差不多,但不能馬虎,必須每天認真對待。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自己體驗了才會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報。只有認真做了,才能看見乾淨的桌椅。

這次勞動並不是很難,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我們只要坐教室裡學習,沒有負擔。父母辛苦掙錢供我們讀書。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時候連吃都吃不飽,更別說讀書,比起父母來,我們幸福多了。剛開始勞動是有點累,但很高興,有種成就感。就像一桌子熱年圍在一起吃著你做的菜,心裡會很幸福高興。我感觸深的是萬事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斷克服困難才會成功。做事要認真塌實。認真學習了,會有好成績;認真工作了,會有成果,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付出過了不管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在其中學到了些新知識,看見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只會按部就班,缺乏鍛鍊自己,不夠靈活。這是在這次勞動中我的認識。

“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做事積極性,舉行了一次公益勞動課,平時,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把女兒當寶一樣的伺候,對這次突如其來的公益勞動還真有點束手無策。儘管這樣,我們還是努力的去做了。學校的張教官把我安排在了學生科。當我第一天去學生科報道的時候,我們做了將近2個小時的活,包括拖地、掃地、擦窗、批試卷等。

最後當事情全部完成的時候,簡直是筋疲力盡了。一到教室就趴下了,就在這時,我愣住了,原來爸爸媽媽就是這麼辛苦賺錢供我上學的。原來賺錢這麼辛苦,甚至比這樣更辛苦。除了賺錢還得回家養育我,我真的`覺得好愧疚,後來我就在心裡暗暗的說:我一定要讀書讀出頭,讓爸媽以我為驕傲。從這次公益活動中,我覺得對我意義最大的是,讓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的苦。讓我起了對讀書更加發奮的動力,希望這公益課能夠一直繼續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它裡面更多的意義。

學校舉辦了“公益勞動”這個專案,這周正好輪流到我們班,我們分配到不同的崗位。幾個一組,我就被分配到了門衛處。所謂“公益勞動”,無非就是勞動,勞動嘛!誰不會啊!可是,我們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就像光溫室裡的花朵,在家一個個都是“小姐、公子”的。怎麼會讓他們幹活呢?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想而知會是怎樣,學校是紀律部隊,講究紀律。做學生的就應該遵守。通過幾天勞動下來,我深有體會,在我們中間是有許多不懂勞動,不會勞動的,也有好的。但那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從區域性看整體。說實在的,我很同情他們,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將來怎麼做個家庭主婦呢?不過,大家都很認真工作。

不辜負大家及班主任的期望。我自己?以前在家父母也是疼愛我的。長大了之後,他們意識到這樣下去是害了我。從那以後父母就對我嚴格要求,做家務,掃掃地、擦擦桌子、拖拖地、燒飯一系列。雖然有點基礎,但這幾天感覺就是累。可能是勞動量大,時間長了點吧!有些吃不消。每天早晨起床時都不想起了,雖然如此,但我沒有抱怨。很感激學校能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讓我們體驗大人們的苦。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終於有一天會超越自我。一步一步,塌塌實實幹出自己的風采!

第5篇

公益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同基層領導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大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作為一名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大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幫助、引導青年學生投身社會,主動進行實踐,豐富廣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科技文化優勢為社會服務,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為家鄉、為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

上了大學有很多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而公益活動是最有意義的。我和幾位同學充當,並親自將物資送往貧困地區學生。這次公益活動使我學習到了很多,首先在精神層次,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具有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思想覺悟;具有投身改革、樂於奉獻的時代精神;具有社會主義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自強不息、求實創造的優良品質。

我們去到那家學校的時候,小朋友都正在上課,我們從視窗外看到他們都很認真地在上課,沒有一個人是在睡覺的。當時我就覺得有點慚愧,因為自己上課都有時在睡覺。我們的活動是在他們的食堂裡舉行的,我們要先去那裡佈置好場景等小朋友來。當我們剛佈置完他們就很有秩序的一個跟一個的走進禮堂,而且很有禮貌的跟我們打招呼。活動剛開始他們就顯得很熱情,積極的參加我們設計的活動。他們對我們完全沒有陌生的感覺,有很多師兄師姐還抱著他們一齊參加活動。我們給每位孩子送了物品,然不多,但卻飽含了深情和祝福。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讓我倍感欣慰,貧苦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她們樂觀向上的童心,孩子們純真的笑容又讓我心酸,真希望她們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 對於那些困苦的子相比我們明顯多了一份沉重,她們沒有其他小朋友那麼多姿多彩的生活,小小的年紀已經體味到了生活的艱辛。以後的道路還很長,接受完義務教育後能否繼續上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還未可知,然而,她們在貧困面前,選擇了自強自立,堅決抵制

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渴望被愛與尊重,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師、同學和社會其他成員的關愛是貧困孩子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支援。所以,我們的公益活動要繼續,這種繼續不僅僅是捐款捐物,還有精神支援和幫助。

當我們要走的時候,有幾個小朋友還跟著我們,嘴裡不斷的喊著哥哥,那樣子是很捨不得我們離開的,雖然相處的時間很短暫,但他們對我們都建立一種純潔的友誼,一種很多人都無法理解的友誼。

作為一名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努力提高道德素質,完善人格,是一種責任,“修身齊家知國平天下”,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建設,人生的成功,需要的何止是文化技術?經濟在發展,一個受高等教育者,要支撐和繼承的東西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去做,去行動。如果我們多點愛心,我相信他們在這個世上會活的更開心。 愛是什麼?愛是困境中的溫暖陽光,愛是一種堅定的給予,愛是一種從心底發出的善良與關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感覺到公益不只是一個充滿愛心,而且是一個和諧、歡樂的大家庭。

公益活動啟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持之以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公益活動如此,學習如此,工作也如此只有認定目標,腳踏實地,才能“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我會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發揚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正視一切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公益活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公益活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有關愛世界的寬廣胸懷,將愛傳遞出去,我們還要有傳遞愛的合適方法,應當開動腦筋,努力思索,在尊重他人習慣和感受的前提下,以一種適當的方式進行公益慈善活動,不可以傷害受捐助者的感情,讓愛僅僅是愛,而不包含任何傷害的成分。

第6篇

在我做公益活動,做志願者的幾年時間裡面,我也發現了救助流浪人群的公益活動難以開展。曾經我就很流浪者聊天,我喊對方去救助站,我幫助對方打電話,我剛打電話,對方就嚇跑了。我因為救助流浪人群的問題,也和一些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發生過爭吵,我當時說他們不作為,看見街上有弱勢群體,你們為什麼不接到救助站?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說:對方接受救助的話,可以免費提供吃住幾天,或者免費送流浪者回家。經過我的調查瞭解,流浪人群可以分為三大類。流浪人群細分為三類:第一類職業乞討者,月收入過萬,生活富裕,利用別人的同情心來乞討至富。第二類為被犯罪團伙控制住的乞討者,他們很多人都是被控制住的,被打殘疾來乞討,乞討來的錢財都是給犯罪團伙的,這樣的弱勢群體也很難救助,特別實際光靠公益組織協會是很難救助的。第三類為智力問題的流浪人群,他們被家庭[拋棄流落街頭。沒有敢救助他們,把他們接回家照顧,救助站的人員回說他們沒有申請救助,所以他們不敢救助。而我們公益組織團隊卻只能提供一些衣物或者食物給他們解決短時間的溫飽問題而已。

所以遇到這些流浪人員的救助問題,在開展的公益活動中,光開公益組織團隊來救助的話,也是很難救助的,有時候我們看見街頭上有流浪人群,我們無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我們也是很難過的,也是很無奈的。最後難以開展的公益活動是各種心理煩惱開導救助,比如:心理疾病有:自卑心理,虛榮心理,攀比心理,好奇心理,憂鬱心理,恐懼心理,網癮,網戀,報復心理,沒有人生目標,沒有人生理想,以及嚴重的精神問題患者。

因為沒有正規專業的公益組織協會,開展這些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還有一種心理問題比較難救助,那就是職業心理疾病。雖然中國境內也有一些公益組織開展純公益的心理開導救助公益活動,但是效果還是達佈道預定的理想,我們中國就有差不多2億的人口擁有各種心理問題需要救助。所以各種心理問題煩惱在中國公益界來說而已是比較難開展的.,因為很多有本事的人卻不使得花長時間來幫助別人做心理開導救助,而願意幫助別人做心理開導救助的人卻非常的少。

其實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或者義工首先要愛護自己的家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再者才去參與公益活動是比較好的。 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愛護,你會真心的去愛護別人嗎?幫助別人嗎?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長輩親人都不愛護,你會關心愛護別人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無法養活自己,我們會有能力幫助別人嗎?

凡是做公益活動的志願者,義工,甚至愛心人士都會經理過被人誤解過。別人會說我們很傻,很苯,吃飽沒有事情做,去那裡玩不可以嗎?為什麼要去做那些別人都不原因做的事情啊?

第7篇

今天,我參加了由公益後勤組與瑞金街道聯合舉辦的急救培訓課。兩位老師來自上海市紅十字會。

急救培訓可是我期盼已久的。早就聽說市紅十字會有急救培訓,為期一天,收費100元,有雙休日班,我也儲存了相關報名號碼,一直想參加,可由於找不到一同參加的夥伴等種種原因,始終未能付諸行動。所以當不久前在公益後勤組崇明淨灘群裡看到有關急救培訓的通知時,我第一時間報了名。而今天終於如願以償,接受了真真切切的急救培訓。

培訓為期一整天,有通過ppt演示的知識講解,也有各種操作,包括老師和一位同學配合進行的動作示範,全體同學分組逐個練習,相互結對的動作演練等,理論結合實務,授課生動有趣,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聽了,記了,練習了,掌握了,收穫滿滿。

此前,一提到急救,我就會想到心肺復甦,我很想學習的也是這項可能挽救生命的技術。確實,心肺復甦術(crp)也是今天上午課程內容——現場救護的核心。心肺復甦是面對驟停的心跳和呼吸,利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使氧氣進入血液,再通過體內的血液迴圈到達腦部、心臟等人體重要部位,以維持生命的"救命技術".培訓現場提供了兩個假人,大家分成兩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次進行該項技術的操練。看著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輕鬆。心臟按壓時,或者因為身姿不對而使不上力氣,沒法達到5釐米的按壓深度,或者因為按壓速度過快或偏慢——正確的頻率是100次/分,一旁連線的儀器總是發出警示不達標的聲音;人工呼吸時,要麼嘴巴沒包住假人的嘴而漏氣,要麼抬假人的臉不到位而氣管未開啟,怎麼吹也不見"胸部有起伏",一時讓不少同學著急、緊張,甚至有點懊喪。

我曾以為急救就是指心肺復甦,其實不然。身體的某個部位突然大出血,野外遭毒蛇咬傷等等,都涉及急救。急救也不止甲對乙的施救,也包括甲的自救,如火災現場的逃生。所以,今天的急救培訓內容遠超我的預想,下午的課就教大家如何止血、包紮、骨折固定、搬運傷員、逃生等,令我思維大開,也一時有應接不暇之感。

不過,我還是青睞心肺復甦術,同時覺得,除非想成為專業救護人員,一般人沒必要學習那麼多救護技術,事實上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掌握那麼多。與其各種技術都蜻蜓點水一般接觸一下,還不如專門訓練心肺復甦術,把這一項關乎人命的.技術練熟,練到孰能生巧,連出必能臨場發揮的信心。今後若有心肺復甦術的專項培訓,我一定還會積極報名參加。畢竟要在家裡配置一個假人以常練習是不太現實的,而對活人進行練習是被嚴禁的——因為會出人命。

心肺復甦術的推廣普及很重要——醫護人員不可能隨時出現在每一個急救現場,因此發達國家都很重視。網上資料顯示,1966年美國心臟協會就開始提倡在公眾中普及心肺復甦初級救生術,規定警察、司機、消防隊員、大中學校師生都必須接受心肺復甦和現場搶救、自救的培訓,目前(到20xx年1月,下同)美國的急救培訓普及率達為25%;其他國家也非常重視急救培訓的開展,瑞典大規模的公眾培訓開始於1983年,目前已有45%的公眾參加過心肺復甦培訓,澳大利亞把對志願者進行的急救培訓作為急救中心的培訓任務,目前有50%的公眾接受過急救培訓,日本的學生中急救培訓普及率更是高達92%;而我國心肺復甦急救知識的普及率都顯著不足,絕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1%.可見,加強心肺復甦術的培訓實在是我國的當務之急。

在此情況下,作為社會組織的公益後勤組能夠主動聯合政府部門為廣大志願者提供免費的急救培訓,實在是令人撫掌擊節的應景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