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奪冠觀後感20篇 冠軍背後的情感

本文主要是圍繞著奪冠的喜悅和觀察展開的觀後感。通過對各種比賽成績的分析和選手的表現讚歎,展示了奪冠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突出了運動員們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氣。通過這些觀點來展現奪冠的魅力和意義。

奪冠觀後感20篇 冠軍背後的情感

第1篇

電影《奪冠》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主線,再現了中國女排3個不同的階段,中國女排現役隊員的參演更讓影片增色不少。作為中國體育的最大ip,想把“中國女排”拍好並不容易。導演陳可辛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做減法圍繞兩代女排隊員和3場比賽來講故事。《奪冠》並非中國體育電影的開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無聲,遠沒有《奪冠》這樣受關注。除了中國女排這一特殊題材之外,拍攝手法、故事處理、人物預設等方面,陳可辛都拿捏得比較到位。

中國女排是一個集體,要想還原過去30多年曆程,135分鐘的影片時長是不可能的。陳可辛說,過去兩年的故事積累,足足可以拍5部電影。如何取捨,如何更準確地還原、展現女排精神,這就要求導演和編劇得有取捨。

從1981年至今,中國女排共拿到10個世界冠軍,《奪冠》一頭一尾選取了其中兩場比賽,對應新老女排兩個階段。

第一場是1981年第3屆世界盃,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場3比2戰勝日本隊,拿到中國三大球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另一場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但影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中國隊決賽3比1戰勝塞爾維亞的那場球,而是聚焦到與東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隊的8強戰。

這兩場比賽雖時隔35年,卻是中國女排“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精神的延續和傳承。時代在變、隊員在變、對手在變,但中國女排的精神從未改變。

上世紀60年代,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在大鬆博文的調教下一度創下118場國際賽事連勝紀錄。中國隊能在大阪從霸主日本隊身上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對提升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國女排主教練的話來說,“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你們後悔一輩子!”

里約奧運會與巴西這場球也是世界排壇的經典之戰。此前小組賽,中國隊以第4名的成績勉強進入淘汰賽,8強對手則是世界第一、主場作戰的巴西隊。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與巴西隊的交手戰績為1勝18負。即便這樣,中國女排仍頑強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後接連戰勝荷蘭和塞爾維亞奪冠。

奪冠觀後感20篇 冠軍背後的情感 第2張

第2篇

電影《奪冠》在萬眾期待中啟動預售,對外宣佈全力支援電影奮力衝頂,並邀請廣大粉絲朋友免費觀影,重溫中國女排躋身世界強林的高光時刻!

據悉,影片在定檔之初已成為賀歲檔呼聲相當高的影片之一。論陣容,陳可辛導演、鞏俐和黃渤領銜主演,加上中國女排原版人馬,可以說是華語電影頂配陣容。論題材,電影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貫穿近幾十年的歷史故事。論期待值,這部電影可是讓中國人等了三十年了!

作為體育營銷界的行家裡手,三雄極光緊抓絕佳的營銷契機,搭上《奪冠》這輛體育電影快車,和廣大粉絲一起走進院線重現榮耀,致敬英雄。

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在比賽場上咬牙堅持,締造絕地逆轉的傳奇,創造前所未見的紀錄,這就是中國女排!堅持“比別人做得多一點”,致力讓使用者體驗更好一點,書寫著照明行業的新篇章,這就是三雄極光。互相欣賞、互相靠近,這也是促成三雄極光這次選擇為電影《奪冠》助力打call的原因。

為女排姑娘喝彩,三雄極光不是簡單粗暴地訴求品牌或者產品資訊,而是通過免費邀請粉絲觀影,重溫中國女排奪冠高光時刻,旨在通過其精神核心傳達出企業與世俱來的獨有氣質。這個春節,三雄極光邀您一起“燃”起,再度傳遞這份榮耀!

第3篇

中國女排的歷史,是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奪冠之路,是為中國崛起而拼搏的時代音。電影《奪冠》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軍;祖國日新月異愈加強盛的如今,女排是彰顯強國風範的王者之師。《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

正如郎平教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什麼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中國女排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不到最後一秒絕不放棄,就算風浪再大也要勇往直前。如今,女排精神已經超越了體育範疇,它激勵著年輕人攻堅克難、敢於擔當。作為年輕人,我們從女排精神學會了什麼?

觀看《奪冠》學會了堅持。無論輸贏都竭盡全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一分一分的先追趕再超越。這不僅是實力的展現,更是對對手的尊重。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會被瑣碎的事情煩擾,會因為環境艱苦而不適應,會因為工作毫無頭緒而想逃避,甚至在厭倦期產生時想要放棄。我們應學習女排的頑強精神,在逆境中磨練自己,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積少成多,腳踏實地將每一步走穩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堅持下去,紮實幹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迎接勝利的曙光。

觀看《奪冠》學會了迎難而上。逆境中抬起頭迎接苦難,不服輸不氣餒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奧運賽場上遇到勁敵巴西隊,女排姑娘們沒有退縮,不慌不忙,堅持自己的戰術,一分一分的將比分拉回來最終實現逆襲。在工作中面對難題,我們應該勇於承擔,勇於擔責,將困難當作自己前行路上的一道坎兒。跨越這道坎兒,我們才能離終點更近一步。

觀看《奪冠》學會了團結。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獨身不成重”。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和個人的突出表現固然分不開,但更多的是團隊協作能力。只有女排姑娘們互相打配合,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將個人水平發揮到極致,才能最終匯聚成巨大的合力,往勝利的方向大步邁進。

第4篇

電影廳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電影的開始。原本就昏暗的燈光突然就熄滅了,變得黑漆漆的一片。

今天,正是我們期盼已久的日子。自從王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會出來看電影《奪冠》後,我每一天都是掰著手指頭數著過的。我之所以會如此盼望出來看電影,一方面是想逃離作業的“苦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直都很仰慕女排精神,想要好好把握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大家的期盼下,大螢幕終於出現了亮光,電影開場了!在觀影過程中,所有同學都格外專注,被電影所講述的一個個女排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注意到不少同學的眼眶都微微泛紅,眼角泛出了絲絲淚水。

“沒有你,沒有我,只有我們”這是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啊,正是因為女排姑娘們日日夜夜堅持不懈地訓練,他們捨棄了自我,心中只有團體,只有民族的榮譽,才使他們拿下了“五連冠”這樣輝煌的成績。在那時,這不僅僅是國際舞臺上一張亮麗的名片,更是在中國走向復興的道路上,給予中國人民心中最大的鼓勵與支援。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在這三十多年來,中國女排有過榮獲世界冠軍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落谷底的迷茫與無助。可女排姑娘們在最艱困的情況下,一次次奮起,而沒有絲毫放棄。在郎平總教練的帶領下,沉寂了多年的中國女排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再次為祖國贏得了世界冠軍。

中國女排,流血流汗不流淚。這種女排精神使我頗為動容,又有什麼事是會永遠一帆風順的呢?如果不為之付出些什麼,又怎麼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學習亦是如此。我想,也許學習並不是所謂的“苦海”,反而是我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若我們在學習上也能擁有女排精神,盡全力去拼搏,那麼成功或許也並不那麼遙遠了。

暗黃的燈光又忽然亮起,兩個小時眨眼就消逝了。我們緩緩退場,心中卻依然惦念著電影中的情節,細細回味著女排精神……

第5篇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一部名氣很大的電影,名叫《奪冠》。我被這個電影深深吸引住了,這個電影實在太好看了,而且這一次我還是第1次看完整電影。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中間有一個隊員犧牲了。可能因為她太過於努力,腰骨折了。郎平是她以前的隊友,她死的時候,郎平陪在她的身旁。她說:“下輩子我們再做隊友吧”,郎平被她給說哭了!郎平感受到了他們那一代女孩揹著沉重的包袱打著比賽,沒有放鬆的打、享受著打。郎平說的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曾經一位外國記者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郎平說: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唯一的價值。”

郎平以前是美國排球主教練,所以我們中國人很多都罵他幫美國打中國(最後郎平辭去美國女孩主教練,當了中國排球主教練)。她說:我是美國的排球主教練,我有義務幫助他們打排球。我覺得郎平很有敬業精神。

最後我堅持看完了他們的錄製人員名單,我感到,一部電影要通過多少人千辛萬苦、團結協作才能創造出來呀!我覺得我們學習也要像中國女排的“女排精神”一樣,努力學習、艱苦奮鬥,為了自己而學,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第6篇

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幾十年來艱苦奮鬥的故事。從低谷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再由頂端直線墜落,最終又奮起直追,中國女排的每一個扣球,都扣到了我們的心絃上。這部電影除了扣人心絃的情節,更有一些情節發人深思。

首先,是對於自我。“僅有堅持到底,才能走到最終。”“球能夠輸,人不能輸!”1979年,郎平作為國家隊的替補隊員,不甘心一向被教練冷落,而是一向努力訓練,嘗試突破自我,碰到三米三二之高的國旗。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終做到了,並一躍成為國家隊中一名出色的隊員。她從心底裡熱愛排球,排球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然而,多年以後,當她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時,在聲勢浩大的中國女排隊伍中,有很多隊員並沒有弄明白自我打排球的目的,所以這些隊員在打排球的過程中缺少恆心和毅力。她教育隊員,先要認清自我的內心,要團結協作,努力拼搏,去享受體育本身。在郎導的陪伴和鼓勵下,中國女排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頂住了壓力,打敗了東道主巴西隊,並最終獲得了奧運會女排冠軍!這塊寶貴的金牌,像一劑強心劑,振作了中國女排,振奮了全國人民!當我看到那裡時,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看清自我的內心,與志同道合的人一齊團結、奮鬥,終會獲得勝利的果實!

其次,是對於整個國家。“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僅有我們。”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支實力雄厚的排球隊,更是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象徵。在待遇優渥、實力更強的美國隊擔任教練,郎平為何在2008年中國女排隊輸了比賽後毅然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因為她有一顆愛國之心。在她眼中,中國女排就是中國,熱愛排球,就是熱愛自我的祖國。她也在用自我的行動踐行著自我的愛國情懷,以排球為媒介,將女排隊伍與整個國家融為一體。正因如此,中國女排才在郎平的領導下日漸強大,一舉奪下世界排球之冠。

奪內心之冠,奪排球之冠,展中國之強!中國女排的每一位隊員,用自我的信心和決心,將自我融入排球,將排球融入國家。“隊員強則女排強,女排強則中國強”便是她們奪冠的祕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僅要堅強自我的內心,更要視自我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少年強則國強”!

第7篇

女排姑娘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吸引了無數國人和世界球迷的眼光,網民們直呼“女排精神,振興中華,激勵中華兒女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女排的勝利不是偶然,是什麼支撐女排笑到最終,是一種不畏懼、不服輸、百折不撓的中國精神,尤其在最困難的時刻,表現的最頑強,女排的精氣神值得國人好好反思和總結。

要學習她們百折不撓的堅定。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一路走來雖然搖搖晃晃,但她們依舊眼中堅定,摔倒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擦擦臉上的汗水繼續大步向前,這就是她們的信仰。共產黨人最講堅定,講信仰,要講黨性、講政治、講紀律,時刻和黨中央堅持一致,牢記黨員身份,在黨言黨,才能在應對大是大非問題時能夠堅持清醒和應有的敏感度,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學習她們紮實精湛的功底。任何一個人,做工作、幹事業都需要精湛的職業技能,這是取勝的基本保證。缺少精湛的技能,再多的精神鼓勵也不可出現奇蹟。僅有練就一身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不畏強手,挑戰自我,產生自信。這種職業操守需要日常的付出,要吃得了苦,吃得了虧,把基本功練紮實,關鍵時就管用。比賽絕對不能想當然,也不可能一口吃個熱饅頭,沒有平日的基本功是不能高質量完成任務的。共產黨人要學習她們兢兢業業工作,認真細緻處理好每一件事,追求嚴謹,最求過硬基本功,真正做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學習她們團結拼搏的奮鬥精神。中國女排姑娘們能排除一切困難最終登上榮耀頂峰,這是團結的力量。場上她們時刻相互提醒補位,真正做到扭成一股繩,產生讓對手畏懼的強大合理。這種團結是真正的團結,是不計較個人名利的團結,是為榮譽而戰、國家而戰的偉大團結。沒有團結就沒有今日的女排成績,賽後當問道女排姑娘如何逆境中取勝時,她們說的最多也是團結。其實一個團隊取得驕人戰績時必須是這個團隊作風正,能團結才能戰鬥,一盤散沙,不注重相互補位、互相保護怎能挑戰強大對手。當下,在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上國人最需要這種民族大團結,團結能夠戰勝一切困難險阻,團結就是力量,中華兒女要以此發揚女排的團結一致,頑強拼搏的精神。

第8篇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自我,中國女排球員們過了一把電影癮,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超越了演員,或者說她們真實再現了她們自我,幕後故事直擊淚點。

朱婷演朱婷自我,來自農村的她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說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十分悶,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朱婷自我都直言:“我第一次演電影,這也是對我的一次再教育。當初,就是父母家裡孩子太多,自我如果打不出來,就可能去廣東打工。”朱婷身體單薄,郎平給她營養粉完全屬實。為了讓朱婷能夠釋放自我,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大聲地說話,朱婷還是悶。坐下來,郎平用話去刺激她,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裡都一樣,朱婷急了,“你別說了!”郎平說:“我需要的就是這股勁兒。”尤其是郎平問她為什麼打排球,朱婷最終說話:“為了我爸媽!”再問,朱婷再說:“為了成為你!你滿意了吧”現場鴉雀無聲,朱婷爆了。郎平靜下來說:“那你就錯了,你永遠都不會成為我。”影片中,朱婷痛哭的那場戲完全超越了表演,因為這就是朱婷自我。就在與巴西隊里約奧運會14決賽決勝局,郎平對著朱婷直言:“朱婷,你要成為你自我!”從過去到此刻,朱婷成為中國女排隊長,成為世界頂級球星,有多麼不易。

還有一個人,記者根本沒有想到電影會觸動這一點,那就是2016年著名球員曾春蕾無緣里約奧運會出徵大名單。拍這一點,需要直面矛盾的巨大勇氣。更讓人吃驚的是,由鞏俐飾演的郎平和曾春蕾本人的對手戲相當精彩,全國花蕾粉絲團會找到鼓舞人心的答案,曾春蕾的淚水與倔強真實感人,那簡直不能說在演,而是帶血的釋放,為何曾春蕾無緣里約,真的是因為傷病嗎那是曾春蕾長久的傷疤,她到底如何承受電影給你答案。

第9篇

原本計劃在春節期間上映的《中國女排》,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遲到了9月。國慶長假,我終於來到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更名為《奪冠》的電影。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1981年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創造了五連冠的奇蹟,之後30多年的風雲跌宕,到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不負眾望,再創輝煌的故事。通過電影鏡頭,真實地再現了幾代女排隊員百折不撓、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看完電影,我思索了很久······

20__年,對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在這一年裡,順利完成了國小的學業,進入了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我很快適應了新的環境,可是遠沒有達到我期望的“優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有的成功,都是艱苦的付出換來的。中國女排經歷了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來,至今已經十次問鼎世界冠軍。女排隊員們平日裡刻苦訓練,在賽場上奮力拼殺,為了實現理想,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她們為什麼可以一次次創造傳奇,與她們每天都有明確的目標,堅持不懈地艱苦訓練分不開。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堅韌精進、追求卓越”,這是王老師為我們制訂的班訓,也是老師們對我們寄予的厚望。《奪冠》這部電影,正好詮釋了這段話的含義。郎指導這樣勉勵朱婷:“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我現在12歲,正是最有衝勁的時候,正是要給自己下“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的時候。我們同樣可以用最猛的勁兒,展現出最不一樣的'“自己”。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讓你心中的雛鷹展開雙翅,在夢想的星河中征戰出只屬於你自己的那顆最耀眼的星。加油吧,少年!

第10篇

?奪冠》這部電影我還沒有時間去電影院看。我第一次聽到這部影片介紹是廣播,這周在家又看到了它的紀錄片。剛剛我在悟空上看到了一個問題:女人怎麼樣才算愛自己?回答完這個問題,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是郎平,朗導。

其實作為85後,郎平這個名字離我們還是很遙遠的。存於印象深處的只是2008年陪爸媽看了北京奧運會的排球比賽!具體的分數已經忘記,只記得女排每當贏球爸媽的歡呼!那是少年時美好的回憶!

記得廣播中介紹《奪冠》時講了郎平的經歷,講了球員郎平與教練郎平,講了作為媽媽的郎平。講述中最深刻的細節不是球員郎平有多厲害,是女兒白浪對媽媽的依戀。女排去美國打球,別人看的是球,白浪看的是媽媽,當講到這個細節作為母親的我非常的觸動!

之後上頭條就看到好多人寫這樣的標題:郎平也許是偉大的教練但不是個好母親?看到這個標題我只是一笑而過。是不是好母親不是你一個人有資格評判的。至少我看到《奪冠》紀錄片裡郎平的女兒白浪表達出的對於母親的敬愛以及對於母親的理解。有時母親給女兒的可能不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奮勇拼搏用不放棄的精神!

我以前怎麼女人怎麼樣才算愛自己?吃好喝好,滿足自己的需求。現在看來這只是最低層面的滿足。年長後的現在我理解的愛自己是做好每一階段的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少年時好好學習,青年後努力工作,做一個好母親,好女兒同時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有這個想法不是為了外界對於女兒的定義和要求,只是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作為一個媽媽,能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每天的照顧,更重要的是精神!接地氣的話是精氣神!

第11篇

影片一開始,場景就非常震撼:女排隊員們渾身是傷,護膝、隊服滿是汗汙和血漬,她們拼盡全力接球、扣球、摔打……宛如戰場上奮不顧身的戰士。

假期裡,全家看《奪冠》這部電影,影片講述了中國女排在不同時代奪冠的故事,不同時空的場景在人物的回憶與活動中反覆對比。而開始的那段震撼場景即是80年代女排姑娘們拼搏的景象。

郎平的經歷把兩個時代的女排聯絡到了一起。她在指導現在的女排時,反覆問隊員“你們為什麼打球?”沒有人能給她滿意的答案。我想,她一定也很多次問過她自己。

為什麼打球呢?“80年代,”爸爸告訴我,“那時我們國家還很貧弱,中國需要在世界舞臺上證明自己,人們把“奪冠”看作祖國強大的象徵。為了為國爭光,每個中國人都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這就是當年的女排精神。”

那麼我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郎平當了教練之後,不讓現在的女排也為榮譽犧牲一切了呢?她還是反覆提到“女排精神”,但她也給隊員們放假,不去阻止她們自己的追求和想法。新時代的比賽中,她除了嚴格訓練,更是運用了高科技和比賽策略,充分發揮每位隊員的個性和優勢,最終贏得了冠軍。

我覺得,郎平的“女排精神”在變。現在祖國強大了,已經不需要一次簡單的比賽來證明,我們沒有必要再為了一次比賽犧牲一切。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證明自己價值,人人富有個性,人人積極向上,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會更有活力,更加強大。我想,這就是郎平所說的,新時代的“女排精神”!

第12篇

今天,開啟電視機,正在播放這樣一則廣告,“體操男團穩拿金牌,零失誤成就中國成功衛冕。”看到這則訊息的我,心中不禁狂喜起來,開啟電腦,重新回味奪冠的瞬間。

在28日的資格賽中,中國隊表現不佳,僅名列第六。讓人們對中國隊決賽中的狀態打下了一個問號。決賽中,中國隊與宿敵日本隊同組競技。第一項吊環,日本隊略微領先;第二項跳馬中日對抗發生轉折,中國隊馮喆與張成成分別拿下16。216和16。200的高分,日本隊卻有一人被拉傷,被背出場外。此後,中國隊在比賽進行中穩紮穩打,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優勢,遙遙領先。我不由的呼喊了起來,熱血沸騰。

競爭在鞍馬上結束,先出場的中國隊沒有人出現過一次重大失誤,不許看後面日本隊的表現,金牌已經跑不掉,日本隊王牌內村航平未能把自己比賽的句號畫圓,卻幫中國隊圓了金牌夢。

這次中國體操男團的狀態的確不佳,在楊威、黃旭、李小鵬等名將退役後,中國男子體操一下子面臨全能人才緊缺的窘境,與此同時,近令日本隊也因此成為了中國隊最大的對手,其全能型人才輩出。

所以,中國體操男團將“臨時工”代替了上去,沒想到,中國體操男團憑藉著一股氣,最終奪冠,讓世界震驚中國!

第13篇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代表中華民族,這場球如果拿不下來的話,你們後悔一輩子。”電影院中,小孩子們不再竊竊私語,所有人都緊盯著面前閃爍的熒屏,屏息斂聲。

“中國隊獲得了世界盃冠軍!她們成功了!”電影院依然安靜,但我從身邊人急促的呼吸聲中可以聽出他們內心的激動。我也心潮澎湃,如果不是在電影院裡,我真想站起來鼓掌,大聲為女排喝彩。看到隊員勝利,主教練默然不動,眼眶卻悄悄溼潤,更是令螢幕前的我也鼻子一酸。

但是在欣喜後,我心中卻有一絲淡淡的擔憂。影片中一句話恰可以說出其根源所在:他們不可能打一輩子球的。哪怕獲得了奧運會冠軍,一個運動員又有幾個四年?等度過了短短的黃金年華,後面漫長的人生又該如何面對呢。不是所有隊員都可以像郎平說的一樣成為主教練、真正為體育獻出一生,大多數隊員都是在年齡變大、體能下降後便退休,無人問津。

從“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這句口號中蘊含著堅持不懈的高尚精神,但也能看出運動員們訓練多麼艱苦。當把自己最珍貴的青春時光都花在訓練上,不顧其他領域與知識,等到年紀大後無法參加體育,落得一身病痛,也沒有其他事物可供消遣,是多麼無聊與痛苦啊。當然,我不瞭解真正的體育機制,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國家也一定會給運動員們補貼與慰問。只是奠定精神世界基礎的那幾年,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彌補吧。

令我感到無比驚喜的是,郎平後來說的話解決了我內心的擔心。——“今天就練到這吧,休息,去談戀愛吧。我希望你們是完整的人。”熱愛體育是一生的事,但訓練與比賽不是;體育是事業,是決心,是追求,但不是整個人生。

我喜歡《奪冠》這部電影,不僅僅因為它緊湊的故事情節與節奏、精美真實的畫面,更是因為它讓我深一步懂得了體育的真諦——不是贏不贏的包袱,而是純真的快樂與熱情。

第14篇

1月19日晚,由陳可辛導演執導的將於大年七年級全國公映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全球首映禮在北京英皇集團中心舉行,記者現場欣賞了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體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振奮無數國民的奪冠之路,重溫跨越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奪冠》讓人熱血沸騰!讚歎的是,貫穿始終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電影不是歷史,這部電影更不是紀錄片,記者懷著一些細節必然有藝術加工的心理踏進首映禮現場,然而驚人的歷史重現依然讓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屬於我們全體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記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說起當年漳州訓練基地竹棚下的艱苦訓練,他們甚至懷疑記者話語的真實性。直到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們的艱苦訓練再現,不少年輕人都感嘆道:“這是真的嗎!天呀!”當初上世紀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裡訓練,在粗糙的木地板場地上進行防守訓練,姑娘們身上有不少血水,還紮上了倒刺,訓練完畢,大家相互拔刺,包紮傷口,這是真實的歷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訓練基地的博物館裡,人們依然可以看到當初老女排訓練時用過的舊球衣和護膝,上面還有血印和泥土。

伴隨著著名播音員宋世雄老師的解說聲,人們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界盃最後一戰中國女排與“東洋魔女”日本女排的決戰,比賽起伏跌宕,第五局決勝局中國隊14比15落後,日本隊率先拿到賽點,誰的關鍵防守,誰的關鍵進攻扳平,直到中國隊最後攔網以17比15取勝,日本隊球員防守補位將球墊飛的角度都與歷史一樣。當然,還有國人上街慶祝的畫面,體現出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女排首奪世界冠軍的意義,女排精神就此誕生。

還有2003年女排世界盃奪冠、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冠,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戰”,幾乎都是神還原。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奧運會奪冠,就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冠軍,而1/4決賽中國隊與巴西隊五局鏖戰是經典中的經典,最後一球魏秋月並未傳徐雲麗快攻,而是與朱婷眼神一瞬間的默契,由朱婷後攻拿下制勝一分,淘汰巴西隊,簡直就是賽況再現。

第15篇

?奪冠》以80年代上海弄堂的街坊鄰居圍坐一臺黑白電視機緊張又激動地守候、觀看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女排奪冠這場焦點大戰。再現了當年中國女排以3:0擊敗美國女排獲得金牌,實現了繼1981年女排世界盃、1982年女排錦標賽冠軍後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令國人無比自豪、激動的歷史瞬間。

回顧當年賽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年賽場上還是年青的主力主攻手、著名“鐵榔頭”郎平和其他女排隊員們經過艱苦卓絕的拼搏後終於戰勝對手時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而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在中國女排取得11連勝的驕人成績、成功衛冕世界盃冠軍後採訪中,還是郎平,已人到中年、身為中國女排主教練的她在賽場採訪中再次流下激動的淚水、哽咽著以至不得不中斷了採訪的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聯想到郎平二次流淚的感人瞬間,我感慨不已。

今年女排世界盃開始不久,身著中國女排教練服的郎平在採訪中面對鏡頭,目光堅定地說:“我覺得只要穿上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要為國爭光,這是我們的義務和使命,特別光榮,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次女排贏了!中國贏了!中國女排正是傳承了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才能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經歷多次挫折再次回到巔峰。

此刻,我能深深地體會到當年中國老百姓觀看女排比賽的如火熱情,也為中國女排今天的成就而歡呼、驕傲、自豪。因為中國女排本身的魅力,早已超越了體育本身,已經成為鼓舞中國人民的精神標杆和偶像。她展現的是中國人民自信自尊自強的形象,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作為新時代青年,女排精神也鼓舞著我們,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挑戰與機遇並存,付出與收穫同在。我們要學習女排精神,刻苦鑽研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促進全面發展,在工作中體現自身價值。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要學習女排的頑強拼搏精神,迎難而上,勇於面對各種挑戰。踏實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水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更美好!

第16篇

只要有空,郎平就去學校看女兒打籃球,讓她意外的是,這些尚未成年的業餘選手訓練起來非常投入,跟教練的關係也很融洽,比美國女排的訓練像樣多了。

郎平忍不住問女兒:“你們打籃球也沒人發工資,怎麼那麼起勁兒呢?”

女兒說:“平等、自由、快樂,這是全部祕密。教練就是我們的朋友,他獎勵我們冰激凌,表現好的隊員還可以到他家參加家庭舞會呢。”女兒接著向郎平建議:“媽媽,您真該跟我們教練學習學習!別一天到晚拉長著臉,那個樣子,隊員能喜歡您嗎?”

從此郎平一改自己“鐵面教練”的風格,主動邀請當時美國女排隊員到她家裡吃餃子,平常訓練中,郎平也更多用微笑和鼓勵代替批評。她主動請女兒帶她參加同學派對,學唱美國搖滾天后艾薇兒的歌曲,就為了和姑娘們找到更多“共同語言”。

本次執教中國女排,她也開始懂得和這群90後姑娘“迂迴作戰”。

在場上她言傳身教,腰椎不好的她走起路來略顯蹣跚,但一旦要講解技戰術,還是選擇親自上陣,哪怕訓練課後,自己也要花上半小時做理療;

在場下,她更是對隊員體貼入微,鼓勵年輕的隊員有自己的個性,也會自己掏錢給隊員買蛋,發紅包。如果自己晚上餓了,她就吃方便麵。

除了排球外,她也會盡量和球隊中的那些女兒們聊天閒扯,“其實要說沒有代溝是不可能的。場下她們會聊網購、遊戲和電視劇,我不瞭解、也不能阻止,但要儘量去理解。”

她也不忘經常逗逗這幫女兒,“我有時候就問問題,她們就會特別熱情地教我,我這時候會說,要不我也不學了,你們幫我吧。”

這幾天,中國女排在世界盃裡一路過關斬將,國內關於“女排精神”的討論不絕於耳,郎平的迴應有著難得的淡定和清醒——

“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比賽,就把我們抬得很高。”

淡定、專注、低調,是郎平排球人生的三大關鍵詞,對應今天的焦慮、貪婪和浮誇,真可謂一股清流。我們需要這樣的國民女神,也不只為揚我國威,更為勉勵自己、勉勵孩子。

在未來世界女排的賽場上,我們相信郎平會帶領中國女排越勇。當然奪冠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因為郎平注入到女排中的“鐵榔頭精神”,已經擴散、注入到了更多家長和孩子心中。

第17篇

中國女排精神是怎樣的一種精神女排精神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是一種不驕不躁、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它詮釋的是'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遵法、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這種精神曾是時代的主旋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影響了幾代人進取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當中。

這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在我們幹事創業的過程中,就少不了這種精神,要把這種團結協作、不拍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貫穿於自我的工作生活中。要相信,他人能夠做到的,經過努力,我們不僅僅能夠做到,並且能夠做得更好。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擋水擊三千里”的氣概,我們就能迎難而上頭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創造出讓人民滿意的新奇蹟。如今我們正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階段,很多難啃的“硬骨頭”在等著我們,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堅定信念,永不放棄,我們的偉大事業就必須能夠成就圓滿。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頑強不放棄的生命力。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者工作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當學會頑強抵抗,不輕言放棄,持之以恆,戰勝一切困難。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拼搏不服輸的精氣神。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坎坷困難,在青春年少時,應當時刻堅持不服輸的精神,勇於拼搏、創造,披荊斬棘,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向中國女排學習,學習她們吃苦不怕累的戰鬥力。人生有苦也有甜,想過舒服的生活,就得吃得苦中苦,應當用汗水和淚水,刻苦鑽研,苦中作樂,耐得住寂寞,無所畏懼,迎難而上,勇攀高峰。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應當不言辛苦、踏實肯幹、勇於創造、奮力拼搏、銘記初心、牢記使命,要向中國女排學習,將女排精神融入生活、融入學習、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用頑強拼搏為祖國繁榮昌盛、實現偉大復興,從強起來到站起來貢獻自我的力量,創造更完美的明天、更幸福的未來。

第18篇

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幾十年來艱苦奮鬥的故事。從低谷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再由頂端直線墜落,最終又奮起直追,中國女排的每一個扣球,都扣到了我們的心絃上。這部電影除了扣人心絃的情節,更有一些情節發人深思。

首先,是對於自我。“僅有堅持到底,才能走到最終。”“球能夠輸,人不能輸!”1979年,郎平作為國家隊的替補隊員,不甘心一向被教練冷落,而是一向努力訓練,嘗試突破自我,碰到三米三二之高的國旗。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最終做到了,並一躍成為國家隊中一名出色的隊員。她從心底裡熱愛排球,排球是她生命的一部分!然而,多年以後,當她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時,在聲勢浩大的中國女排隊伍中,有很多隊員並沒有弄明白自我打排球的目的,所以這些隊員在打排球的過程中缺少恆心和毅力。她教育隊員,先要認清自我的內心,要團結協作,努力拼搏,去享受體育本身。在郎導的陪伴和鼓勵下,中國女排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頂住了壓力,打敗了東道主巴西隊,並最終獲得了奧運會女排冠軍!這塊寶貴的金牌,像一劑強心劑,振作了中國女排,振奮了全國人民!當我看到那裡時,我的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看清自我的內心,與志同道合的人一齊團結、奮鬥,終會獲得勝利的果實!

其次,是對於整個國家。“中國女排,沒有你,沒有我,僅有我們。”中國女排,不僅僅是一支實力雄厚的排球隊,更是中華民族愛國精神的象徵。在待遇優渥、實力更強的美國隊擔任教練,郎平為何在2008年中國女排隊輸了比賽後毅然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因為她有一顆愛國之心。在她眼中,中國女排就是中國,熱愛排球,就是熱愛自我的祖國。她也在用自我的行動踐行著自我的愛國情懷,以排球為媒介,將女排隊伍與整個國家融為一體。正因如此,中國女排才在郎平的領導下日漸強大,一舉奪下世界排球之冠。

奪內心之冠,奪排球之冠,展中國之強!中國女排的每一位隊員,用自我的信心和決心,將自我融入排球,將排球融入國家。“隊員強則女排強,女排強則中國強”便是她們奪冠的祕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僅要堅強自我的內心,更要視自我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少年強則國強”!

第19篇

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現役中國女排球員走上銀幕演自我,中國女排球員們過了一把電影癮,但令人震驚的是她們的演繹超越了演員,或者說她們真實再現了她們自我,幕後故事直擊淚點。

朱婷演朱婷自我,來自農村的她其實內心比較自卑,剛進國家隊就是不愛說話,在場上更不會招呼隊友,十分悶,這在影片中真實再現。朱婷自我都直言:“我第一次演電影,這也是對我的一次再教育。當初,就是父母家裡孩子太多,自我如果打不出來,就可能去廣東打工。”朱婷身體單薄,郎平給她營養粉完全屬實。為了讓朱婷能夠釋放自我,郎平不斷鼓勵朱婷在場上大聲地說話,朱婷還是悶。坐下來,郎平用話去刺激她,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在隊裡都一樣,朱婷急了,“你別說了!”郎平說:“我需要的就是這股勁兒。”尤其是郎平問她為什麼打排球,朱婷最終說話:“為了我爸媽!”再問,朱婷再說:“為了成為你!你滿意了吧”現場鴉雀無聲,朱婷爆了。郎平靜下來說:“那你就錯了,你永遠都不會成為我。”影片中,朱婷痛哭的那場戲完全超越了表演,因為這就是朱婷自我。就在與巴西隊里約奧運會14決賽決勝局,郎平對著朱婷直言:“朱婷,你要成為你自我!”從過去到此刻,朱婷成為中國女排隊長,成為世界頂級球星,有多麼不易。

還有一個人,記者根本沒有想到電影會觸動這一點,那就是2016年著名球員曾春蕾無緣里約奧運會出徵大名單。拍這一點,需要直面矛盾的巨大勇氣。更讓人吃驚的是,由鞏俐飾演的郎平和曾春蕾本人的對手戲相當精彩,全國花蕾粉絲團會找到鼓舞人心的答案,曾春蕾的淚水與倔強真實感人,那簡直不能說在演,而是帶血的釋放,為何曾春蕾無緣里約,真的是因為傷病嗎那是曾春蕾長久的傷疤,她到底如何承受電影給你答案。

第20篇

電影原名《中國女排》,後來改名《奪冠》。這個名字放在今年的大背景下,卻是極具戲劇性。因為《八佰》剛剛問鼎了今年的全球票房第一,這是中國電影的首次奪冠。只是這個奪冠與其說是中國電影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中國抗疫的勝利,畢竟全球疫情啥樣大家心裡都有數,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何況這算是綜合國力的勝利,並不全是運氣。

體育類電影本來就冷門,即使搭上了中國女排的大品牌,也因為老人對女排的耳熟能詳,新人對女排的一知半解,導致大眾觀影熱情不高。而我之所以走進影院,也是因為最近迷茫得有些累了,又有點不甘沉淪,只好四處找雞湯,恰好奪冠上映,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女排精神出現在一窮二白的80年代,可以說是新中國奮鬥的代名詞,很多人以為它的核心是奉獻和犧牲,其實並不是。女排精神首先講求的是團結協作,其次是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無論是現在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是80年代的“振興中華”,都需要團結為先。排球區別於乒乓球的地方正在它是一項團隊協作的運動,乒乓球影響力不如排球的原因也在於此。

從電影觀賞性和難度看,描繪眾生相的電影和闡述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自然是後者更具觀賞性,而且主線貫通,容易理解。群像電影要描述的人物太多,時長有限,鏡頭分散,所以不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者有前期瞭解,觀影體驗一般不會太好。《奪冠》需要在兩個小時內描述好新老女排兩代人,時間跨度40年,因此需要一個主線串聯起整個故事。陳可辛選擇了郎平作為整個紐帶。作為世界排壇的傳奇人物,中國排球十次奪冠,郎平參與了八次,由她作為紐帶,絕對眾望所歸。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新女排隊員的演員,超越了本色出演,達到了本人出演。

電影前半段非常感人、也讓人振奮,本來就是衝著這個去的,算是值回了票價。難得的是電影后半段多了一些思考。電影重現了08年郎平作為美國隊主教練帶領美國隊擊敗了東道主中國隊的一幕,觀眾的噓聲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自己,當年我也是高呼賣國賊的一員,回頭再看,賣國賊這個稱呼絕不屬於數次臨危受命,挽救中國女排的郎平。電影中一句“還是不夠強大”讓我明白了自己的狹隘。真正的強大不是不會輸,而是輸得起。就像《奪冠》一樣,目前看,它的票房已無力趕超《八佰》,更不用說來勢洶洶的國慶檔電影,但各人有各人的精彩,不是非得奪冠不可,踏踏實實的人生也有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