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優質5篇

一段時間的實踐任務結束了,結合自己的實踐實際寫出來的實踐報告才是有效的,大多數人都知道實踐報告是為了今後的實踐能更好的行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優質5篇,感謝您的參閱。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優質5篇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篇1

近日,某知名婚戀網站釋出《20__-20__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報告針對中國各城市單身男女的戀愛觀、性愛觀、生活狀態及習慣進行了深入剖析。其中,一項“拜金指數”調查頗受關注,該調查結論指出東莞女性在全國各城市女性中最為拜金,而支撐這一結論的資料為,23%的東莞女性在結婚時要求男方有房有車,這一比例超過了其他23個重點城市的調查資料。

據瞭解,調查樣本涵蓋全國各個省份的160萬多人。網站方面表示,今年首次在報告中提出了各大城市男女婚戀觀拜金指數,資料顯示,東莞的拜金指數排名第一,其次是廣州、長沙、南京等。

該網站解釋稱,拜金指數排名主要是根據單身男女對另一半的物質要求,其中,東莞單身女性對另一半的要求普遍偏高,有23%的女性認為自己屬於“金錢主義”,結婚時會要求對方有房有車。

此外,東莞女性對配偶身高的關注也排在其他城市女性的前面,有73%的東莞受訪女性希望對方的身高範圍在自己的預期之內,這比其他城市女性資料高出了10%左右,例如位於同省的廣州、深圳,受訪女性有67%在意配偶的身高。

在男性婚戀觀方面,東莞男則在對“閃婚”、“逛街購物”方面的態度其他城市,因為有63%的東莞男性不排斥閃婚,更有21%的受訪男性可接受頻繁的逛街購物。

對於此調查,有適婚男女認為,適度拜金是對婚姻家庭的負責。在東城一家貿易公司工作的傅孟依就認為,“婚姻的幸福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這是對家庭的一種負責態度,無論男女,拜金都很正常。”

廣東省婚姻家庭諮詢協會副會長劉欣認為,結婚是為了滿足物質需要、情感需要和性需要,物質需要在婚姻中佔了三分之一的比重,確實對婚姻的影響很大。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篇2

__地處__省西部、大別山北麓,面積2043平方公里,人口36.7萬,轄16個鄉鎮、136個村(居)、8個城市社群。縣內有豐富的礦產、藥材、茶葉、蠶桑、毛竹、水電、板栗、森林等自然資源,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的美譽。__年,__縣結合村級規模調整,借鑑本縣城市社群建設的成功經驗,選擇了6個基礎條件較好的不同型別村(其中4個為鄉鎮政府駐地所在村、2個為城郊結合部村),分別組建了獅山、與兒街、俊卿、金茗、上元街、城東6個農村社群,開始了農村社群建設的初步探索。__年,__省民政廳將__縣與兒街鎮山王河村確定為省級農村社群建設試點村。同時,按照省、市關於開展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要求,縣裡又選擇了4個人口相對集中、交通便捷、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進一步開展農村社群建設試點,與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目前,全縣共有農村社群11個,通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和實踐,農村社群建設在增強基層政權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農村事務社會化管理,推動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程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創新管理體制和執行模式,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

在試點過程中,各試點村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都通過召開黨員代表會、村民代表會、村民座談會等方式徵求居民意見,並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同意,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各村還以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為主導,以村民代表會議為民主決策形式,先後成立了社群黨支部、社群委員會、社群理事會班子,建立起了“社群黨支部—社群委員會-社群建設理事會-村民志願組織-農戶”為框架的新型農村村民自治組織模式,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及議事規則,從而使農村社群建設各項工作有序協調開展。

目前,先行試點的各個村基本上都成立了以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復退軍人和有奉獻精神的老村民等“五老”為骨幹的農村社群建設理事會,全面協調管理政策法規宣傳、衛生保潔、維護社會穩定、民事調解、扶貧幫困、生產技術培訓等社群事務,引導村民有組織地開展社群公共事務管理和公益服務活動,讓群眾性組織充分發揮自我管理和服務職能,創新了村民民主自治形式,構建了新的農村自治體系。各試點村從原來單一的圍繞村民開展工作,單純追求經濟發展,逐步轉變為服務轄區、服務居民的社群建設工作機制,充分調動了群眾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解決了農村多年存在的社會管理盲點問題,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規劃先行,做好村莊建設。各村在開展社群建設中,積極整合資源,爭取專案,多方投入,大力做好村內道路、水、電、通訊、集鎮房屋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全面改善社群環境。山王河村通過實施小集鎮建設帶動了整個農村社群建設的開展,如今整齊劃一的集鎮建設,環繞全村的水泥路,生態環保的沼氣池,乾淨衛生的社群環境等,讓社群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大化坪鎮金茗社群結合本鎮茶葉市場建設,高標準建設了市政配套設施齊全的金茗路茶葉街,實現了街道的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清潔化。各試點村基礎設施的改善,不僅縮小了城鄉差距,方便了本村群眾生產生活,還吸引了周邊鄉鎮村的群眾來此購房居住,社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是重點建設好社群綜合服務中心。試點村通過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把建設配套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社群綜合服務中心作為推進農村社群建設的平臺,全面提升公服務水平。山王河村先後投入60多萬元按照“7+_”模式,新建起760平方米的社群綜合服務中心,內設便民服務、資訊文化、村民議事等9箇中心,實行一道門受理,一站式服務。其它試點村也都積極行動,抓住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時機,相繼建立了裝置相對完備、服務功能相對集中的農村社群綜合服務中心,制定了服務職責,明確了人員分工,使農民群眾真正享受到方便優質快捷的政府公共服務和各種便民利民服務。

三是做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諸佛庵俊卿社群建成了全省首家集休閒、鍛鍊、教育、環保於一體的農民公園。黑石渡社群建成了農民文化大院,內設功能齊全的棋牌、圖書室,給村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娛樂、學習場所。山王河社群建成了垃圾填埋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興建了福彩國小和設施齊全的村級醫療室,進行了改水改廁,戶戶用上了沼氣。目前,投資15萬元的農民休閒廣場和農民籃球場正在建設中。如今,各個試點村均通過多種渠道整合資源,建立起了高標準的社群服務活動場所,開展社群綜合服務,村民基本實現了治療小病不出村、文體娛樂不出村、瞭解資訊不出村、糾紛調解不出村。

(三)廣泛開展社群服務,群眾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各社群都積極從農民群眾最現實、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入手,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以便民利民為宗旨,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切實讓農民群眾在社群建設中得到實惠。

一是開展生產生活服務。各村在開展試點過程中始終把帶領群眾致富作為社群建設的首要任務,先後成立各類農村專業經濟協會14個,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服務,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走“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特色農業產業化道路,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如俊卿社群的毛竹加工、黑石渡社群的蠶桑、漫水河社群的百合、金茗社群的黃芽茶、西溪社群的板栗等,都已形成規模併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二是開展環境衛生服務。通過大力宣傳衛生知識,提高社群居民衛生意識,形成人人愛社群、個個講衛生的良好氛圍。山王河社群通過實行環衛改革,建立垃圾填埋廠,實行垃圾袋裝化,將垃圾運送到集中填埋廠處理,並制定了村級環境衛生公約,對社群內環境實行定期大檢查,評“清潔戶”,並聘請多名義務綜合管理員,負責社群衛生、治安環境,對髒、亂、差現象實行全面整治,改變農村不文明的生活習慣,引導農民共同愛護、建設美好家園。如今,山王河街道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三是開展精神文化服務。各試點社群通過開展農村圖書室援建活動,建立農村書屋,開闢娛樂活動中心、閱覽室、老年活動室等文化陣地,組織居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陶冶群眾情操,提高群眾素質,增加社群文化品位。黑石渡社群的社群秧歌隊、俊卿社群的農民文藝劇團等,通過自編、自演節目,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愉悅民眾身心。同時,各社群還積極開展評比“十星戶”、“五好家庭”、“致富先進戶”等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和睦鄰里關係,營造了文明向上的新風尚。

四是大力開展志願服務。採取多種形式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社群建設,支援和鼓勵社群村民成立形式多樣的民間組織、各類中介組織和協會組織,目前,多數社群均擁有老年協會、計生協會、志願者協會、專業經濟協會等各類社群自治組織3-5個,大力開展農村社群治安、環境衛生、健康教育、養老助老、扶貧濟弱等活動, 為廣大村民提供多層次的服務, 真正實現了村民“困有所助、難有所幫、求有所應”。

三、農村社群建設存在的問題

雖然全縣農村社群建設試點工作深入有效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通過調研,發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對農村社群建設的認識不足。部分鄉鎮村幹部、群眾對農村社群建設的認識理念和建設內涵仍較模糊,把農村社群建設簡單的看成是原先村委會換個牌子,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到位,社會共同參與意識等還有待完善和提高。

二是試點村之間的工作存在差距,進展不平衡。在已開展的11個試點村中,縣直單位、鄉鎮和社會各界從物力、人力、財力給予了大力支援,社群基礎設施有較大改善,社群服務活動開展正常,但由於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試點村之間的工作存在差距,進展不平衡,甚至有個別社群還是按原先的村委會模式執行,更談不上有開展服務的機構和人員。

三是經費投入不足,制約社群服務活動正常開展。在調研中,各地普遍反映工作經費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較少。社群開展各項工作和服務開支很大,但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有限度,村集體經濟收入很少或沒有,上級投入又有限,維持社群正常工作運轉都有一定的難度,開展經常性社群服務活動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幾點體會及下一步工作建議

通過此次調研,筆者深刻感受到,開展農村社群建設是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中的一個新課題,抓好農村社群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完善村民自治、擴大基層民主的有效載體,也是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的內在需求。但農村社群不是村委會的簡單翻版,更不是城市社群建設模式在農村的照搬照抄,在推進農村社群建設工作中,必須堅持三條基本原則:即必須以當地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必須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必須把為民辦實事擺上突出位置。結合此次調研情況,建議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農村社群建設工作:

1、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公開欄、標語等方式,廣泛宣傳農村社群建設的目的、意義、宗旨和目標,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對開展農村社群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大力宣傳試點村農村社群建設取得的實效,宣傳群眾從農村社群建設中得到的實惠,發揮引導示範作用,提高農民群眾對農村社群建設的認識,激發他們參與農村社群建設的熱情。

2、健全機構,加強領導。結合本地實際,借鑑外地經驗,出臺全縣農村社群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成立縣農村社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成員單位職責,設立辦公室,負責全縣農村社群建設的檢查指導、總結推廣經驗等日常工作;各鄉鎮也要相應成立領導機構,由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明確主抓領導和專職工作人員。建立“縣委政府加強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民政部門業務指導,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鄉鎮黨委政府主抓,村級兩委具體實施,社群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對農村社群的領導和指導力度。同時,加強檢查考核,將農村社群建設納入鄉鎮、村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加大農村社群幹部培訓力度,利用“一村一名大學生”、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和選派縣鄉年輕幹部到村掛職鍛鍊等方式,加強農村社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確保農村社群建設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3、因地制宜,逐步推進。以建制村為單位,廣泛徵求村民意見,根據各村不同的自然、經濟條件,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實際、分類指導的原則,將農村社群建設與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完善村民自治的目標緊密銜接,梯次推進。從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城郊結合村、政府駐地村、中心集鎮村到一般村,從城鄉一體化程度高的地區到城鄉差距大的地區,循序漸進,重點突破,逐步完善,形成城郊結合部農村社群、中心集鎮村社群、傳統農村社群等不同型別的農村社群建設模式。

4、多方投入,提升成效。加大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縣、鄉鎮財政每年應為農村社群建設解決一定的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用於農村社群以獎代補。各部門要統籌使用各項涉農資金,支援農村社群建設。動員村民以自願投資、義務投勞等形式積極參與農村社群建設。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以捐贈、投資方式興辦農村社群服務專案。建立縣、鄉鎮機關單位和城市社群結對幫扶農村社群建設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各級財政、村集體積累資金投入為主體,以各級涉農資金、單位幫扶投入為輔助,以村民和社會各界自願捐助為補充的農村社群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提升農村社群建設成效。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篇3

迎著朝陽,我們__大學“愛暖夕陽”社會實踐隊的實踐活動起航,我們踏上了我們的征程。

雖然遇到一點小插曲,但最後我們還是順利抵達了敬老院。在熱情樸實的院長的迎接以及帶領下,我們一行人來到了敬老院的會議室。這個被稱為在敬老院最大的房間佈滿灰塵,可見已經有多久沒有人來過。為了講座的順利進行,進入會議室我們便開始準備,拉橫幅,對講稿,開啟裝置,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後,院長幫我們叫來院裡的老人家。老人家陸續進場。

雖然之前做前期工作時來過敬老院,雖然之前聽院長講過院裡老人家的情況,可是當我第一次真真實實的接觸這些老人我還是被嚇到了。所有的老人中你找不到一個正常健全的老人。這些老人家要麼聽不到,要麼不會說,要麼看不到,要麼少了一隻胳膊,要麼沒有腿,要麼有點痴呆症,其中還有一些老人看到他你真的都會心疼,當你真的遇見,你才明白原來骨瘦如柴的深刻寓意,瘦的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就是骨頭上有一層面板,皮包骨頭。

我們的演講主要是圍繞老年人飲食和衛生問題來講的,由於綜上各種老人的身體原因,以及我們的講座是以普通話進行的,很多老人是根本聽不懂的。可是你依然能感受到他們目光傳來的炙熱,他們的關注,他們的認真。因為我們在講座時也感受到老人聽不懂(因為與他們進行交流時得不到反饋)所以我們臨時改了講稿,挑重點講,把坐在臺上講的時間縮短,然後我們的隊員坐下去與老人們面對面進行講解。時間進行到11點半(快到吃飯時間了)我們告訴老人上午講座結束,讓老人家回去休息一下準備吃飯,許多老人久久徘徊在我們的講臺旁邊不願離去。直到我們向他們解釋說我們下午還會在這,讓他們先去吃飯,一些老人才離去,但還有一些老人一直叫我們先去吃飯,還有一些老人離去了看我們還在忙,又回來幫我們。

午飯過後,也許因為上午與一定接觸的緣故當我們坐在大廳裡休息時很多老人都會站在或者坐在旁邊,抑或看著我們抑或和我們聊天,說實話由於各種因素和這些老人交流的確有點困難,但是你卻能真確感受到他們身上那種孤獨,那種渴望被關注被愛的感覺,因為有120多個老人,我們能做的又真的很少,真的很恨自己為什麼不強一點。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篇4

調查目的:時下,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物件: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資料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都認為兼職是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

現在的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與以往的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物件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三下鄉”是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

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鬥爭等。因此,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可以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二是志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

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現在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後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社會調研實踐報告範文篇5

關於當今學生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我是不是該寫我採訪的威海方正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鄒立慶的事蹟,寫他怎樣從一個下崗職工走向成功人士的過程.但是假期我所深入瞭解的另方面——-關於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但是在我的心底強烈的呼喚著我,呼喚著我將他們付諸於筆端.

在經過認真思考總結之後,我認為現在的學生之亂,管理之難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去探究.(在分析的同時,我會寫出學生的現象,所以我就不把學生現狀當做一個獨立的部分去寫,而是使之貫穿於原因之中)

一、外在因素

在這外在因素中,我覺得又分好多種,所以不防逐條來探討

1、思想教育不過關

學生,學生,學生其實也可算做是一種職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裡,學生在教室裡不僅要學到科學知識,作為他今後求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而在這方面,學校開設的思想教育課也是這個目的.我們說初衷是好,但實際情況呢?讓我們聽聽其中一個學生的話"我們哪開什麼思想教育課了,壓根就是花錢買廢紙,那好似只掛其名的課."還有一為學生告訴我"思想道德課,我們是一位老師講的,誰愛聽那個,講的又沒意思",可以說,思想課是一種被閒置起來的課,他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甚至是連發揮作用的機會都沒有,結果當然是學生沒有得到他們應受到的教育,他們的思想沒有得到一種正確的導引,應當伴隨他的知識文化的增長的思想認識水平也就停步不前,這不得不令我們感到傷心.

2、"度"的失誤

在大家齊聲喊教育體制不合理時,教育界推出了"減負"這張牌.而"減負"這張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我不知道大城市怎樣,但就農村來說,是弊端太多.高中的學生因要過獨木橋而日夜拼搏,"減負"減負對他們來說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但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原來高中做的很好,老師很少佈置作業,而使我們免受題海戰術之苦),但是在國小,國中,學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減負"貫徹的"特別"好,好的過了頭,按時放學,星期,放假,作業少少,學生閒的看電視,光顧遊戲廳,聚在一塊打撲克,麻將,(當然還有認真學習者)因為他們實在無事可幹,他們才猛然有那麼多時間的情況下不能好好利用,使之浪費,可惜.高中緊張,國中鬆弛,我們需要"減負"但是我們更需要一個有度的減負,一個真正能使我們既不緊張又不那麼渙散的"減負".

3、環境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這裡我主要想說的是社會環境中人的因素.

學生是一個受教育的群體,也可以說是一個可塑造的群體,那麼學生受他人的人影響就很大,說到教育他們的人,我門很容易想到家長和老師,比可否認,現在的家長有點溺愛孩子(這種現象很多)現在的老師有點怕學生(生怕惹禍上身)所以家長不嚴厲,老師也不嚴厲.在家長方面是儘量滿足孩子的慾望與需求,而忽略他們的思想教育,而在老師方面是認識到教育學生的必要,但又怕說過頭或是一不小心打了孩子,家長要找上門,領導也要談話,乾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樣的結局是學生在犯了小錯之後,得不到本該受的批評與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以小積大.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但因為其作用比較小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內因方面

外因固然重要,內因也同樣不容忽視,外在條件再怎麼好,如果學生本身就是認識不到,硬是不接受,那也等於零,學生思想的階梯是一步步向上積的,其實大部分罵人打架的孩子,也知道那樣做不對,那為什麼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罵人,打架呢?這裡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知錯不改.假期裡,我們臨近村的一個國中的學生竟使父親感到絕望,喝了農藥,這個男孩只是拿家裡的錢給學校裡小混混花,後來偷的數目越來越大,而家長親戚的說教全是無用之功,打罵他也不頂事,最後他偷走家裡存單,並在兩天內將之揮霍,父親也許是太失望,於是喝藥,還好搶救急時,但心靈之痛是難以癒合的.我們就說這個小男孩.其實周圍的人都在開導他,他就置之不理,他就不改過,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錯誤,汙穢的區域,而不去清除那思想的垃圾,什麼道理都懂.就是不幹,看來,內因實在是很重要的,它才是關鍵.當學生的思想意識到了錯誤,並且從內心真正改過的時候,外在因素就做了有用功,他的思想就飛躍到了一個高層次,不斷的向更健康的人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學生{應該說主要是不好的方面}的剖析,也以我一個學生的眼光來看學生不免有些偏差,但是想到這是我調查,思考,總結之後才寫出來的東西,我已經很滿足了.