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老師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從一名老師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和老師的重要使命。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需要不僅傳授知識,還需要引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這些老師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心得,這些心得值得分享。本文將帶您走進老師教育孩子心得分享的世界。

老師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從一名老師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第1篇

兒歌布娃娃課上了之後,經其他老師的點評和自我感覺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分兩個方面來講,一是環節上,二是細節上。

1、根據設計的教案上,開始兒歌之前,要先和布娃娃打招呼,問好,這個環節我上課時跳過了,沒有按教案上的來完成。

2、最後布娃娃睡著後,要輕輕的和布娃娃說再見,然後再送走布娃娃,這個環節也漏掉了。

3、布娃娃我來親親,和你做個好朋友,應該是兩個部分的,我上課是合為一個部分了,這樣太長,不易於幼兒更好的掌握,學習應該是循序漸進的。

4、匆匆的'結束了,沒有進行引申,應該進行昇華一下,這樣效果更好,更易於幼兒學會兒歌和應用到生活當中,更好地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 提問時,我請了一位小朋友起來回答,小朋友家裡有什麼玩具時,小朋友回答出來幾種,我看小朋友還在思考的樣子,就多給他一點時間思考,回答出來幾個就好了,有時候不能把時間浪費了,因為上課時間是有規定的,要合理利用時間。

2、 發放布娃娃時,有位小朋友不要這個布娃娃,我就說這個很漂亮,為什麼不要啊,給了另外一位小朋友,她可能看我把別人不要的給她,心理不高興了影響到她的情緒了,我沒有及時的發現,給她時她也是接受的,什麼話也沒有說,我以為她是喜歡的,後來叫大家起立一起唱歌給布娃娃聽時,她不願意站起來,我本來想去引導她起來的,看看家長要來接小朋友了,時間也差不多了,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最後沒有處理好,每一堂每一個小朋友都是你教學的物件,要把課上好,就得顧慮到每一個小朋友,這是我的疏忽大意之處,其實應該讓每個小朋友自己小手伸到袋子裡摸出一個布娃娃,摸出來似乎什麼就是什麼,那樣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這是我起先沒想到。記得張藝謀拍過一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我現在覺得我們的教育應該發揮這樣的精神,老師們得多花一些心思。

總之通過這次的課收穫挺大的,以後上課要更用心,要更細心,那樣才會進步!

老師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篇 教育心得:從一名老師的視角看待孩子的成長與發展 第2張

第2篇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高矮、長短的比較。比較的方法分為兩種: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直接比較主要藉由視覺感官進行比較,一般應用於差異較為明顯地比較。本課則重點在於引導學生明白比較需要在同一起點進行。間接比較的使用是對於那些看起來無法直接分辨長度的大小的事物,則需要尋找參照物進行間接比較。

首先,匯入環節。請學生與老師進行高矮比較,以及生生比較。學生興趣高,藉此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數學情境: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強度不夠,應讓更多人蔘與其中,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說一說。

接著,探究新知部分。環節一:誰高?誰矮?部分學生會覺得兩人同樣高,但也存在個別學生能通過觀察指出,淘氣“踮腳”了,不公平。教師順勢引導學生明白,比較應該在同一個起點進行。而後,通過動畫操作,讓學生應用“同一起點”比較的方法。環節二:比誰長?誰短?雖有動畫的操作,直觀清楚地演示比較的過程,拉直、對齊之後再比較。但,如果設定成現場找學生借繩子,現場操作比較,相信學生能通過操作活動,進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也會更深。環節三:誰走的路長?通過教師用手比劃兩位小朋友走路的路徑,學生能自然而然進行數格子比較長短!這部分是學生掌握間接比較——數格子的重心。有了此部分的學習經驗,學生能將知識遷移應用到課後的練習中去(比較小兔子的高矮、鉛筆的長短)。值得一提的是,比較的兩種方法的應用,應該是優化融合使用,教學中,能直觀比較的就沒有必要強調學生進行間接比較,增加思維負擔。優化比較方法才能更便捷、實效。

總體上來說,這堂課我較為注重引導學生,以層層遞進的設問,引導學生步步推理思考、探索,相對成功。但課堂氛圍的營造不足,學生雖能安靜聽講,也養成了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但課堂的參與率不高,這是值得反思和改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