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講話稿4篇 保護兒童生命線:國小生溺水防護教育分享。

防溺水是保障國小生安全的重要課題。該講話稿致力於提升國小生對溺水危險的認知,提供實用的自救方法和安全意識的培養。通過教育引領,為國小生提供全面的防溺水知識,促進他們遠離溺水危險,建立安全的生活習慣。

國小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講話稿4篇 保護兒童生命線:國小生溺水防護教育分享。

第1篇

相信最近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則新聞:5月6日,銅陵市銅陵縣老洲鄉太陽島附近的長江流域內,7名地方高校學生髮生集體性溺水,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聽到這則悲劇後,你也許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嘆:又是一個溺水事件!的確,近年來“溺水事件”這個可怕的名詞曾多少次響起在我們的耳畔?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數約佔正常死亡人數的50%以上,其中,青少年和兒童更是佔了很大比重。由此,我們不得不將話題重心轉移到青少年、兒童預防你水上。

我結合自己切身體驗,對一些真實案例進行分析,發現發生溺水事故的青少年、兒童大約分為兩種。其一,則是擁有“大無畏精神”的勇士們。農村有句俗語:嚇死膽大的,淹死會水的。他們正是憑藉著“兵來將擋,水來我掩”的英雄氣概,瀟灑的投入到與水的“戰鬥”中了。無奈,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短暫的歡聲笑語中,他們的生命終結了。正如,20xx年6月28日,我省無為縣洪巷中心國小三名六年級學生,午飯後結伴到村中池塘裡游泳,因為盲目尋找“刺激”而發生意外,導致三人均因溺水而亡。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鞏義市回郭鎮的9名青少年結伴到伊洛河洗澡,同樣為了追尋刺激而造成溺水,僅有三人生還。當然,如果我們將青少年所有溺水事件都歸結到這點上,也未免太過牽強,畢竟在溺水事件中,還有許多謹小慎“危”的人。就拿我自己來說,還記得,20xx年夏天的一個清晨,我與幾位好友相約到村邊池塘釣魚,也許是因為有所收穫,使我太過興奮,腳底一滑,便落入水中了。那時愚昧,不識水性,更不懂得所謂的“溺水急救”知識了,就只曉得在水中盡力撲騰,幸好同伴果斷機智,迅速將魚竿伸向我,因此我成功獲救了。現在再回首當時的情景,仍有“餘寒猶厲”之感。我是個幸運兒,但幸運的總佔少數,。正如20xx年4月28日,在六安市金安區馬頭鎮,幾名國小生結伴到壽縣隱賢鎮境內的老界河邊嬉戲,不慎滑入水中,幾人在水中互相施救,但因缺乏必備的溺水急救常識,就只知道緊擁在一起,導致這幾名學生無一人生還。

愛水,是人類的天性,這點我們無可厚非,尤其在眼下,酷暑即臨,到清涼的水中游上一遊豈不快哉!但舒坦歸舒坦,生命最重要。畢竟,我們的人生要我們延續規劃,我們的家庭等著我們去構建,我們的祖國期待我們的奉獻。生命誠可貴!

國小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講話稿4篇 保護兒童生命線:國小生溺水防護教育分享。 第2張

第2篇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逐漸炎熱,也是學生易發生溺水事故高發時期,為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在校內進行主題為“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下面學校特向全體同學提出以下要求: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不走河邊,溝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時要結伴而行。

二、不要私自一人外出游水,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玩耍、游水。不要在河塘邊、圍礦壩玩耍;不撿落入水中的物品;不去河塘釣魚撈魚。

三、游水需到有資質的游水場游水,而其必須要有組織,並在大人帶領下方可去游水。

四、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水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水。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身體,如果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後再下水游水。

五、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

六、在游水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噁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七、在游水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八、從我做起,嚴守學校紀律,堅決不玩水。同學間要互相關心、愛護,發現有的同學私自去游水或到危險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時勸阻並告訴教師或家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們在營救時應該怎麼辦呢?

當發現有人落水時,不能冒然下水營救,因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將十分危險。在水中與落水者糾纏不但會消耗救助者的大量體力,有時甚至會導致救助者體力耗盡最終喪命,應立即大聲呼救,同時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汙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拉出舌頭,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將溺水人員舉起,使其俯臥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以使呼吸道內積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為控水而耽誤了進行心肺復甦的時間;

綜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險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防患於未然。水無情,人有情。其實,只要我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游水、戲水事項,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學會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時如何搶救,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第3篇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流水無情,不知有多少個鮮活的生命在它手下白白葬送,多少個家庭因他支離破碎,我們數也數不清。

今年天氣異常的炎熱,我和幾個小夥伴約在一起準備去水庫游泳,媽媽叫住了我,讓我不要去,並給我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我和幾個鄰居家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個大哥哥帶頭讓我們去水庫邊游泳,我們幾個當時還小,不懂得防溺水知識,就欣然地答應了。剛開始,我們都安然無恙,調皮的打水仗,潛水,後來,一個十歲的小男孩自以為水性很好,游到水深十幾米的地方,剛開始如魚得水,後來慢慢的沒力氣了,漸漸地沉下去,那個小男孩使勁撲騰水,希望我們能聽見,可當時他離我們太遠了,當時我們在打水仗,並沒有注意他,回去的時候,領頭的大哥哥發現少了一個人,一個小姑娘說:‘是闆闆,他不會被我們落在水庫了吧!’那時我們還都是孩子,驚慌失措了,大哥哥領著我們到水庫邊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闆闆的蹤影,傍晚,我們向家長坦白板板找不到了,並強調是在水庫邊。大人們急了,急忙打電話報警,大家找出一個水性最好的大人,穿上潛水服,一直到凌晨才從十幾米的地方找到,救上來時已經沒了呼吸。”媽媽嘆了口氣,說道:“所以我不希望你們重蹈覆轍,還是我陪你們到有專業救護人員的游泳館裡吧!”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這些地方的水深淺不一,而且涼,水中可能有傷人的障礙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確保此處水深至少有3米,並且水下沒有雜草、岩石或其他障礙物。以腳先入水較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著海岸線平行方向而遊,游泳技術不精良或體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處。在海岸做一標記,留意自己是否被衝出太遠,及時調整方向,確保安全。

河流已淹沒了濟濟人才,別讓家人為你悲痛,別讓朋友為你惋惜,“寧欺山,莫欺水”,所以,請同學們珍惜生命,預防溺水!

第4篇

最近,氣溫陸續升高,有些學生禁不住酷熱,冒險下水游泳。因此,夏季是中國小生溺水事故高發時期。今天我向大家提出有關防溺水的安全要求: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不走河邊,溝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時要結伴而行;年齡小的一、二年級的學生要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回家,並要做好相應的防備,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二、從我做起,嚴守學校紀律,堅決不玩水。嚴禁在沒有家長或老師的陪同下私自或結伴下水游泳;嚴禁沒有家長陪同下私自到水庫、河塘等地嬉水、釣魚、摸螺或其它危險活動;

三、在加強自我安全意識的同時,努力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對於那些違反學校紀律,私自玩水的行為,要堅決抵制並勸阻、檢舉揭發。

四、用學會的防溺水知識運用於實際,堅決杜絕溺水事件的發生。遇到有人溺水,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救人,應立即呼救求救。

五、夏季來臨,雷雨多發,注意汛期安全。不強行過溝過河,雨天不靠近河流海溝。

但常會發生有人溺水的事故,如果游泳時遇到有人溺水,應當怎樣救助呢?遇到有人溺水時,措施一定要得當。

雖然見義勇為的精神值得讚揚,伸出援助之手是你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逞一時魯莽之勇。作為未成年人,不管你是否會游泳,都不提倡貿然下水救人,應當立即向周邊呼救找人求救,或想方法施救。如找長竿、長繩在岸上搭救。如果無他人救助而你又精通水性的話,也可以入水搶救溺水者。但要注意,在入水前要先把多餘的衣服脫掉,保證行動靈活舒展。搭救溺水者時應該游到他背後去,用手托住他的胳肢窩,讓他仰著,鼻子露出水面,能呼氣,不再灌水,不再胡亂掙扎,然後從後方加以拖引,切不可正面迎上。因為溺水者受生存本能驅使,大都會死抱著救援者不放,這樣反而使雙方都精疲力盡,容易發生危險。

溺水者被搶救上岸後,應該進行及時有效的搶救。首先迅速解開衣釦,放鬆褲帶,撬開口腔,清除口鼻內的雜物,還應把舌頭拉出,以保證呼吸的暢通。將溺水者腹部向下置於斜坡上或搶救者蹲著的大腿或其他物品上,使其頭低腳高,以利於將水流出。然後輕壓其胸腹部,將灌入溺水者肚子和肺裡的積水排出。

同學們,你們是家庭的根本,民族和國家的希望和未來,你們一定要珍愛生命,努力學習,積極要求進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共同擔負起歷史和時代的重任。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杜絕悲劇的發生。最後,讓我們共同宣誓:珍愛生命,預防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