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教育的心得體會7篇 探析幼兒教育:經驗心得

幼兒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孩子的全面發展。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教育理念和方法,觀察和體諒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努力創造一個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以下是我們的一些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的心得體會7篇 探析幼兒教育:經驗心得

第1篇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綱要》裡強調了幼兒的主動性與教育的指導性,不管是內容的選擇、活動的實施及一日活動的安排都是以幼兒為主,根據幼兒的生活、發展水平、興趣要求等結合教育目標所制定與進行的,是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進行的。

過去我們都是老師先制定好多種不同的教學內容,並且根據擬定的內容進行教育,教育的靈活性較少,沒有很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興趣與要求,脫離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使教學內容架空在幼兒之上,以至於幼兒的學習興趣不大,變成了一種灌輸式的教育。

現在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很強調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貼近幼兒的生活與發展水平、興趣及要求,老師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幼兒的發展總目標結合起來,制定出一套即科學、完整、準確,也貼近幼兒生活又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的教學內容。

在教育活動的實施上,強調了以遊戲為基礎,結合新的教育環境,通過為幼兒提供形式多樣、豐富有趣、便於操作的材料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與積極性。著重於培養幼兒的全面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幼兒的需要,滿足幼兒的個體發展,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滿足與成功。

新綱要中要求在一日生活中要注意從每一個環節裡滲透了教育,減少幼兒的等待,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減少消極情緒,活動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有助於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新綱要裡提出了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合理地選擇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與個別活動,並且把這幾個組織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三者互補互足,以提高幼兒的素質。

要求老師做好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師互動、家園互動的工作,從中提高教育者的素質與幼兒的技能。

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感觸頗深。確實,人與人之間是建立在平等關係基礎上的,兒童教育也是如此的。在《綱要》總則第五條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因此,站在人的權利和尊嚴的高度來講,兒童教育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民主的、愉快的夥伴教育,而不是灌輸的、壓抑的、痛苦的“家長”教育。

在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我們作為幼教工作者就應該著重培養幼兒敢於創新的精神。培養創新精神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給幼兒思考、選擇、批判、懷疑、設問、主動探索的權利和機會。如何以《綱要》為指導,讓幼兒在輕鬆、平等交往的環境中學習,從而表現出創新的精神的能力,這就要看我們教師能給幼兒提供什麼樣的權利和機會。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是起著引導、調整、導向作用的,是為幼兒創造學習機會和權利的,只有充分調動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參與、探索,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在能力。例如,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每組幼兒提供一個線路板,讓幼兒把兩節電池的正負極連線起來,使小燈泡發光。結果,幼兒很快獲得成功並且操作得很熟練。但這一形式只能讓幼兒單一的、死板的掌握,教師所提供的有限教具的連線,這對幼兒又有什麼意義呢?假若教師能從為幼兒創造機會這一角度來完成這一次科學教學活動,效果就會好多多了。首先,要為幼兒提供不同型號的電池、電線、塑料繩、布條、鉛線、鐵線等教具;其次,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嘗試、選擇和探索,哪些東西接上燈泡是會發光的(即能通電),哪些是不能的;再次,讓幼兒自己講解、演示燈泡發光的整個過程。這種由幼兒自己去找答案的做法,既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精神,又給幼兒帶來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

教師應是幼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及幫助者,也應是幼兒平等交流的夥伴。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把答案告知幼兒,隨之幼兒就附和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好不好”等等的問題而作一致性地“齊聲回答”,讓幼兒完全跟隨教師的思路而變成“應聲蟲”,缺乏對話和創新意識。在學習和實踐《綱要》過程中,我把教育活動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幼兒雙方的對話,是教師激發、發現幼兒潛能的一個過程。

(1)“對話”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在“對話”中能互相溝通、理解,共同面對、思考當前的事物。例如,在語言教學中,當教師講述時,幼兒為傾聽者,當幼兒表述自己意見或感受時,教師是傾聽者,兩者是彼此的“對話的夥伴”,在言說和傾聽的過程中,共同建構了對事物的認識,達成共識;或者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碰撞、激發,又在對話中產生了新的認識,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從而讓幼兒在平等互信、相互激發、交流溝通的環境下有了主動思考、探索的餘地,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激發幼兒的潛在能力。

(2)教師是幼兒平等“對話”的夥伴。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師生交往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人際關係,它應該表現為一種平等的關係,表現為兩個主體間的對話過程,只有賦予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平等關係,才能使師生之間關係融洽,才有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

“對話”是一種創新的幼兒教學方式,只要教師真正把幼兒當作“對話”的夥伴,真誠地做幼兒的“對話”夥伴,那麼必將與幼兒拉近距離,受幼兒的愛戴。

幼兒教育的心得體會7篇 探析幼兒教育:經驗心得 第2張

第2篇

環境裝飾應該讓幼兒充分感知、自主參與、共同合作。因此,在創設環境時,在考慮幼兒興趣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力求讓每個幼兒都能動起來,從而發揮出環境對幼兒的影響,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展。

我特別關注幼兒教育關於環境佈置專欄,每每看到我都感觸很大,因為幼兒園裡環境就是影響幼兒和家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欣賞專欄的過程中,其實也不難發現,書上有不少的環境佈置在我們幼兒園也都有類似的裝飾,看上去令人有種親切感,當然也有很多是我們沒有見過的,創意不錯。但這也並不能就否定我們自己的裝飾,因為我們也有很多不錯的裝飾是她們所沒有的,也稱得上是新穎的設計了。例如:在樓梯牆上畫有關禮儀圖畫,這樣既可以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時又可起到裝飾牆壁的作用,視覺效果也很不錯;用廢舊的硬紙板做成相框來張貼幼兒的作品;用一次性的餐盤,佈置值日生專欄,用廢舊的水杯裝飾成動物掛在房頂來進行裝飾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變廢為寶,同時也間接地激發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具有教育意義。但是在總結優點的同時我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環境創設存在著一個重大的問題,操作性不強,不少裝飾也只是可以遠觀,這是一弊端,今後我們應該在考慮美觀的同時更應注重其操作性,一切以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前提,特別是在班級的區角環境佈置中,既要有

創新意識,更要能讓幼兒動起來,不是隻滿足於簡單的為幼兒提供環境,而應該更加註重為幼兒提供有利於他們參與的環境,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體現環境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通過這次欣賞學習,在總結自身的同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環境裝飾應該讓幼兒充分感知、自主參與、共同合作。因此,在創設環境時,我們在考慮幼兒興趣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幼兒現階段的發展水平,力求讓每個幼兒都能動起來,從而發揮出環境對幼兒的影響,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展。

第3篇

---式或是遊戲的方式鞏固一下,不進加深知識記憶,也加深親子關係,一舉兩得的事豈不更好啊。

我們充分利用孩子們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使得孩子更能理解所學英語的含義,深刻掌握。在家中,我們可以教育孩子把課堂所學的內容和生活中的事物、動作,充分結合起來,真正領會,學以致用。

no pains no gains!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穫的那一天的.,希望家長們也要行動起來,一起加油吧!

各位讀友大家好,此文件由網路收集而來,歡迎您下載,謝謝

第4篇

糖糖是滿了6歲,媽媽覺得他不太懂事、怕受欺負留下來多讀一年幼兒園的男孩子。剛來我們班時,恩恩不和任何小朋友說話,上課永遠只坐最後一排最左邊的位置,不喜歡回答問題,也從不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有時會讓人忍不住的懷疑,他會不會有些自閉。10月我們上了比比課第一單元第一節《悲傷與快樂》,我們讓孩子們畫一件讓自己悲傷的事情和一件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糖糖畫了一張讓人震驚的畫,在他的畫上有兩個圓圈表示的白雲、一架直升機、一輛坦克和9個戰鬥而死的流著鮮血的人,畫面形象栩栩如生,把人物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讓恩恩來解說他這幅畫,他只說:“把他們全部殺死就很快樂”。看了糖糖的畫和聽了他的解說,我的心裡特別的緊張和擔心。由於恩恩拒絕更多的表達,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會畫這幅畫來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我們只能通過畫畫來了解糖糖的內心世界。

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畫《我的幼兒園》、《我的家》、《遊樂場》等等。在《我的家》這幅畫裡每個人做著不同的事情。通過和糖糖斷斷續續的交流,我才知道畫裡的糖糖在玩電腦、爸爸媽媽在分享美食、奶奶爬樓梯到樓上照顧妹妹。畫裡的糖糖沒有人陪他玩、陪他說話。和在幼兒園裡一樣孤獨,而和他交流只是一臺電腦。我明白了糖糖不願意說話的原因,來自於他的家庭。後來我和糖糖的家長交流了很多次,原來有了妹妹以後,一家人花了很多心思在妹妹身上,覺得恩恩大了,有些忽略他的感受,也沒去思考過糖糖不願意說話和與人交往的原因,糖糖發的恩恩喜歡上玩遊戲“我的世界”,比比課裡就是畫的'令他感到開心的遊戲情景。一次次的交流,糖糖的爸爸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決定多陪陪恩恩。

在幼兒園裡,糖糖依然不喜歡說話,和他交流也是愛答不理的。我知道糖糖喜歡畫畫,所以我堅持用畫畫和他交流,糖糖不開心時,我告訴他:“不想說話時,可以不說話,如果願意的話,就想用畫畫的方式告訴我,我很想知道你為什麼不開心”。糖糖很快就會畫出他傷心的樣子,有時還會畫出不高興的原因,然後我們一起來試試我們比比課裡學會的應對辦法,看看會不會有用,在我們一起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我還會故作誇張,常常逗得糖糖大笑。三個月的比比課學習,恩恩改變了很多,願意和我說話了,我們的交流不僅僅在畫上,也可以通過語言來溝通了。我想只要家園攜手,共同努力,用心傾聽糖糖的心聲,糖糖會一定會變得樂觀開朗。

和孩子說話,最重要的是用心觀察、認真傾聽,為孩子提供全心全意的陪伴。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時代,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軌道,擁有同一頻率,才能被孩子接納,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窗。

第5篇

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政治思想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因此,我在政治思想上,一貫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遵守幼兒園的各種規章制度,樹立為人師表的形象,並且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幼兒園中的教育形式,關注每一個幼兒和幼兒的每一個細節,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幼兒應對。

在日常教學中,我能根據主題目標、幼兒的發展需求選擇適合的活動,制訂周計劃及日計劃,並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嚴格按照計劃開展活動,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活動中讓孩子自主地學習,並對孩子的自主學習進行了研究和實踐,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學習所需要的條件和因素,總結教師在實踐中,促進孩子自主學習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從而切切實實地促進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小組教學和個別教育相結合,讓教師和幼兒、幼兒與同伴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對話。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寵愛,養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為此,我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僅侷限於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於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

在數學教學方面, 瞭解到學生已經基本熟悉數字表示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加減計演算法,根據本學期的課程要求,主要讓學生懂得比較物體的高矮、長短、多少,再進一步學習下數的加減,以及新增一些趣味性強的遊戲課題,根據這些課題特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探索在前講解在後的教學形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6篇

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期,良好的幼兒教育對孩子未來發展有重要作用。作為家長都有不少的教育心得體會,下面談一談我在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心得體會。

相信不少家長對幼兒的教育都是以“包辦”為主,擔心孩子小,事情做不好,所以大事小事都由自己替孩子完成。殊不知,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要從幼兒開始抓起。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會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能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幼兒階段,父母可以試著培養孩子以下的生活習慣:

收拾自己玩具的習慣。如果從小就養成收納習慣,長大後不僅做事有條理,還會有始有終,有責任感;

良好的進餐習慣。包括餐前洗手、定時進餐、獨立進餐、專心進餐、餐後收拾等。進餐是孩子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環節,一日三餐直接關係到幼兒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它對幼兒的成長及一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愛勞動的習慣。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心強,模仿性強,活潑好動,正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好時機。家長要教育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並願意為長輩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勞動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增強孩子的獨立性。

以上是我的一點教育心得體會,最後還希望家長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時不要心急,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更需要家長的指導和配合。

第7篇

時間 飛逝,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年中,我們班的兩位老師,以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工作態度,共同做好班內的各項工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我班幼兒大部分都是我從小班一手帶上來的,只收了小部分的新生,每學期幼兒人數控制在33人。男生27人,女生6人,故在幼兒入園時我們老師與家長進行了交談,在交談中,我們對每一個幼兒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幼兒來園時,我們就對他們的情況有了一個瞭解,為幼兒入園後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班級工作中,我班老師以大局為重、積極工作、不分彼此,處處以幼兒園的工作為重,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盡職盡則的把工作做好。正是我班老師這種高度的責任心及奉獻精神,使我們班一年來,無任何責任事故發生。

幼兒園是幼兒生長學習的場所,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易於身心發展的知識。圍繞這一綱要精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上學期針對幼兒自我服務意識不強的特點,開展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與家長們緊密結合、互相溝通,針對我班幼兒的情況,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安全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團結友愛教育、使幼兒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並能認真組織幼兒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我班的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教學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讓幼兒在自由、輕鬆、愉快、創新的課程設計和環境中學習,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在教師適當的主導作用下,進一步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這就是當前幼兒園課程的新變化——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故此,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努力的做到。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個別性和獨特性應該受到尊重與珍視。因此要根據每個幼兒的興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讓他們更自由、更主動地學習。

主體性發展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以關注幼兒個性特點、充分挖掘其個性潛能為教育的主旨。因此,我們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上,首先以幼兒為出發點,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同的個性,去設計、安排各項活動。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教師在組織、安排課程、遊戲等活動時必須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制定其目標、規則及方法。

“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課程既要體現共同性,也要體現差異性。同時要重視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作為主導者,教師應不斷地參與幼兒遊戲,體會幼兒的學習經驗並結合課程,科學地組織、實施課程。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大膽創新,讓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僅要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而且要成為幼兒學習的促進者。如,在音樂活動《理髮師》中,以遊戲、音樂貫穿課程始終,並緊緊地將教師和幼兒通過表演粉刷匠、理髮師、修鞋匠等角色聯絡起來,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參與促進了教學,在教師適宜的指導下幼兒很自然地認識了刷子、錘子、吹風機等各種工具及其作用。

拉夫爾.泰勒曾經說過:“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生,學生的學習取決於他自己做了些什麼,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麼。”泰勒的這一說法說明真正的教學是讓學生主動去學,讓學生有機會去學。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幼兒的能動的主體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幼兒主動的加工消化,沒有幼兒的同化、順應過程,單憑教師的灌注,是無法實現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要使幼兒在教師的主導下,始終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讓幼兒更主動地學習。

老師的善於引導能幼兒對所認識的物件發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讓幼兒產生主動的探索願望和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在組織遊戲活動時注意尊重並保證遊戲的基本特點——主動性和自願性。如,對角色遊戲的指導中,要保證幼兒主動、自願、自由地選擇主題、分配角色,而結構遊戲中則保證幼兒自由地建構,對有規則遊戲的指導既教給幼兒遊戲的玩法又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進行遊戲。不管是對哪種遊戲的指導,都不妨礙幼兒遊戲的主動性、創造性。不把老師自身的意願強加於幼兒,才能保證幼兒在主動、積極、愉快的遊戲中得到發展。如,在區角遊戲中,讓幼兒擁有足夠的自由——自由地選擇區角,共同商量所在區角的主題、人員安排等具體要求。在玩小醫院的遊戲中,扮演醫生和護士的幼兒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不厭其煩地給“病人”看病、打吊水,而在平時的課堂上,5分鐘的安靜也不容易保持。只有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體性,才能達到一種有效的學習。

在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引導幼兒共同參與遊戲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環境及均等的遊戲機會,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遊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遊戲,在與材料和夥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遊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讓幼兒在自主性遊戲中學習,在自主性遊戲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幼兒主動學習的前提,是他們在活動中能夠主動地選擇、參與、探索、決定和表達。

幼兒是在主動的活動中得以發展的,故我們班的環境佈置也利於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如,活動角的創設便於幼兒主動、自由地利用該環境開展活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又如,幼兒園室內環境的佈置能滿足幼兒自主、自由活動的需要,提供給幼兒動手、動腦、自由交往、自我發現的.機會,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自由地選擇活動。

環境是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和本班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一些有特點的裝飾佈置,如:“身體運動”、“字寶寶樂園”等等。在佈置中,我們讓孩子們參與到其中,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讀一讀、認一認等等。幼兒就特別喜歡,特別愛惜環境創設的作品

我班老師嚴格按照園裡的要求執行各類物品的消毒工作,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從不因私事影響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我班老師每天都兢兢業業、細心、耐心的觀察記錄。如:晨檢時注意觀察幼兒臉色,幼兒有不舒服現象及時通知家長。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幼兒臉色及表情及時瞭解她的要求。特別在幼兒吃飯方面,我班老師更是細心照顧,不怕麻煩,引導幼兒吃好吃飽,對有個別幼兒不吃菜的不好習慣,我班老師總是不斷的表揚和鼓勵,改正了不良習慣,一年來,我班幼兒都自己獨立吃飯。在幼兒喝水方面,家長們也比較關注,我們開展了“給汽車加油”的活動,每天保證幼兒喝夠五杯水。

在幼兒入園後不久我們進行了一日常規教育,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如:入廁、洗手、喝水、吃飯、午睡等都有秩序的進行。此外,我們還教幼兒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於我班老師統一要求、統一管理,我班的幼兒養成了飯前便後洗手;吃完飯後漱口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 “愉快”、“大膽”、“主動”、“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體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有了這些理論的指導,我們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內化為他們自身內在的素質,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的我,通過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總結、不斷感悟,概括出以下幾點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幼兒園的生活遊戲與學習是分不開的。幼兒在三歲—六歲是身體、智力、情感和社會性飛速發展的時期,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他們的大部分生活經驗將在幼兒園中獲得,而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需要通過遊戲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學習與生活,老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操作、探究、重複和延續來幫助幼兒建立積累經驗。例如:我在教幼兒玩“光與影”的遊戲時,把幼兒分成8人一組,共分成五組,每組發工具若干件。遊戲過程中需要每一組的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做法 得到的結果,與其他的同伴相互交流並記錄下來。這樣幼兒不僅在愉快的遊戲中學到了集體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還學會了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良好品德。達到了幼兒在樂中學、學中樂的效果。

在一日活動中要橫向看待每一個幼兒,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懲罰。一位哲學家說:“把最差的學生給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變成優等生。”有人問他成功的密訣時,他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表揚。”幼兒渴望成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也對成人的評價十分敏感,他們總是喜歡得到肯定的評價,哪怕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眼神、微笑、輕輕的扶摸、點頭、擁抱、親吻等等。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採取了一個“今天我是好孩子”的行動,由本班幼兒推選,說出他的優點,然後舉手表決,超過本班幼兒人數的一半就當選,最後老師總結,今天沒有當選的幼兒還有很多都表現不錯,可能有些地方還做得不夠好,希望繼續努力明天當選。這樣既不讓沒有當選的幼兒感到不如別人而垂頭喪氣,同時又教育了他,使他儘快該掉不良行為習慣。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老師們的密切配合,更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援。為此,我班把家園配合工作作為重點來抓。為了讓家長們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在早晚接待中,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情況。在家教園地中,對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及時解答,得到了家長的好評。

在這一年中,我班老師盡心盡力,較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但也有不足處,如幼兒常規教育方面需要提高。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