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7篇 《昆蟲之旅·讀後感集》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通過對這本小說的深入閱讀和思考,我們匯聚了眾多讀者的感悟和思考,共同探討了作者以昆蟲為載體講述人性、社會等主題的獨特表達方式。這部作品帶給我們許多啟示,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和思考。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7篇 《昆蟲之旅·讀後感集》

第1篇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昆蟲記》,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寫的。他在文章裡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血,體現出自己對昆蟲一種獨特的見解。

對於昆蟲,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噁心,像蚊子、蒼蠅,特令人討厭。法布林卻不這樣認為,還仔細地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並記錄下來,他真是有著“哲學家的思想,藝術家的觀察,文學家的'感受與抒寫。”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蟬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螳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使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這些成就都離不開法布林堅持不懈的精神,而這正是我所缺乏的。

有一次語文老師佈置了很多作業,我心想﹕這下肯定寫不完了。果真,和我想的一樣,到了晚上八點多鐘,我的上、下眼皮似乎在打架,“zz,zz”我睡著了。我在甜蜜的夢鄉里做著美夢,忽然間,媽媽出來倒水看見我趴在書桌上睡著了,“啪”我被驚醒了,我迷迷糊糊的睜開那已經疲倦的雙眼,原來是媽媽。“作業寫完了嗎?”媽媽生氣了,頭上似乎著了火。“我,我——我嘛,還剩一個預習課文,那作業寫不寫都無所謂,就是讀讀書而已,老師又不會檢查。沒事沒事,放心吧。啊——啊,我要睡了,太困了。”“不行,既然是讀課文就要熟讀,這樣背誦才容易,讀給我聽聽。”“明天早上讀好嗎?我真的困了。”“好吧,我不勉強你了,睡吧。”

早上起床後,發現我快遲到了,急急忙忙地含了一塊麵包就跑了。到學校後,老是要抽查幾個學生的讀書情況,“楊一凡,你讀一下。”我捧著書支支吾吾地讀不出來。“楊一凡,下課到我辦公室來。”“哦,好的。”到了辦公室,我把昨天晚上的事跟老師詳細地敘述了一遍。結果,老師說:“你怎麼這麼懶,我罰你回去把課文背誦完。”

在法布林的眼裡,昆蟲並不是昆蟲,而是書中的主角。它們有著人類的思維和能力,只有我真正愛昆蟲,才能對這本書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7篇 《昆蟲之旅·讀後感集》 第2張

第2篇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從小到大我讀的書都是像《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之類的書,因為童話裡的世界是虛擬的,是不會讓人傷心的,美好的。可是老師最近突然讓我們讀一本科普讀物,並且還要寫讀後感。我思來想去,決定讀《昆蟲記》這本書。《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之作,裡面詳細介紹了很多昆蟲的本能,勞動、習性、婚戀、繁衍和死亡。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剛剛看上沒幾分鐘,我就被裡面的情節吸引住了,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小動物也是很聰明的,很可愛的。比如說在第三篇文章裡,石蠶為了躲避水甲蟲的襲擊,巧妙的運用了金蟬脫殼的.方法,順利的躲避了水甲蟲。從這件事中大可以看出小動物的聰明智慧了吧!

如果告訴你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無論他被拋到哪裡,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的話,你會不會因為不相信而自己親自去做實驗看看呢?答案是:不會。因為你愛美,怕被蜜蜂蟄。可是法布林卻會這樣,他會因為不信而去做實驗,用事實證明一切,總比我們瞎猜要好得多吧。法布林的這點是我們比不上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法布林有勇於探索、勇於追求的勇氣和毅力。

你肯定見過蜘蛛織的網咖,但是你知道蜘蛛織的網裡還蘊藏著什麼嗎?你肯定想不到蜘蛛織的網裡還有幾何學的知識吧!這一切又一切的問號,法布林都用他那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善於思考的腦袋給我們一一解答了。

?昆蟲記》讓這麼一個不愛看科普書的我愛上了科普書,法布林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並沒有退縮,反而知難而進,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精神。法布林教給我的我將會永遠記住,那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有勇於探索,勇於追求的勇氣和毅力,嚴謹的科學精神,還要堅持不懈,不斷奮鬥,這樣才會成功。”

第3篇

這個學期我愛上了閱讀,我在這些日子裡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如《老人與海》、《百萬英磅》、《紅樓夢》、《昆蟲記》等。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昆蟲記》。《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文學家,昆蟲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文學佳作。這本書主要寫了成百上千種昆蟲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式。這本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中國文學之父魯迅爺爺曾經說過,《昆蟲記》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在生活”的楷模,讀起來有趣,也很有益。法布林在描寫昆蟲裡,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詞寫法。讀後讓人念念不忘,使人深深地愛上了這部震驚世界的文學作品。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孔雀蝶。作者描寫了大孔雀蝶的外表“它是歐洲最大的.蝴蝶,它穿著栗色天鵝絨外衣,繫著白色皮領帶。翅膀上滿是灰白相間的斑點,一條淡白色之字形線穿過其間,線條周邊呈現菸灰白,翅膀中有一個圓形斑點,宛如一隻黑色的大眼睛,瞳仁中閃爍著黑色、白色、栗色、雞冠花紅色的呈現彩虹的變幻莫測的顏色。”這些形象生動的描寫使我陶醉其中,一隻美麗的孔雀蝶便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書中還寫了大孔雀蝶那種團結友愛的精神。作者在一天晚上抓了一隻雌性的大孔雀蝶,並將她關在一個籠子裡。結果,一連好幾天,都有成百上千只大孔雀蝶來到作者家中,努力尋找那隻蝴蝶,並想方設法解救她,作者無論怎麼趕都趕不走,甚至剪下了每隻大孔雀蝶的觸角。大孔雀蝶這種團結友愛的美好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讀完昆蟲記後,我也有許多奇怪的舉動,我愛上了昆蟲,不像以前一樣像貓見了老鼠一樣害怕了。我一見到昆蟲就忍不住告訴身邊的人們這隻昆蟲的種種習慣,有時我甚至會將它捉回家,仔細觀察後又放回大自然。我愛昆蟲記中的種種昆蟲,因為那些昆蟲會讓我學到一些有趣的知識,說不定我長大也可以像法布林一樣寫出一本有名的關於昆蟲的文學小說。

我認為每個人必須認真仔細地觀察身邊的每一樣東西“一種動物、一個人、一首歌、一首詩……”總之,只有全神貫注地去觀察,結果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快樂與激動。

第4篇

當我再一次翻開《昆蟲記》時,依舊被裡應對昆蟲的細膩描述所吸引。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了50多種文字,明白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昆蟲記》問世之後被看做動物心理學的誕生,還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據我所知,法布林是一位法國的昆蟲學家,出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齊度過。他的家境貧窮,導致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的這種精神是我所敬佩的,也是我所就應學習的。回頭想想,自我的學習環境遠遠比法布林的學習環境好,但是自我卻沒能好好的`珍惜,甚至不知足。經過法布林過年的奮鬥,《昆蟲記》的第一卷最後在1879年問世。1880年,他擁有了一間屬於自我的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這“荒石園”就是法布林觀察昆蟲和做實驗的地方,一呆就是35年。我只能說我不得不佩服法布林的這種執著與堅持。他為了昆蟲竟蟄居“荒石園”長達30餘年之久,也是在那裡,《昆蟲記》的後九卷問世。

法布林在我的眼中,是個值得尊敬與學習的人。他的耐心與毅力是驚人的,能夠花上自我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昆蟲並記錄。這已經遠遠的超出只是對昆蟲有興趣並喜愛而已,有一個人願意為了一樣東西或一件事情能夠奉獻出自我的生命,絕對是可親可敬的。雖然法布林已經逝去,但是他的一生絕對有好處的。讓法布林傾盡生命所換來的《昆蟲記》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法布林也將成為大家的榜樣。

第5篇

他用一圈圈火紅的煤炭圍住一隻白蠍,他用自己的居室飼養蝸牛。他將自己漫長的青春生命都獻給了對昆蟲的研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布林先生。

合上《昆蟲記》時,我的心裡仍有些小激動。雖說它是一部材料科普讀物,可當我剛剛翻讀一頁時,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比如說,人們覺得,蟬的叫聲與烏鴉一樣,會帶來詛咒,但法布林拋下這些想法,對蟬的叫聲進行深入研究。法布林在對蟬的描寫中提到蟬是大自然的歌唱家。不久,他發現了蟬是之前的“用嘴說話的蟬是罪惡的”的.無稽之談。這使我明白了,並不是聲音響亮就是說話有理,要用事實,而且要善於去發現、研究、證明。被人唾棄的蜣螂其實是勤奮的勞動者,勤勞的螞蟻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強盜。法布林用《昆蟲記》推翻了一個又一個人們對昆蟲的錯誤理解。

我覺得,《昆蟲記》就是一本奇蹟。他記載了眾多種類昆蟲的方方面面,擺脫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於昆蟲的瞭解只停留在標本的局面。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當時人們對各種昆蟲的認知和了解。

我們能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敬畏,更能體會到他對科學的執著。正是因為他對自然科學的喜愛與執著,法布林才能耐下性子在塞利尼昂的荒石園裡,追逐一個個細微的身影,並樂此不疲。

突然一下,許多對科學熱衷的身影,從我腦海裡浮現出來。我看見居里夫人在破敗的實驗室裡忙碌著,愛因斯坦在瞑目思考著質能方程,達爾文奮筆疾書的背影。正是他們對科學,對真理的熱衷,才開拓了人類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果。

再想想自己,不禁面紅耳赤。曾懈怠過多少次,放棄過多少次,家常便飯一般。

這本書中,法布林先生對生命的敬佩,探求真相的不懈精神和對待事物的嚴謹態度都是給我們最好的饋贈,也難怪雨果說《昆蟲記》是昆蟲界的一部史詩。我們都應該是法布林,這樣學習才能不斷提高,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炎炎夏日,在田野裡舉著放大鏡的身影。

第6篇

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的精力,觀察、收集成千上萬種昆蟲的資料,撰寫成《昆蟲記》。《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作者“似哲學家一般地思考,似藝術家一般地觀賞,像詩人一般地表達”所吸引,我被作者的文筆深深吸引。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更是一部科學鉅作。這本書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熱愛與尊重,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的興趣與熱愛。

書中記載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描述了昆蟲們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讓我們瞭解了昆蟲們吃什麼樣的食物,怎樣捕獵食物,如何繁衍後代。

在這本書中,我認為最有趣的就是蟋蟀。蟋蟀舒服的洞穴十分寬敞,十分隱蔽,內部很清潔,牆壁很光滑。但它是一種不肯隨遇而安的動物,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這個洞穴可以隨這天氣的變化和它身體的增長進行修正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晒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裡面不斷地泡泥出來。

可見蟋蟀是一位勤勞的工程師,我也應該勤勞一點,平時做不出來的題要多練習。我想對自己說;“我要向小蟋蟀學習做一個勤勞上進的人”。

昆蟲的世界真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前,我都不知道螢火蟲是一個凶猛的食肉動物。你別看它外表善良,事實上它十常心狠手辣。它的美餐是蝸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別。螢火蟲吃蝸牛頗有章法,每次先扭動一下,然後總要停一會兒,似乎要看一下這次扭動產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螢火蟲在吃蝸牛前,先把蝸牛弄成流食才食用。感謝《昆蟲記》,讓我懂得昆蟲的世界是多麼的豐富神奇!

法布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原來我認為平常的小昆蟲竟有那麼多的不熟悉,不瞭解的內幕。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捕食的方式,我要向法布林學習,做一個善於觀察,認真總結的人。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深刻體會到的。

第7篇

草叢裡的蟋蟀是比知了還厲害的歌唱家?狼蛛的母愛到底有多深?螢火蟲與蝸牛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蜣螂的圓球是怎麼做成的?這些問題讓我匪夷所思,直到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才豁然開朗。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一部作品。在這本書中,法布林將自然界種種昆蟲的日常生活,習性描寫得栩栩如生。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認為像毛毛蟲,綠蠅之類的昆蟲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呢?自己只聽名字就起雞皮疙瘩,法布林竟將其作為自己的好朋友,融自己的畢生精力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寫出了這本《昆蟲記》。可正因如此,在這本書的字裡行間中,我漸漸感受到了昆蟲的神祕色彩,讓我這個厭惡昆蟲的人開始不知不覺的觀察,去了解身邊小小的生命,欣賞他們。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蜣螂。它被稱為大自然的清潔工,它又名屎殼郎。在蜣螂扁扁的腦袋前面長著六顆牙齒,排成一個半圓,像一個小釘耙,專門用來收集自己喜歡的食物,他們的前腿長的像弓,非常有利,外面還長著五顆尖尖的齒,可以搬動又大又重的東西,後腿又細又長,特別是最後一對形狀,有點彎曲,前面還有尖尖的爪子。蜣螂十分固執,她不喜歡走平坦大路,偏偏要往高高的`斜坡上爬,圓球那麼沉重,倒著往上走,很容易摔跤,一不小心所有的努力就白費了,可他仍然堅持不懈。這一點正是蜣螂有趣的地方,也是我喜歡蜣螂的原因之一。有些蜣螂還會去偷其他蜣螂的圓球,如果圓球主人沒發現就只好自認倒黴,重新再做一個。正是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

這本書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昆蟲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情感,讓人驚訝萬分,通過法布林的雙眼,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瑰寶,他懷著孩子般純真的心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向我們呈現出一個美麗的昆蟲世界。我們只有用心去品味,才會嚐到其中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