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全科醫生培訓心得體會5篇 "深度揭祕全科醫生培訓:從實踐到心得體會"

全科醫生是目前醫療行業公認的多面手,擁有綜合性醫療知識和技能。在培訓過程中,除了學習醫學理論外,更注重培養醫生的實踐能力。全科醫生培訓,旨在提高醫生的綜合素質,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全科醫生培訓心得體會5篇

第1篇

為提高醫院中層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激發管理潛能,建立學習型、效能型、服務型醫院,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促進醫院管理科學化和規範化建設,廣饒縣醫院自3月份起,集中半年時間,每月一個課題,兩天時間,對醫院全體中層幹部開展中層領導幹部管理素質提升培訓工作。該項培訓工程包括《領導力——怎樣當好現代醫院中層領導》、《執行力——打造醫院管理幹部高效執行力》、《溝通力——溝通技巧與溝通藝術》、《危機處理能力——醫療風險管理和危機處理》、《團隊協作力——醫院團隊精神與團隊協作》、《激勵力——醫院科室績效考評與管理》等內容,授課人均來自於國內知名院校的專家教授和資深醫院培訓專家,醫院領導及各職能、臨床科室正副主任、護士長百餘人蔘加培訓。

針對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各位教授從管理基礎、學科建設、質量服務、風險溝通、文化激勵、執行力等六個方面循序漸進地闡述了管理的.精髓,在培訓過程中結合醫院日常管理實踐,運用大量翔實的事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生動幽默的語言,重點論述了醫院管理的職能和競爭規則、醫院文化系統與醫院精神形象、第一品牌創立與創新思維方式、以患者為中心的管理與職工激勵方式、醫院團隊建設和醫患溝通感受等大家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並與學員進行交流互動。此次講座內容深刻精闢、語言風趣幽默,既有理論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實踐中的昇華提煉,實踐性、理論性和針對性都很強,多次獲得培訓人員熱烈的掌聲。

醫院舉辦管理知識培訓班既適應了當前醫院發展的需要,又滿足了中層幹部對管理知識的渴求。此次培訓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強,參加培訓人員紛紛表示回去後要認真消化、領會管理知識,並運用所學的知識推動科室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規範化,促進醫院的全面發展。

全科醫生培訓心得體會5篇

第2篇

經過一年時間的全科醫生的轉崗培訓班的學習,本人對全科醫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知和了解。悉知全科醫學的含義:是一個面向社會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與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學術專科。將各科相關知識機能有機的融合為一體,從而服務於社群和家庭維護與促進健康的需要。同時熟悉和了解了全科醫療是一個對個人和家庭提供持續性與綜合性保健的醫學專業,又整合了生物醫學、臨床醫學於行為醫學的寬廣專業。

做為全科醫生將在全科醫療中充當重要角色,全科醫生是對個人、家庭和社群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的一體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進行生命、健康與疾病的全過程、全方位負責式的管理的醫生。

在一年的學習時間裡,老師給我們傳授了社群醫學、全科醫學、社群預防與保健、社群常見健康問題、康復醫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社群常見病症的中醫藥照顧、急症與急救、物理性診斷、心理障礙與精神衛生等學科,從中瞭解了社群衛生服務的特點,為了實施六位一體化服務體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廣泛的全科醫療知識,尤其是突出社群衛生醫療健康、疾病、保健等特點的醫學知識理論受益匪淺。

在皋蘭縣醫院10個月臨床技能實踐期間,我對內科、急診科、外科、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特徵、診斷、鑑別診斷、處理原則及方法、轉診指徵及預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認真完成了臨床培訓要求。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各臨床科室共同的特點,就是充分體現出對廣大居民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方便、快捷、周到、便宜、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務。縣醫院基本設施齊全,藥品豐富便宜、化驗室(常規化驗、生化化驗基本滿足常見病的需要)、b超、心電圖等。還開展了鍼灸、按摩、拔罐、封閉等多樣化的服務,對諸多疾病後遺症,慢性病的康復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黑石鄉衛生院1個月的基層實踐培訓期間,我能夠獨立處理農村常見病、多發病,能夠結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掌握的全科醫療服務技能,社群慢病管理,重點人群保健。

通過實踐更進一步認識到做全科醫生,衛生院醫生在鄉衛生院職責的重要性。衛生院醫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門診、家庭訪視、健康檔案等)瞭解全鄉居民的健康狀況,經常通過各種形式宣傳衛生知識達到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目的。通過實踐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的區別和聯絡,充分顯示出全科醫療在現今社會中社群居民的需求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由於從事鄉鎮衛生醫療工作時間不長,工作還不深入,對全科醫學和社群醫學認識還不夠全面,很多理念還停留在專科醫療的模式之中,在應對患者的過程中還存留著以醫療為主、以疾病為中心、以醫生為中心的就診模式,對社群常見的健康問題、康復醫學、中醫藥照顧等全科醫學知識還缺乏全面的瞭解和掌握,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條件更新觀念,改善服務質量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更好的為社群廣大居民的健康服務。

第3篇

摘要:本次上海閔行區衛生局組織英國全科醫生培訓二週,有十六位醫護及管理人員參加,筆者作為一位中醫全科醫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雖然培訓時間不算長,但由於培訓方精心安排課程,邀請布萊頓大學有名教授授課,我們感覺受益匪淺,在gp工作醫患關係方面和居家養老、遠端醫療方面很受啟發,在此與大家分享交流。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xx)08-0536-01

應上一屆培訓人員要求,英方培訓機構今年特地增設了帶我們參觀gp站點,親臨gp醫生及站點護士工作現場,並可以隨意提問,他們都會給以熱情解答,我們可以更直觀地對比中國現狀,尋找更適合中國gp團隊的工作模式。

英國gp醫生分全職醫生和兼職醫生,全職醫生固定在一個gp站點工作,如果有事不能來或想去休假旅遊,可以僱傭兼職醫生,兼職醫生可以在數個gp站點工作。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借用這種模式,使我們的工作更加靈活機動,有更多的空間安排gp工作人員的培訓和休息。

在英國,gp醫生稱作這個站點的老闆,此外他們還會僱傭非醫療專業的管理經理,負責人員工作安排,經費運轉,站點的維護,水電等各項事宜。這樣,gp醫生可以更有效地救治患者。一個gp醫生每週看病人數大致是170人,每位病人看病時間10-15分鐘,gp醫生不穿工作服,傾身細聽患者陳述病情,適當做些詢問,體檢,幫助患者分析病情,解釋,他們就像朋友的關係,一方面看病,一方面給患者普及這類疾病的醫療常識,讓患者瞭解這種疾病的大致病程,轉歸及治療方案。比如很多疾病有一定自愈性,需要一個過程,他就告訴患者耐心等待這個病程結束,並告知飲食起居方面的注意事項,什麼情況不用服藥,不用來醫院,什麼情況下需要來醫院尋求醫生幫助,讓患者主動去管理自己的健康,而不是被動地聽醫生擺佈。

筆者認為,把自己的健康完全交給醫生,是對自己健康很不負責的一種行為,容易產生“病急濫投醫”及“不信任醫生,增加醫患關係緊張”等弊端。要相信“自己對健康的瞭解和關注遠比最好的醫生來的有效”。這是我們中國很多人需要轉變的觀點,現在醫患關係緊張,很大程度是因為醫生太忙,看病人多,從而給患者解釋的時間過短,患者對自己疾病不瞭解,自己看資料或道聽途說又容易片章取義,於是不信任醫生,反覆到處尋醫取方,醫生為了保護自己,有時會檢查過度,連機率很小甚至可以忽略的可能也去檢查,以防萬一就是這種情況,患者會因為沒做檢查來打官司。於是醫療費用上升,醫療資源浪費,醫患關係更加緊張。這方面我們應該向英國gp醫生學習,多給病人一些時間,多做些解釋和宣教工作,久而久之,患者來醫院的次數會減少,醫患關係也會更和諧。

我所看到的那個gp醫生上午看了9個預約病人(他給我們留了提問時間),只開了2張處方,其他人做些交代就回去了,醫患關係很和諧,患者很相信醫生的判斷。同時患者作為健康自我管理的主體,自己也承擔一部分責任,他知道什麼情況再來看他的醫生,什麼情況要到醫院急診,什麼情況只要在家等病程結束就行了,而不是把自己的健康完全交給醫生管理。並且,英國有明確的醫療規範,從一定程度規範了醫患之間的行為準則,也保護了醫生的醫療行為,如果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符合醫療規範,都是合法的。而不是一小部分中國患者所想,只要我付錢給醫院,醫院就得給我看好病,否則就是醫療事故。這種想法也是不瞭解醫療行為的一種表現,需要醫療知識的普及來糾正這種想法。

上課期間我們提出一個問題,說中國醫患關係緊張,互相不信任,他們有什麼辦法教教我們,老師就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很受啟發,他說這好比二個人的關係,如果你把自己當成家長,對方就會表現的像個孩子,如果你把對方當成成人,對方也會表現的像個成人,對自己負起責任。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

另一個深受啟發的地方是對居家養老的思考。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進展,養老院的設定及居家養老是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英國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方面做的已經比較成熟,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

英方帶我們參觀了那裡的養老院,臨終關懷機構,以及遠端關懷和遠端醫療公司,還有幸上了當地的bbc電臺。這些方面英國做的很棒,不過由於英國人工費很貴,(中國人工費估計也會越來越貴),住進養老院費用也很貴,平均800英鎊每週,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好在困難家庭政府會補貼相當大一部分。但是對於困難家庭的劃分英國一直存在爭議。

相對而言,中國老齡人口眾多,如果住在醫院或養老機構,費用對政府,對家庭都會非常大,筆者認為,居家養老和遠端醫療可能是上海的發展方向,居家費用較低,可以安排gp團隊對所管轄區域的老齡人進行健康管理,必要時安排家庭病床。同時政府部門可以支援和鼓勵在居家養老的家庭裡安裝遠端關懷和遠端醫療的裝置,居民在家中或外面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摔跤、頭暈不適、失火、漏電等情況,他們可以通過身邊的小裝置如按鈕、類似手錶的報警器等通知到與他們簽約的遠端公司,遠端公司反映迅速,馬上聯絡老人家屬 、附近鄰居、或救護車進行及時處理,排解老人在家養老的後顧之憂。在這些裝置上還可以安裝一些特殊指令,比如指導老人幾點吃藥,飯前還是飯後,指導自測血壓、血糖、心率並記錄,檢測結果可以直接傳輸到自己的gp醫生那裡,gp醫生或gp護士就可以及時發現老人在家的身體狀況,並做相應處理,從而減少老人去醫院的次數,很多情況可以在家解決。

英國是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在這種體制下沒有人會因為沒錢而不去看病,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尋求解決的方法。比如醫療經費支出的日益攀升和英國經濟近期的下滑產生矛盾,英國當局也在想辦法縮減財政支出。我們是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而且處於gp工作的開始階段,相信可以通過吸取先進國家的gp工作經驗,並結合中國的國情,制定出更適合中國國情的gp團隊工作模式。

第4篇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於全科醫學這一學科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全科醫生這一職業有了更充分的瞭解。

全科醫生(gp):是執行全科醫療的衛生服務提供者。又稱家庭醫師或家庭醫生。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有著不同的職責。專科醫生負責疾病形成之後的診治,通過深入的研究來認識與對抗疾病。而全科醫生則是負責健康時期、疾病早期乃至經專科診療後無法治癒的各種病患的長期照顧,其關注的中心是人。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是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的。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不但可以幫助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而且還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全科醫療的特點:強調持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強調早期發現並處理疾患;強調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強調在社群場所對病人進行不間斷的管理和服務,並在必要時協調利用社群內外其他資源。

4)社群健康人群與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預防篩查與諮詢;

7)社群重點人群保健(包括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

9)提供基本的精神衛生服務(包括初步的心理諮詢與治療;

12)通過團隊合作執行家庭護理、衛生防疫、社群初級衛生保健任務等。簡而言之,就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但是全科醫生和其他醫生存在區別:服務宗旨與責任不同;服務內容與方式不同。

多年實踐證明,在基層接診的患者各科疾病都有,也深刻體會到全科醫生在基層醫院的重要性。隨著新農合政策的實施,病人到鄉鎮衛生院的就診率與日俱增。固有的人才模式已不能適應衛生院發展的需要。因此,舉辦全科醫生的培養是當務之急,雪中送炭。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呢?我認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應具備以下幾項素質。首先,當然是要具備綜合性的知識。全科醫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更好的對於疾病進行分類和初步診斷。儘管,這種培訓模式在中國實施起來不太容易,但作為一名全科醫生,要時刻注意醫學相關知識,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技能。其次,全科醫生還要是一名生活經驗豐富,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能的醫生。全科醫生面對著的`是一個區域長期固定的人群,全科醫生的職責中不僅有治療疾病還有預防疾病和控制疾病的發展。全科醫生面對的疾病多以慢性病為主,需要長期對患者進行醫學干預,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這些都需要全科醫生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卓越的領導才能,更好的融入社群人群中,只有得到所管理的病人的充分信任,才更有利與全科醫生的工作開展,病人才更願意配合全科醫生的工作。第三,全科醫生要有高尚的品質。高尚的品質和是每一個醫生必須具備的品質。醫生面對的物件是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醫生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事關人命,不能有一絲的疏忽,不能有不良的心理,這就要求醫生要有高尚的品質。

以上是我經過這次學習後對全科醫生的認識。希望經過不斷地學習,使早日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以便將來更好地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重要貢獻,為居民做好健康“守門人”。為全科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第5篇

在我國進行的以發展社群衛生服務和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的初級衛生保健體制改革中,要發展初級衛生保健就必須推行全科醫療,要推行全科醫療就要依靠全科醫生,全科醫生是全科醫療的主要執行者,全科醫生的“守門人”作用是開展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不可缺少的主要力量[1]。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在初級衛生保健服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國必須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努力提高初級衛生保健工作。

1.全科醫學的定義。當前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的全科醫學的定義是:全科醫學是一門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社會行為科學相關內容於一體的綜合性臨床二級學科,其範圍涵蓋了不同性別和各種年齡的各種健康問題,其宗旨是強調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群為範圍的長期負責式照顧[2]。

2.全科醫生的定義。全科醫生又稱家庭醫生,是一種專業化程度很高的職業,是一種在通科醫生的基礎上接受全科醫學專門訓練的高素質的新型醫學人才,是全科醫療的主要執行者,對個人、家庭和社群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一體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進行生命與健康的全過程、全方位負責式管理[3]。

據世界各地的調查結果統計,所有病人中,只有5%左右的患者需要專科醫生診治,而人群中90%以上的健康問題可以通過訓練有素的全科醫生來解決[4]。由於我國社群的全科醫生數目少、水平低,不能全面有效地開展社群衛生服務,從而造成老百姓大病小病都湧向大醫院,大醫院人滿為患,而社群診所門前冷落。長期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大力培養全科醫生,逐步做到“大病在醫院治療,小病在社群就診”。

受歷史的影響,我國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的比例嚴重失調,按照國際標準,每名全科醫生應服務20xx~3000人,按最低標準計算,我國5億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萬多名全科醫生,而目前全國真正的全科醫生不到3000人[5]。除了人數不足外,還存在著學歷和職稱偏低,衛生執業資格分佈不平衡,以及收入偏低等情況。20xx年,浙江省衛生廳科教處組織了“鄉村衛技人員素質提升工程”中期檢查,共走訪全省11個市,13個縣(市),實地考察19家市、縣培訓機構,14家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7家社群衛生服務站,回收有效問卷303份,其中基層全科醫生填寫76份[6]。該調查發現:(1)學歷層次偏低。全科醫生以專科學歷為主體,佔44.7%,中專佔22.4%,本科生僅佔30.3%。(2)職稱偏低。高階職稱的全科醫生只佔1.3%,中級、助理佔了84.2%,顯現基層難以留住高水平人才。(3)衛技執業資格分佈不平衡。從統計來看,中醫醫師(3.9%)、公共衛生醫師(2.7%)所佔的比例遠遠低於臨床醫師(88.2%)。而根據國家有關對基層社群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合理配備中醫藥或民族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發揮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在社群衛生服務中的優勢與作用,要求6名以上從事全科醫學工作的執業醫師中,至少有1名以上任職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從目前的.比例來看,距此要求相差甚遠。(4)收入偏低。全科醫生稅後年收入2.1~3.5萬的佔55.3%,2.0萬以下的佔14.5%,3.5萬以上的僅佔30.2%,相比於浙江省專科醫生的年收入來說,還是比較低的[6]。

1.在高等醫學院校設立全科醫學專業,大力培養全科醫生。我國目前全科醫生的培養制度主要是“五加三”模式,即5年的本科臨床醫學教育加3年的全科醫學規範化培訓[7]。在5年的本科臨床醫學教育中,教學培訓課程設定應包括:(1)醫德醫風;(2)人文學科課程,如社會醫學,醫學心理學,人際溝通課程;(3)臨床醫學課程,內容上要防治結合,中西醫結合,滿足社群衛生服務要求;(4)應用課程:為適應全科醫生基層服務的需要,開設全科醫學概念、全科醫生臨床策略、衛生事業管理和社會健康保險等方面的課程[8]。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全科醫生掌握全科理論,並培養他們的職業素養。在3年的全科醫學規範化培訓中,27個月在國家認定的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地輪轉學習,6個月在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或者鄉鎮衛生院實踐學習[7]。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基地一般在綜合性醫院,全科醫生必須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醫學科等13個臨床科室輪轉27個月。通過臨床輪轉,系統學習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病史採集、體格檢查、病歷書寫、常見病相關輔助檢查及基本操作技能;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掌握臨床常見病的診斷、處理原則及轉診(雙向)指徵;培養職業素養及溝通能力[9]。最後6個月,全科醫生將在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或者鄉鎮衛生院實踐學習。社群實踐階段是全科醫生執業上崗的實戰階段,此階段將所學的全科醫學基本理論、臨床各類常見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慢性病管理技能與技巧、行為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等相關學科基本知識運用於全科醫生的日常工作中;通過社群實踐階段各科室帶教老師“一對一”的指導,掌握全科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基本技能,熟悉社群衛生機構中管理的基本技能,為今後從事社群衛生服務工作積累實際經驗[9]。

2.在崗醫生通過轉崗培訓“轉型”為全科醫生。近十年來,我國的全科醫生培養主要是通過轉崗培訓來解決的。對從事社群衛生服務的執業醫生,採取脫產、半脫產或業餘學習方式進行全科醫生崗位培訓,一共600學時左右,其中理論教學500學時,實踐教學約100學時,使學員掌握全科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群常見疾病和解決社群健康問題的能力,向個人、家庭、社群提供融預防、醫療、保健等為一體的基層衛生服務,達到全科醫生的崗位要求[10]。經過考核,合格者獲得全科醫生上崗證。 3.從大醫院分流一部分醫生到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工作,擴大和加強基層的全科醫生隊伍。

4.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對具有中級及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全科醫生,按衛生部有關規定,通過各種形式,開展以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為內容的繼續醫學教育,使其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11]。

5.政府應當改革現有的全科醫生管理體制,制定一系列的激勵和優惠政策,提高全科醫生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才能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加入到全科醫生隊伍,從而加強社群的衛生服務質量。

6.培養和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的全科醫學師資隊伍。培養和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結構合理的全科醫學師資隊伍是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全科醫學專門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對推動全科醫學向深層次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12]。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一直以來注重全科醫師的師資培訓,先後選派多人到美國、英國學習全科醫學;自中美合作專案開展以來,邵逸夫醫院專門安排高年資醫師和外籍教授一起上課、門診帶教等,確保學到原汁原味的美國全科醫學教學與臨床實踐,經過近兩年的培訓,這些陪診的高年資醫師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獨立帶教及開展全科醫學科研工作[13]。

[1]張俊權,裴麗昆.澳大利亞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全科醫學,20xx,8(17):1399-1401.

[2]樑萬年.全科醫學、全科醫療和全科醫生[j].中國學校衛生,20xx,25(2):252-256.

[3]蔣己蘭,周啟良,任四蘭.論全科醫生的職業教育與培養[j].中華全科醫學,20xx,6(11):1101-1102.

[4]dupuit s,collins e,shergill s,et al. co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 family medicine [j]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1998,55(1):201-203.

[5]賴小玫,劉朝傑,裴麗昆,許豔子,劉雁翔.澳大利亞全科醫生培養使用方法對中國人才隊伍建設的啟示[j].衛生軟科學,20xx,23(4):470-473.

[6]李振華,溫馨,楊再峰,沈傑.對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xx,(2):139-140.

[7]楊政雄.全科醫生培養面臨的問題分析[j].當代醫學,20xx,19(5):25-26.

[8]郭清,王勤榮,杜亞平.中國全科醫生培養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xx,7(5):291-295.

[9]線福華,路孝琴,呂兆豐.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及其實施中相關問題的思考[j].中國全科醫學,20xx,15(8):2498-2501.

[10]肖純怡,程曉明.全科醫生隊伍建設與全科醫學教育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xx,6(8):642-644.

[11]陳天輝,李魯,施衛星,杜亞平,王紅妹,葉旭軍,姜敏敏.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xx,(1):28-31.

[12]施盛威,謝根甫.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全科醫學教育若干問題思考[j].中國全科醫學,20xx,6(4):453-455.

[13]魯建華,陳融,王青青.美國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對綜合性醫院全科醫生培養的啟迪[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xx,11(1):50-51,55.

第一作者簡介:韋思明(1971-),男,博士後,副教授,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醫學教育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